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王磊教授研究团队在新型人工金属酶的定向进化及有机合成取得重要进展

        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王磊教授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利用人工酶催化实现绿色高效有机合成,以《Directed evolu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surface-displayed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as an artificial metalloenzyme for the synthesis of 5-imino-1,2,4-thiadiazoles》为题在国际期刊Chemical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通过将钴卟啉辅因子替代原有的血红素辅因子并与大肠杆菌膜蛋白串联表达,后经过两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22

  • 郑良玉教授团队在水相N-酰化反应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虚拟筛选获得的酰基转移酶 MsAcT突变体,具有水相N-酰化反应活性,可以在水相中实现肉桂酸酰胺的高产率制备;以生物质木粉为载体,采用亲和固定化策略,实现了MsAcT突变体的同步纯化与固定化,进一步提高了酶在水相中的N-酰化反应活性,使用稳定性及重复实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论文“Achieving cinnamic acid amides in water by a variant of acyltransferase from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and its immobilized form using Ni-NTA modified asp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22

  • 吕绍武教授研究团队在探索DNA重组机制的前沿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吕绍武教授、杨朔副教授科研团队深入解析了RecA/Rad51重组酶家族的结构动态和功能调控机制,为理解这些关键蛋白在同源重组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成果于2024年1月30号在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正式发表(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allosteric mechanisms of RecA/Rad51 family proteins: Integrated atomistic MD simulation and network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22

  • 李桂英教授、杨方教授团队在基于介电泳的微流控液体活检,以及可控合成功能MOFs材料研究领域...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桂英教授、杨方教授团队在基于介电泳的微流控液体活检以及可控合成功能MOFs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内容已于近日分别在线发表于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杂志。 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sEV)是一种由大多数细胞分泌的直径小于200 nm的胞外囊泡。它包裹着来源细胞的核酸、脂质、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反映来源细胞的基因型和表型,是液体活检的理想生物标志物。然而,由于其体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22

  • 徐力教授/郭轶教授团队在糖类生物传感和siRNA递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力教授、郭轶教授团队报道了基于金纳米酶比色传感器阵列集成机器学习识别和区分单糖的方法。由于不同的单糖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特性,而金纳米酶可以应用O2、ABTS+•或[Ag(NH3)2]+作为电子受体,以不同的速度催化不同的单糖氧化,并引起不同的显色反应。以此建立的传感器阵列可以产生交叉响应信号,所收集的信号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来实现不同的单糖或其混合物的区分。此外,可以应用基于传感器阵列的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同时预测样品中不同单糖浓度。研究论文“Au nanozyme-based colorimetric sens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22

  • 上海交大朱峰团队发文:钯催化新型稳定的糖烯基硼试剂参与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C-糖苷结构相比传统的O-糖苷和N-糖苷通常更为稳定,因此在体内具有优异的生物稳定性,不易受到水解酶的降解影响。这使得研究和合成C-糖苷在药物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图1a)。作为合成多种C-糖苷类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关键中间体(见图1b),开发简洁高效的方法来获取C-1糖烯是非常必要的。C-1糖烯基硼试剂参与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高效且适用范围广泛,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成功合成了许多天然C-糖苷分子(图1c)。然而,目前糖烯基硼的规模化制备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由于C-1糖烯基硼的富电子不饱和烯醇醚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6-22

  • 张锦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高动态强度碳纳米管纤维研究中取得进展

    碳纳米管具有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高性能纤维的理想组装基元。然而,受限于碳纳米管跨尺度组装难题,碳纳米管纤维的强度仍远低于其理论强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锦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蹇木强副研究员、武汉大学高恩来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吴先前研究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张永毅研究员等紧密合作,于2024年6月21日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arbon nanotube fibers with dynamic strength up to 14 GPa”研究论文。该工作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6-22

  • Nat Commun | 上海药物所开发糖结合位点预测精准新算法DeepGlycanSite

    2024年6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糖测序联合交叉攻关团队程曦研究员和文留青研究员等与临港实验室青年研究员王鼎言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Highly accurate carbohydrate-binding site prediction with DeepGlycanSite”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开发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糖结合位点预测算法DeepGlycanSite,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上的糖类结合位置,帮助解决糖类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难题。糖类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糖类不仅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供应和结构支撑,还通过调控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在免疫响应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6-22

  • 柳振峰研究组发现绿藻光系统II修复循环早期阶段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

      植物、藻类和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上的各种生命体提供能源和呼吸所需的氧气。光系统 II (photosystem II,PSII)是放氧型光合作用体系中的能量转换器,利用光能来驱动水:质体醌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将水分子裂解为氧气和质子,并还原质体醌生成质体醌醇。PSII催化的反应需要在光能的激发和驱动下才能发生,然而PSII中的功能基团非常容易在光照的诱导下和在光合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活性氧的作用下受到损伤而失去活性。受到损伤的PSII需要通过一个被称为PSII修复循环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来恢复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06-22

  • 广州健康院合作开发基于氟磺酸的可富集化学交联剂

    2024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唐士兵研究员与浙江大学杨兵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超副教授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新型氟磺酸类可富集化学交联的非天然氨基酸并在活细胞中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成果以“Characterize direct 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enrichable, cleavable and latent bioreactive unnatural amino acids”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鉴定是蛋白质功能研究的重要步骤,在活细胞中原位鉴定相互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4-06-22

  • 白念珠菌毒素的细胞内靶点CCNH蛋白

    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陈昌斌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刘宁宁和王慧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fungal-host interactome mapping identifies host targets of candidalysin”的研究论文,首次绘制真菌-宿主相互作用组图谱识别白念珠菌毒素的人体靶标,并验证和阐明了白念珠菌毒素与细胞周期蛋白H(CCNH)的直接相互作用及机制。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真菌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为抗真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点。机会性致病真菌白念珠菌与人体健康密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Rof蛋白调控沙门氏菌毒力的分子机制

    4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员与晁彦杰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陈振国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高月研究员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 widely conserved protein Rof inhibits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Rho and promotes Salmonella virulence program”的研究论文,首次阐明了Rof蛋白抑制Rho因子依赖型转录终止,并调控沙门氏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致病菌毒力因子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线索,为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EMI | 钟劲研究组建立了拉沙病毒新型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

    5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钟劲研究组的研究论文:A novel BSL-2 Lassa virus reverse genetics systemmodeling the complete viral life cycle。拉沙病毒(Lassa virus, LASV)可感染人类,导致拉沙出血热及多系统损伤。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无可用疫苗。由于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被归类为四级病原体,必须在生物安全四级(BSL-4)条件下操作。在该项工作中,研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Molecular Therapy | 苏枭研究组合作揭示胆碱能受体α7 nAChR在控制寨卡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5月30日,Cell旗下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苏枭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 subunit limits Zika viral infection via promoting autophagy and ferroptosis。寨卡病毒(ZIKV)是一种蚊媒病毒,1947年在乌干达的恒河猴中首次发现,随后20世纪60年代在其他非洲国家发现了人类感染和患病的证据。2015年,寨卡病毒在美洲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NSMB | 王岚峰研究组合作揭示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Smc5/6的组装及调控机制

    6月18日,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SMB)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岚峰研究组、复旦大学陈振国课题组和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赵晓岚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Cryo-EM structures of Smc5/6 in multiple states reveal its assembly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s。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装配成高度有序而又动态多变的染色质,进一步凝缩形成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一类被称为染色体结构维持复合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塔里木河流域1990-2020年农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农业生产面临既保障粮食安全又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挑战。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灌溉、施肥和机械耕作也会消耗能源并产生碳排放。水-能源-粮食纽带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要素间的协同效应,确定农业水土资源的分配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塔里木河流域以往研究较少考虑CO2排放和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水-能源-粮食关系指数(WEFNI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新疆生地所在荒漠藓类植物死亡对土壤多功能性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和降水格局的剧烈变化使得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丢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加剧。荒漠藓类植物作为维持荒漠稳定和提供重要生态功能的地被类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然而,藓类植物的死亡将如何影响荒漠地表的土壤多功能性和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楚。该问题的解决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更好的维护荒漠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安全、预防荒漠土壤退化和沙漠化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元明研究员团队,以典型温带荒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藓类结皮为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新疆生地所在New Phytologist发文综述了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下荒漠生态系统植物根系适应机制...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我们试图理解全球变化的影响时,荒漠生态系统往往容易被忽视。虽然当前对于多数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养分累积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很少有研究从植物根系构型以及土壤养分累积视角,综合探讨荒漠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因此,亟待一项关于环境变化、物种可行性和荒漠生态系统群落组成间相互作用的全面概述。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曾凡江研究员团队,深入探讨了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下荒漠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新疆生地所在天山野果林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天山野果林分布于我国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包括野苹果、野杏、野核桃和野生樱桃李等,是全球许多栽培果树的起源地,是人类宝贵的野生种质基因库。然而近十几年来,受病虫害、人类扰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天山野果林生态系统发生大面积退化,甚至植株死亡。我们知道,健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增强树木自身抵抗力,稳定土壤碳库,维持生境质量,并改善树木生长状况。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树木本身的生理生态变化,而很少研究树木退化或死亡冠幅下土壤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 昆明植物所完成对土耳其、亚美尼亚植物多样性调查

      近日,应土耳其阿尔特温省(Artvin)土耳其阿尔特温-科鲁赫大学(Artvin Çoruh University)阿里-尼哈特-戈基艾特植物园(Ali Nihat Gökyiğit Botanical Garden)主任Özgür Eminağaoğlu教授和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塔赫塔江植物研究所所长Arsen Gasparyan博士的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院士、邓涛研究员、博士生罗芃睿一行3人对土耳其阿尔特温省、亚美尼亚埃里温(Yerevan)地区进行了植物多样性考察。泛第三极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了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区域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6-21


页次:11/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