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海洋细菌产生冷室气体二甲基硫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1 MddH蛋白的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 图2 全球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mdd基因及转录本的丰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51303、32370118、42376101)等资助下,中国海洋大学张晓华教授团队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Jonathan D. Todd教授团队在海洋细菌产生冷室气体二甲基硫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广泛存在于多种海洋细菌中的新型冷室气体二甲基硫产生酶(An S-methyltransferase that produces the climate-active gas dimethylsulfide is widespre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0-29
-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利用体内细胞衰老的谱系示踪及功能研究技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衰老细胞特定功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88101、918492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研究员团队在细胞衰老的谱系示踪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鉴定不同类型衰老细胞的特定功能(Identifying specific functional roles for senescence across cell types)”为题,于2024年10月4日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0-29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潜在RNA病毒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使用人工智能对全球病毒圈的深度挖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341118、32270160)等资助下,中山大学医学院施莽教授团队、阿里云李兆融团队,联合悉尼大学Edward Holmes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识别潜在的RNA病毒种(species)及RNA病毒超群(supergroups)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人工智能揭示隐藏的RNA病毒圈(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Document the Hidden RNA Virosphere)”为题,于2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0-29
-
生命学院黄善金课题组报道花粉管控制微丝聚合的新机制
花粉管生长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两个不能运动的精细胞提供运输载体以成功实现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花粉管采用特殊的尖端生长模式,即其生长发生在花粉管最尖端的部位。这种生长模式与根毛、蕨类植物的原丝体、真菌菌丝以及动物神经轴突细胞的生长具有相似之处。花粉管的生长、形态和极性的维持高度依赖于微丝骨架的动态组装。在花粉管生长的过程中,微丝持续从花粉管顶端的质膜聚合并形成特定的胞内空间排布,控制花粉管的生长和导向。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善金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formin/profilin(成蛋白/抑制蛋白)元件参与控制花粉管顶端微丝的聚合,但它们的微丝聚合活性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如
-
营养与健康所李虹研究组发布单药和联合用药疗效预测AI模型
癌症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病人使用同样药物治疗的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别。据估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批准药物的响应率约在20%至80%之间,此外还有毒副作用和获得性耐药的问题。个体化用药和联合用药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降低耐药性的效果,是癌症精准用药研究的重要任务,亟需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模型提供支撑。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组多年来在抗癌药物疗效建模方向持续深耕,发表了基于分子组学预测药物响应和肝癌药物基因组相关的系列论文【Cancer Cell 2019, 36(2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4-10-29
-
华南植物园发表鼠尾草属新种——泰宁鼠尾草
鼠尾草属是唇形科中最大的属,全球约有1000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西亚和东亚。我国鼠尾草属物种多样性很高,其中大多数是特有种。早期对鼠尾草属的分类修订主要基于形态证据,导致一些新物种被忽略。分子证据的应用和实地调查的加强为了解这一复杂群体提供了新视角。一些被忽略的鼠尾草属物种,如张家界鼠尾草(Salvia daiguii, 图1)和光叶鼠尾草(Salvia glabrifolia, 图2)相继得以发现、描述和命名。图1:张家界鼠尾草图版(图片来源于原始文献)图2:光叶鼠尾草图版(张梦华提供)2022年,福建省建宁县植物专家高元龙在泰宁县状元岩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叶片革质且叶脉金黄的鼠尾草,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4-10-28
-
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
10月25日,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举行。项目咨询专家组由亚热带生态所吴金水研究员、北京大学周丰教授、湖南农业大学罗琳教授、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罗岳平组成。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处室、项目牵头单位有关领导,大通湖管理委员会副区长曾勇、华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黎志良、桃源县农业农村局主任李华、课题负责人及项目参与单位代表等60多人出席会议。启动会上,湖南省科技厅副处长谭浩宣读了项目立项文件,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谭支良宣布了 “两组一委” 组成成员名单并介绍相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10-28
-
华南植物园在土壤微生物固氮机理研究获新进展
生物固氮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氮源。过去很多研究认为生物固氮速率受到氮添加的抑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氮输入对森林土壤微生物固氮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而富氮环境下微生物固氮的驱动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表明,微生物固氮是典型的耗能反应,土壤活性有机碳可能是固氮菌潜在的能量来源,因此深入探索不同来源的碳输入如何影响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固氮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土壤固氮的驱动机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依托广东省鼎湖山、石门台和河南省鸡公山等多个森林氮添加试验平台,对比森林土壤固氮菌群落对短期低氮和长期高氮处理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4-10-28
-
物理学院宋志达课题组在魔角石墨烯超导机理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宋志达课题组与合作者对魔角石墨烯的超导机制提出了一种理论,该理论解释了超导何以发生在掺杂的关联(莫特)绝缘体中,并解释了多个实验上观测到的非常规超导特征,包括向列相、V型能隙、短相干长度、超导转变温度Tc显著低于配对能隙等。该理论认为,尽管配对通道不同,魔角石墨烯中的配对机制十分类似于三价富勒烯化合物(A3C60)中的配对机制,而后者被认为是一种电声子耦合引起的、库伦排斥协同的非常规超导。在技术上,该理论利用场论中的Ward恒等式证明:尽管魔角石墨烯中的库伦排斥远强于光学声子引起的微弱吸引相互作用,但重整化后的准粒子相互作用必然存在配对项。
-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张亮仁团队和黄卓团队在抗KCNT1相关癫痫的先导结构发现取得新进展
2024年10月24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张亮仁团队和黄卓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在线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Discovery of Potent and Selective Blockers Targeting the Epilepsy-Associated KNa1.1 Channel”。 KNa1.1 通道是由基因KCNT1 编码,并受胞内Na+调控的钾离子通道。KCNT1的错义突变多表现为功能增强型突变,会诱发早发、难治、耐药性癫痫表型, 包括EIMFS、(AD)SH
-
物理学院格点QCD团队用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研究核子电极化率
核子(质子和中子)是理解物质内部结构的重要对象。核子电极化率是描述核子内部结构的基本物理量,它揭示了核子在外部电磁场下的响应能力,可以通过康普顿散射过程测量。然而,其理论预言却面临着强相互作用低能区非微扰效应的巨大挑战。格点量子色动力学(格点QCD)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为研究核子极化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过去近20年的格点QCD计算获得的核子电极化率均显著低于实验测量值。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冯旭、刘川教授领导的格点QCD团队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靳路昶教授合作,对这个疑难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物理的参数条件下,团队利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提供的超级计算机对核子系统进行了模拟
-
JACS | 设计自组装多肽诱导蛋白聚集发展新颖肿瘤抑制剂
Fused in Sarcoma (FUS) 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RNA结合蛋白。FUS基因最初在人体脂肪肉瘤中被鉴定为一种融合癌基因,且其在某些类型的癌症(如低级别纤维粘液样肉瘤和粘液样脂肪肉瘤)细胞中表现出异常表达。此外,FUS的异常病理性相变聚集与渐冻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密切相关。因此,FUS作为相关疾病的重要潜在靶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FUS蛋白中存在大量无序结构区,精准设计FUS靶向分子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时间:2024-10-26
-
Nature Protocols发表胡良海教授课题组在外泌体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膜的囊泡状纳米颗粒,广泛存在于血浆、尿液等各种体液中。外泌体携带了源于母细胞的核酸、蛋白和代谢物等多种生物分子,且由于受到质膜的保护,外泌体中蛋白质的修饰形态更为稳定,因此能够更精准反应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是疾病标志物筛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钢教授团队《Advanced Science》:自由电子密度梯度增强型超表面等离...
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技术的微小进步都可能为疾病治疗带来巨大的变革。2024年10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钢教授、量准公司黄丽萍博士、中国药科大学孙春萌教授校企联合团队,在 《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Free Electron Density Gradients Enhanced Bi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and Accurate Affinity Assessment of the Immunotherapy Drugs 的研究论文。 免疫治疗药物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准确的亲和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10-26
-
Nature Plants|四川大学邓星光课题组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集会的调控机制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生命周期中的核心环节,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物种的繁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母细胞的遗传物质首先经过复制,随后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一精密的分配是通过纺锤体引导染色体定向、整列及分离而完成的。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是由位于着丝粒部位的动粒蛋白复合体与纺锤体微管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所调控的。尽管动粒与微管如何协同调控染色体运动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在植物细胞中对这一机制的理解仍然相对有限。 近日,四川大学邓星光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A kinetochore-associated kinesin-7 motor coop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
eLife丨张宏权/战军团队发现抑制乳腺癌演进及他莫昔芬治疗耐药的新机制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的张宏权/战军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顶刊eLif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oss func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FRMD8 confers resistance to tamoxifen therapy via a dual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发现抑癌蛋白FRMD8通过调控ERα的水平抑制乳腺癌进程的新分子机制,有望成为克服他莫昔芬治疗耐药的潜在靶点。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中超过70%的乳腺癌患者为ERα阳性乳腺癌。内分泌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10-26
-
刘兵实验室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发表...
标题: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of magnolol in 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 hens through shaping gut microbiota and tryptophan metabolic profile(IF=6.4)作者: Lv, Yujie ; Ge, Chaoyue ; Wu, Lianchi ; Hu, Zhaoying ; Luo, Xinyu ; Huang, Wei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
施巍实验室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论文
标题:Effects of triclosan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he cyprinid fish Squalidus argentatus(IF=8.6)作者: Liu, Jindian ; Lu, Lingzheng ; Song, Hongjian ; Liu, Shuai ; Liu, Guangxu ; Lou, Bao ; Shi, Wei*(施巍)来源出版物:SCIENCE OF THE TO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
孙红祥实验室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
标题: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und-healing effects of Bletilla striata fresh tuber polysaccharide(IF=7.7)作者: He, Zining ; He, Yanfei ; Meng, Xiang ; Ge, Zhiwei ; Sun, Hongxiang*(孙红祥) 来源出版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Vol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
冯杰实验室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发表论文
标题:Eucalyptus essential oil exerted a sedative-hypnotic effect by influencing brain neurotransmitters and gut microbes via the gut microbiota-brain axis(IF=5)作者: Li, Xuejiao ; Zhang, Yuanyi ; Zhang, Qian ; Cao, Aizhi ; Feng, Jie*(冯杰)来源出版物:FRONTIERS IN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