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上海交大王风平团队发表关于与铁结合有机碳在海洋沉积物中动态赋存的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风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ycling and persistence of iron-bound organic carbon in subseafloor sediments”的研究论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陈云如为论文第一作者(已毕业),王风平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海洋学院副研究员董良、博士生隋维康、长聘教轨副教授崔行骞,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牛明杨(已出站)和德国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研究中心(MARUM)Kai-Uwe Hinrichs教授为论文合作作者。在地质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2

  • 上海交大龚清秋课题组发现PI3P磷酸酶特异负调控COPII介导的蛋白分泌与自噬的机制

    自噬是真核细胞的高通量降解通路,参与细胞与机体的稳态维持。自噬异常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重大疾病相关。在植物中,自噬异常可造成育性与抗病抗逆性下降,而过表达自噬基因可提高植物耐盐性。自噬的核心是双层膜自噬体的从头生成,以及组装完成包含货物的自噬体与液泡/溶酶体的融合。这两个过程都受到磷脂信号分子,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 PI3P)的调控。PI3P的生成与水解分别由PI3KC3/VPS34和Myotubularin (MTM)催化。MTM的突变与多种神经肌肉疾病相关,但由于人类MTM家族成员众多,至今未能厘清它们在自噬体生成早期和晚期的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2

  • 上海交大鲁洪中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发布模式生物酿酒酵母新一代基础代谢模型

    酿酒酵母是首个基因组被完整测序和注释的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理学、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基因组尺度规模代谢网络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network models, GEMs)是全面表征目标菌株生化反应网络知识的基础模型,已成为解析细胞基因型-表型关系的重要计算工具之一。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鲁洪中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整合过去五年的酵母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发布了新一代酿酒酵母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Yeast9,为酵母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和生理学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工具。该成果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2

  • 上海交大王风平团队发表关于古菌与古菌互营降解长链烷烃产甲烷的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风平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rmophilic Hadarchaeota grow on long-chain alkanes in syntrophy with methanogens”的研究论文。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助理研究员余甜甜、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博士生付琳和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王寅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王风平教授和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承磊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烷烃降解产甲烷过程是重要的生物过程,这一过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2

  • 材料学院夏定国课题组在锂电池高容量正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几十年来,锂离子电池中高容量层状氧化物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是通过体相掺杂和表面修饰等方法,提高充电截止电压,增大可逆脱嵌锂能力。然而层状氧化物高电压深度脱嵌锂时,晶格本征的应力应变及释氧,引发不可逆相变,电化学性能衰退。考虑层状氧化物中拓扑结构和氧的堆叠在层状氧化物功能中的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定国教授课题组近年来系统探索了不同结构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在富镍正极材料中,构建有序超结构,调制材料颗粒形貌,优化充放电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性,所制备的富镍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不仅表现出239mAh g−1的高放电比容量,并在4.6V的高充电上限工作电压200次循环后表现了9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9-22

  • 芽孢杆菌中全新的GerQ蛋白纤维结构

    2024年9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曹骎课题组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Edward H. Egelman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assembly of Bacillus spore coat protein GerQ revealed by cryo-EM”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由芽孢杆菌孢子衣蛋白GerQ组成的蛋白质纤维。内生孢子(endospore)是细菌的一种独特细胞形式,具有代谢休眠和对恶劣环境具有极高的抗逆性的特征。某些细菌在极端环境条件下通过形成内生孢子生存下来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1

  • EMBO J: 胶质细胞异质性机制

    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除了大量的神经元之外,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胶质细胞。这些胶质细胞广泛参与了大脑高级功能的各个方面。其中,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哺乳动物大脑中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之一,在大脑的功能行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涵盖参与突触修剪、血脑屏障的形成以及调节大脑内稳态平衡等。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参与神经环路信息的处理,而其发育障碍可能引发多种脑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转录组特征在不同脑区乃至同一脑区都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起源,即神经干细胞的位置,决定了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的分布,这被视为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之一。然而,

    来源: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4-09-21

  • 新疆生地所在中国蒙古野驴面临的生存挑战与迁移通道有效性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野生动物生境丧失的主要因素。蒙古野驴是亚洲内陆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旗舰物种,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历史上,蒙古野驴广泛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然而,目前该物种的分布区域退缩于新疆北部准噶尔荒漠,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杨维康研究员团队,收集了蒙古野驴过去(1980-2000年)和现在(2001-2022年)近40年的分布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了中国蒙古野驴过去、现在和未来(2050s和2070s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9-21

  • 新疆生地所在云杉碳汇林生物量估算研究中取得进展

    人工碳汇林在我国西北高寒区广泛种植,准确估算其生物量是实现碳交易的重要基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激光雷达被广泛地用于树木三维信息获取,但这一单一数据在幼龄针叶林中难以准确提取树木冠幅信息。此外,如何实现对幼龄针叶人工林生物量动态观测目前并无准确流程。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包安明研究员团队选择西部高寒区的青海省大通县,开展云杉幼龄林生物量反演研究。基于野外样地实测数据、无人机激光雷达+多光谱数据、吉林一号高分影像和哨兵-2多光谱影像等,验证了无人机融合数据替代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4-09-21

  • 昆明植物所在探索滇产优质药材云黄连有性繁殖功能衰竭的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药用植物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使其成为举世闻名的“植物王国”,滇产特色、道地和优质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也因此居于全国之首,其杰出代表云黄连(Coptis teeta Wall.)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多年生林下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和中国西南边陲山地。云黄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和东喜马拉雅地区均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根状茎作为传统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等多种疾病。现代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云黄连根状茎中的小檗碱、药根碱等苄基异喹啉类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1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2024年度功能开发项目验收会议顺利召开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验收会。亚热带生态所副所长谢永宏出席会议并致辞,广州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区域中心管委会主任孙飞视频讲话,区域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骁研究员、南京土壤所唐昊冶研究员主持会议。本次参与验收的项目共5项,分别为华南植物园的“全自动花粉采集识别装置的研制”、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基于电致变色材料的特色分子光谱电化学表征系统的研制“、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自动化表面采样原位质谱分析系统开发”以及亚热带生态所的“恒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培养-熏蒸装置的研制”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9-21

  • EMI|王鹏飞团队开发广谱中和β冠状病毒的双特异性抗体

    目前已知的冠状病毒主要分为四大类:α、β、γ、和δ。其中,已发现能够感染人类的有七种冠状病毒,其中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均属于β冠状病毒。非典病毒(SARS-CoV)和新冠病毒(SARS-CoV-2)均使用人类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其受体,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疫情全球共导致超过8,000例感染和700多例死亡。SARS-CoV-2因其更高的传播率和免疫逃逸能力,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已造成超过7亿感染病例和超过70万死亡案例。另一种β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使用DPP4为受体,曾对人类健康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9-21

  • 杜瑞瑞合作团队在Kitaev自旋液体材料阿尔法相的三氯化钌电子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阿尔法相的三氯化钌(α-RuCl3)作为最接近Kitaev量子自旋液体模型的候选材料正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杜瑞瑞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对α-RuCl3/石墨烯异质结中α-RuCl3的电子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层状α-RuCl3中观测到从莫特-哈伯德绝缘体(Mott-Hubbard insulator-MI)到电荷转移绝缘体体(Charge transfer Insulator-CTI)的转变。并且发现,当α-RuCl3从MI进入CTI后会出现一种新型非公度电荷序(incommensurate charge order)。理论分析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9-21

  • 我国学者在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CFA-Zn的结构和通过激发态结构扭曲抑制辐射弛豫过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331009)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海龙教授团队联合罗毅教授和江俊教授团队在人工光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动态结构扭曲增强光催化全解水(Dynamic structural twist 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enhances sola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为题,于2024年8月12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上。论文链接:https://www.n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1

  • 我国学者在氢原子转移型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图 非传统价态铜氢物种催化的氢原子转移反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2222101、22350006、22171012)资助下,北京大学朱戎研究员团队在氢原子转移型反应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类氢原子转移型的铜催化烯烃氢官能团化反应(Mimicking hydrogen-atom-transfer-like reactivity in copper-catalysed olefin hydrofunctionalization)”为题,于2024年7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1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月球火山活动时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3颗火山玻璃珠(volcanic glass beads)电子背散射图像(backscattered electron image)及其U-Pb年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553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在月球火山活动期限方面研究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月球返回样品揭示120百万年前岩浆活动(Returned samples indicate volcanism on the Moon 120 million years ago)”为题,于2024年9月6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1

  • 我国学者在探究湿地土壤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调控湿地土壤酶对排水的响应   湿地储存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对调节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淹水厌氧环境对胞外酶(特别是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湿地有机碳长期积累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湿地胞外酶活性对排水的响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明确湿地胞外酶对排水的差异化响应规律和机制,有助于准确预测气候变化下湿地碳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反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5303、31988102、422305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团队在探究湿地土壤胞外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主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1

  • Nat Nanotechnol 丨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胆固醇在外泌体递释RNA药物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甘勇研究员、俞淼荣副研究员与浙江大学胡国庆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Cytosolic Delivery of siRNA via Cell Membrane Fusion Using Cholesterol-Enriched Exosom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理论建模和实验研究深入揭示了胆固醇在调控外泌体递释RNA药物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背后的机制,并开发出高效的工程化外泌体RNA递释系统,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创新递释策略。图1. 富含胆固醇的外泌体递释RNA药物示意图近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1

  • 北京大学医学部:低钠盐成为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新手段

    近期,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上,ESC发布了最新的《2024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武阳丰教授团队开展的SSaSS研究、DECIDE-Salt研究等多项原创性成果被写入该指南;低钠盐作为生活方式干预手段被列为IIa类推荐,A级证据;成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新的策略。欧洲心脏病学会历史悠久、国际影响大,该指南是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高血压指南之一。图1 2024 ESC高血压指南将采用低钠盐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II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9-20

  •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互作细胞基础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孔照胜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ellular basis of the legume-rhizobium symbiosis”的综述文章。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形成的共生固氮体系是植物氮素重要的天然来源,对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互作需要根瘤菌在根部表皮细胞成功侵染和皮层根瘤器官形成两个过程在时空上的协同作用,最终形成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图1)。该文章首先定义了植物独特的细胞壁-膜系统-细胞骨架(cell Wall-Membrane system-Cytoskeleton, WMC)连续体,并系统地总结了WMC连续体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0


页次:50/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41][42][43][44][45][46][47][48][49][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