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RNA靶向治疗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近年来,科学界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通过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的开发。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CRISPR-Cas9系统的科学家,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推动了DNA治疗的发展。随后,CRISPR-Cas13系统成为鉴定和纠正RNA序列错误的潜在工具。CRISPR-Cas13是一种专门用于病毒检测和RNA靶向治疗的新技术。CRISPR RNA (CrRNA)靶向特异性和非特异性RNA序列,Cas13是一种发生构象变化并切割靶RNA的效应蛋白。这种RN

    来源:BioDesign Research

    时间:2024-09-27

  • Cell:邓宏魁等人首例移植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实现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功能性治愈

    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研究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王树森研究组和杭州瑞普晨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Cell发表题为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利用化学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首位患者在移植后恢复了内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调控,移植75天后完全稳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09-27

  • Nature | 中国科学院合作揭示古菌因子依赖型转录终止分子机制

    9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组、美国罗格斯大学Richard Ebright团队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Thomas Santangelo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archaeal FttA-dependent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古菌FttA因子依赖型转录终止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揭示了FttA因子介导古菌RNA聚合酶转录终止的分子机制。转录终止是RNA聚合酶停止转录延伸,并使RNA从DNA上解离释放的过程。异常的转录终止会干扰下游基因的表达,阻碍RNA聚合酶的循环利用,破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9-27

  • 与学习能力相关!华大携手神经所绘制跨物种“小脑地图”,发现灵长类动物特有细胞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人类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动作,从翩翩起舞到挥毫泼墨,而其他动物却难以企及?这其中,小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隐秘而高效的指挥家,掌控着我们身体的运动和平衡。过去,科学家们认为小脑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负责运动控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脑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可能还在学习、感觉、认知功能方面发挥着作用。那么,小脑是如何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控制着复杂的功能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9月27日,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成果,通过华大时空组学技术

    来源:华大BGI

    时间:2024-09-27

  • NSMB | 王程远研究组合作揭示RfaH介导细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王程远研究组联合美国罗格斯大学Richard Ebright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RfaH-mediated transcription-translation coupl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致病细菌重要毒力因子调控蛋白RfaH,揭示了RfaH通过介导细菌转录翻译偶联过程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RfaH是细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表达调控蛋白,能介导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

    时间:2024-09-27

  • 预测土壤微生物源碳的时空分布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佳宝院士和梁玉婷研究员课题组联合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德国卡塞尔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单位在预测土壤微生物源碳的时空分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lobal decline in microbial-derived carbon stocks with climate warming and its future projections "为题,已在线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减缓气候变化和提高土壤生产力方面发挥着至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09-27

  • 昆明植物所利用多证据揭示壳斗科栎属及其近缘属之间分化早期存在广泛古杂交

      近期,越来越多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发现,生命之树不同分类阶元广泛存在古杂交事件。但是,除了简单报道这些可能的古杂交外,人们对这些古杂交事件发生的可能系统发育范围、时间线以及地理和生态背景研究较少。栎属 (Quercus) 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最丰富且在生态上占优势地位的木本植物类群之一,种间极易发生自然杂交,并形成杂配系统 (syngameons),使等位基因在近缘物种之间易于交换。虽然栎属属下系统发育发育框架已有很好的解析,栎属组下物种间及不同组间的杂交事件已有很多报道,但是在整个壳斗科 (Fagaceae) 系统发育框架背景下,栎属及近缘属(即栎亚科(Quercoide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7

  • 林圣彩院士课题组揭示应激性的谷氨酰胺利用加强能延缓衰老

    持续性地限制机体所摄入总热量的饮食方式,即卡路里限制,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年益寿,然而,这其中的分子机制却并未完全弄清。近日,林圣彩院士团队发现,生物体在卡路里限制的过程中,会通过改变机体的碳源利用的方式,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该文章于2024年9月20日发表在Cell Research期刊:AMPK-PDZD8-GLS1 axis mediates calorie restriction-induced lifespan extension。该文章是在作者们先前发现的在饥饿条件下,碳源利用转换的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在先前的工作中,他们发现饥饿时,葡萄糖水平的下降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9-27

  • 附属九院消化内科团队临床研究对DAAs治疗患者肝脏风险取得新成果

    日前,附属九院消化内科团队在人工智能开展肝病领域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的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成果“AI-Safe Score: Assessing Liver-Related Event Risks in Non-Cirrhotic Patients after Successful Direct-Acting Antiviral Treatment”发表于国际肝病研究权威期刊《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IF: 26.8 )。该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脏相关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7

  • 深圳研究生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应邀在Joule撰文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结构无序与自旋电子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

    对更高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的追求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层状正极材料,因其成分多样性高、电化学性能可调而受到广泛关注。成分的多样性产生了丰富的结构化学,形成了层状、尖晶石和无序的岩盐结构等,直接影响了阴极的相变可逆性、Li+离子电导率和氧化还原反应。尽管结构调控丰富,但其循环稳定性也有较大挑战。如,特别是充电态下过渡金属(TM)与氧(O)的TM-O层之间不均匀和非平衡的静电排斥所驱动的不可逆相变会导致内应力积聚和结构坍塌,导致容量快速衰减。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李泓、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宝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赵成龙等在Nature(2024,629, 341)上联合提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9-27

  • 北大研究团队揭示界面水的离子特异效应对产氢的影响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江颖、徐莉梅、田野与麻省理工学院电化学能源实验室邵阳课题组等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qPlus-AFM)技术,结合表面增强红外吸收谱(SEIRAS)和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金属电极表面碱金属离子对水分子氢键网络结构的影响,澄清了离子在调控产氢效率中的关键作用。2024年9月8日,相关工作以《金属表面上离子特异性的水结构对产氢的影响》(“ Effect of ion-specific water structures at metal surfaces on hydrogen production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9-27

  • 我国学者在三大洋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耦合效应增强跨洋盆作用的机制示意图 (A)当大西洋单独作用于超级厄尔尼诺的发展时,太平洋暖池的东扩相对较小, 背景对流较弱,因此对大西洋的远程效应响应相对不敏感;(B)当印度洋的作用与大西洋耦合时,太平洋暖池的东扩较大,背景对流增强,对大西洋远程效应的敏感性增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92564、4220602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春在研究员团队在三大洋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超级厄尔尼诺形成的关键:热带印度洋与大西洋耦合助推效应(Coupling is key for the tropical 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7

  • 我国学者在温和条件热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C60-基体共促催化剂合成氨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21005、22222801、92361303、22038002)等资助下,福州大学江莉龙团队与厦门大学谢素原团队合作,近期在温和条件热催化合成氨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富勒烯修饰非铁的团簇-基体催化剂通过N2和H2协同活化促进氨合成(Fullerene on non-iron cluster-matrix co-catalysts promotes collaborative H2 and N2 activation for ammonia synthesis)”于2024年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7

  • 我国学者在复杂风场航空危害识别与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图 低空风场航空危害综合评估流程示意图:(a)不同类型风场评估标准; (b)高维特征空间中风场概率模型示意图;(c)半监督聚类网络构建及危害识别;(d)危害强度评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31026)资助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李健兵教授团队在复杂风场航空危害识别与评估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可解释半监督聚类网络能够实现复杂风场航空危害统一识别与评估(Interpretable semi-supervised clustering enables universal detection and intensity assessment of d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7

  • 我国学者在光载无线前传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多维复用-数字模拟混合的光载前传系统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71010、62271305、62001287)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微波光子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光网络团队合作在光载无线前传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宽谱电光梳赋能高保真度亚Pb/s自零差前传(High-fidelity sub-petabit-per-second self-homodyne fronthaul using broadband electro-optic combs)”为题,于2024年8月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9-27

  • 微生物所朱宝利团队合作扩充了肠道微生物组毒力基因数据集并优化了分析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宝利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n expanded database and analytical toolkit for identifying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chronic diseases”的文章。该研究搭建了用于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毒力基因的软件MetaVF toolkit,扩充了毒力基因数据集。通过将MetaVF toolkit应用于肠道元基因组数据分析,探究肠道毒力基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宿主健康和疾病方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7

  • 创新HiTIP-seq方法推进儿童脑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的小儿高级胶质瘤,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区域,如脑桥、丘脑和脊髓。由于与DMG相关的高手术风险和不良预后,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已经显示出有限的疗效,特别是放化疗,只能暂时控制肿瘤的进展,而不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大多数患者在确诊两年内死于该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DMG的关键病理特征之一是组蛋白H3 (H3K27M) 27位赖氨酸到蛋氨酸的突变,该突变破坏细胞的表观基因组调控,导致癌症快速进展。研究表明,表观遗传疗法可以重编程DMG肿瘤细胞中的组蛋白修饰,从而抑制与肿瘤进展相关的基因的表达。然

    来源: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时间:2024-09-26

  • 花儿为什么凋谢?

      花朵作为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植物繁衍的重要投资。通常虫媒传粉的花朵往往具有大的花展示和生物量,花朵重量、花蜜生产、花色素的生产、花寿命的维持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因此,植物对繁殖资源的投资和回收利用对于其适合度有重要影响。大多数植物的花朵都会凋谢或萎蔫,花朵凋谢过程中,植物母体往往会回收花蜜中的能量,以及花瓣中的能量和化合物。那么凋谢过程中转运的物质和能量都去了哪里呢?有三种可能的去向:1)如果花朵被授粉,这些资源用于同一朵花果实的发育;2)提供给同株其它花朵;3)如果是多年生植物,资源可能被回收到根部,用于第二年的生长和繁殖。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严格的控制实验操作凋谢和不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9-26

  • 跨气候带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形成途径与保护机制研究系列进展

    稻田和旱地作为我国两类最主要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同步分布于中国东部粮食主产区,并担负着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的重任。稻田长期淹水耕作下土壤水分条件显著区别于旱地土壤,系统研究跨气候带尺度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形成途径与保护机制,对我国东部粮食主产区耕地地力和土壤固碳减排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亚热带农业生态所苏以荣研究员、陈香碧研究员团队,运用区域调研、生物标识物分析结合同位素示踪模拟试验,系统解析了我国东部跨气候带尺度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差异、形成途径及其内在机理。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9篇,包括Global Change Biology、Biology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9-26

  • Immunity | 中国科大发现p53突变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关键机制

    抑癌基因TP53(编码 p53蛋白)通常发挥肿瘤监查功能,TP53基因突变后转变为癌基因,是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免疫调节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魏海明教授课题组发现,p53可以直接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与功能,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p53突变导致肿瘤干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34(IL-34),IL-34代谢重编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进而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研究成果于2024年9月24日以“Interleukin-34-orchestrated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 is requi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09-26


页次:47/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41][42][43][44][45][46][47][48][49][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