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宇课题组揭示m5C修饰调控新冠病毒复制和子代病毒毒力的功能和机制
(通讯员 杨雪)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Epitranscriptomic m5C methylation of SARS-CoV-2 RNA regulates viral replication and the virulence of progeny viruses in the new infection(新冠病毒RNA的m5C表观转录组学修饰调控病毒复制及子代病毒在新一轮感染中的毒力)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宿主的m5C甲基转移酶NSUN2通过特异性介导新冠病毒RNA的m5C甲基化修饰水平来调控病毒复制,同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赵海艳课题组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治疗性抗体
(通讯员 杨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是一种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的蜱传、高致病性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其既可以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也能感染人类;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急性发热、 血小板减少、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30%。近年来,我国25个省份有SFTSV感染病例报道,其中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七个省份相对较严重;在韩国、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感染病例也逐年增加。由于SFTSV感染后起病急、病死率高且蔓延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针对SFTSV感染性疾病,尚无安全有效的病毒特异性药物和疫苗。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陈学峰课题组揭示同源重组修复调控的新机制
(通讯员 杨雪)2024年8月2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学峰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发表了题为“Rtt105 stimulates Rad51-ssDNA assembly and orchestrates Rad51 and RPA actions to promot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酿酒酵母为模型,鉴定了Ty1转座子调节蛋白Rtt1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王琰课题组解析运动调节组织特异性甘油三酯吸收利用机制
运动干预已成为预防与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系列重大慢病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主动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运动益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机体的能量消耗。机体的脂肪储备占据总能量储备的80%以上,随着运动时长的推进,机体的能量消耗逐渐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转换为以脂肪消耗为主,这一底物切换对维持血糖稳态至关重要。 脂肪(甘油三酯)主要储存在白色脂肪组织,而其消耗利用主要发生在心脏、肌肉与肝脏等组织,脂蛋白携带的甘油三酯是机体进行脂肪酸跨组织运输的重要方式。研究发现心脏吸收的脂肪酸中,60-80%来源于脂蛋白所携带的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不能直接穿越细胞膜,需要在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周荣家教授课题组揭示自噬调控卵巢稳态、功能及其分子机制
(通讯员 杨雪)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荣家/程汉华教授课题组在卵巢稳态调控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成果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 Autophagy 在线发表了题目为 RAB37-mediated autophagy guards ovarian homeostasis and function 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揭示了E2F1-EGR2-RAB37协同调控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维持卵巢稳态及其功能。 卵巢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卵巢的生长、原始卵泡的增殖和激活、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以及排卵。正常的卵巢发育及功能维持与个体的终身健康和衰老密切相关。卵巢发育的紊乱会导致不孕症、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世燊团队在细菌细胞分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9月18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世燊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新星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 divisome is a self-enhancing machine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Caulobacter crescentu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发现FtsZ交联蛋白在Z环(细菌分裂机器的支架)的凝聚及稳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该研究发现分裂隔板肽聚糖(septal peptidoglycan, sPG)的合成可以促进Z环的凝聚和稳定,并揭示了其分子机制。基于上述发现,该论文提出了细菌的分裂体是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
生命科学学院刘君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m6A-cenRNA调控癌细胞着丝粒稳态的机制
在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精确的染色体分离依赖于着丝粒-动粒复合体的正常功能。其中,着丝粒的遗传复制依赖于CENPA核小体的传递。具体来说,在细胞周期的G1早期,新生CENPA沉积于染色质中;之后,在发生DNA复制的S期,旧的CENPA被分配于DNA子链和母链上,核小体的空缺由组蛋白H3.3填补。在这一动态过程中,CENPA核小体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提示细胞中存在严密的CENPA维持机制,而其失调则导致一系列有丝分裂错误和癌症等疾病的产生。但是,对于这一极为关键的分子与细胞过程,在S期内调控CENPA维持以及确保其在DNA复制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忠实传递的机制仍不清楚【
-
赵方庆团队揭示自闭症谱系障碍中脂质组紊乱对肠脑轴交互的影响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神经发育疾病,其核心症状包括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近年来,研究表明ASD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异常尤为显著。脂质在神经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且在ASD的肠脑轴交互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脂质变化及其与ASD表型的关系仍有待深入探讨。2024年10月2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在Gut期刊发表了题为Unravelling lipidomic disruptions across multiple tissues in Chd8-mutant ASD mice through integration of lipidomics and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0
-
王代平团队合作揭示了雀形目鸣禽代表物种新生突变的特征和分布
新生或新发突变(de novo mutations,DNMs)指的是在父母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由于DNA复制(“复制驱动型”)或DNA损伤修复(“损伤诱导型”)自发产生并遗传给子代的突变。它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是许多散发性遗传疾病的主要来源。新生突变的发生速率(即突变率)及其特征在许多物种之间以及物种内部的不同性别、个体、染色体之间,甚至染色体的不同区域间都存在差异。然而,鸟类的新生突变研究长期以来较为有限,尤其缺乏对突变特征的深入探索。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代平研究团队以雀形目中的重要代表物种——斑胸草雀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该物种新生突变的特征和分布。研究人员基于两个不同质量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0
-
动物研究所撰写衰老相关染色质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特邀综述
在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人口老龄化挑战之际,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涉及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层面的多维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衰老不仅是组织、器官以及个体衰老的重要标志和关键驱动力,同时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细胞衰老伴随着细胞生长停滞和功能退行,而染色质结构和基因组稳定性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理解染色质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对于评估和干预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以及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意义重大。2024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0
-
Cell Genom | 基于微扰转录组知识图谱嵌入的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
2024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课题组在Cell Genomics期刊发表题为“Identifying compound-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of perturbation transcriptom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计算模型PertKGE,以数据驱动的形式从微扰转录组数据中解耦出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CPI)。化合物和蛋白质是药物发现中两个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0
-
JACS | 上海药物所合作发现海洋活性天然产物抗急性肺损伤新功能及其相关药物作用新靶标
202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发中心郭跃伟/李序文研究团队联合中国药科大学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庞涛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Chemoproteomic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Naamidine J Unveils CSE1L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0
-
Current Biology | 基因组所周永锋团队系统构建葡萄无核性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体系
近日,Nature Genetics发表了4篇Research Highlight文章,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2篇文章来自Nature,1篇来自Cell,1篇来自Current Biology。Nature Genetics编委Kyle Vogan撰写的题为“Polygenic basis for seedless grapes”的文章(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4-01926-0),特别报道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周永锋课题组在Curre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时间:2024-10-09
-
Cell:裂谷热病毒重塑宿主泛素连接酶促进病毒感染致病的新机制
近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彭珂研究员和曹晟研究员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Rift Valley fever virus coordinates the assembly of a programmable E3-ligase to promote viral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裂谷热病毒非结构蛋白NSs重塑宿主E3泛素连接酶系统性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的致病新机制,也为裂谷热病毒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VFV),是一种蚊媒传播的致病性人畜共患病毒,其对于牛、羊等多种家畜可造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10-09
-
利用LNP递送系统建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新范式
2024年10月1日,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为第一完成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鲁凤民/王麟研究团队合作在胃肠道肝病领域顶级期刊Gut(IF="23)上发表题为“Establishment of enterically transmitted hepatitis virus animal models using lipid nanoparticle-based full-length viral genome RNA delivery system”的研究论著(Originalresearch)。该研究通过详细的实验在多种动物模型中证明了,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10-09
-
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氮保留和氮损失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方面取...
水稻作为全球近一半人口的主粮,全球种植面积超过1.55亿公顷。氮素(N)一直是限制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我国水稻氮肥年投入量630万吨,约占全球水稻氮肥用量的三分之一。稻田土壤中各氮素转化过程的速率决定了土壤氮素水平的高低。然而目前稻田土壤N保留以及N损失速率的大尺度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尚不明晰。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南京土壤所研究员颜晓元团队采集了全国主要稻区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全国水稻土壤中自生生物固氮、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以及净N2排放速率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可能是自生生物固氮的热区,其潜势比DNRA潜势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10-09
-
Nature Plants | 中科大丁勇课题组发现丙酮酸激酶磷酸化组蛋白H3T11调控植物开花时间与发育进程的新机制
葡萄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和信号分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降解葡萄糖,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其中糖酵解是葡萄糖代谢的核心环节。组蛋白修饰参与细胞命运决定、DNA损伤、染色体的稳定性、个体发育和转录调控等多个进程。尽管代谢与组蛋白修饰密切相关,但这证据在植物中还待进一步揭示。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丁勇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Nuclear-localized pyruvate kinases control 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H3 on threonine 11”的研究论文。发现糖酵解途径的丙酮酸激酶,在葡萄糖诱导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10-09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在BMJ发布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成人慢性肾脏病的国际临床实践指南
10月1日,我院肾脏内科/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院曾筱茜副教授、内分泌代谢科李舍予副教授,联合9个国家的肾脏科、普通内科、内分泌科、全科医学科等15名临床医生、循证医学方法学家以及3名慢性肾病患者,共同制定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成人慢性肾脏病(CKD)临床实践指南》,在“临床医学四大刊”之一的BMJ(IF:93.6)发表。 CKD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成人患病率已达10%,致死致残在全球排名逐年攀升。预计到2040年,CKD将成为全球第五大人口死因,而延缓肾病进展的治疗手段却非常有限。近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4-10-09
-
PNAS | 四川大学林宏辉/张大伟团队揭示UBP14通过去泛素化HY5促进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新机制
作为光合自养生物,植物对光环境高度敏感。光是最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不仅是能量来源,而且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当幼苗破土而出,照射在阳光下,需要迅速打开顶端弯钩和子叶,抑制下胚轴的生长,促进子叶扩张和叶绿素积累,为光合自养生长做准备,该过程被称为光形态建成。bZIP型转录因子ELONGATED HYPOCOTYL5(HY5)是幼苗光形态建成的中心枢纽,也是抑制下胚轴生长的关键因子。从暗到光下的转变导致HY5蛋白积累,并促进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多重机制在不同的维度调控HY5的功能发挥。之前的研究表明E3泛素连接酶COP1在暗下通过泛素化HY5抑制蛋白积累,而在光下HY5不断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09
-
PNAS∣罗建沅/申占龙/纪建松团队合作揭示化疗药物耐药的新机制
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减小肿瘤体积或缓解症状的目的。然而肿瘤细胞反复接受化疗药物导致的化疗耐药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目前化疗药物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外排,药物代谢改变,表观遗传的改变和肿瘤的异质性等。但是化疗药物耐药的发生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联系却鲜有报道。肿瘤细胞自身能否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也尚不明确。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