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科院团队Nature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Syndecan-4通过CYLD介导RIG-I去泛素化负向调控了抗病毒信号。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9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陈大华(Dahua Chen)和孙钦秒(Qinmiao Sun)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的研究方向是以果蝇和小鼠等模式动物作为模型系统,研究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以及个体衰老与长寿的分子机制。后者主要从事免疫反应的信号传导机制及干细胞命运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二者合作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索取Takara ELISA专家定量试剂盒的详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5

  • 国内首个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记者吴晶晶)国内首个按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http://eprint.las.ac.cn/home.htm)13日上线运行。该平台将与传统的基于期刊成果发布方式形成有效互补,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界自治的科研成果交流和共享平台,保障优秀科研成果首发权的认定,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促进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据介绍,该平台将面向全国科研人员接收中英文科学论文的预印本存缴和已发表科学论文的开放存档,并将从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天文学、数学、材料科学等重点领域逐步开放到更多领域,力争建成中国科技界广泛认可、在国际上有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6-06-15

  • 中国农大PLOS Genet发表遗传学成果

    生物通报道:6月2日,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刊登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题为“A Complex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Chromosome 27 Leads to the Ectopic Expression of HOXB8 and the Muffs and Beard Phenotype in Chickens”。这项研究提供另外一种例子证实,基因组中的结构性变异如何在驯化动物中引起一种新的、派生的表型变化,并表明HOXB8基因在羽毛发育中发挥一个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讯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胡晓湘教授。另外,瑞典农业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4

  • 李孟森再发表AFP生物学功能的重要研究成果

       近期,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Journal of Cancer等期刊陆续发表了海南医学院李孟森研究员团队的关于甲胎蛋白(AFP)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成果。李孟森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AFP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方向。   2016年6月3日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公布了题为《Alpha fetoprotein antagonized apoptosis induced by pacl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4

  •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布重要免疫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RB通过HDAC1和HDAC8促进IFN-β启动子脱乙酰化,选择性抑制了天然IFN-β生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Journal of Autoimmunity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4

  • 肖武汉研究组Nature子刊揭示ELL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新功能

     ELL基因最早是通过其与MLL基因转位形成融合蛋白从而导致急性髓系白血病而被发现的。随后的研究表明,ELL可以与RNA聚合酶II结合并发挥转录延伸的作用,从而调控HOX等基因的延伸和表达。此外,在哺乳动物体内,ELL基因还可以与类固醇受体、低氧诱导因子HIF-α以及E2F1相结合,从而调控这些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但一直以来,ELL是作为一个经典的转录延伸因子而被广泛报道。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武汉课题组近期研究表明,ELL可以直接结合原癌基因c-Myc,并作为E3泛素连接酶,促进c-Myc的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UbcH8是这一通路中的泛素缀合酶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6-14

  • 中山大学Cell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耶鲁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个活跃的RAG转座子,由此阐明了V(D)J重组的起源。这项重要的研究发布在6月9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的徐安龙(Anlong Xu)教授,徐教授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基础研究和生物制药的应用研究,已在Science Signaling、PNAS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2010年,徐安龙教授领导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文昌鱼免疫系统开展研究,发现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又称死亡受体诱导凋亡通路)在文昌鱼中已经形成,这改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3

  • 北大邓兴旺、陈浩东Nature子刊再发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光是决定植物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光照和赤霉素(GA)对植物的下胚轴伸长起到了相互对立的调控作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DELLA介导的PIF降解有助于协调光和GA信号,控制拟南芥的下胚轴伸长。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十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邓兴旺(Xing Wang Deng)教授和陈浩东(Haodong Chen)副研究员。GA是一种重要的促生长植物激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和展叶。此前有研究显示,GA信号传导的负调控子DELLA会抑制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3和PIF4,隔离它们的DNA识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3

  • 邵峰、王大成两院士携手发布Nature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gasdermin家族的打孔活性和结构自抑制。这项重要的研究发布在6月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任职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Feng Shao)院士,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王大成(Da-Cheng Wang)院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邵峰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病原细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曾发表多篇Nature,Science,Cell杂志文章。去年43岁的邵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目前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3

  • 上海交大权威期刊发表肝癌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肝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这种疾病。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尽管HCC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预后情况仍然很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血管生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HCC中鉴定了一个异常剪接的FGFR3转录本,并将其命名为FGFR3Δ7-9。他们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FGFR3 mRNA的错误剪接在HCC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HCC治疗的新靶点。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3

  • 中外学者Nature子刊解析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幻觉、幻想、情感失调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性,影响全球约1%的人口。目前主要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引发的。CRMP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细胞骨架的动态调控和囊泡运输调控。人类遗传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示CRMP2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但是体内功能和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组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明国丽研究组合作,通过建立Crmp2大脑特异性敲除小鼠(cKO)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整体形态学上,cKO小鼠侧脑室明显扩大,但是大脑皮层的分层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6-13

  • 中科院Science子刊发布小RNA研究重要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等结构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度敏感的测序揭示出了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小RNAs的动态改变和活性。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6月10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吴立刚(Ligang Wu)研究员,及任职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施慧娟(Huijuan Shi)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施慧娟研究员主要从事雄性生殖调控机制和男性不育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男性生育力检测诊断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吴立刚研究员则主要从事miRNA和RNAi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3

  • 东北林大王峰组: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杨树应答锈菌侵染的机制

    由松杨栅锈菌引起的锈病是最具破坏性的杨树疾病之一。锈菌被认为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病原体,因为无论是它的病原体基因组还是宿主基因组都能在相应的数据库找到。杨树中的“Robusta”对一般锈菌的抗性难以抵御强毒性锈菌E4,为研究锈菌抵抗性或易感性相关的基因调控提供了合适的宿主材料。在这项研究中,来自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的王峰课题组探讨了miRNA介导的与强毒性锈菌感染有关的杨树易感基因的表达调控,尤其描述了集中在特定miRNA的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为了研究杨树对松杨栅锈菌的易感性,通过高通量测序分别对接种过锈菌和未接种锈菌的易感性杨树“Robusta”进行sRNA文库、降解组cDNA文库及数字基因表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6-13

  •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癌细胞》上发表论文

      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路芳慧在2016年5月9日在线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癌细胞》(Cancer Cell,影响因子:23.523)上发表了题为“Olig2-Dependent Reciprocal Shift in PDGF and EGFReceptor Signaling Regulates Tumor Phenotype and Mitotic Growth in Malignant Glioma”的研究论文。路芳慧是该论文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研究室步宏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于2011年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从事研究工作。这项工

    来源:四川大学

    时间:2016-06-13

  • 中国科学家跨界攻克寨卡病毒抛出的世界疑问

    近日,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团队撰写的文章。该研究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团队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团队合作,首次建立寨卡病毒小头畸形动物模型,并证实寨卡病毒可以直接导致小头畸形的发生。2015年以来,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蔓延,我国已发现十多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人,引发多方关注。寨卡病毒是什么?它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状之间存在何种必然联系?这一次,中国科学家团队跨学科合作,为我们找出答案。 疯狂病毒,扩散蔓延曾几何时,寨卡病毒甚至还入不了科学家们的“法眼”。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早在194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6-06-13

  • 南京大学张辰宇课题组Nature子刊发表miRNA研究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在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南京大学的张辰宇(Chen-Yu Zhang)课题组报告称发现,在小鼠中通过抑制PRDM16,24小时禁食诱导了miRNA-149-3p介导的皮下向内脏脂肪转换(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连发miRNA研究新发现 )。作为能量稳态的整合器,由于与肥胖有关联,脂肪组织提供的许多生理功能一直遭到忽视。冷和饥饿可能是很大一部分进化时间内的基础状态。因此,燃烧脂肪的棕色/米色脂肪细胞通过在寒冷的环境中产热来维持体温,而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细胞则应对食物短缺。近期,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与内脏脂肪相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2

  • NIBS Nature子刊发表表观遗传学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对于人类发育、人类疾病和环境影响有深远的意义。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广泛参与了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在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疾病状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转座元件和其他重复DNA序列往往会受到甲基化和转录沉默。不过,人们对这些区域的抗沉默机制还知之甚少。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BRAT1和BRP1防止转录沉默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七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何新建(Xin-J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12

  • 厦门大学发表Sci Rep:器官功能联系图

          2015年5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已正式发表了纪志梁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Pattern Genes Suggest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Organs”。        人体器官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执行着特定的生理功能,而不同的器官精密的组织在一起以完成复杂的机体功能。遗憾的是,现有实验技术的局限使得我们对器官功能确切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来源:厦门大学

    时间:2016-06-12

  • 徐爱民教授Nature子刊发表代谢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胰腺β细胞中MDM2–p53-丙酮酸羧化酶信号轴将线粒体代谢与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连接起来。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香港大学的徐爱民(Aimin Xu)教授和Kenneth K. Y. Che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徐爱民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肥胖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他在肥胖相关的糖尿病研究方面深有造诣,在cell metabolism、diabete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2013年,徐爱民教授与温州医学院的李校堃教授合作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6-08

  • 骨髓多能干祖细胞在遗传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前飞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教授杨逢春合作,揭示了Bohring-Opitz综合征的胚系新生突变基因ASXL1在骨髓基质多能祖细胞功能和骨骼发育维持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Stem Cell Reports 杂志。  骨髓基质多能祖细胞(BMSC)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谱系分化潜能的多能祖细胞。BMSC中骨生成和脂肪细胞生成的关系对于正常骨骼体内平衡非常关键,这些细胞的分化命运出现倾斜会导致人体发育异常。Bohring-Opitz综合征(Bohring-Opitz syndrome, BOS)是一种导致幼童死亡的异质性遗传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6-08


页次:656/1560  共31185篇文章  
分页:[<<][651][652][653][654][655][656][657][658][659][6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