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我国学者在片上光学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图 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及其工作原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322502、61827901、62088101、61971045)等资助下,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在片上光学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提出了片上光子复用理论与技术,自主研制了高光谱智能成像芯片与器件,实现了百通道、百万像素实时高光谱成像,性能指标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以“时空高分辨的宽带高光谱成像传感器(A broadband hyperspectral image sensor with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为题,于2024年11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19

  • 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在慢性疾病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是人类消化道中由数万亿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它与慢性疾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麦吉尔大学康纳·普罗斯特博士和他的团队领导的研究巩固了最近的发现,这些发现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多种疾病的进展中起着因果作用,从胃肠道疾病到免疫相关疾病和精神疾病。发表在胃肠病学上,这篇叙述性综述探讨了如何操纵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开辟新的治疗途径。该研究利用了最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临床前证据,这些证据显示,在了解肠道微生物群如何影响人类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有希望的发现来自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研究,其中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一种涉及将健康供体的粪便转移到患者胃肠道的过程,已显示出显着降低感染

    来源: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时间:2024-11-18

  • 计算机学院董豪团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自我纠错

    长期以来,赋予机器人自主装配能力,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目标。虽然组装任务对于人类来说可能较为简单,但对于机器人来说,却充满了挑战。一方面,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巨大的工程投入,更需要在理论上作出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即便是人类在进行组装时,也难免犯错——可能会错误地安装某个部件。但人类具备的独特能力在于能够在后续的过程中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然而,现有的机器人组装研究多聚焦于期望机器人一次性完成整个组装过程,忽视了错误识别与纠正这一关键环节。事实上,随着组装任务的推进,现有的方法可能会导致错误逐渐积累,从而使后续步骤逐渐偏离预定目标,甚至最终导致整个组装过程的中断。图1展示了这一错误积累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11-18

  • 华南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对林冠与林下氮添加响应差异的机制

    大气氮沉降升高导致显著影响了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系统碳循环过程。多数林下施肥模拟大气氮沉降的实验证实,长期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尤其是植物源颗粒有机碳的积累,但对微生物源的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其原因在于氮添加一方面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了植物向土壤的有机碳输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土壤酸化,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碳利用。然而,林下施氮的方式忽略了林冠生态过程对大气氮沉降的影响,使得林下氮添加的实验结果可能不足以反应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碳动态的真实影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环境生态学研究方向依托广东省石门台“林冠林下氮添加实验”平台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4-11-17

  • 甘怡群课题组揭示希望感对于促进幸福感的核心作用

    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希望感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感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甘怡群课题组在人格心理学领域的高影响力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中科院一区Top)发表题为The Central Role of Daily Hopeful Feelings in Predicting Well-Being: A Network Perspective的论文,通过网络分析深入探讨了希望感与幸福感的动态关系。 该研究采用日记研究的设计,在187位成年人中连续采集了14天的数据(每天两次),通过多层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4-11-17

  • 生命科学学院胡家志课题组揭示线粒体DNA片段可广泛整合入核基因组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与核基因组不同,线粒体基因组较小且呈环状,仅包含少量基因,然而其突变却可能导致一系列遗传性疾病1。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组DNA由线粒体膜和核膜分别包裹,互相隔绝。然而在“内共生学说”中,原核生物来源的线粒体基因组DNA随着生物演化逐渐转移到了核基因组DNA中2。这些核基因组上的线粒体DNA片段(nuclear-mitochondrial DNA segments,NUMTs),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中也被广泛发现。不仅如此,此前的研究发现大约104的人群中就会发生1个新的NUMT,而在癌症样品中新的NUMT发生频率大幅升高3。近年来,基因编辑领域从核基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11-17

  • 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形成和稳定的协同/权衡机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喀斯特土壤微生物碳泵-矿物碳泵协同/权衡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Lithological controls on soil aggregates and minerals regulate microbial carbon use efficiency and necromass stability为题发表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张伟、王克林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胡培雷副研究员为第一作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 崔一民教授团队发表重要综述:人工智能在药品监管领域应用与进展——全球视角

    2024年11月,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崔一民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杂志(Q1区,IF=14.7)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applications and adva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drug regul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的综述,该综述从国际视角出发,聚焦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药品监管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系统梳理了全球多个监管机构发布的关于促进AI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11-16

  • 王晶/郝敏团队开发一种高性能荧光生物传感器实现活体内谷氨酰胺动态的时空监测

    近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晶团队在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题为“GlutaR: A High-Performance Fluorescent Protein-Based Sensor for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Glutamine Dynamics In Vivo” (GlutaR:一种高性能的基于荧光蛋白的传感器,用于体内谷氨酰胺动态的时空监测)的研究工作。 谷氨酰胺是人体血浆和组织中最为丰富的氨基酸,其在细胞中参与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4-11-16

  • 上海交大孙涛课题组建立以VSVMT为载体的非复制型SARS-CoV-2黏膜疫苗研制平台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主要感染人上呼吸道,然而循环抗体无法保护嗅球黏膜抵御病毒感染。因此,下一代的SARS-CoV-2疫苗应该是单剂免疫且能激发黏膜免疫。先前的研究表明,以VSVMT为载体的SARS-CoV-2重组病毒可以有效激发动物的局部黏膜免疫,但考虑到免疫力低下人群,其安全性问题依旧存在。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孙涛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目为Assessment of Single-Cycle M-Protein Mutated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as a Saf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11-16

  • Cell | 复旦大学鲁伯埙和丁澦受邀撰写SnapShot,聚焦靶向降解技术研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和丁澦受《Cell》杂志主编Luis Gomes邀请,撰写了题为Targeted Degradation Technologies的SnapShot,系统介绍了靶向降解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类别、作用机制及其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潜力,该文于2024年11月14日在《Cell》上正式发表。传统的抑制剂药物开发仅限于“可成药靶点”蛋白,即这些蛋白需要具备可被药物分子识别并结合的活性位点。然而,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通过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或大分子选择性地降解目标蛋白,从而突破了这一限制。TPD技术通过劫持细胞内的蛋白降解通路,使其适用靶标范围显著拓宽,为药物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1-16

  • 阚海东、孟夏课题组建立我国大气粗颗粒物高精度暴露评价数据库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孟夏副教授课题组联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宏亮教授和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王芃副研究员课题组建立了我国高精度的大气粗颗粒物暴露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13-2020年我国大气粗颗粒物的时空变化趋势。该研究以“An Ensemb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o Enhance Extrapolation Ability of Predicting Coarse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High Resolutions in China”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Enviro

    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4-11-16

  • 物理学院王楠林课题组与合作者在新型电荷密度波材料中利用超快激光实现室温非易失极化态调控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王楠林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准二维电荷密度波体系EuTe4中利用超快激光实现了电子极化态的全光学操控,主要体现在室温下其二次谐波信号及电阻出现可逆非易失变化,其中Te原子层的极性反转及层间多种堆叠序或许是关键因素,此现象为新型超快电子设备的开发带来了新启示。2024年10月17日,该成果以《室温下对电荷密度波体系中极化态的非易失光学操控》(Room-temperature non-volatile optical manipulation of polar order in a charge density wave)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11-1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人为土壤侵蚀的量化及驱动力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人为土壤水蚀的高分辨率数据成果:地图为网格尺度的人为土壤侵蚀速率,左侧及上方分别为及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人为土壤侵蚀量,其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坡度区间;(B)不同省份和坡度下人为侵蚀速率和总量统计:累积柱状图表示各省份在不同坡度区间中的人为土壤侵蚀量,三角形表示各省份的平均人为土壤侵蚀速率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破坏,加速了侵蚀的发展过程。厘清自然和人为加速侵蚀的贡献,是土壤侵蚀学科需要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制定土壤容许流失量的重要科学依据。传统自然侵蚀速率研究主要在小尺度上通过同位素标记与沉积物分析的方法开展,缺乏对区域乃至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1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地幔氧化与金迁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胶东煌斑岩锂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氧逸度。(a)锂同位素组成(δ7Li)与锂含量关系图,显示胶东煌斑岩具有偏重的锂同位素组成,指示循环碳酸盐对其地幔源区的影响;(b)不同类型岩体氧逸度(△FMQ)对比图,显示胶东煌斑岩具有高度氧化的特征   显生宙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俯冲带大陆边缘,其成矿过程通常与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密切相关。金元素如何从地幔深处释放迁移至地壳并最终富集成矿,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难题。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通常与板块俯冲过程有关。洋壳俯冲可以将金从板片迁移至上覆地幔,但蚀变洋壳的交代作用会氧化地幔并导致部分熔融,使金向熔体或流体中运移。因此,洋壳俯冲通常不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16

  • 新药进展 | 治疗银屑病化药1类新药KYHY2302乳膏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2024年11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治疗银屑病化药1类新药KYHY2302乳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KYHY2302乳膏由上海药物所柳红研究员、唐炜研究员、许叶春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发,目前已转化至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叶春课题组针对磷酸二酯酶4进行了化合物设计与体外药效学评价;柳红课题组设计合成了系列结构新颖的PDE4抑制剂,并开展了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和成药性研究;唐炜课题组对该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 曹晓风和杨远柱团队合作揭示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新机制

    两系法杂交稻是我国首创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三系法相比,两系法具有一系两用的特点,简化了育种流程。两用核不育系不受恢保关系限制,配组自由,稻种资源利用率高、选配优良组合机率高,成为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极大推动了杂交水稻的发展。最新的农村农业部全国农作物推广数据显示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杂交水稻总面积的50%左右,其中超过95%的温敏两系杂交稻组合都是由含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tms5的不育系配组而成,凸显了tms5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的核心地位。前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团队和华南农业大学庄楚雄团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 开发水稻Cas9-PE系统同时实现精准编辑和位点特异性随机突变

    实现多个基因组位点上的不同突变类型聚合,并在遗传转化当代产生无外源转基因成分的植株,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虽然引导编辑(Prime Editing, PE)作为一项最新的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实现任意类型的碱基替换以及小片段的插入或缺失,但在应用中,不同编辑位点之间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使得在同一植株内聚合多种突变类型仍是一大挑战。此外,如何利用农杆菌转化在转基因当代获得无外源转基因成分的基因编辑植株也面临较大困难。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李家洋院士团队合作,在Cell子刊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 杨宝军团队合作揭示土壤中根系形态时空变化的机制

    植物三维结构形成的核心是细胞分裂方向的精确控制。植物细胞通过平周分裂(periclinal division)实现径向生长进而变粗,通过垂周分裂(anticlinal division)促进纵向生长变高。不同细胞分裂方向的有效组合产生了大自然中多样的植物形态。然而,目前对于控制细胞分裂方向的机制仍然未知。挖掘控制细胞分裂方向的关键因子并解析其机制对于在细胞水平上重塑植物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2024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宝军团队和根特大学Bert De Rybel研究组合作在Science 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 刘宁研究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生物运动早期视觉加工中的跨物种保守神经机制

      对人类和动物而言,从复杂的视觉环境中迅速检测其他生物体的运动是一项重要的视觉加工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捕猎、躲避天敌和社会交互等多种生存行为。实验研究中通常采用一种被称为生物运动(biological motion)的简单光点动画来刻画人或动物的运动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视觉加工机制研究。大部分脊椎动物均对生物运动信息有着很好的视觉加工能力,且该能力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多个物种中均发现具有先天性,这意味着这一能力理应存在跨物种的保守神经基础。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有关人类生物运动的早期视觉加工(涉及脑皮层下通路),及这种加工的跨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11-16


页次:5/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