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华中农大Nature子刊发文,解析玉米产量调控的新机制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宁强 简逸楠)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张祖新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An ethylene biosynthesis enzyme controls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aize ear length and kernel yield”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该研究鉴定了一个控制玉米果穗长度、每行籽粒数、每穗籽粒数目和籽粒产量的多效性QTL,证实了一个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ZmACO2为该QTL的功能基因,首次揭示了该基因控制花序中内源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1-10-09

  • 浙江大学Science Advances发文:HSPA13分流TNFα信号的新机制

    2021年10月6日,冯新华实验室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HSPA13 Facilitates NF-kB-mediated Transcription and Attenuates Cell Death Responses in TNFa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高纯博士(第一作者)和合作伙伴发现了TNFa受体复合体中一个叫做HSPA13的新成员。HSPA13通过直接结合TNFR1以及RIP1,从而稳定了TNFR1-HSPA13-RIP1复合体,促进下游NF-kB介导的转录激活及细胞生存,同时抑制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包括凋亡及坏死)。该研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1-10-08

  • 北京大学李磊课题组发布植物microRNA数据库新版本

    2021年9月2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PmiREN2.0: from data annotation to functional exploration of plant microRNA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介绍了植物microRNA综合数据库PmiREN的最新版本。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内源小RNA。植物的microRNA在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功能,影响器官发育、形态建成、环境适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日益成为作物分子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得益于测序技术的发展,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0-08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我每年讲课讲到他们都会说他们早晚要得诺奖。”一接通电话,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杨茂君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诺奖颁给他们实至名归。10月4日,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机制方面的突出贡献。可能有人会在心里嘀咕:“这位教授等人家获奖了才说,是不是马后炮。”别急,先来看一篇学术论文。相关报道显示:清华大学杨茂君与合作者成功解析了机械力敏感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Piezo的三维结构,研究成果2015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期刊《自然》杂志,这是Piezo蛋白的结构首获解析。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与Piezo蛋白相关。阿登·帕塔普蒂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21-10-08

  • 深圳大学医学部吉坤美/陈家杰课题组成功绘制出染色体级别的粉尘螨基因组图谱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吉坤美/陈家杰课题组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孙劲旅教授、深圳易码生物科技公司李江等采用NGS、PacBio和Nanopore三种测序技术,并提取了粉尘螨虫卵DNA,最大限度消除了螨虫体内消化道微生物基因组的污染,成功绘制出第一个粉尘螨基因组和转录精细图谱,达到染色体水平,并在世界过敏组织(Th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举办的学术期刊Th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ournal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Chromosome-level assembly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来源:深圳大学

    时间:2021-10-01

  • 中山大学最新发文:ALKBH1在血管钙化中的关键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70506、81670676)等资助下,中山大学黄辉教授团队在血管钙化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ALKBH1去甲基化DNA N6-甲基腺嘌呤修饰通过成骨重编程促进慢性肾脏疾病中血管钙化(ALKBH1-demethylated DNA N6-methyladenine modification triggers vascular calcification via osteogenic reprogramming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题,2021年7月15日在线发表于《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21-09-29

  • Nature Immunology:北大学者发现IRX3蛋白调控肥胖的新机制

    2021年9月23日,来自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邱义福团队在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Macrophage IRX3 promotes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metabolic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脂肪组织巨噬细胞中的IRX3对于调节肥胖及代谢炎症的重要作用,并且阐明IRX3作为转录因子促进炎症基因表达的具体分子机制。论文截图肥胖不但引发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一系列代谢疾病,还会加速癌症、新冠肺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肥胖的流行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卫生系统的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9-29

  • Nat Nanotechnol:构建T淋巴细胞膜修饰干扰素表观遗传纳米诱导剂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课题组以“T lymphocyte membrane-decorated epigenetic nanoinducer of interfer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工程化T淋巴细胞膜修饰干扰素(IFN)表观遗传纳米诱导剂改善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创造性地设计构建了一种“精准递送+智能释药一体化”的仿生纳米囊泡,揭示了该纳米递药系统的作用机理,取得了肿瘤特异性IFN诱导并同时克服免疫耐受的重大突破。  免疫疗法是肿瘤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1-09-29

  • 复旦大学mBio发文:发现新的HIV潜伏感染关键基因

    朱焕章团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艾滋病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虽然,该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使血浆病毒载量降低至现有常规检测方法测不出的水平,然而,一旦停止药物治疗, 病毒载量又会反弹到治疗前水平。艾滋病不能被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HIV潜伏感染细胞构成的潜伏病毒储藏库的长期存在,而HIV-1潜伏细胞是如何形成及维持的分子机制迄今仍未阐明。近日,复旦大学朱焕章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mbio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FKBP3 induce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1-09-28

  • 武汉病毒研究所Immunity发文:靶向病毒RNAi抑制子的抗病毒药物研发

      RNAi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也是一种高效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病毒RNA复制所产生的dsRNA被RNAi通路关键蛋白Dicer识别,并切割成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vsiRNA),这些vsiRNA进一步组装入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介导被感染细胞内病毒RNA的降解。同时,许多病毒通过编码病毒RNAi抑制子(Viral Suppressor of RNAi,VSR)来拮抗RNAi抗病毒免疫。2017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溪团队合作发现,肠道病毒EV71的非结构蛋白3A具有RNAi抑制(VSR)活性,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9-28

  • 研究发现一条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水稻籽粒大小

      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依赖于组氨酸受体激酶HK、组氨酸磷酸转移酶HP,以及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中的组氨酸(H)和天冬氨酸(D)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然而这一磷酸中继(phosphorelay)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究。在水稻中,细胞分裂素可以显著调控穗粒数,但对粒重或籽粒大小的调控功能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研究员张劲松/陈受宜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童红宁研究组合作发现,控制籽粒大小的PPKL1是细胞分裂素信号新组分,PPKL1的D364位点通过引诱细胞分裂素磷酸转移蛋白AHP2上的磷酸基团,降低从AHP2向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21蛋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9-28

  • Nature Communications:北大学者揭示蓝细菌藻胆体光能传递的结构基础

    2021年9月17日,北京大学赵进东院士课题组与高宁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 of Energy Transfer in Cyanobacterial Phycobilisomes” 的研究论文。论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两种蓝细菌藻胆体(Phycobilisomes, PBS)的高分辨结构,并结合生化试验,首次证明了PBS亚基上的芳香族氨基酸直接参与光能传递(excitation energy transfer,EET)。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将光能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9-28

  • 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布植物microRNA数据库新版本

      2021年9月2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与合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miREN2.0: from  data annotation to functional exploration of plant microRNA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介绍了植物microRNA综合数据库PmiREN的最新版本。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基因调控功能的内源小RNA。植物的microRNA在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功能,影响器官发育、形态建成、环境适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日益成为作物分子育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09-28

  • 纪念人类基因组测序20周年:付巧妹用古老的DNA解码人类历史

    今年是人类基因组测序2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付巧妹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回顾了古代DNA(aDNA)领域的最新进展,即从过去生物遗骸中获得的DNA。这篇题为“从古人类基因组学的第一个十年洞察人类历史”的综述发表在9月23日的《Science》杂志上。古代的DNA研究始于短DNA片段,后来由于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取得进展。2010年,三份古代基因组草案(即尼安德特人、杰尼索万人和一名来自格陵兰的4000岁现代人)的出版标志着aDNA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已经灭绝的古代人类(即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已经重建。重要的是,丹尼索瓦人最初仅通过aD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9-27

  • 侏罗纪情景再现?中国科学家提取出了1亿年前的恐龙DNA!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和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STM)的科学家团队从中国东北一只1.25亿年前的恐龙身上分离出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其细胞核中含有残留的有机分子和染色质。这项研究发表在2021年9月24日的《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这种被称为尾羽龙(Caudipteryx)的恐龙是一种孔雀大小的杂食性恐龙,长着长长的尾羽。早白垩世,它在辽宁热河生物群的浅水湖岸游荡。IVPP副教授、本研究合著者LI Zhiheng说:“多年来积累的地质数据表明,热河生物群的化石保存非常特殊,因为细小的火山灰掩埋了尸体,并将其保存到细胞水平。”科学家们从这个标本的右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9-27

  • 高福团队Cell Reports发表GITR/GITRL识别新机制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TNF superfamily)相关分子是天然/获得性免疫调节和功能发挥的关键,该家族许多成员都是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炎症药物研发的药物靶标。4-1BB和GITR等激活型免疫检查点分子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TNF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全球有多款抗体药物处在临床验证阶段,其配体结合机制和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前期研究中,高福团队阐明了4-1BB与其配体和激活型抗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对于理解4-1BB活化的分子基础及抗体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Li Y., et al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09-27

  • Nature子刊报道一氧化氮受体sGC被刺激剂和激活剂活化的结构机制

    9月17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陈雷研究组解析了人源sGC全长蛋白与刺激剂YC-1和riociguat以及激活剂cinaciguat复合物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小分子药物与sGC相互作用模式,并阐明了药物的激活机制。该文章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617-0)。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在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血管舒张、血小板凝集、神经信号传递和呼吸作用等。NO也是第一个信号通路被完整描述的动物自身合成的气体信号分子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9-26

  • 中科院学者最新Nature发文:谷氨酸受体GluK2调控机制

      神经递质是在突触传递中担任"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大脑中存在上百种神经递质,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高以及分布最广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的信息筛选、过滤、储存以及认知和学习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受体、AMPA受体和Kainate受体,它们是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通过结合谷氨酸从而调控通道的开闭状态。Kainate受体作为三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之一,不仅与学习、记忆以及感觉信号转导等过程相联系,也与许多神经性系统疾病的产生相关。与AMPA受体和NMDA受体不同,Kainate受体在突触前和突触后膜均存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9-24

  • 上海交大宋明柯研究组提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不仅有助于AD早期识别,还可用作新药靶标和药效学评价指标。近日,基础医学院宋明柯研究组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发表论文“Imaging asparaginyl endopeptidase (AEP) in the live brain as a biomarker for Alzheimer's Disease”,率先报道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脑成像分析有望成为早期诊断AD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年龄是AD的主要风险因素。AD患者和动物模型脑组织的AEP随着年龄的增长出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09-24

  • Microbiome: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著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但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其对濒危野生动物的生理影响及动物对食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适应性演化机制缺乏研究。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动物,具有食肉目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但其食性特化为专性食竹。竹中具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因此,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09-24


页次:463/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