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减数分裂的起始研究新发现

      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最重要的繁殖方式,其核心环节是从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的转变,即减数分裂起始的过程。但是对减数分裂起始分子机制的了解还很缺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程祝宽研究组前期研究中鉴定到两类功能因子,一类是LEPTO1和MEL2基因的突变导致花粉母细胞发育的严重缺陷;另一类是MSP1和MIL2基因的突变导致花药绒毡层的发育异常。但这两类基因的突变都不影响减数分裂起始。为了探究花粉母细胞和绒毡层在减数分裂过程的中的相互联系,构建了msp1 lepto1,msp1 mel2和mil2 lepto1三种双突变体。这三种双突变体造孢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都停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08-17

  • Cell Research: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限制性IL-15前体药物

      2021年8月10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员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傅阳心教授的合作研究论文 "Tumor-conditional IL-15 pro-cytokine reactivates anti-tumor immunity with limited toxicity",该研究开发了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限制性IL-15前体药物。  目前,大多数肿瘤免疫疗法主要聚焦于阻断免疫抑制信号或激活免疫刺激信号。然而,严重的治疗相关毒性和非肿瘤靶向分布所导致的肿瘤控制不佳等问题限制了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IL-2 是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8-17

  • 中外学者发现肝脏微环境重编程肿瘤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是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也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肠癌转移的患者5年存活率小于10%,因此,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转移肿瘤对大多数化疗药物产生抗性,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靶向结肠癌肝转移的靶点和药物。  2021年8月10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课题组和杜克大学Xiling Shen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合作发表了题为"Chromatin Remodel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is Mediated by an HGF-PU.1-DPP4 Axis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8-17

  • 浙大冯建东Nature发文:溶液中单分子电化学反应的直接成像

    化学反应往往被概念化为单个分子转化为产物,通常在探索物质整体平均行为的实验中被观察到。单分子方法能够揭示反应位置、途径和动力学的统计分布,尤其是在研究单个生物分子的性质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测量分子整体性质的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直接,准确,实时等优点。同时,单分子方法已经通过光阱和扫描探针显微镜以高空间分辨率,以及使用超灵敏光电探测器的现代光学方法,观察特定位置的单个反应而得到证实,从而实现高通量单分子测量。然而,单分子溶液化学的有效探测仍然具有挑战性。今日,浙江大学冯建东报道了在水溶液中单分子电化学反应的光学成像及其在超分辨率显微镜中的用途。该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反应(ECL),这是一种通过在电

    来源:浙江大学

    时间:2021-08-16

  • 上海交通大学陆颖理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原创性临床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陆颖理教授团队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IF 29.98)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night shift work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研究成果。陆颖理教授、美国杜兰大学祁禄教授和夏芳珍副主任技师是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王宁荐副主任医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孙颖硕士、张豪杰硕士和王斌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08-16

  • 中国学者Molecular Cell发文,揭示KRAS突变肿瘤的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新策略

      2021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研究员和黄敏研究员团队合作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proteomic and phosphoproteomic landscape of KRAS mutant cancers identifies combination therapi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KRAS突变肿瘤的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新策略。  KRAS是人类恶性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致癌基因之一,约占所有肿瘤患者的15%~20%,是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高死亡率肿瘤的重要癌驱动基因。KRAS突变肿瘤的治疗在肿瘤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然而,由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1-08-13

  • 中科院学者在水稻籽粒大小和叶夹角的协同改良研究中取得进展

      叶夹角是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较小的叶夹角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和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但是,长期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显示,叶夹角的改良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尤其会造成籽粒变小,千粒重降低。如何在降低叶夹角的同时保持或增大籽粒,是水稻高产育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个籽粒和叶夹角同时增加的pow1 (put on weight 1) 突变体。研究发现,调节pow1背景下的BR合成基因OsDWARF4和D11或者BR信号传导基因D61可以使突变体的叶夹角回复到野生型,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08-12

  •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现棕色脂肪组织是肠道菌群清除小鼠血糖改善的关键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是重要的适应性产热器官,其对体温调节维持起重要作用。近十几年来,随着18Flurodeoxyglucose-PET-CT的应用,在成人体内也发现了BAT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代谢活性的BAT对肥胖症和葡萄糖代谢都有改善作用。解偶联蛋白1(UCP1)是一种在BAT中特异表达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能增加机体产热,是决定BAT功能的关键因素。但也有研究发现,在长期冷暴露过程中,UCP1蛋白是非必需的,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UCP1非依赖性产热途径的存在。    近年来研究不断发现肠道菌群也参与身体脂肪和血糖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08-12

  • 这种细胞因子能增加“米色脂肪”产生

    8月5日,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的Zhonghan Yang及其同事发表在开放获取的《PLOS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免疫信号促进燃烧能量的“米色脂肪”的产生。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减少肥胖和治疗代谢紊乱的新方法。米黄色脂肪的米色来自于其高浓度的线粒体,这是细胞的动力。线粒体利用氧气燃烧脂肪和糖等高能量分子,释放能量。正常情况下,这些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ATP是细胞几乎所有活动所需的能量货币。但在米色脂肪中,线粒体会积累一种叫做“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限制ATP的产生,从而产生热量。婴儿出生时就有“棕色脂肪”,这是一种类似

    来源:PLOS

    时间:2021-08-10

  • Nature Biotechnology:大型镜像聚合酶实现镜像DNA信息存储

       图1(A)高保真镜像PfuDNA聚合酶;(B)镜像DNA信息存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50178、21925702、21750005)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听课题组在镜像生物学领域取得新进展,全化学合成了具有完整功能的90 kDa高保真镜像PfuDNA聚合酶,并实现了镜像DNA信息存储。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高保真镜像Pfu DNA聚合酶实现生物正交的镜像DNA信息存储(Bioorthogonal information storage in L-DNA with a high-fidelity mirror-image Pfu DN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08-10

  • Cell Research 揭示胎肝造血干细胞扩增功能单元“HSC PLUS”

      血液作为生命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免疫保护。作为血液源头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不仅能够维持机体的终身造血,也是恶性血液疾病移植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1, 2]。但是,造血干细胞来源不足却是限制其推广的瓶颈。如何扩增足够数量的功能性造血干细胞,一直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胎肝是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天然场所;在这里造血干细胞进行快速的扩增,并能保持较强的干性[3, 4]。全面、系统、立体化地解析这一扩增性造血器官,将为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提供理论指导。  2021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团队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程团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08-10

  • 山东大学教授发表COVID-19与慢性病双向关联及政策反应对疫情影响的文章

    近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朱东山教授在COVID-19与慢性病双向关联及政策反应对疫情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杂志上。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社交隔离的措施广泛采用,同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医疗服务被严重挤兑,加之病人害怕被感染通常避免去医院,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球NCD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一个国家NCD治疗服务中断而导致的超额死亡严重程度与C

    来源:山东大学

    时间:2021-08-09

  • Small Methods:复旦大学开发脂质组学分析工具LINT-web

    脂质能够参与细胞膜构建、能量储存以及细胞信号转导,而脂质组学能够高通量地分析和量化生物样本中的脂质。近些年随着质谱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提升,脂质组学的数据质量和数量有着惊人的爆发,但是组学数据本身的复杂度给研究人员分析和解读数据带来了挑战。现阶段,针对脂质组学的分析工具少之又少,领域内迫切需要一个针对脂质组学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挖掘、通路分析等的易用工具。现阶段针对脂质的通路分析工具普遍基于公共脂质数据库,但由于现阶段公共数据库与脂质组学数据映射存在一定问题,且对于脂质通路的理解仍不够全面,所以这些工具常常不能给出较为准确的通路变化信息。而近些年来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给分析脂质组学数据提供了一个新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1-08-09

  • 黄超兰与高福团队Cell Res揭示“O-Follow-N”糖基化新规律

      蛋白质糖基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发生在细胞50%-70%的蛋白上。病毒囊膜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具有广泛的功能,包括调控蛋白质稳定性、病毒的趋向性、和保护潜在的抗原表位免受免疫监视等。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S)的糖基化修饰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的探索,疫苗和治疗药物的设计开发,以及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研究者在体外纯化表达的S蛋白胞外域和从病毒颗粒中提取的S蛋白中共鉴定到了22个N-糖基化修饰位点1,2。而由于技术和样本来源的限制,已有研究仅在纯化的S蛋白上鉴定到了一些O-糖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8-09

  • 中科院学者PNAS解析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2复合物三维结构

      北京时间2021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杨德华团队和徐华强/赵丽华团队携手蒋华良/程曦团队,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insights into differentiated ligand recognition of th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2”的研究成果。这篇由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J. Lefkowi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1-08-09

  • Nature Cell Biology:首次在单碱基分辨率和单细胞层面精准鉴定RBP结合位点

    2021年6月10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团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孙青原团队,合作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profilingof RNA-binding protein target sites by LACE-seq”的论文,该研究开发了可在微量细胞中鉴定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 RBP)作用靶点的新技术LACE-seq(Linear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and sequencing)。通过线性扩增逆转录酶在RBP结合位点处的终止信号,首次实现了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8-08

  • Science发现预防苯丙酮尿症的新因素

    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HULC直接调节代谢酶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在模型系统中,lncRNA的丢失导致过量的苯丙氨酸,症状与PKU一致,而应用合成的HULC模拟物恢复了PAH活性,降低了苯丙氨酸水平。“对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人类疾病中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但这是首次发现与PKU有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分子与细胞肿瘤学副教授、文章通讯作者Liuqing Yang博士说,“我们的研究不仅表明,HULC在PAH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可能能够将这一发现用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帮助迫切需要它们的患者。”长链非编码RNA是RNA的一种

    来源: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时间:2021-08-06

  • Molecular Cancer最新发表应用Arraystar Circular RNA芯片研究肝癌的文章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在肝癌领域发表了CircMEMO1 modulates the promoter methyl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CF21 to regula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sorafenib treatment sensitivity.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应用美国Arraystar公司的Arraystar Human CircRNA芯片筛选鉴定出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的circRNA分子circMEMO1,发现它通过miR-106b-5p/TET1/5hmC/TCF21轴和EMT过程

    来源:康成生物

    时间:2021-08-06

  • Cell Research:胎肝造血干细胞扩增功能单元“HSC PLUS”

      血液作为生命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和免疫保护。作为血液源头的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不仅能够维持机体的终身造血,也是恶性血液疾病移植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 ADDIN EN.CITE  ADDIN EN.CITE.DATA [1, 2]。但是,造血干细胞来源不足却是限制其推广的瓶颈。如何扩增足够数量的功能性造血干细胞,一直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胎肝是造血干细胞扩增的天然场所。在这里造血干细胞进行快速的扩增,并能保持较强的干性 ADDIN EN.CITE  ADDIN EN.CITE.DATA [3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08-05

  • 北大学者Oncogene揭示胃肝样腺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和潜在治疗靶点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HAS)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胃部肿瘤。该肿瘤侵袭性极强,患者易出现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此肿瘤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所报道,因在组织形态学上能同时观察到胃腺癌及肝细胞肝癌特征故而得名。此外,此肿瘤高表达肝癌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AFP以及GPC3,血清学检测AFP升高常为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肝样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胃肝样腺癌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的认知仍非常缺乏。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季加孚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08-05


页次:467/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