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你们好,Watson和Crick,我是Hoogsteen ----基于三螺旋的DNA变构装置的开发

    自问世以来,DNA纳米结构凭借其优异的可编码性,已在诸如药物递送、环境监测、生物计算、智能材料等众多领域显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在DNA纳米结构设计的不断探索中,人们对结构的复杂性、灵活性及功能化等方面的认识愈渐深入, 相关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得以不断的积累和丰富。众多特殊的核酸结构也开始被应用于纳米元件的设计中,如三螺旋和四联体等。这些非常规的核酸结构具有着与双螺旋截然不同的理化性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核酸纳米结构设计的工具库。 变构调节是自然界经漫长时间进化出来的一种在生命活动中非常普遍且高效的调节方式。对于许多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来说,其作用于底物的活性会受到其他配体的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1-10-14

  • 高通量解析处于复杂生物环境中的蛋白质机器三维结构

      2021年9月8日,《The Innov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的研究成果"Determining structures in a native environment using single-particle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该工作是继2018年开发的分块重构算法(Nat Commun 9, 1552),实现蛋白质叠合密度中的结构优化后,又发展的一种叠合密度中的蛋白质识别方法,将算法推广到了原位结构解析。该算法针对处于复杂生物环境中的蛋白质分子提出了新的结构解析方法,利用无倾转数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10-13

  • 呕吐毒素DON致肌肉细胞损伤及主要衍生型精准检测方面新进展

      2021年10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研究组题为“Mycotoxin deoxynivalenol affects myoblast differentiation via downregulating cytoskeleton and ECM-integrin-FAK-RAC-PAK signaling pathway”的研究论文。有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简称DON,俗称呕吐毒素)的绝大多数研究以往多集中在其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而关于其对生长发育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1-10-13

  • 我国学者发现火山驱动的气候变化造成恐龙崛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2161、41472131)等资助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邵龙义和鲁静团队进行了晚三叠世卡尼期兰格利亚大火成岩省对陆地环境-气候驱动作用的研究。该成果以“晚三叠卡尼洪积期火山驱动的湖泊生态系统变化(Volcanically driven lacustrine ecosystem changes during the Carnian Pluvia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0-13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深地实验室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490560、11490562、11825504)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何建军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中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装置(JUNA),对关键核天体反应19F(p,αg)16O进行了反应截面的直接测量,将测量范围推进到世界最低能区。相关研究结果以“在最深的深地实验室对天体物理19F(p,ag)16O反应的直接测量(Direct Measurement of 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0-13

  • 我国学者在费米稳态超辐射量子相变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5401、11734008)等资助下,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海斌研究团队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陈宇副教授合作,首次实现了超冷费米气体的稳态超辐射量子相变,观察到费米统计对量子相变的影响。该成果以“光学腔内超冷简并费米气体超辐射量子相变的观测(Observation of a superradiant quantum phase trans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0-13

  • 我国学者在仿生视觉适应领域取得进展

    图1(a)人体视觉适应的原理示意图,(b)OAAT的器件结构图,(c)OAAT的光强依赖适应性曲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1002、62075224、62001454)等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研究员和狄重安研究员团队在仿生视觉适应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光强依赖的主动光适应有机晶体管(An organic transistor with light intensity-d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0-13

  • 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但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80%以上,2020年进口量更是高达1亿多吨,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亟需。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缓解我国大豆危机的有效途径,但单纯地在现有耕地基础上通过减少主粮作物种植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并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除18多亿亩红线耕地外,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选育耐盐碱大豆,有效利用这些盐碱地资源,是提高我国大豆生产能力的重要新方向,对保障我国粮食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0-13

  • 农业生态团队提出稻虾模式可持续发展策略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江洋)近日,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生态研究团队发表综述,讲述了中国稻虾模式的发展故事,全面分析了稻虾模式的环境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提出了中国稻虾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技术策略。研究成果以“Crayfish–rice integrated system of production:An agriculture success story in China. A review”为题发表在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上。 图1 中国稻虾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1-10-12

  • 刘宏伟团队阐明抗老年痴呆猴头菇二萜生物合成网络,构建“非天然”活性二萜工程菌

      鸟巢烷型二萜化合物具有独特的5-6-7三环骨架的物质,这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病毒、抗炎、肿瘤细胞毒活性等,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这类物质的神经营养作用。鸟巢烷型二萜在自然界中仅发现于少数几个属的大型真菌中,包括猴头菌属Hericium、鸟巢菌属Cyathus、肉齿菌属Sarcodon等。发现于猴头菌中的erinacine A被证明可以抑制ROS介导的神经炎症、激活神经生存的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和神经细胞突触的生长。鸟巢烷型二萜有望开发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药物。然而鸟巢烷二萜的获取阻碍了针对这类分子的深入成药性评价,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其大规模制备提供了可能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0-12

  • PNAS:北大学者揭示锰离子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10月9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by sequestering manganese。本研究发现革兰氏阴性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 pseudotuberculosis,Yptb)T6SS可分泌一个仅由48个氨基酸组成的锰离子结合蛋白TssS(T6S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1-10-11

  • 南海海洋热浪事件及其生成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王春在团队首次研究并发现南海夏季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其物理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地球物理研究学杂志-海洋》)上。姚玉龙博士后为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海洋热浪是指发生在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定义为海表温度至少连续五天超出气候平均态90百分位阈值。海洋热浪在时间上可持续数天至数月,面积可达几平方公里至数千平方公里,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该研究表明,南海夏季海洋热浪总天数和平均持续时间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南沙群岛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0-10

  • 动物研究所合作揭示我国主要家栖害鼠-黄胸鼠的分布区向北方区迅速扩展的路线和机制

      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个单位,陈毅、张瑶华、张健旭、鲁亮等多位害鼠研究学者合作在《Molecular Ecology》国际杂志上发表 “ Genomic analysis unveils mechanisms of northward invasion and signatures of plateau adaptation in the Asian house rat”(DOI: 10.1111/mec.16194)的研究文章。他们利用种群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分析探索主要家栖性害鼠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分布区在我国迅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的路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10-10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星际前生命分子搜寻方面取得进展

    图1 左:SPITZER 和VLA 望远镜观测的银河系中心的图像。白色圆圈展示了巨分子云Sgr B2的位置。图片版权: B. Saxton, NRAO/AUI/NSF from data provided by N.E. Kassim,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右:13CH3CN 分子的积分流量图(等高线)叠加在丙酰胺分子的积分流量图(彩图)上。“X”标示了Sgr B2(N1) Sg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0-10

  • 王江云/刘志杰/华甜课题组在GPCR别构调节机制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

      2021年10月1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在线发表了王江云课题组与上海科技大学刘志杰和华甜课题组题为" A Genetically Encoded F-19 NMR Probe Reveals the Allosteric Modulation Mechanism of Cannabinoid Receptor 1"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基因密码子扩展方法,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实现含氟非天然氨基酸(3-三氟甲基-L-苯丙氨酸,mtfF)的插入,并成功用于大麻素受体CB1别构调节机制的研究。   氟原子由于具有对蛋白质环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10-10

  • 李新建团队揭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通过棕榈酰化修饰维持自身质膜定位促...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主要的供能物质,哺乳动物细胞通过糖酵解代谢通路将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丙酮酸并生成2分子ATP供细胞使用,随后丙酮酸被转运至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通过三羧酸循环以及偶联的电子传递链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ATP分子。此外,在胞浆中丙酮酸也能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并排除胞外。1924年德国生理学家Otto Warburg首次提出假说认为健康细胞依靠线粒体中的三羧酸循环途径产生ATP为自身供能,而肿瘤细胞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仍然只使用产能效率相对较低糖酵解为自身供能,此现象被称为Warburg效应。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Warburg效应是导致肿瘤细胞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10-10

  • PNAS|蒋争凡实验室与合作者揭示锰离子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10月9日,生科院蒋争凡实验室和西北农林科大沈锡辉实验室与军事医学院周冬生实验室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他们在抗细菌天然免疫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by sequestering manganese。 天然免疫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感知病原体入侵,激活下游反应抵抗病原体感染。STING(MITA/ERIS)是细胞质内环化二核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0-10

  • 广州健康院发现血脂稳态调控新机制

      10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JCI Insigh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尹雄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Hypomorphic ASGR1 modulates lipid homeostasis via INSIG1-mediated SREBP signaling suppression”。该研究结果发现: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R1)通过INSIG1调控SREBPs的激活,敲除Asgr1能够降低小鼠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从而影响血脂稳态。    血脂异常是代谢性疾病,包括脂肪肝、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液中非高密度脂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1-10-10

  • 周斌组合作发现心肌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区域性特点

      10月1日, 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组与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何奔组合作的研究成果“Cell proliferation fate mapping reveals regional cardiomyocyte cell-cycle activity in subendocardial muscle of left ventricle”。该研究首次利用细胞增殖示踪技术ProTracer研究了哺乳动物成体小鼠心脏中心肌细胞的增殖活性,揭示了成体后心脏心肌细胞增殖的位置具有特异性,为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0-10

  • 上海交大Science子刊发文:克服肺癌EGFR靶向治疗耐药新机制

    肺癌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致死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其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显著,是精准医学的典范。然而,无论是第一、二代,还是第三代新型药物,初治显效后均几乎不可避免出现耐药,极大限制了该类药物最终临床疗效的发挥,是临床治疗的严峻挑战。目前发现的耐药机制,解释了部分遗传学耐药原因,但涉及层面有限,其他维度的机制还存在诸多未解之谜;对第三代抑制剂耐药机制的了解,则更为匮乏,即使发现的部分耐药原因,也缺乏针对性药物上市予以克服,一旦出现耐药则应对手段极为有限。揭示耐药新机制、寻找克服耐药新靶点,是肿瘤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研发克服耐药新型药物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转化意义。北京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0-09


页次:462/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61][462][463][464][465][466][467][468][469][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