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APSB | 上海药物所李佳/熊兵团队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合作研发选择性DDRs抑制剂

      肺纤维化是一种由多种不明原因引起的、进展性的、以慢性非实质损伤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弥漫性肺部炎性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异常严重的间质性肺病,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2~3年,5年生存率低于30%。目前针对肺纤维化的上市药物仅有两个,即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其中,尼达尼布是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存在毒性大、副作用多等问题,吡非尼酮也存在机制不明等不足。此外,这两种药物仅能改善肺功能指标如FVC(用力肺活量)和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治疗效果有限。   胶原作为信号分子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反馈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是一类独特的以细胞外基质胶原作为配体的激酶。近年来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15

  • 中国科大Nature Cancer发文,揭示代谢酶ENO1调控肝癌的新机制

    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肿瘤代谢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发生发展的认知。关键的生理/病理过程,例如外界刺激、致癌信号等,通过调节代谢酶的经典功能满足细胞的代谢需求。这些代谢酶除了它们既定的作用外,还具有支持恶性转化的非经典功能(non-canonical function/moonlighting function)。深入了解代谢酶的非经典功能将拓宽人们对肿瘤代谢领域的理解,并揭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华凤课题组和高平课题组(现华南理工大学)在Nature Cancer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ENO1 suppresses cance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1-12-14

  • 浙大学者Advanced Materials报道了用于急性肝损伤早期检测和治疗的纳米酶增强的光声探针

      光声成像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具有光学成像高分辨率和超声成像高穿透深度的优点,可提供活体深层组织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目前大部分的光声造影剂都是基于光热转换这一单一机制,在检测急性肝损伤等疾病的早期微量分子标记物变化时无法很好的满足检测需求。因此,设计开发一种具有高光声转化效率、高灵敏度的光声造影剂对于急性肝损伤等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1月28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李方园副教授团队联合高建青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A ROS-Sensitive Nanozyme-A

    来源:浙江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14

  • 新冠病毒Omicron变体可能具有逃避疫苗保护的“显著”能力——即使是第三剂疫苗

    早期研究表明,疫苗和以前的感染可以为欧米克隆提供一些“强于基本”的保护。然而,Omicron的试管样本进一步表明,它有“显著”的能力,可以逃避以前感染的保护,甚至可能逃避第三次疫苗剂量。今天(2021年12月11日)发表的一份研究Omicron COVID-19变种的最早的同行评议研究表明,以前感染COVID-19的人和那些接种了疫苗的人将对这种新的担忧毒株具有一些“强于基本”的防御能力。然而,这项新研究中检测的试管(科学上称为“试管”)Omicron样本确实表明,它在规避以前感染或接种疫苗所获得的保护方面的潜在能力“超过”了所有其他变种。发表在《新兴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尽管

    来源:scitechdaily health

    时间:2021-12-14

  •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牛肝菌目物种从褐腐到共生的创新进化史

      在森林土壤中,木材分解真菌、枯枝落叶分解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网络。作为有机物的分解者,腐生真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植物的共生伙伴,外生菌根真菌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供微生物利用。研究腐生真菌和共生真菌在碳源、氮源获取和有机质降解方面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类型真菌参与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牛肝菌目是伞菌纲中物种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包括5个亚目,16个科,约1000个物种,广布全球,往往在森林演替后期出现。该目绝大多数为共生型的外生菌根真菌,宿主植物多样,但基部类群为腐生型的褐腐真菌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14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在新疆地区Tamdy virus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蜱传病毒自然疫源地。迄今为止,已经在当地发现了多种与严重人类疾病相关的蜱传病毒,比如:1965年从感染患者和亚洲璃眼蜱(H. asiaticum)中分离得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曾多次导致新疆出血热疫情地域性暴发和散发案例;1986年从新疆地区全沟硬蜱(I. persulcatus)中分离到属于远东亚型的蜱传脑炎病毒TBEV,且当地存在大范围的该病毒流行感染的血清学证据;2014年从草原革蜱(D. nuttalli)中分离到的古尔图病毒GTV,与我国流行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1-12-14

  • 邵龙泉团队在纳米医学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纳米医学作为纳米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邵龙泉团队一直致力于医用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相关研究,并取得新进展,最新研究成果“Nano-graphene oxide depresses neurotransmission by blocking retrograde transport of mitochondria”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该研究发现纳米粒径的氧化石墨烯(GO)通过限制细胞骨架对线粒体自噬的运输作用,导致突触局部能量供应不足,最终抑制神经传递。该研究为深入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1-12-14

  • 高仁钧教授团队在酶法降解酚类污染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酶学工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仁钧教授团队与丹麦奥胡斯大学郭诤教授团队合作构建了嗜热外二醇双加氧酶Tcu3516,研究显示该酶在酚类污染物降解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相关研究内容已于近日以题为A new thermophilic extradiol dioxygenase promises biodegradation of catecholic pollutantsjiesh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2,422:126860) 儿茶酚类物质作为重要的化学试剂广泛地被应用于制药工业、化工、化妆品、杀虫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14

  • 李立明领衔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系统总结中国抗疫策略

    12月2日,由《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倡议、中国专家主导、国际专家参与的The BMJ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正式线上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和教训,高度赞扬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成绩,为人类继续抗击新冠疫情以及未来新发传染病的应对提出了中国策略。 本专辑共包括1篇编者按和10篇分析性文章。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和英国医学杂志高级临床研究编辑、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流行病学讲席教授唐金陵领衔这组文章,由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疾病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1-12-14

  • 动物研究所合作揭示老年新冠肺炎患者肺损伤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经引发全球大暴发,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据统计,住院死亡病例中70%以上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与年轻群体相比,老年群体感染SARS-CoV-2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甚至死亡。肺是SARS-CoV-2感染和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严重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是COVID-19患者主要死因。COVID-19肺和其他脏器损伤机制研究已经不乏报道,但是基于老年患者尸检样本的肺组织病理与肺单细胞信息密切关联的多重损伤分子机制研究尚缺乏,对于老年患者更易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的认识远远不足。   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14

  • 我国学者在植物低氧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磷脂酸PA调控植物低氧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A)脂质组学揭示水淹低氧处理显著诱导拟南芥中PA的积累;(B)体外PA脂质体处理可激活低氧核心转录因子RAP2.12-GFP融合蛋白由质膜向细胞核转移;(C)与PA互作的MPK3/MPK6激酶缺失突变体对低氧逆境表现出超敏感表型;(F)磷脂酸PA调控植物低氧信号转导的模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725004、31970298和320002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2-14

  • 与缺血性心肌病显著相关的功能基因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SCM) 是最常见的心脏病类型,导致心脏的血液循环和供给减少,心脏供氧降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失调而形成的病理状态,严重可导致心肌细胞大量死亡。ISCM 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 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绞痛或一些慢性后遗症,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而猝死。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从2.71亿上升至5.23亿,是全球死亡和疾病医疗负担的主要病因,并且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目前,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13

  • The Lancet发表四川大学药物减重临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021年12月9日,“临床医学四大刊”之一的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物减重临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研究系统性估计了不同减重药物用于超重与肥胖成人减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评价与快速指南研究室研究助理石清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21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汪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循证评价与快速指南研究室李舍予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唯一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       肥胖是内分泌代谢和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1-12-13

  • 中国科大团队揭示代谢酶ENO1调控肝癌的新机制

    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肿瘤代谢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发生发展的认知。关键的生理/病理过程,例如外界刺激、致癌信号等,通过调节代谢酶的经典功能满足细胞的代谢需求。这些代谢酶除了它们既定的作用外,还具有支持恶性转化的非经典功能(non-canonical function/moonlighting function)。深入了解代谢酶的非经典功能将拓宽人们对肿瘤代谢领域的理解,并揭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华凤课题组和高平课题组(现华南理工大学)在Nature Cancer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ENO1 suppresses cance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1-12-12

  • 中国科大团队揭示代谢酶ENO1调控肝癌的新机制

    代谢异常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肿瘤代谢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发生发展的认知。关键的生理/病理过程,例如外界刺激、致癌信号等,通过调节代谢酶的经典功能满足细胞的代谢需求。这些代谢酶除了它们既定的作用外,还具有支持恶性转化的非经典功能(non-canonical function/moonlighting function)。深入了解代谢酶的非经典功能将拓宽人们对肿瘤代谢领域的理解,并揭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华凤课题组和高平课题组(现华南理工大学)在Nature Cancer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ENO1 suppresses cance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12

  • 余宏杰课题组在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加强免疫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的免疫持久性、第三针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third dose of CoronaVac, and immune persistence of a two-dose schedule, in healthy adults: interim results from two single-cent

    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1-12-12

  • 重点实验室研究揭示近江牡蛎种质资源格局形成机制

      11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通讯-生物学》)在线刊发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贝类遗传与进化研发团队关于牡蛎环境适应演化机制的研究论文“Genome of the estuarine oyst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limate impact and adaptive plasticity”(近江牡蛎基因组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可塑性的作用),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牡蛎种质资源格局形成的影响以及可塑性在其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除全球温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11

  • 亚热带森林的高海拔土壤碳对气候变暖响应更敏感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C)库,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微生物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CO2),进而可能加剧气候变化。因此,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一个关键挑战。    为回答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版纳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后Zeeshan Mohd在合作导师沙丽清研究员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合作,在哀牢山开展了沿海拔梯度土壤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该研究选择哀牢山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海拔(H)(2400 m)向中海拔(M)(1900 m)、低海拔(L)(1450 m),中海拔向低海拔的土壤移植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1-12-11

  • 热带森林树种根围和根际间根球囊霉素对土壤碳...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贡献了诸多生态服务功能,例如:净初级生产力、气候和水分调节、养分循环与碳固存等,这些服务功能的效益从根本上取决于地上植物群落以及地下土壤微生物的多功能性的发挥程度。因此,对地下土壤微生物过程的深入认知,将有助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然而,有关干热环境下土壤生物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是森林恢复的理想目标。球囊霉素土壤蛋白(GRSP)作为土壤有机碳库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组分,它主要通过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共生作用产生。虽然目前关于丛枝菌根真菌对于产生球囊霉素土壤蛋白的作用方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1-12-11

  • Nature|陈雷组报道降糖药恩格列净抑制人源SGLT2-MAP..

    葡萄糖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葡萄糖经血液循环被运输至身体各个器官。在血液流经肾脏时,绝大部分葡萄糖会被滤出,然后再被重吸收回血液。肾脏每天重吸收的葡萄糖达到180g,才保证了最终排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1。因此,肾脏是维持血浆中葡萄糖水平的重要器官。肾脏中负责葡萄糖重吸收的主要蛋白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其属于溶质载体转运子超家族5A(solute carrier transporter 5A)中的一员,与GLUT(SLC2A)截然不同2。SGLT蛋白利用钠离子的电化学势驱动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因此,在转运葡萄糖的同时,伴随着钠离子的生电转运2。在人类中,SGL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1-12-11


页次:411/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