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公共卫生学院田英、高宇团队发现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田英、高宇课题组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第29期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 of Maternal Exposure to 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roalkyl Substances with Infant Growth from Birth to 12 Month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论文,探讨了孕期PFASs暴露对0-1岁婴儿多时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10

  • 我国学者在单层氢氧化镍钴材料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单层氢氧化镍钴材料的合成机制及活性位点模型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532001、11974037)等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和刘利民教授研究团队在单层氢氧化镍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产氧的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以“单层氢氧化镍钴在电催化产氧中的价态振荡和动态活性位点(Valence oscillation and dynamic active sites in mono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2-10

  • 戴建武组应邀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前沿综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脊髓再生修复研究及临床转化,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绩。受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邀请,发表了题为“Advances in Biomaterial-Based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总结了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展望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脊髓再生研究和应用转化提供重要指导。      近年来,基于生物材料重建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前沿领域之一。本综述通过关注脊髓损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2-10

  • 广州健康院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秦宝明实验室揭示mTOR调控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新机制,相关成果以The mTORC1-eIF4F axis controls paused pluripotency为题于12月6日发表在EMBO Reports期刊。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mTOR调控mESC自我更新主要来自mTORC1的作用,具体机制与全基因组转录无关,而主要通过翻译起始复合物eIF4F(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F)协同调控细胞质和线粒体的蛋白翻译来实现。因此,内源mTORC1在mESC中维持自我更新而不参与维持多能性。此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1-12-10

  • 广州健康院探索调控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对艾滋治疗的影响取得新进展

         截止到2020年,艾滋病(AIDS)依旧是我国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法定传染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有3770万人感染HIV,且该数量依旧在逐年递增。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虽可有效控制病毒载量,但却不能根除整合进宿主基因组内的病毒储存库,患者面临着终生服药这一沉重负担。因此,亟需研制出能够长期有效甚至完全控制病毒(功能治愈)的治疗策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前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在该领域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Exacerbated AIDS progression by PD-1 blockade durin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1-12-10

  • 植物半寄生习性会加快质体NDH基因假基因化和丢失

     质体是绿色植物中特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质体基因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合成系统。根据其所含色素和执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黄化体、造油体和淀粉体等。质体最为熟知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内部的质体基因组(或称叶绿体基因组)为保守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在植物界中,约1.0%被子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盗取”营养物质(称为寄生植物),它们分散在12个目中,其中列当科和檀香目占据了寄生植物的95%。依据寄生习性的差异,寄生植物可分为半寄生型和全寄生型。由于寄生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依赖性可能要弱于自养植物,从而质体基因受到放松的选择压力,其基因组结构已发生变化,或功能基因发生假基因化或丢失。比较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关于雌核生殖银鲫雄性特异微小染色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在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atomy of male-specific microchromosomes in a gynogenetic fish”的论文。    单性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同源重组,从而导致有害突变积累以及阻碍遗传多样性产生,所以单性生物类群通常被认为是进化的死胡同,不能够长期存在。然而雌核生殖银鲫生存时间已经远长于其预测的灭绝时间,并且展现出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此外,不同于其他单性脊椎动物,雌核生殖银鲫野生群体中存在少量的比例不等的雄性个体。因此,雌核生殖银鲫为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关于鱼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寒冷、低氧和强紫外线的环境条件,给土著生物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鱼类来说,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使得高原土著鱼类主要局限在三个类群:123种高原鳅属鱼类(Triplophysa),76种裂腹鱼类(Schizothoracine fishes)和43种鰋鮡鱼类(Glyptosternoid fishes)。这三个鱼类类群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学科组科研人员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关于底层鱼类阻碍湖泊清水重建的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丰茂的沉水植物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为其他众多水生动物提供繁育栖息场所和食物,从而构建了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alternative states)描述了富营养化湖泊在宏观上可呈现的清水态和浊水态,但其演变过程的机理并不清晰,特别是受损湖泊的水生态恢复效果对污染负荷消减量呈现严重滞后响应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在受损湖泊中,沉水植物衰退往往导致水质恶化和藻类水华。因此,重建沉水植被是恢复健康水生态系统和维持清水状态的关键。但在湖泊治理实践中,重建沉水植被成败参半,其机理尚未明晰。    在受损湖泊中,浮游-底栖食性鱼类数量多,底层鱼类扰动可导致底泥营养释放和水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关于有机污染物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存在于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由单层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形成的屏障,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研究人员认为,很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因此推测其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但尚未有直接证据支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环境毒理学学科组科研人员采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离体血脑屏障模型,采用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提供的转基因斑马鱼(TG flk1:EGFP)作为活体血脑屏障模型,以新污染物四溴邻苯二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关于气候变暖导致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与底栖鱼类共同作用导致水生植物衰退的研究论文” Warming alters juvenile carp effects on macrophytes resulting in a shift to turbid conditions in freshwater mesocosms”在生态学经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上发表(http://doi.org/10.1111/1365-2664.14040)。该研究不仅验证了相关生态学理论,对于湖泊的修复与管理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气候变化和富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水生所研究揭示中药成分青藤碱的抗肠炎机理

      因鱼粉短缺,植物蛋白源替代已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能够引发肠黏膜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因而,食源性肠炎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限制性因素。目前,在水产应用中还缺乏抗肠炎的针对性的药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生物信息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前期已揭示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在鱼类肠组织中发挥作用(Wu, et al., 2018),选用了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青藤碱(sinomenine)作为研发对象,添加入饲料进行抗肠炎添加剂的机理探索。在已发表的斑马鱼肠炎免疫评价体系的基础上(Li, et al., 2021),采用斑马鱼豆粕诱导肠炎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在胰岛素基因转录调控通路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5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许飞副研究员与英国等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以长牡蛎为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了长牡蛎中存在Pdx-insulin调控通路,表明关键转录因子Pdx调控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功能可以追溯到两侧对称动物的共同祖先。   今年是胰岛素发现100周年,作为研究最深入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关于其起源和演化历史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胰岛素纯化工作的主要参与者James Collip在胰岛素发现之初就开始关注其在不同动物中的存在情况,并于1923年在双壳贝类砂海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深海热液微生物能利用红外光

      6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热液微生物可利用红外光进行能量合成的研究成果,为发现新型光能利用机制和评估地质热源光对深海热液生态系统的贡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范例。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深海是一个黑暗的、由化学能支撑维系的生态系统,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深海热液区,尤其是高温烟囱体附近可以发出以红外光为主的地质热源光。但是,深海热液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是否可利用这种地质光源进行特殊“光合作用”或其它未知光能代谢途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其中也蕴含着许多重要科学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发现冷泉拟杆菌通过降解藻类多糖促进深海营养和碳循环

      7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刊发了题为“Maribellus comscasis sp. nov., a novel deep-sea Bacteroidetes bacterium, possessing a prominent capability of degrading cellulose”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冷泉拟杆菌可通过降解藻类多糖促进深海营养和碳循环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深海微生物介导的物质能量代谢和碳元素生物地球循环研究提供了研究范例。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在牡蛎适应进化机制方面又获新进展

          近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刊发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贝类遗传与进化研发团队关于牡蛎高温适应进化机制的研究论文“Noncoding varia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plasticity promote thermal adaptation in oysters by altering energy metabolism”。这是该团队继在natur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发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发现深海细菌多糖通过靶向I型胶原蛋白抑制肿瘤转移

      8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刊发了题为“Marine bacterial exopolysaccharide EPS11 inhibit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by directly targeting collagen I”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细菌多糖EPS11通过直接靶向I型胶原蛋白抑制肝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研究成果,为发展抗肿瘤转移药物提供了新型靶点和候选前体,也为进一步开发深海微生物资源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研究发现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可有效抑制肺纤维化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报道了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全斌课题组关于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抑制细胞上皮至间叶的转移,从而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的研究。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海洋药物用于慢性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全斌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功能研究,通过系统的体外结合体内模型的筛选,团队发现分子量为8100Da、组成均一的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组分LMWF具有显著的抗肺纤维化作用。LMWF灌胃给药处理后,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和TGF-β1处理的细胞模型中TGF-β、COL2A1、β-catenin和Smads蛋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重点实验室在软体动物体轴发育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刘保忠研究团队在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Molluscan dorsal-ventral patterning relying on BMP2/4 and Chordi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iralia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冠轮动物发育演化新认知:BMP2/4-Chordin调控软体动物背腹轴发育”)的研究论文发表于生物学Top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 16.24)。   背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 生命学院陆忠兵课题组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PM2.5污染引起的肺损伤和心功能异常

    目前,大气细颗粒物(PM2.5)作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我国大气污染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为满足民众对环境与健康的迫切需求,有必要在揭示PM2.5引发呼吸道及心血管损伤机制的基础上,寻找能够有效降低PM2.5健康危害的防治方法。生命学院陆忠兵和丁文军课题组合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2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减少高剂量PM2.5暴露引发肺脏损伤和心功能失常。研究论文于2019年10月19日在线发表在氧化应激和自由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9


页次:413/1559  共31179篇文章  
分页:[<<][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