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增加脐带血干细胞的新策略

    生物通报道: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发现了一个能够增加从脐带血中获得干细胞数量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将会扩大这些细胞用于疾病治疗的范围。研究的结果公布在10月的Experimental Hematology。多伦多大学干细胞生物工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确定出了阻止干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的成分。这所大学的科学家在1961年发现了干细胞,并且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研究人员一直都在寻找能够从脐带血获得更多干细胞的方法。研究组发现了一种移除非干细胞分化细胞的方法,从而为干细胞生长创造出了一种更好的环境。一个成熟的细胞会表达已分化细胞的标记物,而一个干细胞则对这些标记物呈阴性。移除这些分化的细胞,也就消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4

  • 本期Nature:进化的非编码DNA

    生物通报道:本期Nature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Peter Andolfatto发现果蝇中大部分"垃圾"DNA在进化上表现出正选择和负选择的选择趋向,而这两种选择都表明了这些非编码的DNA对于生物体行使功能的重要性。Andolfatto分析了果蝇D.melanogaster X染色体35个编码DNA片段和153个非编码片段的多态性,并将这些片段与D.melanogaster近亲D. simulans进行了比较。同时Andolfatto比较了DNA同义突变(即不会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密码第三位DNA突变,是无义进化的一个标志)积累频率与非编码DNA突变比率,结果发现D,melanoga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4

  • 老鼠告诉治疗性癌症的秘密

    生物通报道:最近,研究人员研制出的一种新工具对调查治疗癌症常用的化疗和放疗的长期突变影响非常有用。这项研究证明一种经过遗传加工的小鼠模型能够如实地反应出人类中治疗性癌症的情况并可能用于研究与治疗性癌症形成有关的机制和检验预防策略。研究的结果公布在10月的Cancer Cell上。SMN(Secondary malignant neoplasms 二次恶性肿瘤,生物通网站注)是接受化疗或放疗的癌症患者发生的新癌症。一些SMN使得肿瘤对治疗产生抗性。SMN的发生是医生和病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强度大的放射和化疗对治疗癌症还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并且能明显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不幸的是,原来的癌症成功的同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4

  • 酵母揭示出抗癌机制

    生物通报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酵母菌揭示出了一种能通过抑制血液供应来中止人类肿瘤生长的抗癌药物的分子作用机理。直到现在,开发药物GSAO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才知道它能杀死内皮细胞但对肿瘤本身无直接影响的原因。新的研究表明内皮细胞缺少一种肿瘤用于驱逐出入侵它的细胞结构的外源分子的“转运蛋白”。研究的结果公布在10月18日的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内皮细胞是构建血管的基石。而癌细胞依赖血管的生长来扩张、生长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经过遗传修饰的酵母细胞来分析这种转运蛋白。他们使用了能代表基因组中每一个非核心基因的48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4

  • 美科学家研究证实人脑体积越大越聪明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麦克丹尼尔通过研究证实,一个人脑体积的大小与其聪明程度有关联,脑体积越大就越聪明。这一理论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这一发现刊登在近日出版的《智力》杂志上。   早在1836年,德国解剖学家蒂德曼就曾表示:“脑体积的大小同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智力之间存在着无可争辩的联系。”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那些决定人类智力的生理基础,其中就包括脑体积大小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在麦克丹尼尔等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以前国际上所进行的26项涉及脑体积大小与智力高低之间的研究,他们最终认为,所有年龄段的男女,其大脑体积的大小同智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10-24

  • 颠覆微生物的界定:第四种微生物?

    生物通报道:在微生物世界里,一向只有原核微生物(细菌)、真核微生物(真菌)和非细胞生物(病毒)这三个成员,但是目前来自法国国家遗传信息实验室(Institut de Biologie Structurale et Microbiologie)的研究人员发现巨病毒(mimivirus)可能并不属于病毒界,而是在细菌、真菌和病毒之外的第四种微生物形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的PNAS上。巨病毒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病毒(400nm,一般病毒大小介于10-100nm之间),于2003年由法国科学家在研究嗜肺军团菌时发现,并命名为Mimivirus。去年科学家们完成了这种细胞的测序,并且发现在巨病毒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1

  • 与肺癌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附图)

    最近,PLoS Medicine(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发现在人类癌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酪氨酸激酶通常会发生突变。 由外显子18编码的EGFR区域的酪氨酸激酶突变体大部分均在肺癌中被发现。不过这只是一部分而非所有肺癌患者都会携带这样的突变体,它们主要对小分子的EGFR抑制剂治疗做出反应,包括FDA批准的两种药物erlotinib和gefitinib。 Matthew Meyerson等对在肺癌细胞中发现的各种EGFR突变体采取了系统研究的方法,以便了解它们在肿瘤发生时的作用及其与一些敏感药物的关系。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将EGFR翻译为纤维原细胞和肺上皮细胞,同时发现

    来源:生物资源网

    时间:2005-10-21

  • 10月7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细胞信息学    本期专题部分的题目是《细胞信息学》,包括3篇分别描述细胞凋亡、肿瘤以及植物G蛋白的观点文章。与此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将被放到《科学》的可免费访问的信号转导知识环境数据库中。第一篇观点文章的作者指出,脊椎动物的细胞凋亡是由一个复杂的信号系统调节的,他们描述了许多细胞的通过线粒体的凋亡通路,但是哪条是最常用的还有待确定。第二篇观点文章的作者说,干细胞和帮助控制干细胞的主要控制生长通路,为了解人类肿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模式。专题部分的第三篇观点文章比较了植物和动物中G蛋白信号传导的关键方面,为非研究植物的科学家指明了研究G蛋白的价值。&n

    来源:科学

    时间:2005-10-21

  • 日合成能消灭癌变白细胞抗体

    日本科学家成功合成一种能消灭癌变白细胞的抗体,动物实验证实这种蛋白质安全有效。这有望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开辟一条新道路。据新华社东京10月20日电,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讲师矢泽德仁等在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这种抗体一旦和癌变白细胞结合,巨噬细胞就会「赶来」并消灭癌细胞。研究小组报告说,未成熟的B细胞(白细胞的一种)表面存在一种被称为「CD19」的蛋白质。他们从这种蛋白质入手,合成了上述能与「CD19」结合的抗体。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把20只B细胞癌变、患有白血病的实验鼠平均分成两组,并给其中一组注射他们合成抗体。这10只实验鼠中有9只活了7周,体内的癌变

    来源:大公报

    时间:2005-10-21

  • 基因疗法还能保护癌症放疗中的正常组织

    生物通报道: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基因疗法能用于保护正常组织(包括食道和肺)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期间不受射线伤害。研究的结果在美国ASTRO(American Society for Therapeutic Radiology and Oncology)第47届年会上公布。放射方法治疗肺癌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放射处理对健康组织的毒性。在先前的研究中,这个研究组证明基因疗法可以保护健康组织在放射治疗前的伤害。在新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基因疗法还能保护这些健康组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伤害。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来检测MnSOD-PL(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质粒,manganese superoxide d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0

  • PNAS:复活沉默的基因,让细胞自杀

    生物通报道:俄亥俄州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复活一种常在肺癌中被沉默的基因能够使这些细胞自我毁灭。这些发现将可能为治疗肺癌提供一种新的策略。研究人员调查的这种基因叫做WWOX。研究的结果公布在10月13日的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已经知道WWOX在大部分的肺癌以及乳腺、卵巢、前列腺、膀胱、食道和胰腺癌中被丢失或者被沉默。研究显示,在实验室和动物试验中,恢复丢失或沉默的WWOX基因能够缓解或者中止癌细胞的生长。这项研究还表明这种恢复活力的基因能高效地中止移植给小鼠的人类肺肿瘤的生长。WWOX是一种肿瘤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0

  • Science:华人科学家让蚊子不孕不育

    生物通报道:蚊子是携带、传播疾病的重要载体之一,蚊子可传播多种脑炎,包括:西尼罗河、疟疾以及其它许多会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发表在10月14号的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种方法可以降低蚊子的生育能力,从而达到控制蚊子数量的目的。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来自肯塔基大学的昆虫学家——奚志勇博士。奚志勇博士曾经在国内的中山大学北校区(即原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从事过研究工作,此项研究是他在肯塔基大学完成的。蚊子携带的病原体造成疾病可以造成许多经济损失,至少在养马和其它牲口比较普遍的美国肯塔基州情况是这样的。同时,蚊子所携带的病原体也是危险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因此,对蚊子携带病原体的控制是一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0

  • 科学家解释致病基因相生相克的机理

    生物通报道:一种致病基因会影响,甚至抑制另外一种致病基因的表达吗?这种令人鼓舞的想法得到了来自肯尼亚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证实,研究人员解释了两种变异基因可以抑制疟疾发生的机理,并且揭示了如果这两种突变型同时遗传会将这种作用抵消。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6日的Nature Genetics上。这两种基因突变型就是有名的α(甲型)地中海型贫血症(Alpha thalassaemia)和镰刀状细胞疾病(sickle-cell disease)。其中地中海型贫血是一种隐性遗传的血液疾病,主要分布在地中海附近、台湾、中国大陆长江以南和东南亚一带。这种贫血症可以根据血红素基因不同分为两类——α(甲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0

  • Cell封面:能量决定卵子生死

    生物通报道:一个尚未成熟的卵子或者说卵母细胞的营养供给对于它的存活是十分重要的。最近来自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于卵子死亡造成的不孕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在10月7号以封面故事发表在Cell杂志上。卵子是由我们通常所说的女性性腺——卵巢产生的。女性在出生前,卵巢中已有数百万个卵母细胞形成,经过儿童期、青春期,到成年也就只剩10万多个卵母细胞了。卵母细胞包裹在原始卵泡中,在性激素的影响下,每月只有一个原始卵泡成熟,成熟的卵子再从卵巢排出到腹腔。一般来讲,女性一生成熟的卵子约为300~400个,其余的卵母细胞便自生自灭了。利用青蛙的卵母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20

  • 日本科学家新发现"半植半兽"微生物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筑波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一处海滨发现了一种兼具植物和动物特性的奇特微生物。迄今尚没有发现此类生物的报告,今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将刊登文章予以介绍。  这种微生物细胞分为绿色和无色两部分,无色的细胞有一个像嘴一样的器官比较发达,能够吞噬藻类,像动物一样生活,而绿色的细胞像植物一样靠光合作用生存。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10-20

  • 黄禹锡:放牛娃的克隆梦

    生活有时候就像魔术师。黄禹锡幼时在田间放牛时,不会想到2005年能够成为韩国第一位“最高科学家”。古人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黄禹锡通天的路上,浸润着勤奋和亲情。    陋室奇人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禹锡的实验室在汉城大学85号楼六层,并不奢华,但温暖、静谧。为了保证干细胞能正常生长,实验室内近乎黑暗,只从玻璃门外透进隐约的光亮。冰箱大小的孵育器设定为人体温度,靠墙一字排开。另一面墙前,身穿蓝色连衣裤、头戴面罩和帽子的年轻姑娘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几枚新鲜的人类卵子。  在这间实验室里,黄禹锡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创造绵羊“多莉”的技术,克隆出与患者DNA完全吻合的11枚人体胚胎干细胞,这成为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时间:2005-10-20

  • Cell新上榜文章:果蝇血脑屏障形成的信号通路

    生物通报道:本期Cell杂志有两篇文章登上了下载榜(9月17日-10月17日),其中一篇就是来自著名的洛克菲勒大学的神经遗传发育学实验室,其研究人员发现了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s)通路在果蝇的血脑屏障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血脑屏障的形成机理和GPCR信号传导途径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指在血—脑之间存在的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通过血液到人脑的“屏障”。其功能主要在于保证脑的内环境的高度稳定性,以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同时能阻止异物(微生物、毒素等)的侵入而有保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19

  • Nature:蒲慕明揭示药物上瘾机制

    生物通报道:一些药物如可卡因的上瘾被认为是由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的多巴胺神经元可塑性的改变引起的。最近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慕明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大鼠研究发现腹侧被盖区可能参与了药物相关记忆形成的活动,这对药物上瘾机制进行了解释。文章发表在10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滥用药物会对神经回路造成持久的修饰作用,并导致上瘾的行为。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的改变是由滥用药物导致的回路修饰作用之一,这种作用也可以由可卡因引起。在这项实验中通过可卡因在体内对大鼠多巴胺神经袁的兴奋型突触进行反复刺激导致了在突触前和后活动时长时程增强(lo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19

  • 爱做红娘的“Cut”基因

    生物通报道: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描写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曲折爱情故事。而成就这段爱情佳话的大功臣则是红娘——在她的协助下,两位有情人终能冲破礼教藩篱而缔结良缘。有没有想过,原来有一种基因也喜欢为细胞牵线搭桥,促进细胞间的交流呢?佛罗里达州大学的生物学专家发现了一种叫做“Cut”的基因的关键作用,即充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的“红娘”。身为一种DNA结合蛋白的Cut破译和转录由Notch基因发送的发育信号(Notch基因调节上皮细胞的复制和分裂,生物通网站注)。当Cut基因混淆了这些信号时,就可能导致细胞扩增不受控制,甚至会引发可怕的遗传疾病。这项新研究的结果公布在10月1日的Developmen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19

  • 表观遗传学进展:减数分裂中组蛋白修饰作用

    生物通报道:组蛋白的修饰作用是表观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最近来自MIT的Terry Orr-Weaver和他的同时第一次对最近发现的核小体组蛋白激酶(nucleosomal histone kinase, NHK-1)进行了遗传分析,文章将发表在11月1日的Genes&Development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指在基因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其它调控基因的信息,它们虽然本身不改变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过基因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和调节遗传的基因的功能和特性,并且通过细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响遗传的一门新兴学科。表观遗传学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10-19


页次:2813/3061  共61203篇文章  
分页:[<<][2811][2812][2813][2814][2815][2816][2817][2818][2819][28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