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东南大学Ann. Rheum.Dis.发文: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及递药载体研究新发现

    骨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负重关节(髋、膝关节等)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以软骨破坏、滑膜炎症、骨赘形成及软骨下骨重塑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疼痛、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及生活模式的转变,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约有骨关节炎患者1.8亿,给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由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目前仍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等对症治疗为主,缺乏逆转疾病的有效手段。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研究团队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递药载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精准靶向软骨细胞中miR-141/200c基因簇可抑制骨关节炎的进展(P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1-17

  • 南京大学最新论文:异常的少突胶质细胞LDL受体介导慢性脑缺血性脱髓鞘损伤

    少突胶质细胞作为脑组织中唯一能够形成髓鞘的细胞,极易受到缺血缺氧性损伤。少突胶质细胞损伤引起的髓鞘脱失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行为学改变。然而,现阶段相关的机制研究多集中在氧化应激、炎症和兴奋性毒性等方面,尚缺乏细胞特异性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探讨。LDLR作为少突胶质细胞膜表面重要的功能蛋白,其功能研究多集中在对细胞外胆固醇的摄取方面,而对缺血性髓鞘损伤相关的机制尚不清楚。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神经内科叶瑞东、刘新峰团队在少突胶质细胞层面揭示了慢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的分子机制,解析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介导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1-17

  • 复旦大学连发Cell子刊、Nature子刊文章:攻坚“最难治”乳腺癌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连续获得三项研究突破:绘制最大规模的中国人群乳腺癌基因突变图谱,探索国人乳腺癌精准治疗靶点并在临床上成功应用;在有“最难治”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研究领域,继续完善“复旦分型”研究体系,首次提出基于代谢特征的治疗策略;鉴定中国患者特异的胚系基因变异,证实国人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治疗靶点的存在。近日,系列研究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代谢》《自然·通讯》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发表。绘制最大规模的中国人群乳腺癌基因突变图谱:填补国人乳腺癌精准诊疗“空白”作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堪称‘红颜杀手’。在上海等大城市中,乳腺癌已经连续20余年位居女性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0-11-16

  • Cell Death Differ:首次揭示TFEB在蛋白质翻译水平上的调控机制

    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终末降解细胞器,是细胞的循环中心和维持细胞代谢稳定的关键细胞器。近年研究发现,溶酶体还能参与许多其他的细胞过程,包括抗原递呈、质膜修复、肿瘤侵袭和转移、凋亡细胞死亡和代谢信号传导等过程。此外,溶酶体功能障碍已被证实不仅是罕见的溶酶体储存障碍相关疾病的基础,也是许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基础,如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TFEB是调控溶酶体的关键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大约90%的溶酶体和自噬相关的基因表达,包括溶酶体水解酶、溶酶体膜蛋白和自噬蛋白等基因。TFEB的表达或激活能够增加细胞的溶酶体发生和溶酶体功能,显著改善溶酶体储存障碍相关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疾病表型。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张

    来源:

    时间:2020-11-16

  • 武汉大学生科院Nature最新发文:进食为何会诱导胆固醇合成增加

    进食后胰岛素和葡萄糖通过mTORC1-USP20-HMGCR通路上调胆固醇合成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关键组成成分,但浓度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可以从肉、蛋等食物中摄取胆固醇,然而,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的情况下,胆固醇主要依赖自身合成。胆固醇合成需要消耗很多营养与能量,因此经过长期进化,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明显上调胆固醇合成,而在饥饿状态下则抑制合成,这其中的调控机制一直不为人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发表论文,揭示了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增加的调控机制。这项研究有助于认识人体胆固醇代谢的规律,并为治疗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1-13

  • Protein&Cell:人源细胞中染色质高级结构及染色质运动状态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完全展开长达2米,而一般细胞核的直径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处于高度折叠的状态,同时不断发生运动变化。染色质的三维结构具有有序性和动态变化性,构成细胞核中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全新调控层次。通过成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发现染色质高级结构分为染色质环(Loop)、拓扑关联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A/B区室(A/B compartment)和染色体领地(Chromosome territory,CT)等多个层级。但是,研究者对于隔离与定位A/B区室和染色体领地的调控因子与机制认知较少,同时对影响染色质运动状态的因素

    来源:

    时间:2020-11-13

  • 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研究结果发表,
    为深入了解基因组多样性演化奥秘提供契机

      2020年11月12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捷及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家单位在《Nature》上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了两篇文章报道了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科级别)的研究结果。研究团队发表了363种鸟类基因组数据,同时通过这一数据建立了无参考序列下多基因组比对和分析的新方法,并基于这一新方法阐明高密度物种取样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   万种鸟基因组学计划旨在构建所有现生约10500种鸟类的基因组图谱,该项目由深圳国家基因库、中国科学院、哥本哈根大学、史密森博物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及洛克菲勒大学共同主导。目前发表的研究工作是该计划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1-13

  • 华大等机构有关363种鸟类基因组数据研究登《Nature》封面!

    2020年11月12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多样性团队、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在《自然》(Nature)上同期以封面形式发表了两篇文章报道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科级别)最新研究结果。研究团队发表了363种鸟类基因组数据,同时通过这一数据建立了无参考序列下多基因组比对和分析的新方法,并基于这一新方法阐明高密度物种取样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为深入了解基因组多样性演化奥秘提供了契机。Nature 杂志封面(图片来自Nature官网)建立无参考序列的基因组比对算法Cactus传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依赖于某个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建立全基因组比对,进而开展相关的比较分析。这一方法存在两个弊

    来源:BGI华大

    时间:2020-11-13

  • 张国捷团队连发2篇Nature文章: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2日凌晨0时,华大基因研究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国捷课题组联合合作者在Nature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发表了两篇文章,报道了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第二阶段(科级别)的研究结果。研究团队发表了363种鸟类基因组数据,同时通过这一数据建立了无参考序列下多基因组比对和分析的新方法,并基于这一新方法阐明高密度物种取样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传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依赖于某个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建立全基因组比对,进而开展相关的比较分析。这一方法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因为受制于参考基因组而无法识别出其他物种特异序列或者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序列,二是因为只获取单拷贝同源区域而丢失了由分支特异复制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20-11-12

  • 中科院学者最新论文鉴定肌腱祖细胞并构建异位骨化模型

    异位骨化是一种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形成异位骨的病理过程,主要由烧伤,骨折等创伤引起,另外一些罕见病如进行性骨化性肌炎(FOP)也可导致该过程。该疾病主要损害患者的运动功能,且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肌腱容易发生异位骨化是由于含有干/祖细胞。鉴定肌腱祖细胞和明确导致其异位骨化的信号通路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邹卫国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题为 “Tendon-derived cathepsin K-expressing progenitor cells act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1-12

  • 深圳三院与华大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新冠症状严重程度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有关

    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发表了题为“Initial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t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COVID-19 severity and susceptibility”的研究成果,发现新冠症状严重程度与患者自身遗传因素有关,为认识新冠的作用机制、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参考。(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0-00231-4

    来源:BGI华大

    时间:2020-11-12

  • Science Advances:组蛋白去甲基化酶调控维甲酸信号通路,影响骨折修复

    骨折(Fracture)指的是骨的连续性和结构遭到破坏。骨具有自愈能力,大多数骨折会慢慢愈合。然而,一部分骨折却难以愈合。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约为10%-15%。骨折作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以骨质疏松为主引起的骨折概率不断增加。探寻骨折修复的机制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邹卫国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在线发表题为 Histone demethylase LSD1 is critical for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during b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1-11

  • 上海交大王宁教授团队在《European Review》发表系列论文报道中国抗疫成果

    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欧洲科学院院刊《欧洲评论》(European Review)最近在线发表了该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宁应邀为该刊主编的焦点论文专辑《面对新冠疫情的流行与控制:来自中国的报道和反思》(Confront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and Control: Reports and Reflections from China),在欧美主流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文学者对中国抗击疫情的阶段性成果的真实报道和人文反思。今年4月,当欧洲科学院院刊主编西奥·德汉(Theo D’haen)院士获悉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取得初步成效时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20-11-11

  • Cardiovascular Research:心肌兴奋收缩交感调控新原理

    11月1日,心血管领域重要期刊Cardiovascular Research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实验室的新发现: b1肾上腺素受体被b2信号越界阻隔于纳米微区后,依然可单纯通过调控细胞膜钙通道同步兴奋收缩耦联;该同步化在心衰病理条件下有助于增强心脏收缩力。Cardiovascular Research将该文列为首选(Editor's Choice),并同期配发了由瑞士生理学家E. Niggli撰写的长篇述评(Editorial),详细介绍了论证这一新原理的精妙实验和严密思路,并由该发现衍生了“纳米信号小体(nano-signalsome)”的新概念。交感神经递质通过β受体调控心血管功能。其中β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20-11-10

  • 多篇论文:中药草果中发现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患者高达4.63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需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   草果为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A. tsao-ko)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中药和传统香料,入药具有燥湿温中,截疟和祛痰等功效,市场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因此对草果开展深入研究对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陈纪军研究组在天然源抗糖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1-10

  • PNAS:核受体Nur77抑制乳腺癌进程新机制

    脂肪酸代谢是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对细胞稳态维持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以从头合成的方式产生自身所需的脂肪酸供细胞生长,但是这种方式所提供的脂肪酸对细胞来说并不经济,因此肿瘤细胞更喜欢直接从微环境中汲取脂类物质来满足自身增殖旺盛的需求。因此,靶向脂肪酸摄取和转运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厦门大学生科院吴乔教授课题组与林天伟教授课题组合作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Blocking PPARγinteraction facilitates Nur77 interdiction of fatty acid uptake and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prog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1-09

  • Development:E2A调控人胚胎干细胞早期分化方向的机制

    近年来,人胚胎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及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仍存在分化方向难以控制及诱导效率低下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再生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调控分子网络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人胚胎干细胞也是研究人早期胚胎发育的理想模型。E蛋白家族是I型bHLH转录因子,包括HEB、E2A和E2-2三个成员分子。E蛋白家族成员在小鼠的免疫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E蛋白在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李扬课题组2017年揭示了HEB在人胚胎干细胞中胚层及造血发育分化中的重要功能,并解析了其发挥功能的作用机制(Stem Cell Repo

    来源:

    时间:2020-11-09

  • 四川大学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 揭示GPCR识别药物新机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振华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the huma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1R reveals an unusual ligand binding mode”的研究论文,揭示GPCR识别药物新机制。该研究主要由邵振华研究团队完成,论文第一单位为我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肾病研究室,其中,副研究员颜微和博士后程林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西医院杨胜勇教授和马良教授等都参与了该研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

    来源:四川大学

    时间:2020-11-09

  • 华大等机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代谢压力或使新冠病毒毒力变弱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造成了重大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新冠病毒的未来演化趋势如何?病毒的致病能力将如何变化?这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近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香港大学生物医学院等团队合作,对该问题给出了可能的答案,相关研究成果《A path towards SARS-CoV-2 attenuation: metabolic pressure on CTP synthesis rules the virus evolution》于10月30日发表于国际期刊《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该研究成果10月30日发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

    来源:BGI华大

    时间:2020-11-09

  • 中南大学Science发文:埃米银抗菌抗炎可促进皮肤修复再生

    《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南大学埃米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湘雅医院运动系统损伤修复研究中心主任谢辉教授团队题为“Angstrom-scale silver particle–embedded carbomer gel promotes wound healing by inhibiting 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inflamm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Sci Adv. 2020 Oct 23;6(43):eaba0942. doi: 10.1126/sciadv.aba0942.)。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负载

    来源:中南大学

    时间:2020-11-06


页次:494/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