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崔银秋教授团队在古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银秋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德国马普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10月27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新疆古代人群起源研究的最新成果(The genomic origins of the Bronze Age Tarim Basin mummies,Nature,2021,DOI:10.1038/s41586-021-04052-7)。 图1. 本研究中的小河墓地的俯瞰图(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以及本研究中样本采集的考古遗址的地理位置。     自上世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滕乐生教授喜获第十六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2021年11月23日,第三届吉林省青年科学家年会主场活动在长春举行。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表彰第十六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我院滕乐生教授喜获特别奖,由吉林省科协主席,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颁奖。据悉吉林省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34人,其中特别奖仅授予3人。 滕乐生教授是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全国生物制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给药系统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他一直从事药物新制剂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应用;已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及省部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田圃教授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原创局部分布理论综述论文

    近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圃教授应邀在国际著名期刊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原创局部分布理论综述论文(The repetitive local sampling and the local distribution theory. 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 2021, e1588)。 深度学习在生物大分子静态结构预测中取得了巨大进展(Nature, 596:583-589, 2021; Science, 373:871-876, 2021; Science, 373:10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王磊教授课题组实现绿色高效合成2-氨基苯并噁唑和2-氨基苯并噻唑

    图1. 图文摘要 2-氨基苯并噁唑和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有机砌块,现有的合成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催化剂负载量高、反应条件苛刻以及使用强氧化剂、有机溶剂和昂贵的有毒金属催化剂等。生物催化是一种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有机合成策略。近来发现酶具有催化非专一性(催化多功能性),可以高效催化多种非天然反应。血红蛋白是一大类利用铁卟啉活性位点催化的蛋白质,由于其经济性、低成本和良好的稳定性,是理想的生物催化剂。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磊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酶催化非天然反应的研究,基于脂肪酶催化非专一性合成多取代吲哚(Bioorg. Chem.,021,

    来源: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暨南大学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流行早期出现的V367F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对人ACE2受体的亲和力从而增强感染性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正式发表了暨南大学张其威、张弓教授等研究人员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报告:《V367F mutation in SARS-CoV-2 spike RBD emerging during the early transmission phase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through increased human ACE2 receptor binding affinity》。该项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表面等离子共振(SPR)、酶联免疫吸附、假病毒感染等实验方法,证实了

    来源: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1-12-08

  • 暨南大学吴建国团队揭示新冠病毒N蛋白激活炎症小体和导致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

    新冠病毒主要感染人的呼吸系统,可导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全身疼痛及腹泻等。重症患者的症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休克及凝血功能障碍,最终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病毒感染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细胞因子快速和过度表达,这种现象称为“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细胞因子风暴能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肺炎、肺组织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因此,细胞因子风暴可能是导致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因素。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机体天然免疫

    来源: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1-12-08

  • 暨南大学吴建国教授团队揭示新冠病毒诱导细胞因子风暴的新机制

    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可导致新冠肺炎(COVID-19),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症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一步导致多组织器官损伤、甚至死亡。已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是新冠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决定新冠肺炎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阐述新冠病毒诱导细胞因子风暴的分子机制对于防治新冠肺炎至关重要。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在调节代谢途径和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HIF-1α能促进细胞糖酵解过程,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而HIF-1α的失调可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

    来源: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1-12-08

  • 吴建国教授团队揭示丝胶多肽抗病毒功能及机制

    丝胶是由桑蚕的丝腺分泌的、包裹在丝核外围的可溶性蛋白质,约占蚕丝总量的20–30%。近几十年来,丝胶的许多重要生物活性逐渐被人们发现。丝胶能促进细胞增殖、提高细胞粘附和迁移能力、提供细胞营养,可改善细胞生长和促进组织再生,还可用作细胞的冷冻保护剂、提高细胞复苏效率。丝胶已被改性以制备用于组织损伤修复以及体内药物递送的生物支架或药物载体。由于丝胶的抗氧化性、保水性和细胞支持性,已被开发成皮肤再生制剂和护肤品。因此,丝胶作为一种具有多种活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丝胶是否能提高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以防止病毒感染和致病具有重要意义。干扰素激活的抗病毒天然免疫

    来源: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1-12-08

  • 吴建国教授团队揭示新冠病毒N蛋白诱导急性肾损伤的机制

        急性肾损伤在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很常见,其特征包括血清肌酐水平上升和肾小管坏死,已发表的数据显示,住院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比例超过40%,而且死亡率较高。有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是继急性呼吸衰竭之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位于第二的并发症。可见,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机制至关重要。  暨南大学吴建国教授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蓝辉耀教授团队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教授团队,围绕新冠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开展了科技攻关研究。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23日在《Advanced Science》《尖端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来源: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时间:2021-12-08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琳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Genome B…

    2021年1月5日,《Genome Biology》(中科院大类1区,5年影响因子19.041)在线发表了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题为“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microRNA-mediated target cleavage on membrane-bound polysomes”的研究论文。 植物Small RNA(sRNA)是一类长度为21 nt ~ 24 nt的小片段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逆境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sRNA的主要分为siRNA和miRNA两大类,其中siRNA中包含了一类相位siRNA,即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唐李玮在Top期刊Science of To…

    近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院研二学生唐李玮与已毕业研究生刘敏共同(共同第一作者)在Top期刊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Sunlight ultraviolet radiation dos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percent positive of SARS-CoV-2 and four other common humancoronaviruses in the U.S.”的研究论文,我院田静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论文采用Spearman和Kendall秩相关分析方法,对5种人类冠状病毒(S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黄腾波教授团队解码鼓槌石斛基因组揭示石斛药用和观赏性…

    2021年9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0年影响因子:6.793,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在线发表了深圳大学黄腾波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刘仲健课题组题为“Chromosome-scale assembly of the Dendrobium chrysotoxum genome 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orchid evolution”的重要成果。该研究成果完成了高质量鼓槌石斛全基因组组装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了鼓槌石斛药用成分、花发育、花色与开花时长、逆境耐受等分子调控机制,扩充了兰科植物性状的系统进化,同时为石斛的药用和园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宋欣特聘教授团队在《New Phytologis…

    近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宋欣教授团队在植物领域国际著名期刊《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IF=10.151)发表了题为“Mesophyll conductance exerts a significant limitation on photosynthesis during light induc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聚焦变动光强诱导下的光合作用非稳态过程,通过将稳定同位素激光测量装置应用于光合生理性状叶肉导度(gm)的实时测量,首次揭示并量化光合诱导过程中gm对叶片碳同化吸收所起的关键作用,为深入理解田间复杂多变环境下植物光合效率的动态变化规律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琳/高雷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

    近日,《Plant Physiology》(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8.34)在线发表了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琳和高雷课题组合作发表,题为“TRANS-ACTING SIRNA3-derived short interfering RNAs confer cleavage of mRNAs in rice”的研究论文。 植物Small RNA是一类长度为21 nt- 24 nt的小片段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逆境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TRANS-ACTING SIRNA3 (TAS3)-来源的siRNA主要包含经典的tasiR-ARF和non-tasi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宋国丽教授课题组在《Redox Biology…

    近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倪嘉缵院士团队的宋国丽教授课题组在Redox Biology(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11.799)在线发表了题为“Selenoprotein K Deficiency-Induced Apoptosis: A Role for Calpain and the ERS Pathway”的论文,研究揭示了SELENOK基因敲除后主要通过内质网应激 (ERS)途径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并显著降低7 月龄小鼠的认知能力。 人体内含有25种硒蛋白,在维持正常脑部功能,包括氧化平衡、神经细胞信号传递以及神经递质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过程中的相关机制目前尚不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深圳大学胡章立教授团队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IF=1…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资源,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利用褐藻等大型藻类生产岩藻黄素存在产能有限且成本过高等问题。许多微藻不仅含有丰富的岩藻黄素,而且生长快速,具有很高的生物质产率,有望成为岩藻黄素商业化生产的理想细胞工厂。 2021年11月8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胡章立教授团队在生物技术领域国际顶级期刊《Biotechnology Advances》(影响因子:14.227)上发表题为“A review on the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commercializing

    来源: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陈作红教授课题组在剧毒鹅膏菌快速分子检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我国因误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频繁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已成为我国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中毒后对蘑菇种类的早期鉴定对中毒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80%以上的中毒死亡是因食用剧毒的鹅膏菌引起,而由于鹅膏菌物种的多样性与中毒现场样本的不完整性,以及形态鉴定需要专业分类工作者,分子生物学鉴定还需要PCR仪和DNA测序等专业技术和手段,故中毒后蘑菇种类的早期鉴定所需时间长,难以满足基层疾控和医疗单位对毒蘑菇中毒快速鉴定毒源的要求。 我院真菌研究室陈作红教授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在剧毒鹅膏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Universal Ident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刘少军院士研究团队等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刘少军院士研究团队与百迈客公司等单位合作在鱼类远缘杂交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Genome Research(《基因组研究》)上,该文章题为:The subgenomes show asymmetric expression of allelesinhybrid lineages of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Culter alburnus(杂交鲂鲌和鲌鲂品系亚基因组的等位基因非对称表达)。 鱼类具有32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数目最多的类群。远缘杂交在鱼类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众多的鱼种数目为远缘杂交提供了丰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中华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通讯员 李云龙)5月8日,Nature子刊、校定SCI-TOP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多肽药物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刘中华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静宇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Spider venom-derived peptide induces hyperalgesia in Nav1.7 knockout mice by activating Nav1.9 channels。 疼痛是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感受,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获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教科信﹝2021﹞1号),我省省属高校共有三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我院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李东屏、于峰、毛丹丹、陈良碧、田连福等老师的研究成果“拟南芥几个耐逆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获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几个耐逆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膜受体蛋白激酶FERONIA调控逆境激素ABA和乙烯信号的分子机制,揭示了接头蛋白锚蛋白ANK6和FERONIA调控植物生殖结实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8


页次:425/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2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