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Oncogene|上海药物所李佳课题组揭示新颖内核膜蛋白TMEM201对乳腺癌转移的正向调控作用

      核膜蛋白是核膜各项功能职责的行使者,根据分布位置不同,被分为外核膜蛋白、内核膜蛋白以及核孔复合物三大类。目前已有功能报道的核膜蛋白不足百个,主要功能报道集中在细胞迁移与转移、核运动、有丝分裂、DNA 损伤修复、衰老,以及基因组稳定性调控等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领域,但具体调控机制并不清晰。新颖内核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 201 (TMEM201) 是新发现的位于内层核膜的多次跨膜整合蛋白,自被鉴定发现以来,在多项组学研究中被检测到,但尚未有任何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介绍。   2021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Oncogene杂志上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1-12-08

  • 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揭示植物成分原花青素家族成员C1(PCC1)是潜在的新型Senolytics药物并可用于机体延寿和抗衰老治疗

      2021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在线发表题为“The flavonoid procyanidin C1 has senotherapeutic activity and increases lifespan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出发,从天然药库中筛选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GSE)具有清除衰老细胞的作用,而其组分PCC1能够选择性诱导衰老细胞凋亡。结合多种小鼠模型,研究组全面揭示了PCC1清除小鼠体内衰老细胞、改善衰老相关疾病治疗效率并延长老年小鼠寿命的显著效果和作用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1-12-08

  • 上海交大陶生策团队联合发表抗体亲和力体内定向进化系统“EASINESS”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大肠杆菌的抗体亲和力体内定向进化系统“EASINESS”,可以在一周内将目标抗体亲和力提升1-2个数量级,且无需复杂的机械装置与人工操作。该研究基于一种易错DNA聚合酶I选择性地突变ColE1质粒实现体内抗体突变库的构建,以及来自mDHFR分裂片段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选择系统实现对突变库的筛选。本研究于2021年12月3日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图1 原理图自1986年第一个治疗性抗体进入临床以来,治疗性抗体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到目前为止,FDA共批准了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1-12-07

  • 基础医学院马皎等在Blood杂志发表SOX9调控胆固醇合成促进大B细胞淋巴瘤...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的副研究员马皎博士等最近在Blood杂志上发表了“Oncogenic role of SOX9-DHCR24-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axis in IGH-BCL2 positiv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一种染色体转位突变形成IGH-BCL2融合基因的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转录因子SOX9高表达,并通过调控胆固醇合成相关的酶DHCR24的表达,促进这种亚型DLBCL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转录因子SOX9与干细胞分化和软骨形成相关,可促进多种实体瘤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1-12-07

  • 我国学者在生物基可循环利用聚酯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图1 一类新型芳香—脂肪族聚酯的闭环循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71163和U19A2095)等资助下,四川大学朱剑波研究员团队在生物基可循环利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一类可完全回收的生物基高性能芳香—脂肪族聚酯(Biobased High-Performance Aromatic−Aliphatic Polyesters with Complete Recyclabili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1-12-07

  • 小麦新品种“中科1612”通过河北省审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研究组以轮选804为母本,杂交一代邯03-5054/郑农2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培育出适合河北省冀中北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中科1612”。      “中科1612”(试验名称中科1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51天,比对照中麦175晚1.5天。幼苗半匍匐,叶色绿色,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株高74.4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饱满。亩穗数43.7万,穗粒数35.7个,千粒重41.1克。熟相好。抗寒性好。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质(干基)14.0%,湿面筋(14%湿基)27.3%,吸水量58.8毫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2-07

  • 黄勋研究组揭示Cds2调节线粒体磷脂含量和线粒体功能影响非酒精性肝炎NASH的快速发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一系列肝损伤,从单纯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肝炎(NASH),后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HCC)。目前NAFLD全球患病率高达25%,中国患病人口超过2.5亿,且缺乏有效治疗药物,造成重大社会负担。除非存在继发性饮食或化学肝毒性损伤,常用的遗传小鼠模型不会自发进展到肝纤维化、硬化和肝癌。因此,创造严重疾病表型(如纤维化和HCC)快速进展的遗传模型,对理解该疾病的发病致病机制以及评估抗NASH和抗纤维化候选药物的治疗潜力巨大。      在磷脂合成途径中,磷脂酸(PA)可作为甘油三酯和磷脂酰肌醇(PI)的共同前体,其下游的代谢调控决定了脂类代谢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2-07

  • 王恩多组合作揭示hTrmt13促进乳腺癌转移的机制

           12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恩多研究组和上海科技大学刘如娟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dual role of human tRNA methyltransferase hTrmt13 in regulating translation and transcription”。研究报道了一种独特的未被鉴定的人tRNA 2'-O-甲基化(Nm)修饰酶(hTrmt13)具有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双重功能,并且通过非酶活力功能调控乳腺癌的转移。   近年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12-07

  • PNAS刊发武汉大学真菌嵌合萜类合酶研究最新进展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PNAS)以“Systematic mining of fungal chimeric terpene synthases using an efficient precursor-providing yeast chassis”为题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刘天罡教授课题组和美国田纳西大学陈峰教授课题组有关真菌嵌合萜类合酶的相关研究。该论文武汉大学为第一单位,博士研究生陈蓉为第一作者,刘天罡教授、卞光凯特聘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1-12-06

  • Nature Neuroscience:抑郁情绪产生的躯体疼痛与组织损伤产生的疼痛存在不一样的丘脑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0%以上慢性疼痛患者伴有抑郁情绪,60%以上抑郁症患者伴有躯体疼痛。疼痛和抑郁一旦共病,恶性循环,易发展成难治性病症(药物治疗不敏感)。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其发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疼痛与情绪交互作用的神经机制研究,前期研究解析了慢性疼痛导致抑郁情绪的皮层下神经环路机制(Nature Neuroscience,2019)。物理手段干预特定脑区或神经环路是当前治疗药物不敏感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热点,例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深部脑刺激等。不同干预手段各具优缺点,以rTMS为例,无创和副作用小,但对干预靶点的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临床医学院

    时间:2021-12-06

  • 心理学院王垒教授课题组在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发表论文,揭示饮茶对收敛性思维创造力的影响

    茶作为世界第二大饮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饮品。饮茶已被广泛证明与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然而,关于饮茶与收敛性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近期,王垒教授课题组在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在线刊发了题为“Drinking tea improves the convergent creativity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以往研究证明,饮茶有利于发散性创造力,而收敛性创造力与发散性创造力密不可分。鉴于此,该研究假设饮茶也可以促进收敛性创造力。 该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使用远程联想测验(RAT)和中文字谜任务探究了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1-12-06

  • 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詹思延课题组在《柳叶刀》发文报道中国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研...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詹思延教授课题组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边佳明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了中国最大规模1.7亿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率达标,但用药指征仍需规范。《柳叶刀-感染病学》1月28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为我国未来进一步开展抗菌药物管理计划、制定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措施提供了参考。 詹思延介绍,细菌耐药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损失。据估计,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与细菌耐药相关的死亡病例将达到1000万,而与细菌耐药相关的累计经济损失将达到100万亿美元。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因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1-12-06

  • 类脑智能芯片研究中心在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被誉为集成电路领域“国际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于2021年2月13日至22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本次会议是该系列会议的第68届。类脑智能芯片中心在“超低功耗智能物联网芯片(AIoT)”等高端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ISSCC上报道。 1. 异步事件驱动型AIoT唤醒芯片 面向智能物联网(AIoT)对低功耗唤醒芯片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了国际首创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1-12-06

  • 张路霞跨学科研究团队揭示城市化、空气污染与慢性肾脏病患病的关系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张路霞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课题组合作,对城市化、空气污染与慢性肾脏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相关论文“Urbanizatio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tudy”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Q1,IF 9.621)。 近年来,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1-12-06

  • 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在基于折反射成像系统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等研究中取得进展

    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IJCAI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于2021年8月21-26日召开。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穆亚东课题组在本年度IJCAI会议共发表3篇长文[1-3]。其中,在题为“Learning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 from Catadioptric Videos”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折反射(catadioptric)成像系统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3-D human pose estimation)技术。 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任务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1-12-06

  • 北京大学邓兴旺团队在《The Plant Cell》发表论文揭示植物光形态建成的重要分子机...

          2018年8月10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教授研究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题为“B-BOX DOMAIN PROTEIN28 Negatively Regulates Photomorphogenesis by Repressing the Activit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HY5 and Undergoes COP1-mediated Degradation”的研究成果。 太阳光不仅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能,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外源环境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1-12-06

  • 现代农学院解伟与合作者在《自然-植物》发表论文评估“气候变化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人类食物消费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吃得开心”等饮食文化逐渐成为食物消费的新标准,但目前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及农产品市场的研究主要关注粮食。鉴于显著的气候变化将发生在人类膳食结构进一步变化的2050或2100年,我们除了关注气候变化对口粮等粮食作物影响,也应该关注气候变化对肉、蛋、奶、饮料和酒类等消费品供给的影响。   近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解伟研究员以第一作者与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Plants》发表研究论文(Article)评估“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麦产量及啤酒市场影响”。本文以世界上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1-12-06

  • 北京大学邓兴旺/何光明团队利用GWAS鉴定拟南芥种子大小调控新基因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大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也是关键的产量构成因素。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物种或品种的基因组信息为人们所知。因此,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的方法追溯重要表型背后潜在的调控基因是区别于传统遗传学筛选的有效新途径。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具有分布广泛、表型变异多样、未经人工驯化的特点,是挖掘自然遗传变异对表型影响的理想材料。虽然研究者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寻找到了一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1-12-06

  • 北京大学何光明/邓兴旺团队揭示拟南芥内含子选择性剪接的调控机制

          选择性剪接是指基因表达过程中,前体mRNA内含子剪接时,选择不同剪接位点从而生成不同转录本的现象,是基因转录时加工后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选择性剪接能调控基因的表达和增加蛋白质产物的多样性,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植物中存在大量的内含子选择性剪接现象,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应对外界胁迫反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在基因组层面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         何光明/邓兴旺课题组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拟南芥Col-0以及其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1-12-06

  • 我院解伟老师成果入选“2018年最受关注的百篇论文排行榜”

    日前,2018年最受关注的百篇论文(Altmetric Top 100)揭晓。我院解伟研究员与合作者发表在Nature子刊《自然-植物》有关“气候变化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市场影响”的文章入选,位列全球第19位。据统计,由中国学者主导或参与的研究有11篇文章入选,分别发表在Nature及其子刊(3篇)、Science(2篇)、柳叶刀(2篇)、Cell(1篇)以及其他高水平杂志(3篇),解伟研究员与合作者发表的论文位列榜首。   国内部分媒体的报道   “最受关注的百篇论文榜单”依据“Altmetric指数”确定。“Altmetri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1-12-06


页次:431/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