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生命科学学院周艳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联合发文揭示病原菌鞭毛马达旋转方向转换的分子机制

    2024年8月23日,我院周艳课题组和生研院朱永群课题组联合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bacterial flagellar motor rotational switching”的研究论文,通过构建激活型趋化因子蛋白CheY突变体,纯化来源于病原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内源性的、含方向开关复合物胞质环(C ring)的鞭毛马达颗粒,解析了分别处于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方向中的、完整的鞭毛马达-接头装置复合物的两个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清晰地揭示了CheY蛋白结合导致方向开关复合物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3

  • 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团队开发高效标记和鉴定核心岩藻糖基化的新策略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易文/朱强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A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oenzymatic Labeling, Detection and Profiling of Core Fucosylation in Live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糖基转移酶GALT-1的高度特异性以及对改造底物非天然糖核苷酸的适配性,实现了对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标记、荧光成像、富集和大规模鉴定等多功能的检测。核心岩藻糖基化是指α1,6-岩藻糖(fucose)附着在N-聚糖最内层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残基上。大量研究表明该修饰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粘附、抗体依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3

  • 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高分辨重建中取得新进展

    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高分辨重建中取得新进展中国科大苏州高研院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MIRACLE)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高分辨重建中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学习和成像模型结合的高分辨重建算法。研究成果以“O-PRESS: Boosting OCT axial resolution with Prior guidance, Recurrence, and Equivariant Self-Supervis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上。OCT是一种无创的三维成像技术,能够实时成像组织的微观结构。其轴向分辨率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时间:2024-10-13

  • 2024-10-12 Nature Methods | 中国科大在蛋白质从头设计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刘海燕教授、陈泉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不依赖于预训练结构预测网络的蛋白质主链去噪扩散概率模型SCUBA-D,可自动从头设计主链结构,或指定功能位点生成主链结构。大量的实验结果验证了SCUBA-D的设计成功率和设计精度。相关成果以“De novo protein design with a denoising diffusion network independent of pretrained structure prediction models”为题于2024年10月9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Methods。刘海燕教授、陈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发展数据驱动的蛋白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3

  • 上海交大章永春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基底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命运调控新机制

    细胞命运决定在组织发育和稳态维持中至关重要。细胞异常分化可能导致与器官功能不相容的细胞异常出现,化疗和靶向治疗也可能引发肿瘤细胞发生命运的改变。例如,神经内分泌细胞转分化被认为是前列腺腺癌、肺癌和肠腺癌等多种癌症耐药性的潜在原因之一,放化疗可促使食管癌从鳞状细胞癌转变为神经内分泌癌。尽管人们对于肿瘤谱系可塑性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明晰。p63作为基底前体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其缺失可阻碍食管和皮肤中复层鳞状上皮的形成。在前列腺上皮中,p63的缺失也可导致基底细胞的丧失,并出现杯状细胞样表型。然而,p63在食管祖细胞中如何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10-13

  • 口腔医院刘月华团队合作发现:多样化丝蛋白可注射水凝胶包载免疫...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胞外囊泡(MSC-EVs)在组织再生中的重要作用已被普遍认可。细胞外囊泡(EVs)具有普遍的异质性,其包裹的内容物及其功能继承于亲代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免疫刺激可增强其免疫调节功能,进而推测免疫刺激的MSC-EVs也有更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近期,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月华教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陈新教授团队在国际材料科学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Enhanced Tissue Regeneration Through Immunomodulatory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ncapsulate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肿瘤医院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证实“原发不明肿瘤”个性化治疗有效性

    原发不明恶性肿瘤,即无法确认原发病灶的恶性肿瘤,因长期以来缺乏个性化治疗,成为肿瘤诊治领域的难题。历时七年研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胡夕春教授、罗志国教授领衔团队,于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原发不明肿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原发不明肿瘤进行“部位特异性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检测技术预测原发不明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起源,并进行“部位特异性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9.6个月,显著优于“传统经验性化疗”方案的6.6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2%,中位总生存延长9个月,有望成为原发不明肿瘤患者治疗新选择。国际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在线发表了这项重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脑科学研究院邰一琳、何苗团队合作揭示轴突起始段稳态可塑性的机...

    轴突起始段(axon initial segment, AIS)是轴突近胞体端的亚细胞结构,其独特的位置特征与结构特征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AIS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在神经网络活动异常时,能够通过动态调控其自身结构来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因此对维持神经网络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对AIS稳态可塑性的研究往往通过扰乱整体网络水平进行研究,这种扰乱很少在生理状态下发生。而特定环路活动的改变是否足以引起AIS发生稳态可塑变化仍然未知,因而AIS稳态可塑性究竟具有怎样的生理学意义目前尚不清楚。2024年8月2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邰一琳和何苗团队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基础医学院吴艳玲等合作团队发现尼帕病毒保守隐藏表位,研发高效...

    尼帕病毒(Nipah virus, NiV)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RNA病毒,最早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被发现,长期以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高风险病原体。NiV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 HeV)均属于副粘病毒科亨尼病毒属,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重度脑炎和呼吸系统疾病,致死率高达40%至95%。由于该病毒具有高度的跨种传播能力,其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且近年来在东南亚邻国频发。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获批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使得研制特效药物成为我国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迫切战略需求。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吴艳玲等合作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脑科学研究院肖雷课题组揭示催产素在帕金森病中对多巴胺信号的保...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症状是黑质致密部(SNc)多巴胺能(DA)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催产素是大脑中重要的内源性神经荷尔蒙之一。临床研究发现PD患者下丘脑催产素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然而催产素在PD中的功能作用尚不清楚。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肖雷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内源性催产素信号通过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发挥保护黑质纹状体DA信号的机制。该研究以“Oxytocin Protects Nigrostriatal Dopamine Signal via Activating GABAergic Circuit in the MPTP-In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基础医学院吕亮东课题组联合发现结核菌DNA复制校正新亚基并揭示...

    结核病每年导致全球约150万人死亡,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耐药是导致结核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常见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主要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基因组重排及基因组突变形成。目前,临床上观察到的耐药结核均由基因组突变导致,提示结核菌基因组突变形成能力是影响其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基因组复制错误是突变产生的主要机理。复制校正功能(proofreading)是更正DNA聚合酶产生的碱基错配的关键机制,能够将突变频率降低100-1000倍。在细菌中已经发现了两种复制校正机制,分别通过DNA聚合酶III的PHP结构域和复制酶的DnaQ亚基执行。前期研究发现PHP结构域在结核菌中执行复制校正功能,同时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Science发文!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桑庆团队揭秘人类卵母细胞纺锤...

    2024年8月23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桑庆/武田宇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李文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以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人卵纺锤体双极化的机制》(“Mechanisms of minor pole-mediated spindle bipolarization in human oocytes” )的文章,首次揭示了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机制,有望为临床生殖障碍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这也是王磊团队在人卵发育的生理与病理机制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人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发育成熟,决定了后续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最新NATURE!公共卫生学院粟硕团队通过交叉研究新方法多维度高分...

    2024年9月4日23时(北京时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粟硕团队与合作者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题为“Farmed fur animals harbor viruses with zoonotic spillover potential”的研究性论文,应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种养殖哺乳动物中的高分辨率病毒基因组序列组成、潜在跨物种传播风险和生态学特征,将为构建多维度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与新发传染病预测预报体系提供数据支持。《自然》杂志同日配发研究亮点(Highlight),给予该研究高度评价。野生与养殖哺乳动物携带高度多样性的病原微生物,是新发病原体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新医科成果转化落地!耿道颖教授团队成果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近日,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下文简称“工研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学术带头人耿道颖教授团队牵头研发并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颅内动脉瘤磁共振造影图像辅助检测软件(AIneurysm)”正式获批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项重要成果的落地与转化,标志着复旦大学“医工结合”全链条创新探索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AI加持之下,该产品将辅助医生快速、精准救治患者,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诊疗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批的注册证为国内首张由高校主导、临床医生牵头研发的颅内动脉瘤磁共振AI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将有望为高校牵头进行同类产品的产学研研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脑科学研究院解云礼团队揭示胶质细胞异质性机制

    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除了大量的神经元之外,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胶质细胞。这些胶质细胞广泛参与了大脑高级功能的各个方面。其中,星形胶质细胞作为哺乳动物大脑中数量最多的胶质细胞之一,在大脑的功能行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涵盖参与突触修剪、血脑屏障的形成以及调节大脑内稳态平衡等。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参与神经环路信息的处理,而其发育障碍可能引发多种脑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转录组特征在不同脑区乃至同一脑区都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起源,即神经干细胞的位置,决定了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的分布,这被视为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产生的原因之一。然而,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AI+生物医学” 医学青年们的项目在这里孵化!

    9月12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第16期“枫林科技沙龙”青年专场在上医文化中心举行。产医融合,双向奔赴,本期沙龙聚焦“AI+生物医学”赛道,临床医生、科研人员,政府、医药企业、投资方代表等各界嘉宾出席沙龙。通过项目路演和交流,各方表达出浓厚的合作意愿。本期沙龙由医学科研处主办,医学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公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科协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出席沙龙并致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作交流发言。“从首期到16期,有1000多位嘉宾参加了枫林科技沙龙,上百个项目进行了路演,有些项目已签署了投资协议。”朱同玉在致辞中表示。围绕医学青年成长之成果转化这一话题,朱同玉表示,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基础医学院束敏峰团队揭示调控溶瘤病毒HSV溶瘤活性的关键机制和...

    2024年9月25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病原微生物与感染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束敏峰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HSV-1-induced N6-methyladenosine reprogramming via ICP0-mediated suppression of METTL14 potentiates oncolytic activity in glioma”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溶瘤单疱病毒HSV-1在感染早期通过病毒即早蛋白ICP0直接降解胶质瘤细胞中的METTL14蛋白,抑制ISG15驱动的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袁正宏/陈捷亮/张继明团队揭示肝脏机械力感知通路天然抗乙肝病毒...

    2024年09月27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与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Liver Mechanosignaling as a Natural Anti-Hepatitis B Virus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Featured),探讨了肝脏力学微环境在宿主应对乙肝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发现肝细胞通过内在机械力通路感知响应细胞外基质硬度变化进而控制清除HBV,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宿主经由机械力感知通路直接抗病毒的全新机制。HBV作为一种嗜肝性病毒,感染婴幼儿后易引起慢性肝炎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基础医学院卫功宏课题组首次揭示表观遗传读码器ZMYND11的非经典...

    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组蛋白H3K36的甲基化修饰(H3K36me)是重要的表观遗传标记之一,其中H3K36me3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在基因区富集,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控转录起始、影响pre-mRNA剪切以及抑制异常转录等。在组蛋白家族中,H3的变体H3.3尽管与常规H3仅存几处氨基酸差异,但H3.3能够经由特异性分子伴侣介导,整合到染色质的特定区域,从而发挥与H3不同的生物学功能。H3.3K36me3的特异性读码器ZMYND11近年来在癌症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在乳腺癌中,ZMYND11通过在转录延伸阶段调节RNA聚合酶II的活性,发挥了转录辅抑制因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0-13

  • 公共卫生学院结核病研究团队参加中国防痨协会第35届全国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防痨科技颁奖大会

    韩雨桐 2024年9月27日-30日中国防痨协会第35届全国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防痨科技颁奖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防痨协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核病防治所,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近3000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徐飚教授、王伟炳教授、严非教授、赵琦副教授、胡屹副教授以及研究生等一行1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届大会旨在加速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十四五”期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广结核病控制新策略、新措施、新疫苗、新诊断技术和新方案等前沿科技成果,加速

    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4-10-13


页次:34/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31][32][33][34][35][36][37][38][39][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