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任小研究员团队构建靶向ATG5相关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
自噬(autophagy)是依赖溶酶体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一种过程,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自噬通过降解受损的细胞器、错误折叠或有毒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维持细胞稳态,并促进细胞在压力下的存活。自噬与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癌症等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我院王任小研究员团队以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体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为靶标发展小分子调控剂,为创新药物发现提供新的机会。在过去几年中,该团队选择对自噬泡的延
-
陆伟跃教授团队揭示小鼠肺癌模型生长特性对纳米药物肿瘤靶向行为的影响
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陆伟跃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2023年第354期发表了题为”Influence of lung cancer model characteristics on tumor targeting behavior of nanodrugs”的研究型论文(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3.01.026)。 自20世纪80年代肿瘤组织的高通透和滞留(EPR)效应提
-
我院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在Adv Drug Deliver Rev杂志发表综述论文:胞内和亚细胞器微环境刺激响应的递药系统
药物递送系统作为解决药物体内分布不佳的重要药剂学手段,其中用于刺激响应释药能力的敏感型递释系统是顶级解决方案。但目前业内关注点仍主要集中在延长血液循环、提高病灶靶向和蓄积能力,以及病灶部位渗透等方面,对递药系统入胞后的释药行为调控仍缺乏完备的指导性综述。近期,我院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在药剂学权威综述期刊Adv Drug Deliver Rev杂志发表综述论文“Drug delivery systems triggered by intracellular or subcellular microenvironment”,对胞内刺激敏感的递药
-
蒋晨教授团队在仿生递药系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领域取得进展
近期,蒋晨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仿生型纳米红细胞,其具有脑部病灶区代谢微环境调控的功能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全过程治疗。近日,相关成果以Bioinspired nanoerythrocytes for metabolic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 and long-term prognosis promoting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Nano Today(IF=18.9)。 近些年来,复杂
-
Advanced Materials | 蒋晨课题组:肿瘤代谢调节中的智能递送系统——探索正在路上
癌症代谢在肿瘤的启动和进化中具有多效性,针对代谢的干预被认为是从根本上实现肿瘤调控的途径。在肿瘤庞大的代谢网络中存在许多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它们彼此之间,以及与免疫、转移、耐药等信号网络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连接。而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征,构建药物递送系统来多级调控肿瘤微环境被证明是实现肿瘤多维度控制的有效策略。因此,本课题组针对肿瘤代谢过程中的几个特征,归纳总结智能药物递送系统在实现代谢微环境多级调控中的新进展,以期提供一种新的肿瘤治疗范式。相关成果以 Intelligent Delivery Systems in Tumor Metabolism Regulation: Exploring th
-
王建新课题组发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封面论文:人参皂苷Rg3赋予脂质体长循环功能且避免加速血液清除效应
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王建新教授课题组在药剂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23年第364期上发表了题为Ginsenoside Rg3 endows liposomes with prolonged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duced 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的研究,并被选为封面论文(图1)。该研究将传统PEG化脂质体中的胆固醇和PEG替换为人参皂苷Rg3,制得的人参皂苷Rg3脂质体具有良好的长循环功能,通过解析其表面吸附蛋白冠成分,阐释了其长循环机制。此外,开展了重复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与免
-
清华大学药学院张敏实验室揭示重症冠状病毒导致过度炎症的分子靶点
重症冠状病毒(SARS-CoV2,SARS-CoV和MERS-CoV)感染导致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产生细胞因子风暴,这是造成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虽然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已有大量相关研究,但是新冠病毒以及其它重症冠状病毒导致宿主产生过度炎症的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因此,解读重症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炎症风暴的分子机理,并开发药物靶向这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白介素-1β(IL-1β)在内的多种介导细胞因子风暴的重要炎症因子都是不具有信号肽的分泌蛋白,通过不依赖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途径分泌到胞外,即非经典蛋白质分泌(Unconventional prote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建立基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的复制型重组SADS-CoV冠状病毒细胞...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建立基于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的复制型重组SADS-CoV冠状病毒细胞模型 基础医学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近些年来,冠状病毒感染在人类和动物中频繁出现,因此有必要预防病毒从动物到人类的传播风险1。2016年,我国广东省爆发了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导致5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高达90%。SADS-Co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a冠状病毒属,其基因组大小约为27.2 kb,与菊头蝠冠状病毒HKU2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为95%2-4。SADS-CoV在体外条件下,能够感染包括蝙蝠、小鼠、大鼠、沙鼠、仓鼠、猪、鸡、非
-
基础医学院向烨团队合作发现甲病毒的新型受体识别机制
基础医学院向烨团队合作发现甲病毒的新型受体识别机制 基础医学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甲病毒(alphavirus)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单链正义RNA病毒。它通过蚊子等节肢动物在人类、鼠、马及鸟等多个物种中广泛传播并引起相关疾病。甲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发重症脑炎,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一些甲病毒,如东部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EEEV)等,致死率可高达30%以上。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药物或者疫苗被批准用于治疗或预防甲病毒感染。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
-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团队揭示细菌群体耐受抗生素新机制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团队揭示细菌群体耐受抗生素新机制 基础医学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抗生素耐药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大挑战。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响应对理解耐药的产生至关重要。许多病原细菌在感染过程中以群体形式存在。细菌群体常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群体中不同空间区域的细菌处于出不同的生理状态,这使得抗生素的疗效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此外,空间异质性能够促进细菌产生跨区域的相互作用,导致群体抗性。 2024年8月13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锦涛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ersistent glucose cons
-
基础医学院郑撼球团队合作揭示淋巴毒素-β协助癌症骨转移的定植和溶骨性生长
基础医学院郑撼球团队合作揭示淋巴毒素-β协助癌症骨转移的定植和溶骨性生长 基础医学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并发症,超过70%患者会发生骨转移【1】。骨转移仍然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挑战,并通常在初始治疗多年后出现。骨转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肿瘤细胞如何在骨微环境中生存和增殖,如何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活跃”溶骨性骨转移状态【2】。这个过程涉及肿瘤细胞与骨基质细胞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由尚未完全理解的复杂信号通路介导【3】。基于体外基因表达分析和候选基因验证的研究已经鉴定了一些促进骨转移的基因【4-6】。然而,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与体内骨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在基因
-
张萍教授团队:24小时动态心电图而非运动负荷试验测量的T波电交替作为长QT综合征患者的危险...
张萍教授团队:24小时动态心电图而非运动负荷试验测量的T波电交替作为长QT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指标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 近日,张萍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发布文章,评估了T波电交替(TWA)与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事件(LAEs)的相关性,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运动负荷试验测量的TWA值,比较了LAEs的预测模型并提出长QT综合征(LQTS)患者LAEs高风险的临界值,主要内容如下。 文章摘要 T波电交替(TWA)是指T波的形态、振幅和极性随心律变化。TWA≥47μ
-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揭示时间顺序识别记忆的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课题组及其合作者揭示时间顺序识别记忆的神经环路与分子机制 清华大学药学院 鲁白/杨锋揭示识别神经环路的分子机制 物体识别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其核心在于区分新鲜事物与熟悉元素,涵盖了对新旧物体的辨别、物体的位置及其时间顺序的评估。举例来说,我们很容易辨别见到的人是熟人的还是陌生人,在哪里见过,什么时候见过。在小鼠实验模型领域,为了探究其神经调控机制,设计了三种识别记忆任务模型(图1):新物体识别(识别乐高积木是新的)、物体位置识别(右边的瓶子位置被移动过)以及时间顺序记忆(酒瓶先见,鸭子后见)。以往研究显示,周缘皮质(perirhina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成果发表于期刊Rhe...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成果发表于期刊Rheumatology 原创 THU生医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近期在风湿免疫领域Q1区期刊Rheumatology (Oxford) (中科院分区:医学二区Top, IF = 4.7) 在线发表题为“Changes of cerebral structure and perfusion in subtypes of systemic sclerosis: a brain magnetic reso
-
讲座回顾 | 第六期 千帆讲堂“肿瘤生物学前沿:从基因调控到精准治疗的探索” 举办
2024年9月27日下午,第六期“千帆讲堂”在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成功举办,主题为“肿瘤生物学前沿:从基因调控到精准治疗的探索”。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领域学者: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Charles David、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蒋海辉和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杜长征,他们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前沿研究成果。活动由医学院科研创新办公室主任曹晓婧主持。 Charles David演讲 Charles Da
-
最新成果!“窗口作用”—视网膜成像助力预测人体发病率和死亡率
你知道你的“生物年龄”(相对于“实际年龄”)吗? 清华大学医学院黄天荫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覃宗宇教授团队、程景煜教授团队等近期在《柳叶刀·健康长寿》上发表论文表明,通过深度学习得到的生物衰老标记物(RetiPhenoAge)比实际年龄更能预测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研究进一步表明,人的视网膜生物年龄与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增加等有关,使用视网膜成像作为了解“真实年龄”的“窗口”更具有潜力。 该研究成果以“基于视网膜图像得出的深度学习标记在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一项队列开发和验证研究”(Application of a deep-learning marker for mor
-
最新成果!人工智能新方法助力近视性黄斑病变筛查与预防
近视性黄斑病变(MM)是全球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而从眼底图像中检测 MM的人工智能算法可能会改善诊断并协助各种医疗保健环境中的筛查。 但当训练集和验证数据集不同时,如何比较AI模型的性能?为解决相关问题,在清华大学医学院黄天荫教授课题组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中,通过使用“群众外包”的方法,邀请研究团队使用相同数据集开发 AI 模型。该研究已于9月26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 研究介绍 近视是全球不可逆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据估计,到2050年,将有近50亿人受到近视的影响,10亿人受到高度近视的影响。高度近视患者面临着视力威胁性并发症的高度风险,尤其是近视黄
-
彭莹莹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1T-TiSe2材料中的本征电子手性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彭莹莹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先进的共振弹性X射线散射谱学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在范德瓦尔斯材料1T-TiSe2单晶中首次发现了源于轨道序的本征电子手性。这项研究不仅为1T-TiSe2材料中电子手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还证明了共振弹性X射线散射技术在探测电子手性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以“由电子手性诱导出的圆二色性的观察发现”(Observation of Circular Dichroism Induced by Electronic Chirality)为题于2024年9月19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
研究揭示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地震活动的控制机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邱强研究员,联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琳琳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林间院士和杨晓东副研究员,以及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的蔡婷博士后,开展了关于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地震活动规律及其破裂特征的重要研究工作,并在地震破裂类型与特征的控制机理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相关成果发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大洋俯冲带逆冲大断裂可产生不同破裂类型的地震,例如浅部破裂型海啸地震、贯穿型海沟破裂地震,理解特定断层区域的发震规律和地震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拟幽灵蛸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谭烨辉研究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对海南岛东南海区深水800-1000米采集到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等,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是幽灵蛸目新种——拟幽灵蛸(Vampyroteuthis pseudoinfernalis Qiu,Liu & Huang,sp. nov.)。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分类科学期刊《Zoological Systematics》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大俊为论文第一与通讯作者,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刘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