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海底扩张产生和传播方式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张翠梅、孙珍(通讯作者)、赵明辉、张佳政等科研人员,联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Gianreto Manatschal和夏威夷大学教授Brian Taylor,利用南海北部IODP(综合大洋发现计划)钻井数据,结合多道反射地震和重磁资料的综合解释,在南海海底扩张产生和传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盆地研究》(Basin Research)期刊上。 位于陆壳和洋壳间的洋陆转换带(OCTs)对于研究破裂过程、初始海底扩张的年龄和位置至关重要,然而对OCT范围的划分却很少一致,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南海海洋所:基于高分辨率观测揭示南海亚中尺度不稳定的高频变化机制及其垂向热输运贡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经志友团队,在南海亚中尺度动力不稳定的高频变化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垂向热输运定量贡献等观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合作者包括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后郑瑞玺、河海大学副教授曹海锦和美国布朗大学教授Baylor Fox-Kemper。海洋亚中尺度过程通过非地转动力不稳定,驱动地转能量正向串级与耗散,并显著增强热量、营养盐等要素的垂向交换,在海洋物质能量循环和海-气相互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南海高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Nat. Commun. 揭示海洋动物运动模式演化与器官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团队与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团队等联合,在海洋动物运动模式、器官形成与生存策略研究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Genomic and single-cell analyses reveal genetic signatures of swimming pattern and diapause strategy in jellyfish”于7月15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海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是当今海洋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海洋生物复杂性状形成过程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基础,其演化过程与机制一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南海造礁石珊瑚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及其环境适应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黄晖研究员团队在南海造礁石珊瑚的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及其环境适应机制方面取得新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eef-building coral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drivers”和“Local adaptation of trophic strategy determined the tolerance of coral Galaxea fascicula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研究揭示莫克兰俯冲带异常地壳结构及其地震构造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徐敏研究员团队和林间院士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以及中山大学工程师曾信等,在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的地壳结构及其地震构造意义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于传海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徐敏研究员和林间院士为通讯作者。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是全球超低角度俯冲、巨厚沉积覆盖、超宽增生楔的俯冲带端元代表,其巴基斯坦海域区段构造特征复杂、大震活动频繁,且毗邻“中巴经济走廊”终点站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人类活动影响下近海生态系统长期变化及稳态转换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团队牵头在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背景下近海生态系统长期变化及稳态转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Regime shift in a coastal pelagic ecosystem with increasing human-induced nutrient inputs over decades”为标题发表在《Water Research》上。副研究员周林滨与高级工程师杨熙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谭烨辉与研究员李开枝为共同通讯作者。人类大量使用化肥与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研究揭示新西兰北岛弧后地区南部上地幔和俯冲板片的变形特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赵明辉研究团队,联合浙江海洋大学、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以及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在新西兰北岛弧后地区南部上地幔和俯冲板片变形特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副研究员曹令敏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浙江海洋大学博士何小波为共同通讯作者。新西兰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斜向汇聚边界——Hikurangi俯冲带上(图1)。该俯冲带发育有陶波火山区,而在该火山区以西150km左右的弧后区域又发育有塔拉纳基火山;在北岛中部,呈东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珊瑚有性繁殖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和珊瑚礁生态学学科组与香港中文大学Put Ang教授合作,在南海珊瑚有性繁殖模式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分别以“Coral spawning patterns on the Luhuitou fringing reef in Hainan Island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First record of coral split spawning in the genus Acropora at Luhuitou fringing reef,Sanya,China”为题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研究发现新颖毒素-抗毒素系统具有控制温和噬菌体激活和防御噬菌体的双重功能
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晓雪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Matthew K. Waldor团队,发现了温和噬菌体编码的新颖的三组分的毒素-抗毒素系统,并解析了这一新系统在温和噬菌体溶原裂解转化和噬菌体防御方面的双重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Control of lysogeny and antiphage defense by a prophage-encoded kinase-phosphatase module”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南海海洋所研究员郭云学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Nature最新成果提升超慢洋中脊地幔动力学认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简称“南海海洋所”)林间院士团队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二所”)李家彪院士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等单位中外科学家,首次在极端的北极环境中,成功实施破冰并放置海底地震探测仪器,揭示了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岩浆活动的超强变化特征,提出主动和被动地幔上涌双机制控制了全球洋中脊系统。研究成果以“Highly variable magmatic accretion at the ultraslow-spreading Gakkel Ridg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海洋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珊瑚共生微生物与噬菌体相互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的升高对全世界的珊瑚礁构成重大威胁。海水升温致使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改变,珊瑚条件致病菌趁机爆发,引发珊瑚疾病。珊瑚益生菌可以有效增强珊瑚对热胁迫的耐受性,从而延缓珊瑚热白化进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团队围绕造礁珊瑚丛生盔形珊瑚的益生菌和条件致病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1. 在珊瑚益生菌盐单胞菌(Hm43005)中鉴定到一种新型温和噬菌体Phm3,并详细解析了温和噬菌体Phm3复制、裂解和释放过程的新机制。这一类噬菌体的诱导激活遵循“复制-包装-切离”(Replication-package-exci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综合绩效评价获评“优秀”
2024月8月,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相关部门组织的科学数据汇交和综合绩效评价,获评“优秀”。“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于2019年1月启动实施,项目团队汇集了南海科学考察和研究领域9 家优势单位,对中沙大环礁、黄岩岛、一统暗沙、神狐暗沙及其临近海域的珊瑚礁地形地貌、水文动力、地质结构、环境化学、生物生态、渔业资源等开展了7 个航次的系统性综合科学考察。通过考察,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对中沙群岛全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普查,在中沙大环礁发现了23个新增暗沙,完成了中沙群岛高精度地形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Science Advances刊登研究团队关于三大洋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GOCRC)及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LORS)王春在研究员团队,利用一系列全球气候模式试验,证明了超级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三大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发现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耦合效应在超级厄尔尼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由LTO博士后范汉杰(现任中山大学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王春在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杨崧教授等作为合作作者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地球系统中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年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海洋生物物种分布模型交叉验证方法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强研究员团队在海洋生物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中如何选择交叉验证方法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相关成果“Cross-validation matters in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A case study with goatfish species”于2024年9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生态学期刊Ecography上。联合培养研究生黄红伟、研究员张志新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林强和张志新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的背景下,准确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对于制定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PNAS揭示海洋巨型单细胞多核钙化藻基因组异源多倍化与生物钙化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林强研究员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青岛华大基因等研究机构,率先获得了海洋典型钙化藻-仙掌藻和叉节藻的全基因组,揭示了仙掌藻基因组异源多倍化与不对称进化机制,阐明了钙化藻生物钙化与单细胞多核发生的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PNAS》。仙掌藻是一类胞外钙化绿藻,尽管其植株能够生长至30厘米,却仅由一个管状细胞构成,是真正的“巨型单细胞”;而叉节藻则是一类次级细胞壁内钙化的红藻,主要生活在浅海的岛礁区域。已有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研究团队揭示两类大西洋尼诺对西非和南美气候的不同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全球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GOCRC)以及广东省海洋遥感重点实验室(LORS)的王春在研究员研究团队,近期揭示了大西洋尼诺中部型(CAN)和东部型(EAN)对西非与南美夏季风系统的不同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上,第一作者为LTO研究员邢雯,通讯作者为研究员王春在,参与研究的还包括LTO研究员张磊、博士后陈柏洋及博士生刘衡。非洲西部以及南美洲地区降水受季风系统的显著调控,因此准确预测季风降水变化对于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2023年土耳其双重地震不同破裂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王志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2023年土耳其双重地震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上,研究员王志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裴顺平和博士伏毅为论文共同作者尽管大地测量和地震学观测已经揭示了土耳其双重地震破裂的初步过程和扩展模式,但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深部结构变化在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甚明了。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高质量的P波和S波走时数据,运用地震双差重定位和非线性多参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青藏高原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响应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志及其合作者,在青藏高原深部动力学过程与高原隆升和岩浆活动的响应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EPSL)/《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实验室研究员王志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博士伏毅和院士林间为共同作者。青藏高原是亚洲乃至全球地貌和气候动力学的关键区域。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是新生代最重大的全球地质事件之一,这一事件深刻地塑造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等显著地貌特征。理解这一碰撞的动力学对于理解区域和全球气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
Nat Cell Biol|许代超课题组揭示了细胞焦亡的时空调控机制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由gasdermin介导的裂解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Gasdermin D(GSDMD)是gasdermin家族中研究最广泛的成员,在宿主抵抗病原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典的细胞焦亡中,焦亡刺激诱导炎症小体激活后,GSDMD被炎性caspase剪切,释放出活性氨基末端片段(GSDMD-NT),随后GSDMD-NT转移到细胞质膜,发生构象变化并寡聚,形成一个插膜的孔状结构。通过该孔道,细胞分泌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等,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并诱导免疫细胞发生焦亡。GSDM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时间:2024-10-13
-
Nat Cell Biol|许代超课题组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细胞核程序性坏死通...
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一种炎性细胞死亡途径,已被证明是驱动人类多种炎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典的程序性坏死通路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特定情况下诱导受体互作蛋白激酶RIPK1活化,随后RIPK1与RIPK3相互作用形成坏死小体(necrosome)并激活RIPK3。RIPK3进而磷酸化MLKL,引发MLKL构象改变、寡聚化和转位到细胞质膜,并在细胞质膜上打孔以介导细胞裂解。虽然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细胞质膜裂解性死亡形式,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相对完整,且鲜有核膜破裂的现象。此外,控制程序性坏死发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
时间: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