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南方医院国家级大创项目团队开发生殖医学中文文本分析工具软件并发表SCI论文

    近期,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方医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蔡捷(第一作者)、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陈士岭教授(通讯作者)等在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中科院 3区)上发表有关提取电子病历的中文文本分析工具软件的原创性论文,并在2023年8月9日被web of science收录。该项研究对于卵巢衰老的早期识别和决策有重要价值,其资助项目为蔡捷同学主持的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建立生殖医学临床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辅助临床决策及临床研究-面向统计分析临床数据的软件开发”和陈士岭教授负责的多项卵巢储备功能和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3-08-18

  • PNAS|杨建国课题组与王忆平课题组合作创制2.0版多聚蛋白型固氮酶系统

         将固氮酶系统导入植物细胞以实现农作物自主固氮,从而减少或替代工业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生物固氮研究的终极目标。2023年8月16日,北京大学杨建国与王忆平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Organelle-dependent polyprotein designs enable stoichiometric expression of nitrogen fixation components targeted to mitochondria”的研究论文,创制了基于线粒体信号肽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3-08-18

  • 刘文贤教授课题组揭示GSK3在调控T细胞耗竭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月9日,刘文贤课题组在免疫学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题为“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controls T-cell exhaustion by regulating NFAT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GSK3在调控T细胞耗竭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GSK3)是细胞内磷酸化底物最多的激酶之一,包含GSK3α和GSK3β两个亚基,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和凋亡等生命活动,在神经系统、骨骼新生、糖尿病、肿瘤中发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8-18

  • 刘文贤教授课题组揭示miR-17~92家族调控浆细胞分化的机制

    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负责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和建立免疫记忆。成熟的B淋巴细胞经抗原活化并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的协助下,形成临时的免疫结构生发中心,在生发中心里B细胞经过增殖、高频体细胞突变、抗体的类别转化、筛选,最终针对抗原具有高亲和力的B细胞被筛选出来形成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够针对抗原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介导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我院刘文贤教授团队前期的研究证明:miR-17~92家族通过调控TFH细胞分化进而影响B细胞的抗体产生以及病毒的清除。2023年8月,我院刘文贤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研究论文“The miR-1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8-18

  • 上海交大蔡子课题组发现非平衡诱导磁单极禁闭新机制

    近日,《Phys.Rev.Lett》刊发了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蔡子课题组题为“Prethermal time-crystalline spin ice and monopole confinement in a driven magnet”的文章,报道了该课题组在驱动-耗散自旋冰系统中发现一种由非平衡效应诱导的磁单极禁闭的新机制。禁闭现象指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随距离增大而增加,禁闭及其对应的解禁闭现象是现代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夸克、自旋液体等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阻挫磁性系统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分支,其中阻挫和涨落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新奇物相,例如量子自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8-18

  • 上海交大陈国瑞课题组发现磁场诱导下石墨烯莫尔超晶格中的“电子晶体”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陈国瑞课题组利用电输运的测量方法,观测到ABC堆垛三层石墨烯/氮化硼莫尔超晶格中的电子在库仑相互作用和外加磁场的诱导下,形成了一种“电子晶体”,即Wigner crystal,相关研究工作以“Magnetic Field-Stabilized Wigner Crystal States in a Graphene Moiré Superlattice”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上。对于浓度稀疏的二维电子气,当其库伦相互作用远大于电子动能时,电子会自发形成一种“电子晶格”,即Wigner crystal。在此之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8-18

  • 王轲课题组:古基因组揭示木乃伊表型与祖先之谜 深肤色、秃顶及中东农民祖源

    5300年前的冰人奥茨,于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发现,是目前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人类木乃伊。因冰封而完好保存的天然木乃伊具备少见的古代表型信息,为直接探索古代表型与基因型的相互关联提供珍贵的研究机会。十多年前,科学家开始尝试重建冰人奥茨基因组,并首次对木乃伊进行全基因测序的尝试,当时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木乃伊与现代萨尔丁岛人具有密切关联。但当时的研究局限于尚不成熟的古DNA技术、有限的基因组质量和初期的测序技术。2023年8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Genomics杂志在线发表由复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轲为第一作者、复旦大学为第一单位完成的木乃伊古基因组研究成果“High cove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8-18

  • eLife:预防脂肪肝疾病的新药物靶点

    NAFLD是一种无症状的疾病,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它影响到全世界约25%的人口,如果不加以治疗,它将占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慢性肾病)的约85%。它还会导致一种叫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疾病,肝脏中疤痕组织的积累(肝硬化),以及潜在的肝癌。它是由脂质代谢紊乱、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炎症、病毒感染或肝损伤引起的。“增加体育活动和减少卡路里可以帮助控制NAFLD,但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只在早期阶段有效,”中国广东广州大学的首席作者Mengyao Wu解释说。“一旦发生NASH,没有药物可以逆转肝脏中过多的脂肪储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解开NAFLD的机制,为开发诊断测试和经

    来源:eLife

    时间:2023-08-17

  • 上海交大最新发文:异常剪切体蛋白结构

    2023年8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键锋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交我算团队合作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Data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prediction of novel isoforms from uveal melanoma by AlphaFold”的研究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预测了葡萄膜黑色素瘤中高频异常剪切异构体的蛋白结构,为后续识别癌症新抗原及潜在治疗新靶点等多种类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原发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特定的可变剪切异构体与包括葡萄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23-08-17

  • 核酸结合蛋白在衰老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衰老是一个自然过程,会导致大多数细胞成分发生变化,损害多种细胞过程,特别是核酸的转录和翻译,进而造成器官生理功能下降。预期寿命通常受到许多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在真核生物中,染色质(包括包装DNA的组蛋白分子)通过促进分别与转录激活或抑制相关的“开放”或“封闭”状态,从而对基因产物的表达方式进行调节;核糖体复合物(包括RNA和RNA结合蛋白)则可以通过调控蛋白合成速率调节蛋白质稳态。尽管在理解核酸结合蛋白的重要作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核酸结合蛋白在衰老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参与的功能仍不清楚。因此,在蛋白质组水平分析核酸结合蛋白如何随衰老进程发生变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日,国际蛋白质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8-17

  • 水生所揭示禁渔背景下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群落恢复机制——以梁子湖为例

      近年来,国家全面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战略,如长江流域重点湖泊“三网”退出、“退垸还湖”、“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全面禁捕”等保护修复措施的深入实施,湖泊休养生息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然而,禁渔对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资源量的影响仍缺乏全面且长期的研究。系统阐释湖泊生态恢复演替过程中鱼类群落重建机制将为湖泊生物多样性维持与食物可持续产出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流域性生态恢复措施的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2016-2021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家寿研究员团队在梁子湖开展了连续6年的鱼类群落季度观测。2018年1月,梁子湖实施全面禁渔,本研究跨越了“过度捕捞”阶段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16

  • 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苔藓促进土壤碳氮积累机制取得进展

      退耕还林还草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随着植被恢复进程的推进,石漠化地区土壤表层形成了约1cm厚的苔藓层,但其对下覆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关联的土壤碳氮积累的影响尚不清楚。   基于此,以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区三种典型人工植被恢复方式(单一人工林、单一牧草地、人工林间作牧草)长期观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苔藓移植和剔除处理,以无苔藓覆盖裸土和苔藓覆盖土壤为对照,分析了自然苔藓、移植苔藓和剔除苔藓对土壤碳氮指标、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处理一年后,移植苔藓增加了表层土壤可利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剔除苔藓减少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3-08-16

  • 邓子新院士团队赵昌明课题组发表“长寿维生素”麦角硫因的综述文章

    2023年8月10日,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邓子新院士团队赵昌明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Protein and Cell(JCR分区:1区,IF:21.1)在线发表了题为“Ergothioneine and its congeners: Anti-ageing mechanisms and pharmacophore biosynthesis” 的综述文章。该论文深入探讨了麦角硫因的抗氧化、抗衰老机制,同时介绍了麦角硫因及其结构类似物(卵硫醇和麦角硒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酶学机制研究进展。麦角硫因是以灵芝为代表的食用真菌产生的组氨酸含硫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炎症的活性,能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3-08-16

  • 张志勇-彭练矛团队在先进节点碳基集成电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集成电路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缩减晶体管尺寸来提高性能和集成度,同时降低功耗和制造成本。随着5 nm及以下节点CMOS技术逐渐应用于商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硅基晶体管的继续微缩面临着来自功耗、成本甚至是物理极限的限制。为了继续推进集成电路的发展,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未来电子学的核心材料、器件结构以及系统架构进行了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方式就是采用超薄、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半导体构建比硅基晶体管具有更好可缩减性和更高性能的CMOS器件。碳纳米管晶体管已经展现出超越商用硅基晶体管的潜力,因此在未来的数字集成电路应用中被寄予厚望。然而,大多数研究工作关注器件的栅长缩减,因此并未真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8-16

  • 中国科大Cell最新发文,揭示食物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书团队在肠道免疫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并对GSDMD在食物耐受中的功能进行了新解读。6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Gasdermin D licenses MHCII induction to maintain food tolerance in the small intestine为题,发表在《细胞》(Cell)上。GSDMD蛋白作为介导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关键执行蛋白,近些年来备受领域内学者的关注。当细胞受到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刺激时,细胞内的信号感受器会以炎症小体(inflammasome)依赖或非依赖的方式激活c

    来源:AAAS

    时间:2023-08-15

  • 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mRNA肿瘤疫苗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癌症免疫疗法。然而,mRNA肿瘤抗原的递送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体内快速被清除、缺乏淋巴结或树突状细胞靶向性、易降解、不易透过细胞膜及溶酶体屏障等。因此,提高mRNA抗原的递送效率,是改善mRNA肿瘤疫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  2023年8月11日,上海药物所李亚平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mRAN纳米疫苗方面的研究成果“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nes for enhancing canc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15

  • 蛋白翻译后修饰调控土传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DeSUMOylation of a Verticillium dahliae enolase facilitates virulence by dere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effector VdSCP8”的文章,揭示了土传致病真菌V. dahliae SUMO特异性蛋白酶影响VdEno蛋白定位,进而调控效应蛋白VdSCP8表达以及病原菌生长,增强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SUMO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翻译后修饰,在真核生物生长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15

  • 黑土年龄研究取得进展

    黑土在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理解其形成年代和速率对黑土资源可持续管理有重要意义。 土壤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物质的迁移、转化及扰动等过程始终存在,这种复杂性使得准确限定土壤的形成年龄十分困难。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张甘霖、隆浩团队联合地球环境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等,基于在东北黑土区数十个剖面的广泛调查,根据黑土层底界之下出现的碳屑和深部埋藏的黑土层,有效解决了黑土年龄无法准确限定的难题。基于两个“钉子”的年龄,首次明确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黑土形成的初始年龄范围介于16.9-12.6 ka BP,远早于此前普遍认为的全新世早中期。 进一步对平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3-08-15

  • LSTM可以较好地模拟天山高海拔流域日流量和极端流量

      中亚天山高海拔地区的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条件,以及稀少的水文气象站点分布,导致了该地区气象和水文观测数据的极度缺乏。而传统的基于物理过程的水文模型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来校准空间参数,使得高山区分布式水文模拟非常困难。机器学习方法(LSTM)由于其非线性拟合能力强大而逐渐被应用于水文建模,这种方法能分析输入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为流量模拟提供了新的策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对比分析了四种机器学习模型与两种水文模型在天山开都河流域日流量和极端流量模拟方面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以期为资料稀缺的高山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提供一种新方案。   研究结果表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8-15

  •  成都生物所在Bt杀虫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研究中获进展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晶体蛋白在近几十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全球80%的棉花和32%的玉米为转基因植物,世界各地农民共种植超过9800万公顷的转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Bt转基因作物通过植物残体分解或根系分泌物途径向土壤中释放大量Bt杀虫蛋白,这些蛋白质紧密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目标害虫抗性和非目标土壤生物产生潜在影响。   有研究表明,进入到土壤中的吸附态Bt蛋白可在几天或数周内失去杀虫作用,而土壤中的朊病毒能维持其传染性达数年之久。一般来说,土壤界面上的吸附态蛋白可抵御微生物降解作用,因此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15


页次:165/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