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Adv Sci丨四川大学李中瀚教授团队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揭示卵子母源因子NLRP14在Ca2+稳态和早期胚胎发...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事件主要受卵子母源效应因子的调控。大家熟知的母源因子包括MATER (NLRP5)、PADI6以及STELLA (又称为DPPA3 或PGC7)等。它们由母源效应基因编码,并于卵子发生过程中积累和储存,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事件。哺乳动物卵子受精后的一个普遍特征是精子入卵后引发一系列重复的钙(Ca2+)升高,称为[Ca2+]i 振荡,这对卵子向胚胎过渡至关重要。尽管多年来已经清楚[Ca2+]i振荡对启动哺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8-26

  • 柯杨课题组揭示食管上皮癌化起始新阶段

    2023年8月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课题组在Cell 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Absence of Lugol staining indicates initi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combined genomic and epidemiologic study”的研究报告。该研究依托课题组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的大规模自然人群食管碘染内镜筛查试验队列(“ESECC trial”,NCT01688908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3-08-26

  • 电子学院微波光子团队与合作者在光载无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同属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微波光子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新型光网络研究团队合作,针对后5G时代光载无线接入网容量和信噪比受限的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克隆光梳的数字模拟混合前传接入架构,实现了超大容量和超高制式的无线信号前传接入。8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克隆光梳赋能大容量高调制格式数字模拟前传》(“Clone-comb-enabled high-capacity digital-analogue fronthaul with high-order modulation format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8-26

  • 我国学者在泥炭藓湿地的金属-有机碳交互作用----土壤碳封存新机制探索方面取得进展

    图 泥炭藓湿地中独特的金属-有机碳保护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5303、42230501、3198810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员团队发现泥炭藓湿地中独特的金属-有机碳保护机制。相关成果以“泥炭藓通过活化金属氧化物提高土壤对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封存能力(Sphagnum increases soil's sequestration cap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2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高温流体影响断层强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a)–(c) 辉长岩断层在高温孔隙水为液态、超临界态和气态时的摩擦滑动力学行为(滑动速率1 μm/s–100 mm/s;位移最大约3 m);(d)和(e),摩擦实验后滑动面上细颗粒物质的XRD和Raman分析结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4223、41774191、42111530030、U1839211)等资助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联合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2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 热固性塑料PAN-x%RuA的制备及循环回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0105004、5207326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思教授和合作者提出了用光控制的配位反应对通用高分子进行可逆交联的方法,开发了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相关成果以“利用光控制的配位反应可逆交联通用高分子构建的高性能且可循环利用的热固性塑料(Reversible Crosslink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26

  • 我国学者在大气湍流红外成像效应及其强度测量方面取得进展

    图 大气湍流测量和红外成像效应协作学习框架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271016)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白相志教授团队在大气湍流红外成像效应及其强度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从红外成像湍流效应中揭示隐藏的二维大气湍流强度场(Revelation of hidden 2D atmospheric turbulence strength fields fr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26

  • 我国学者在揭示线粒体自噬维持心血管稳态方面取得进展

    图 MCM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25015、92042303、81901665)等资助下,广州医科大学张玉霞、顾晓琼和重庆国际免疫中心吴玉章团队在线粒体自噬维持心血管稳态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一氧化氮通过MCM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川崎病模型中的心血管保护作用(MCM8-mediated mitophagy protec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26

  • 四川大学Molecular Cell发文:酮体GPCR的变构调控机制与药理学效应

      近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邵振华研究员/颜微副研究员团队,联合马良副研究员团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团队在Molecular Cell(IF:16.0)在线发表了题为“Biased 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ketone body receptor HCAR2 suppresses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酮体受体HCAR2展开系统的变构调控机制和药理学研究,首次阐明了变构分子compound 9n对HCAR2信号转导具有Gi蛋白信号偏向性,基于结构生物学手段揭示了HCAR2的新型变构位点,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变构分子对HCAR2的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08-25

  • 新的基因剂量敏感性度量用于解析孟德尔遗传和生命系统内稳态的联系

      2023年8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昕研究组题为“An RNA informed dosage sensitivity map reflects intrinsic functional nature of ge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新的基因剂量约束的度量方法,并基于此提出孟德尔遗传显隐性背后的内稳态原理。  孟德尔遗传疾病为什么会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是一个长期未得到充分解答的问题。对基因剂量约束的全面度量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然而由于人类群体中基因失活的突变是很罕见的(即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08-25

  • 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在国际外科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最新临床研究…

    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方驰华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国际外科杂志)发表了题为“Augmented reality-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 contributes to better intraoperative and short-time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临床研究论文。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伍禧雯、王德辉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方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肝胆一科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3-08-25

  • 袁勇教授团队在STTT发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耐受新机制

    2023年8月11日,我院胸外科袁勇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赵屹教授团队、宁波大学医学部廖奇教授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IF:38.104)发表了题为“Comprehensive landscape of resistance mechanisms for neoadjuvant therap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的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了食管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08-25

  • Science Advances:游富平课题组报道新型模式识别和病毒感染过程中染色质开放性...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1, 2]。当病毒感染时,宿主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能够识别病毒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快速诱导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3]。染色质开放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这赋予了宿主及时有效地表达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模式[4, 5]。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游富平课题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病毒感染后新型模式识别和特异染色质开放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此前实验室发现脚手架蛋白SAFA(hnRNPU)作为一个新型的细胞核内病毒dsRNA监测器能够识别病毒感染在细胞核内产生的dsR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3-08-25

  • Science Advances:游富平课题组报道新型模式识别和病毒感染过程中染色质开放性调节的新机制

    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1, 2]。当病毒感染时,宿主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能够识别病毒来源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而快速诱导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 [3]。染色质开放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宿主抵御病毒感染的关键环节,这赋予了宿主及时有效地表达抗病毒基因的表达模式 [4, 5]。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游富平课题组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病毒感染后新型模式识别和特异染色质开放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此前实验室发现脚手架蛋白SAFA&#x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3-08-25

  • 生命科学学院季雄团队揭示亚细胞定位对RNA聚合酶III命运调控的决定性作用

    哺乳动物细胞核中的基因转录过程由三种RNA聚合酶复合物(Pol I、II、III)相互协同完成。其中,RNA聚合酶III(Pol III)不仅是细胞核内转录tRNA、5S rRNA、SINEs等短基因的核心机器[1],还参与DNA双链断裂的同源重组修复[2],同时在细胞质中通过转录富含A-T的DNA病毒模板来触发天然免疫[3, 4]。与其他两种RNA聚合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发挥功能不同,Pol III在细胞质中作为病毒DNA的感知器同样具有转录活性,但细胞质和细胞核内Pol III的组装和分布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季雄研究员课题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8-25

  • 南方医科大学最新发文: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恩杂鲁胺耐药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邓凡团队在国际期刊Drug Resistance Updates(1区Top期刊)上刊发了题为 “Inhibition of 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 induces ferroptosis and overcomes enzalutamide resistance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ells”的研究论文。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是导致前列腺癌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尽管以恩杂鲁胺(enzalutamide)为代表的第二代靶向雄激素受体疗法已经成功用于CRPC治疗,然而,几乎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3-08-24

  •  成都生物所提出经典“物种形成”法则并不适用于湍蛙属物种

     性染色体,是基因组“岛域”最为特殊的一员,其物种形成重要角色自1922年提出,100多年来视为经典的“物种形成”法则,运用于所有两性生物。然而,受限于同形性染色体难于甄别,这一角色仅在异形性染色体类群中得到实验求证。这些类群的异形XY(或ZW)异配性别中,因为基因丟失或退化,存在半合子效应,并引起杂交不兼容,导致后代适合度降低从而物种间产生分化。两栖类中,96%的物种的性染色体是同形的,没有半合子效应,性染色体仍然担当主要角色吗?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检测了多个湍蛙近缘物种杂交带,通过GBS基因组测序比较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分化差异,评估性染色体的杂交不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24

  • 郝冰涛团队通过三位点互作分析表征Tcra基因座的高阶染色质结构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郝冰涛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Three-way contact analysis characterizes the higher order organization of the Tcra locus”的研究论文。三维基因组学是以研究真核生物核内染色质空间构象及其对基因转录调控生物学效应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个新学科方向。现有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三维基因组检测技术均以二阶为主,即一次只能检测两个基因组位点的空间互作。而高阶(即两个以上的基因组位点)空间互作尽管是核内染色质组织中更为常见现象,但是由于技术限制,高阶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3-08-24

  • 上海交大钱小石教授团队研发自决策软体载具实现水下全空间的趋光性运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的钱小石教授团队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Nicholas X. Fang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整体的、刺激响应的趋光软体载具(PTV),具有类似水母的对称性几何结构,能够迅速的朝向任意方向的稳定光源自主运动,并根据光源方向的变化,实时准确追踪。该研究工作以题为“Self-regulated underwater phototaxis of photoresponsive hydrogel-based phototactic vehicle”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博士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8-24

  • 上海交大钱小石教授团队实现纳米复合电卡聚合物材料的有序-无序协同调控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的钱小石教授团队在Joul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interface regulation enables order-disorder synergy in electrocaloric nanocomposites”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韩东霖是论文第一作者,钱小石教授是通讯作者。电卡效应来源于电偶极子熵变,往往需要材料偶极的混乱,然而热导率的提升则依赖有序晶格结构,在一般的复合材料中同时实现高偶极无序度与高热导率是较为矛盾的。针对这个问题,该研究通过一种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的策略,将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8-24


页次:162/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