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位院士、百余位国内外科学家齐聚深圳,共话组学未来发展
11月22日,第十九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9)在华大集团总部——华大时空中心召开。来自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科学家、专家和行业领袖齐聚中国深圳,分享组学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共同探讨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未来发展与合作方向。今年是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25周年,自2006年以来,ICG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主旨,发扬人类基因组计划“共有、共为、共享”的精神,倡导学术自由、激发创新精神、促进生命科学领域合作,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组学领域学术盛会。传承与创新:为推动全球基因组学的深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监事长
-
亚热带生态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畜禽养殖业数据应用的综述文章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目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化与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数据不仅在生产流程中赋能,还通过交易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价值优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和基础战略资源。在此背景下,畜禽养殖业的海量数据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其市场化利用对于提升行业水平、增加行业收益及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团队冯泽猛副研究员领衔收集和整理了有关畜禽养殖业中数据产生和利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团队的前期工作,剖析了畜禽养殖业中数据的应用现状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11-25
-
徐正仁团队开发一种基于异戊烯醇利用途径的"氘扫描"方法研究萜环化酶的催化环化机理
2024年11月14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徐正仁团队在学术期刊ACS Catalysis 发表了题为“An Isopentenol Utilization Pathway-Based “Deuterium-Scanning” Method for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erpene Cyclases”(基于异戊烯醇利用途径的“氘扫描”方法,用于萜环化酶的机理研究)的研究工作。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目前已经有超过80000个萜类天然产物被报道,这些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复杂的碳骨架结构和多
-
电子学院张志勇教授团队在碳基高灵敏红外探测领域取得进展
为了满足高端被动短波红外成像的需求,传感器必须同时具有高响应度和低噪声,获得极高的信噪比/比探测率,以实现对微弱红外光的探测(晴朗星光,<10⁻⁸ W·Sr⁻¹·cm⁻²·μm⁻¹)。当前主流的外延型短波红外探测技术依赖于单晶的铟镓砷(InGaAs)PN型光电二极管,由于缺乏本征增益,其比探测率很难达到5×1013 Jones,难以满足星光探测需求。雪崩光电二极管(APD)虽然在大偏压下通过“雪崩”效应产生了光电流的倍增,但在“光电混合”的架构下,由于载流子的随机电离这类器件表现出更大的过剩噪声,依然很难实现灵敏度的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基于新型低维材料的光电晶体管不仅与硅
-
赤霉素3对异养佐夫色绿藻虾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
虾青素是一种紫红色脂溶性色素,属于酮式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治疗糖尿病、提高免疫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在食品、保健品、水产饲料以及医药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佐夫色绿藻(Chromochloris zofingiensis)是虾青素的天然来源之一,因其能异养生长且生长速率与生物量产量远高于自养条件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异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仅为干重的0.06%,低于自养细胞的0.5%,但由于同等培养时间的生物量产量较高,异养条件下虾青素产量高,异养生长的佐夫色绿藻生产虾青素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佐夫色绿藻采用诱导条件生产虾青素会导致生物量急剧下降,这表明最佳培养模式仍然是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1-23
-
多巴胺参与调控蜜蜂对胡蜂的恐惧反应
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通过直接(如捕食)和间接(如恐惧反应)的方式对猎物产生影响。这种间接效应增加了猎物的躲避行为,扰乱猎物的进食和发育,并影响其生态,从而产生了“恐惧生态”的概念。持续暴露在捕食者压力下会导致动物产生类似恐惧的行为,该行为与大脑激素水平有关。已有证据表明,多巴胺可能影响多种神经通路和过程,蜜蜂可以改变大脑生物胺水平,以应对压力刺激,导致神经反应和行为的改变。例如,人为增加大脑多巴胺水平可以增强食欲嗅觉学习,受到电击的蜜蜂大脑蘑菇体中的多巴胺水平会短暂升高,从而增加回避学习。最近的研究表明,蜜蜂暴露于大黄蜂或收到蜜蜂被大黄蜂攻击的振动警告信号时,大脑多巴胺水平会下降(Dong et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1-23
-
首次鉴定黑尾胡蜂的报警信息素:捕食者与猎物共用化学报警信号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胡蜂通常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和适应能力,近年来已有多种胡蜂发生了生物入侵,其中,体型较大的胡蜂一般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因此大型胡蜂的入侵备受关注。黑尾胡蜂(Vespa soror)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之一,有剧毒,2019年春,加拿大温哥华岛首次发现黑尾胡蜂,科学家通过模型预测表明,如果不尽快消灭它们,胡蜂将会迅速在北美扩散,这对当地蜜蜂的生存将构成巨大威胁。黑尾胡蜂的雌蜂有着长达8毫米的毒针(图1),与毒针相连的毒腺里储藏有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进而可能导致肝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1-23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钢教授团队:CGM和PAT领域新突破,智能化葡萄糖在线检测,精准监控每...
在健康管理、制药、合成生物及食品工业等领域,葡萄糖含量的精准监控变得尤为重要。11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钢教授携手量准黄丽萍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的李亚楠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尹少平讲师联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MXene−Graphene Oxide Heterostructured Films for Enhanced Metasurface Plasmonic Biosensing i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的研究论文。 MGMSPR芯片是一种创新的无标记、可实时监测的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11-23
-
Cell Genomics︱崔庆华/王国庆团队提出m6A位点预测新型人工智能算法
N-6-methyladenosine (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目前已知丰度最高的一种RNA化学修饰,具有重要的分子功能,在众多生理与病理生理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m6A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是重要科学问题,但是前提是首先要精准的确定RNA上的m6A修饰位点。为此,2016年,崔庆华课题组利用机器学习建立了完全基于RNA序列信息的m6A位点预测算法SRAMP(www.cuilab.cn/sramp, Nucleic Acids Res. 2016 Jun 2;44(10):e91.)。SRAMP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哺乳动物m6A位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11-23
-
我院夏宁邵、郑子峥团队提出预防RSV感染的候选策略:靶向RSV pre-F保守表位的广谱高效中和抗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针对婴幼儿人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策略是采用RSV中和抗体进行被动预防。目前,全球已有两款RSV预防性抗体获批上市,分别针对的是RSV F蛋白上非优势保守中和表位site II和头部优势不保守中和表位site Ø,在高效性或广谱性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开发识别RSV F蛋白上高度保守表位的广谱高效中和单抗对于下一代产品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需求,我院夏宁邵、郑子峥团队首先通过核酸和
来源: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4-11-23
-
夏宁邵教授、郑子峥副教授团队提出预防RSV感染的候选策略:靶向RSV pre-F保守表位的广谱高效中和抗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针对婴幼儿人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策略是采用RSV中和抗体进行被动预防。目前,全球已有两款RSV预防性抗体获批上市,分别针对的是RSV F蛋白上非优势保守中和表位site II和头部优势不保守中和表位site Ø,在高效性或广谱性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开发识别RSV F蛋白上高度保守表位的广谱高效中和单抗对于下一代产品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需求,中心夏宁邵、郑子峥团队首先通过核酸和腺病毒复合免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1-23
-
上海交大张才喜课题组揭示中国冰酒的主要风味特征及气候变化下的产区迁移趋势
2024年1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张才喜课题组在农林科学领域权威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Icewine fingerprint involved in latitude under climate change”,系统比较了我国辽宁和云南冰酒以及加拿大冰酒的主要挥发性组分和感官风味特征,并且基于全球气候模型(Global Climate Model, GCM)预测了对气候变化下冰酒产区的北移趋势,为未来全球高品质冰酒的可持续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优质冰酒的酿造对气候条件要求极为严苛,必须在室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11-23
-
二十年磨一剑!中山医院在急性肾损伤预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急性肾损伤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在住院患者的发病率达12%左右,尤其在心脏手术后,发病率可高达30%至50%,成为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并发症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尿毒症,增加心脏病的复发概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然而,长期以来,急性肾损伤的防治主要依赖昂贵的血液净化和支持治疗,缺乏有效、安全且经济的预防手段。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贾平副教授,与心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心脏重症监护中心主任罗哲教授合作,《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晚期远程缺血预适应预防心脏术后急性肾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1-23
-
重磅!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迎来新方法 复旦上医毛颖团队合作研...
11月21日上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重磅发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毛颖教授团队、海军军医大学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液体栓塞材料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临床研究为全球提供了一种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方法,以“中国答案”造福全球患者。22日上午,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举行。非急性硬膜下血肿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随着老龄化进展,“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是全球面临的临床难题,亟待在理念与技术上有所突破。北京时间11月21日上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1-23
-
北医三院毛凤彪赵晓璐、北大基础医学院李开龙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构建表观编辑的多组学数据库
2024年11月12日,北医三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毛凤彪研究员、生殖医学中心赵晓璐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开龙副研究员联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IF:16.6)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RISPRepi: CRISPR表观基因组编辑的多组学图谱》(CRISPRepi: a multi-omic atlas for CRISPR-based epigenome editing)的研究论文。论文截图研究团队整合了来自多种表观基因组编辑系统的组学数
-
工学院杨越与合作团队在流体力学量子计算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作为潜在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预期在未来能够解决部分现实世界中的难题。流体动力学是经典物理与工程应用中极具挑战的问题,可作为展示量子计算实用性与优越性的范例。北京大学工学院杨越与合作团队于2024年在流体力学量子计算研究中取得了系列进展:在理论方面提出了流体动力学的量子自旋表示[1,2],即通过广义Madelung变换,建立流体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量子薛定谔泡利方程之间的数学映射。这样可将流体系统视为一特殊的量子系统,便于直接在量子计算机上进行流动模拟;在算法方面提出了基于流体量子表示的哈密顿模拟算法,可对含涡动力学的可压缩/不可压流动以及标量对流反应扩散问题进行量子模拟[3,4
-
卢新民课题组揭示生物地理尺度多类群生物对物种入侵的非对称响应
明确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学效应是入侵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也是制定防控策略的基础。不同生物群落(如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往往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且呈现出一定的生物地理格局。然而,大量研究仅探讨了外来物种入侵对单一地点生物群落的影响、或在不同地理尺度外来物种入侵对单一生物类群的影响。这类研究的结果可能低估了植物入侵的综合生态效应,导致我们缺乏对物种入侵生态效应的全面理解。 有鉴于此,课题组沿1700公里纬度带的124个样点开展野外调查,探讨了喜旱莲子草入侵对植物、土壤真菌和地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及其纬度变化规律。发现喜旱莲子草的入侵降低了植物群落β多样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11-23
-
赵方庆团队综述环形RNA药物设计
环形 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 分子,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免受外切酶降解,因此比线性 RNA 更加稳定。自 2010 年代初以来,circRNA 在 RNA 适配体、 guide RNA 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甚至被用于 SARS-CoV-2 疫苗的研发。随着 circRNA 设计及体外和体内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大规模工程化生产中的潜力日益显现,有望成为一种稳定且低免疫原性的 RNA 治疗手段。2024 年 11 月 21 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团队在 Natu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11-23
-
我国学者在吸附式空气取水领域取得进展
图 空气凤梨启发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取水原理图。(a,b)吸附水蒸气及疏水传输原理;(c,d) PCP@LiCl纺丝过程及亲疏水取水原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76203、52006145、51521004)等资助下,上海理工大学王佳韵副教授、王世革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合作,在温敏纳米纤维空气取水研究领域取得进展。这一成果在以“受空气凤梨启发的超高效温敏吸湿纳米纤维用于太阳能空气取水(Tillandsia-inspired Ultra-efficient Thermo-responsive Hygroscopic Nanofibers for So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23
-
我国学者在胆汁淤积瘙痒分子机制和肝病治疗领域取得进展
图 胆汁淤积瘙痒分子机制及结构导向的无瘙痒副作用肝病治疗先导药物发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337002、92253305、22193073、31925017、22177006)资助下,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毓龙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陈煜教授团队合作,在胆汁淤积瘙痒分子机制及新型无瘙痒副作用肝病药物开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结构导向胆酸类似物的发现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且无瘙痒副作用(Structure-guided discovery of bile acid derivatives for treating liver dis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