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Cell Rep |刘小云/邱家章/张培培实验室合作发现志贺氏菌诱导应激颗粒的全新机制

    在感染过程中,病原菌常利用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向宿主细胞“注射”效应蛋白,靶向细胞中的关键信号分子,模拟或操纵宿主的信号通路,促进病原菌的入侵和增殖,这是许多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的重要感染策略。志贺氏菌(Shigella)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它能以极高的效率突破免疫防御,引起出血性腹泻和严重的肠道炎症。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北大第三医院樊东升团队发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新研究成果

    2024年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上发表题为《依达拉奉右坎醇舌下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ASTE-SL随机临床试验》(“Sublingual EdaravoneDexborneo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TASTE-S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The Innovation | 焦宁团队发展温和常压条件下混合聚烯烃的催化转化新策略

    2024年2月3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焦宁团队在The Innova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mixed polyolefins under mild atmospheric pressure” 的研究论文。塑料的大量积累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塑料缓慢降解过程中会产生微塑料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开发化学回收方法是处理废弃塑料污染的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目前,多数化学回收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红芳、杜军保团队研究提出预测ORS治疗儿童POTS疗效的新策略:荣登《柳叶刀》子刊封面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金红芳教授及杜军保教授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发现并首次提出了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疗效的预测模型,研究成果以论著形式发表于Lancet子刊eBioMedicine(IF=11.1),题为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edictive Model for the Effi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Nat Commun | 焦宁团队发展新型电子给体-受体催化氧气活化体系

    近日,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焦宁教授团队在国际专业期刊《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Dioxygen compatible electron donor-acceptor catalytic system and its enabled aerobic oxygenation” (氧气兼容的电子给体-受体催化体系及其在氧合反应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利用光能来驱动化学反应的发生。光化学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J CLIN ONCOL丨柯杨/何忠虎课题组发布首个“食管癌内镜筛查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证据

    2024年3月9日,肿瘤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何忠虎课题组“评价内镜筛查食管癌效果的人群随机对照研究(ESECC trial,NCT01688908)”的阶段报告。该研究为国际范围内首次通过大规模社区人群随机对照设计,证明规范的碘染内镜筛查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我国乃至全球广泛开展的食管癌人群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了目前最高等级科学证据。2022年全球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4-03-15

  • 工学院吴晓磊、聂勇课题组在Cell子刊揭示微生物组工程新策略

    梁任公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治学需要专精和博学的辩证统一,匠人精神和兼修之道并行。各行各业的匠人通过分工协作,共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博学则拓宽了匠人的思维边界,激发了创新变革。在个人治学与事业中,“专”与“博”的权衡取舍贯穿始终。无数个人的不断权衡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脉络。  同理,微生物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高效产出,也需要无数微生物“匠人”的分工协同。人类社会中“专”与“博”辩证统一的社会学原理是否可以应用到微生物社会中?1月17日,Cell子刊Cell Systems刊发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吴晓磊教授、聂勇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trade-off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3-15

  • 【光明日报】科技强产业 荆楚溢菇香

    早春时节,正值食用菌春管关键节点,湖北省院士专家服务农业发展“515行动”食用菌团队一行,赴湖北食用菌主产区指导食用菌产业冰雪灾后恢复生产,为企业和菇农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帮扶。 食用菌富含蛋白质、菌类多糖等营养物质,且具备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膳食纤维等特点,是健康饮食的不二之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荤一素一菇”是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其中“一菇”便是食用菌。 远安县茅坪场镇菌香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羊肚菌破土而出。(通讯员 晏华华 摄)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是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03-15

  •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合作发布《Nature》文章,报道Gabija免疫复合物结构

    2024年3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隆飞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es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Gabija anti-phage system”的研究论文。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70-x DOI: 10.1038/s41586-024-07270-x Gabija免疫是自然界已知丰度第三,仅次于限制修饰系统和CRISPR系统的原核生物免疫系统,仅由GajA和GajB两个基因组成却可以高效免疫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03-14

  • 创新的纳米颗粒疗法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恢复

    严重的烧伤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包括深层组织损伤,以及脓毒症和器官衰竭等致命疾病的风险增加。一个主要的担忧是肠道屏障的破坏,导致炎症和全身健康问题。这种分解使病原体侵入,使病人的病情恶化,并导致随后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鉴于目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副作用,迫切需要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纳米颗粒的应用已成为许多炎症相关疾病或氧化损伤的治疗方法之一。在2024年3月3日发表在《烧伤与创伤》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DOI: 10.1093/burnst/tkad054)中,来自中国陆军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创新的抗炎抗氧化纳米颗粒鲁米诺共轭环糊精(LCD)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严重烧伤引起的肠屏障损伤的

    来源:烧伤与创伤

    时间:2024-03-14

  • 峨眉山鸟类多层次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构建机制是全球变化下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山地系统因其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环境,成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形成机制的理想系统,但这种复杂性也为全面理解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形成机制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单一视角的研究并不足以概括生物多样性的全貌及其背后复杂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因此,采用一种全面的视角来研究生物多样性——不仅关注生物种类(即α多样性),还包括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异(即β多样性)。β多样性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间群落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由物种的替换(周转)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嵌套)来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4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课题组开发出检测神经细胞中受体活性的新方法

    2024年3月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课题组题为“Specific pharmacological and Gi/o protein responses of some native GPCRs in neurons”(神经细胞中一些内源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特异药理和Gi/o蛋白激活效应)的研究论文。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重要的药物靶点。G蛋白是它们的主要效应物。GPCR能够激活不同的G蛋白亚型,如Gi/o、Gs、Gq和G12/13介导下游信号。然而,其信号传递可能因配体或细胞环境的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03-14

  • 川大华西医院生物治疗科彭星辰教授团队联合华西口腔医院团队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文 创新性证实...

    近日,我院生物治疗科彭星辰教授团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研究团队围绕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防治的合作研究成果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K12 Alleviates 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for Malignant Head and Neck tum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在国际临床肿瘤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IF:45.4)在线发表。该研究从口腔微生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4-03-14

  • PNAS|四川大学林宏辉课题组与加州大学柳波课题组合作解析BUB3.3调控植物纺锤体组装检验点的新机制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 SAC)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监控点,确保所有染色体正确连接到纺锤体微管并在赤道板上整齐排列后,细胞才能进入分裂后期进行染色体分离。尽管已有研究表明植物SAC在组成和功能上与其他真核生物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近日,四川大学林宏辉教授课题组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柳波教授课题组合作在PNAS发表了题为“The Arabidopsis BUB1/MAD3 family protein BMF3 requires BUB3.3 to recruit CDC20 to ki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14

  • BMC Biology | 徐书华团队解析苗瑶人群的遗传起源与基因纽带

    2024年3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徐书华团队的研究成果“Reconstructing the ancestral gene pool to uncover the origins and genetic links of Hmong–Mien speakers”。该项研究基于现代苗瑶人群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建立新方法重构苗瑶语系人群的祖源基因库,结合亚洲地区的现生人群与古人基因数据系统分析苗瑶人群的遗传结构及复杂演化历史,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揭示了苗瑶语系遗传起源以及苗瑶人群的基因纽带。苗瑶人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3-14

  • 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揭开全球变绿和森林死亡加剧并存之谜

    数十年来,全球植被生长增强,即全球变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院士团队系统探索了全球变绿现象的特征、驱动因子以及对地球系统的反馈作用,代表性成果发表于Nature Climate Change(2016,doi:10.1038/nclimate3004;2017,doi:10.1038/nclimate3299)、Nature Review Earth & Environment (2020,doi:10.1038/s43017-019-0001-x)、Nature Geoscience (2022,doi:10.1038/s41561-022-01061-7)、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3-14

  • Nature Plants | 焦雨铃课题组与合作者完成首个多细..

    Nature Plants | 焦雨铃课题组与合作者完成首个多细胞植物染色体的部分设计与合成合成基因组学通过设计与合成重塑基因组,既可以探索基因组的组织规律,也是改造基因组、创造人工生命的底盘技术。随着人们对基因组认识的不断深入和DNA合成技术的不断进步,合成基因组学已成为科学探索新前沿。非细胞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已实现了基因组的人工合成。去年11月,国际酵母基因组合成计划(Sc2.0)宣布第二阶段重大进展,完成了全部16条染色体和一条特殊设计的tRNA新染色体的设计与合成。然而,多细胞生物基因组庞大,表观遗传调控复杂,难以转化和定向重组DNA大片段,难以实现个体再生,给多细胞生命的基因组合成带来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3-14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伊成器课题组..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 伊成器课题组综述基于RNA靶向修饰的碱基编辑技术2024年2月28日,北京大学、生命中心伊成器团队应邀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 RNA base editing via targeted modifications”的综述文章,对基于RNA靶向修饰的碱基编辑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对RNA碱基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启示。图 基于A-to-I、C-to-U和U-to-Ψ转变的RNA碱基编辑技术原理碱基编辑器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强大工具,并为治疗人类疾病带来了巨大希望。DNA碱基编辑工具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3-14

  • Nature Methods | 李毓龙实验室升级五羟色胺探针实..

    Nature Methods | 李毓龙实验室升级五羟色胺探针实现超高灵敏度的双色成像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也被称作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5-HT信号的失调与多种脑部疾病相关,如抑郁症、焦虑、成瘾、偏头痛和癫痫等。目前,多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靶向5-HT能系统,如5-HT再摄取抑制剂“百忧解”(fluoxetine,氟西汀)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在活体动物中对5-HT动态变化的高时空分辨率检测对深入理解5-HT能系统在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调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3月5日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3-14

  • Nature Biotechnology | 伊成器课题组开发升..

    无义突变是发生在mRNA编码区上的突变,在人类疾病相关的单碱基突变中占比约20%,会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产生,最终导致蛋白产物截短和功能缺失。2024年3月6日,北京大学、生命中心伊成器课题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在线发表“Near-cognate tRNAs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pseudouridine-mediated readthrough of 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s”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通过过表达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3-14


页次:69/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61][62][63][64][65][66][67][68][69][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