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昆明植物所在苏铁属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是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基础科学问题。其中,纬度梯度格局,即物种多样性沿着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现象,是最常见的多样性分布模式,自1807年Alexander von Humboldt提出以来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有一些类群的分布显示出相反的模式,即多样性在赤道附近较少,而在远离赤道的地区增加(即:逆纬度梯度格局)。在以往的研究中,逆纬度梯度格局的形成机制较少受到重视,或被引用为“规则的例外”,关于它们潜在的生态和进化原因知之甚少。   苏铁是一类古老的种子植物,在地质历史中曾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现今主要局限于中低纬度地区。有趣的是,现存苏铁的全球多样性分布与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多组学研究揭示竹类植物生活史转变和物种多样化的遗传机制

      多倍化或称基因组加倍是植物演化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广泛发生于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的各个演化阶段,特别是在与重大地史、气候事件相关的演化节点上,并伴随着整个被子植物和诸多大科大属的兴起。然而,在亚基因组水平上,对于多倍化如何促进植物适应性演化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认识仍然不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新近(5百万年内)多倍化且未发生大规模物种分化的作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如小麦、花生和棉花),或因多倍化时间太过久远而丧失了亚基因组完整性的类群(如向日葵)。竹类植物是禾本科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亚科之一,其中木本竹类包括温带木本分支、新热带木本分支(均为四倍体)和旧热带木本分支(六倍体)约有1576种,占整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昆明植物所发表竹类组学和分类学信息平台

      竹类植物是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的总称,与水稻、小麦、大麦和燕麦同属于禾本科BOP分支,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2013年以来,毛竹和芸香竹的基因组草图,以及麻竹参考基因组相继完成。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的论文发布了11个代表各主要分支和倍性的竹类植物参考基因组(Ma et al., 2024)。至此发布的竹类植物基因组已有18个,其中6个为草图,12个为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2个草本竹类和10个木本竹类)(图1)。为更好地服务竹类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功能研究,有效归纳和整理这些海量组学和分类学数据已经成为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蜂蜜酵母回收沼液氮磷钾产单细胞蛋白研究获进展

     2022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80亿,人类对动物蛋白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大。在过去50年中,肉类产量增加了三倍多。现在,世界每年的肉类产量超过3.4亿吨。然而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污,2016年全国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达到38亿吨,每年养殖废水排放超过100亿吨。厌氧发酵能将粪污中的碳元素转化为可再生的沼气能源,但剩下的大量富含氮磷钾的沼液无法直接排放。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常常超过周边土地的承载能力,易造成二次污染,而通过活性污泥、鸟粪石、膜过滤等物化方式处理沼液又存在成本高,处理能力低,资源浪费等限制。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耐碱汉逊德巴利酵母利用高氨氮沼液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中获进展

     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蛋白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由微生物(如微藻、细菌和真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被认为是传统动植物蛋白饲料的可持续性替代品。碳源和氮源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其费用一般占SCP生产总成本的45-75%。目前许多研究都集中在以工农业废弃物作为SCP生产的碳源,而对氮源的研究欠缺。廉价且高效的氮源是SCP可持续生产的重要一环。   沼液,作为厌氧消化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各种氨基酸、挥发酸和氮、磷、钾等元素,其中氨氮(NH4+-N)含量占总氮的60%以上。传统上将沼液作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4-氮杂吲哚啉的绿色合成中获进展

     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EDA complex)具有无需额外光敏剂、转化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近年来在构建具有挑战性的C-X (X = C,N,O,S,P) 键的反应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其中,N-吡啶盐类化合物凭借其本身的缺电子特性而广泛作为EDA复合物的电子受体参与反应,从而实现高效C-C、C-B或C-S键构建以及吡啶的区位选择性官能团化修饰(图1A&B)。此外,兰州化物所苏毅进研究员通过N-吡啶盐与极性不饱和化合物的[3+2]环化反应,巧妙地将缺电子的吡啶盐原位转化为富电性的[3+2]去芳构化的烯胺结构中间体,从而与分子内吸电子基组成相应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高寒针叶林根际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能力的海拔模式研究中获新进展

     陆地生态系统在表层土壤中固存了大量的有机碳,这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变化的环境背景下理解土壤积累及调控机制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其中,根际作为森林通过根系活动影响土壤碳汇功能的关键界面,为深入理解多变环境下土壤碳汇变化与固碳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此外,由于环境变化会显著改变植物对地下的碳分配,从而改变根际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这些变化势必对根系活动介导的土壤碳过程产生深刻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根系活动调控土壤碳动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海拔梯度作为天然的环境变化研究平台,通常被生态学家用于检验特定的生态学假说。但目前有关根际土壤微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土壤原生生物随亚高山森林演替的群落动态研究中获新进展

     原生生物作为土壤微生物组的核心成员,其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养分循环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原生生物还可以通过捕食和生态位竞争等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形成复杂的互作关系。森林演替是地上和地下联动的一个过程,之前研究主要关注了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古菌和真菌等)在森林演替中的协同变化规律。然而,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如何变化?是否存在特定的演替模式?特别是在人工林和天然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动态变化及其生物(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驱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回答。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根系分泌物调控亚高山森林优势种更新的研究中获进展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活根系释放到根际环境中的多种有机物与无机离子的统称,主要包括一些组成丰富的低分子有机物和质量占比高的生物大分子,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物来调节土壤生态系统。近年来,根系分泌物在调节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根系-土壤-微生物相互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前人研究主要关注根系分泌物的地下生态学效应,却忽略了根系分泌物对地上植被动态的反馈,目前根系分泌物对植被更新的调控作用研究仍然十分匮乏,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植物群落演替中根际生态潜在调控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森林生态过程与调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揭示道路边坡恢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机制

     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持续增加,人们加大了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努力。大型工程建设导致大量裸露边坡,极大地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样性。为逆转道路边坡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传统上人们倾向于采用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手段,往往忽视了微生物在恢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土壤微生物对于调节地上和地下的养分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我们对于这些传统恢复手段在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网络复杂性的长期影响仍缺乏深入了解,这正是导致生态系统恢复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中国科学院成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揭示有机肥和生物肥提升土壤氮有效性的调控机制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过量的化肥被施加到生态系统中,这引起了土壤酸化、水体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用环境友好型的生物肥料和有机肥代替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氮素养分的有效性,还能减少过量化肥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是生物肥料的典型代表,已有研究表明施加BA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有效性,但BA通过改变土壤中哪些氮转化过程进而增加土壤氮素养分有效性尚未可知。关于有机肥对土壤氮转化过程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但研究结果也存在争议。   基于此,中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森林树种氮吸收方面获得进展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植物主要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并受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影响。植物对不同形态无机氮的吸收偏好以及吸收偏好的时空分异体现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围绕森林树种的氮吸收,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组尹春英研究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   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氮沉降如何影响森林树种氮吸收偏好和分配仍然存在争议。基于此,博士生罗林,以青藏高原东缘广泛分布的青杨(Populus cathayana)的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了不同水分梯度(水分良好/轻度干旱/重度干旱:80/60/40%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合作研发生命策略指数评估物种灭绝风险

     地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这场考验对我们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将人类推向了一场关系到地球生物历史的重大时刻,即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表现出极其复杂和动态的变化趋势。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着关于如何有效评估和保护物种的重要问题。当前,物种灭绝评估涌现出多种方案,包括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地球生命力指数(LPI)以及进化独特和全球濒危(EDGE)计划。然而,大多数现有的保护评估技术未能全面衡量影响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键因素,往往忽视了遗传变异的潜力以及物种扩散拓殖能力在整个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所在污水处理的人工智能预测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污水处理行业属于十大碳排放行业之一,在当前污水处理行业提标改造的大背景下,其能耗将进一步增加,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势在必行。由于污水处理过程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时滞、强耦合等特点,目前基于人工经验的运行管理方式往往存在滞后性及不确定性,难以满足污水处理减污降碳新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断发展为污水处理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数据是建模的基础,当污水厂数据量不足时,模型的预测精度往往难以满足要求。针对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污染生物治理项目组谭周亮研究员团队采用迁移学习算法Two-stage TrAdaBoo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成都生物研究所完成物种聚集分布模式研究的万字英文综述

     物种分布是生物多样性呈现的基本模式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某种程度的聚集。因此,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家普遍使用“分布聚集”(Distributional aggregation)一词来描述物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非随机分布。然而,随着研究情景与观察视角的多样化,“分布聚集”一词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也导致了不同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理解,可能会阻碍分布聚集理论和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际应用。因此,亟需一个理论框架对“分布聚集”的定义进行规范,并能够统一或连接不同研究场景下其多样化的含义。   基于上述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入选项目中期检查评估会议在长沙召开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王学定研究员、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袁家虎研究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赵伟研究员、成都分院组织人事处业务主管杨薇薇等一行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项目中期检查评估。   在中期检查评估会议上,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王克林感谢中国科学院和成都分院对研究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和支持,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从建站背景、基础条件、研究进展、科研任务、人才队伍、示范应用、社会影响等方面对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对研究所,特别是环江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猪禽动态营养需求与精准营养供给技术研究”召开2023年度总结会议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猪禽动态营养需求与精准营养供给技术研究”2023年度总结会议于成都市召开。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处处长葛毅强和项目专员李转见,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熊本海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和高级畜牧师李安军等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黄瑞林研究员、各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黄瑞林主持。   黄瑞林就项目进展情况作整体汇报,各位骨干就各自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汇报。葛毅强充分肯定项目执行两年期内取得的成果,并强调研究要做到“问题来自于产业,成果落地到产业”。各位咨询专家对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亚热带生态所“三普”剖面调查采样任务取得阶段性进展

      11月25日,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外业质控团队、省“三普”外业技术专家组、湘西州土肥站和吉首市土肥站领导在吉首现场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承担的湘西州剖面样点调查与采样项目实施情况,并对采样组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交流。陈香碧研究员代表项目团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亚热带生态所承担湘西州任务内容、现阶段进展、工作计划及团队运行机制。李裕元研究员作为踏勘组资深专家,重点介绍了时隔四十年再次开展土壤普查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场情况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湘西新闻联播》栏目播出。   本次湖南省“三普”剖面调查与采样工作,亚热带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西南喀斯特坡地土壤-表层岩溶带结构与水文过程协同演化

      碳酸盐岩地貌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至15%,由于其强烈的可溶蚀性,导致土层浅薄,下伏表层岩溶带裂隙、管道网络遍布,空间异质性高,水文过程极其复杂且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预测喀斯特区水文过程如何响应极端气候及人类干扰变得至关重要。要在类似喀斯特区极高异质性地质背景下,实现基于有限参数条件的水文及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的准确刻画,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水文过程、植被、土壤、表层岩溶带、基岩和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反馈机制。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陈洪松课题组,前期在小流域尺度上,通过物探发现土壤厚度与表层岩溶带深度显著正相关,小流域植被群落、土壤类型、岩溶发育程度之间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 稻田土壤甲烷微生物同化效应与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以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谢差异。其中甲烷被甲烷氧化菌氧化过程中,一部分碳被氧化成CO2排放到空气中,另一部分被转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并最终进入土壤成为SOC,然而,后者很少引起关注,两类甲烷氧化菌在稻田土壤甲烷碳转化的相对贡献及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明确稻田土壤中甲烷碳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对预测稻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和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流域农业环境研究中心吴金水研究员团队成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4-03-16


页次:66/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61][62][63][64][65][66][67][68][69][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