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我国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激酶靶点细胞筛选库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兴起,对“人类杀手”——癌症的诊治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肿瘤的“精准医疗”主要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个方面,指借助肿瘤患者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确定肿瘤发病关键因素,个性化的设计用药治疗方案。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该细胞库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精准治癌难在哪儿?许多肿瘤的发生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激酶”发生突变导致异常活化引起的,因而针对这些突变激酶的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这些激酶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7-04-21

  • 中科院学者Nature子刊最新解析调控肠道免疫炎症平衡的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Bap180/Baf180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of intestin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Drosophila and mice”的文章,利用果蝇构建了成熟的病原菌感染模型,并利用大规模遗传筛选体系,寻找到Bap180因子具有调节肠道天然免疫平衡的新功能。这一研究成公布在4月18日的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潘磊研究员和巴斯德研究所唐宏研究员,第一作者为贺晓萌助理研究员和俞珺璟副研究员。肠道组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0

  • Oncotarget:小分子RNA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激活癌基因

    生物通报道 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调控了染色质的结构,所以在大多数癌症发生过程中显示组蛋白甲基化的异常改变,这与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来自同济大学陆东东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miR372促进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产生的剪接本JMJD2AΔ激活肝癌细胞中癌蛋白Pim1的活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Oncotarget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A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转录水平上促进了miR372先体的产生,并进一步导致了前体miR372的成熟。并且通过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过量的 miR372能抑制JMJD2A第13外显子右翼和第14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0

  • Developmental Cell同期发表清华大学生科院两项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北大联合生命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pectraplakin Induces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Fusogens and the Actin Cytoskeleton to Promote Cell-Cell Fusion”的文章,揭示微丝骨架调控细胞-细胞融合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欧光朔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杨艺红和张焱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另外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研究组探讨了在能量匮乏条件下细胞自噬如何被诱导的分子机制,并发现细胞能量感受器S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20

  • 湖南大学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NA probes for monitoring dynamic and transient molecular encounters on live cell membranes”的文章,研发出了用于监测活细胞膜上动态和瞬态分子间相互作用的DNA探针,获得了DNA新型步行探测器研究的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由湖南大学谭蔚泓教授领导完成,首次报道了一种可用于研究膜脂分子动态瞬时相互作用的分子检测与跟踪技术——一种基于DNA的新型步行器。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9

  • 武汉大学教授发表Cell子刊文章:自噬与流感病毒

    生物通报道:来自武汉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Matrix Protein of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 Induces Mitophagythat Suppresses Interferon Responses”的文章,发现人副流感病毒HPIV 3型基质蛋白能诱导线粒体自噬、抑制干扰素反应,从而系统性地阐明了病毒的不同蛋白可以相互协作调节细胞自噬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并利用自噬体的双层膜结构便于自身的复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陈明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8

  • Cell Death Dis: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9A promotes tumor cell growth and invasion by silencing CASP1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cells”的文章,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手段,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9A(或EHMT2)参与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杂志上,由同济大学张帆研究员领导完成,第一作者为同济大学生科院的硕士研究生黄天浩,博士研究生李旺,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8

  • 南京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发表JCI文章获糖尿病研究重要进展

    广东工业大学赵子建教授与南京医科大学李晓曦博士合作研究,揭示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1型糖尿病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并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结果以“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meliorate type 1 diabetes and autoimmunity”(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缓解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为题于2017年4月4日在线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赵子健教授和李晓曦博士,第一作者为南京医科大学毕歆云博士。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因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8

  • 中科院上海研究院在生物信息领域重要期刊发表文章

    随着基因组测序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数量并不是随生命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在不断探索中,人们发现真核基因转录首先会产生mRNA前体(pre-mRNA),然后按照特定的剪接方式产生成熟mRNA。有些基因的pre-mRNA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这一过程被称作可变剪接(或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可变剪接是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它让同一个基因能够编码出不同的转录产物和蛋白质产物,因此,也是产生基因组规模与生物复杂性之间矛盾的根源之一。细胞核内的pre-mRNA经过5’加帽、剪接、3’末端切割加尾部等步骤形成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4-18

  • 清华大学****最新Science文章:一种维持正常抗体免疫应答的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大学免疫学系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phrin-B1-mediated repulsion and signaling control germinal center T-cell territoriality and func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种维持抗体免疫应答正常运转的新机制,有助于为抗艾滋病和针对其它病毒的抗体疫苗研发开拓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3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祁海教授,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抗体免疫应答与“生发中心”反应调控的分子机制,就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在《自然》等高水平期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7

  • 厦门大学生科院最新PNAS文章

    厦门大学生科院王义权教授课题组用基于TALEN的基因敲除技术和热启动子介导的基因过表达方法,研究了Cer基因对Nodal信号通路中Nodal、Lefty和Pitx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了文昌鱼胚胎发育时Cer是如何通过控制Nodal等基因的不对称表达,实现胚胎两侧器官的不对称发育。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助理教授李光博士,和2016届硕士研究生刘娴。文昌鱼是介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人们早已知道文昌鱼是进化发育(Evo-Devo) 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然而受到实验室繁育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文昌鱼模式动物化进程艰难而缓慢,此论文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7

  •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发表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的文章,取得了光学超分辨显微领域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刘宇嘉,以及麦考瑞大学的陆怡青博士,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生杨旭三。通讯作者之一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席鹏教授。这项研究在高掺杂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上利用光子雪崩效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4

  • 昆明医科大学等最新文章发现阻断肺腺癌骨转移新途径

    2017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云南省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研究中心)杨祚璋教授、东南大学医学院苏振毅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Judy Park DeWitt博士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由The Lancet和Cell合作主办的《EBioMedicine》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Fluvastatin Prevents Lung Adenocarcinoma Bone Metastasis by Triggering Autophagey”。骨转移是肺癌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双磷酸盐和地诺单抗是控制肿瘤骨转移的主要治疗药物,然而这两种药物均会增加下颌骨骨质破坏的风险。Statins是一种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

    时间:2017-04-14

  • 中国10院士三亚“论稻” 袁隆平透露超级稻新进展

    中新社三亚4月12日电 (记者 尹海明 黄艺)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1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论坛吸引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内的10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台论“稻”。袁隆平在论坛上透露了超级杂交稻发展新进展。“今年我们正在向新目标亩产1130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如果大家有空,去开开眼界,我们现在有(产量目标为)17吨的超级杂交稻,我有把握说,有90%的可能性上17吨。”袁隆平演讲时说。袁隆平介绍说,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共分四期。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于2014年取得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组验收,在湖南溆浦县百亩片亩产达1026.7公斤(15.4吨/公顷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7-04-14

  • Nature Plants同期发表两项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研究组揭示了控制水稻粒宽与粒重关键基因GW5通过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onsteroids, BR)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新机制,初步阐述了其功能作用模式与遗传调控网络,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同期也刊登了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报道了RNA编辑关键因子MORF蛋白可以和PLS-type PPR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复报道了RNA编辑关键因子MORF蛋白可以和PLS-type PPR蛋白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促进PLS-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3

  • eLife:肺炎细菌如何抵御人体细胞自噬的清除作用?

    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菌毒性效应子抑制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该研究详细地阐释了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pneumophila)利用其分泌的毒性效应子RavZ切除细胞自噬的关键蛋白质LC3-PE(磷脂酰乙醇胺修饰的LC3蛋白)的分子机制,嗜肺军团菌利用该机制导致宿主细胞自噬体无法形成,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宿主细胞的抵御功能。这一研究由吴耀文博士领衔的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德国马普化学基因组学中心(ChemicalGenomics Centre of the Max Planck Society)的联合团队完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嗜肺军团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一种原发的人类病原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3

  • 中科院PI最新Nature子刊解析细菌脂多糖跨膜转运机理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lipo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by ABC transporter LptB2FG”的文章,解析了一种新型ABC transporter LptB2FG膜蛋白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了这种新型ABC transporter从细胞膜上抽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分子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0日的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生物物理所黄亿华研究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3

  • 赛默飞质谱助您辨别“挂羊头,卖狗肉”

    引言“挂羊头,卖狗肉”是日常用的一个熟语。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句话已经难以反应最真实的情况,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狗已经不作为食用肉的来源,即使在极少数食狗肉的地方,狗肉的价格也往往比羊肉还高,已经失去了造假的意义。但是,这种商品标识与实际商品的组成不一致的情况,却是长期存在的。 自从 2013 年欧盟“马肉风波”之后,中国肉类掺假的现象也屡见报道,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肉类真实性的担忧。这种非标明的添加,极大的扰乱的市场次序,影响相关宗教人士、特殊风俗与部分肉类禁食人士的情感与健康,也带来了潜在致病性和疾病控制的难题。目前最常用检测的方法有:基于核酸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和基于抗体抗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3

  • 华中农业大学最新Nature Genetic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alyses of primitive, wild and cultivated citrus provide insights into asexual reproduction”文章,以柑橘原始种、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基因组为基础,采用比较基因组、遗传学和转录组等方法解析了柑橘“多胚”形成的分子基础,锁定了关键基因CitRWP。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0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徐强教授,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王霞、徐远涛、张斯淇及西南大学曹立副研究员。种子由多到少、由大到小,以及生殖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2

  • 鄢和新教授: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

    生物通报道: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鄢和新教授、王红阳院士团队发表了题为“Reversible transition between hepatocytes and liver progenitors for in vitro hepatocyte expansion”的文章,破解功能性肝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难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同时来自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Takahiro Ochiya团队也在近期取得了肝再生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实现了原代肝细胞在体外的扩增和培养,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众所周知,肝细胞在体内具有强大的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4-12


页次:612/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