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杨焕明教授发表Science文章:二号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生物通报道:2006年,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的杨焕明教授等人首先完成了所承担的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北京区域”(短臂由标志D3S3610至端粒区段约3千万个bp)的测序和分析,在Nature杂志公布了人类3号染色体的DNA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时隔11年,包括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公布了多条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对此杨焕明教授表示,“如果说基因组测序是‘读懂生命密码’,基因组合成就是在‘编写生命密码’,从读到写,是一个巨大飞跃。”其中杨焕明教授等中国学者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同发表的“Deep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ynII, 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13

  • 天津大学同期刊发两篇Science文章:合成生物学重大成果

    生物通报道:由天津大学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元英进领导的研究组3月10日在Science杂志上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报道了全化学合成重新设计的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十号染色体,长达707 Kb,创建了一种高效定位生长缺陷靶点的方法(pooled PCRTag mapping[PoPM]),解决了合成型基因组导致细胞失活的难题,并且提供了一种表型和基因型关联分析的新策略,有助于延伸对基因组和细胞功能的认知。另外一篇文章首次报道了精确匹配设计序列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化学合成,验证和评判了当前真核生物人工染色体的设计原则。同时,开发了定制化人工构建酿酒酵母环形染色体的方法,为研究染色体重排、癌症、衰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13

  • 清华大学Science发布重大成果:十二号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生物通报道:最新一期(3月9日)的Science杂志公布了酵母基因组计划的多项重大成果: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研究人员报道了多条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合成染色体,其中清华大学生科院戴俊彪研究组发表题为“Engineering the ribosomal DNA in a megabase synthetic chromosome”的文章,实现酿酒酵母十二号染色体的人工合成。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戴俊彪研究员,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CLS五年级博士生张维民、生命学院PTN六年级博士生赵广厚和生命学院PTN五年级博士生罗周卿。戴俊彪研究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10

  • 中科院青年学者Natue子刊获得骨骼系统稳态维持新发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322027,31371463)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邹卫国研究员课题组,在骨骼系统稳态维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泛素连接酶SMURF2通过调节成骨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相关信号途径影响骨骼系统稳态的新机制。研究成果以“SMURF2 regulates bone homeostasis by disrupting SMAD3 interaction with vitamin D receptor in osteoblasts”(SMURF2通过影响成骨细胞中SMAD3与维生素D受体的相互作用调节骨骼系统稳态平衡)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3-10

  • Gut:IR-58—潜在的结肠直肠癌靶向药物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史春梦教授课题组于2016年11月14号在Gut杂志(IF:14.921)发表了名为《Identification of a fluorescent small-molecule enhancer for therapeutic autophagy in colorectal cancer by targeting mitochondrial protein translocase TIM44》的文章,首次鉴定了一种新的近红外(NIR)荧光团自噬增强子可作为潜在的结肠直肠癌靶向药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的: 由于对自噬过程的调节有益于癌症治疗,因此鉴定新型自噬增强子

    来源:锐博生物

    时间:2017-03-10

  • 大连医科大学****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大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b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omega-hydroxylase 4A14 gene attenuates hepatic steatosis and fibrosis”的文章,发现细胞色素P450 ω-羟化酶4A14(CYP4A14)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未来也许可以作为治疗NAFLD的治疗靶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是大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管又飞教授,管教授现任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作为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9

  • 香港中大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

    新华社香港3月7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中文大学7日宣布,该校医学院研究人员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组图谱,这一突破性发现有助评估鼻咽癌病人的预后情况,并向鼻咽癌的个人化治疗迈出一大步。鼻咽癌是华南地区常见的癌症,也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头颈癌。据介绍,鼻咽癌大多与感染EB病毒相关。由于缺乏早期病征,60%至70%患者于确诊时已届晚期,治疗效果较差。为了解EB病毒阳性鼻咽癌的基因结构,2015至2016年期间,中大研究人员对超过100名感染EB病毒的鼻咽癌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为其中部分个案的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癌细胞中发现的基因变异和结构变异,较以往研究所发现的多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7-03-09

  •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 Genetics发表基因组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杜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棉花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仅首次提出了棉花纤维驯化的遗传学基础,而且阐述了驯化对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这对于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和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6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教授,以及国杜伦大学Keith Lindsey教授,第一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王茂军。张献龙教授研究组曾通过集合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和常规育种评价等技术,创制了784份分别以海岛棉、达尔文棉和毛棉等为供体的陆地棉远缘杂交高世代材料,借助分子标记和主要农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8

  • 北京师范大学“百人”教授发表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distinct entorhinal cortex to hippocampal CA1 direct circuit for olfactory associative learning”的文章,报道了直接侧向嗅觉联想学习所必需的神经环路。这项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于海马结构学习功能的了解。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6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章晓辉教授,章教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理所神经生物学专业,其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解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8

  • Science点评推荐复旦大学生科院教授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新获得了123个物种的转录组序列,重建了蔷薇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了蔷薇科不同类型果实的演化历史,并揭示了基因组加倍与果实演化之间的联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3月1日国际进化生物学顶级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封面上,同时Science主编网站EurekAlert-AAAS对这项成果进行了评论并推荐。复旦大学遗传与发育协同创新中心的马红教授与黄冈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项俊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2013级本科生项耶子和青年副研究员黄建勋博士为此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被子植物的果实形态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8

  • 清华学者eLife:细胞自噬具有防御病毒的作用

    2017年2月2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玉乐研究组在eLif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utophagy functions as an antiviral mechanism against geminiviruses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细胞自噬是一种植物抗双生病毒机制,并阐明了细胞自噬发挥防御病毒的机制。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的重要过程。在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被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 刘玉乐等最早报道细胞自噬参与植物免疫,然而其机制一直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8

  • 中国脑计划:2030年或闯入“终极疆域”

    脑科学研究不仅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领域,也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我国虽然在语音识别、脑组织显微成像等个别技术领域在国际水平上可以“领跑”,但要在更多的领域进入“领跑”梯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已启动的4个试点之一,进入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阶段。未来,哪个国家能领先占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的高地,很大程度上要看谁能率先实现基础研究和产业融合发展。“全球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正处在重大的历史窗口期,中国不容错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难掩急迫的心情:“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否则不进则退。”我国科技、经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7-03-08

  • 中科院,苏州大学最新Nature子刊:刺激机体免疫响应新途径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EGylated graphene oxide elicits strong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despite surface passivation”的文章,报道了聚合物包被的石墨烯虽然不会被巨噬细胞内吞,但却会加速巨噬细胞膜流动性,促进巨噬细胞迁移并诱导其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从而触发人体细胞强烈的免疫响应。同时这一研究也发现了一条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并使之付诸行动的新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7

  • 中南大学****讲座教授最新Molecular Cell文章

    生物通报道:中南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端粒调控机制,他们利用一种特异的端粒氧化损伤诱导系统,发现有丝分裂基因(NIMA)激酶家族成员Nek7,在端粒出现损伤时,会被召集到端粒附近,稳定TRF1。这项研究推动了端粒的调控机制的探索,为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机制的阐述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讲座教授苏冰课题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兰莉(Li Lan,音译)教授课题组共同完成,湘雅医院为第一单位,文章的第一作者为苏冰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博士谭嵘。其他研究人员包括匹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7

  •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发布古人类研究重大成果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针对2005-2016年在河南省发现的人类头骨碎片等多个化石,报道了新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研究指出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其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以及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3日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以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Erik Trinkaus。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化石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更新世中、晚期人类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6

  • 研究论文:宫颈癌诊断在中国极为有效

    据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主导的研究披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具备全国性宫颈癌筛检计划的国家中,从宫颈癌高风险女性体内取一小部分细胞样本的做法可以作为一种具成本效益且准确的宫颈癌早期诊断策略;本研究的共同作者来自位于北京的国家癌症中心和肿瘤医院(National Cancer Centre & Cancer Hospital)。在纳入本研究的所有国家中,中国是宫颈癌检测准确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可能是因为相对新型的技术得到了使用。在中国,宫颈癌对于15-44岁的女性而言是第二常见的癌症,它也是针对女性的、排在第七位的最常见癌症死亡原因(每年的死亡人数近3万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为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7-03-06

  • 清华大学医学院Nature子刊报道昆虫肠道微生物稳态的调节机制

    2017年3月1日,国际微生物学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微生物学》 (Nature Microbiology)以长文 (Article) 的形式在线发表了“A Mesh-Duox pathway regulates homeostasis in the insect gut (Mesh-Duox信号通路在调节昆虫肠道稳态中的作用研究)”的学术论文 。该研究首次在重要病媒昆虫中阐明肠道微生物在非感染条件下维持稳态的分子机制,随后利用果蝇模型对发现的分子机制进行了验证。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高冠军研究员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来自程功研究组的博士后肖小平、庞晓静、以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3-03

  • 中国学者最新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Cas9变体单碱基编辑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recise base editing in rice, wheat and maize with a Cas9- cytidine deaminase fusion”的文章,利用Cas9变体(nCas9-D10A)融合大鼠胞嘧啶脱氨酶(rAPOBEC1)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GI),构成了高效的植物单碱基编辑系统nCas9-PBE,成功地在三大重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基因组中实现高效、精确的单碱基定点突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27日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遗传与发育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1

  • 生命科学高被引中国学者公布(完整名单) 陈赛娟、张启发等入选

    来自爱思唯尔科技部的消息,近期爱思唯尔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这一榜单基于客观引用数据对中国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榜单内容包括多个学科领域,比如生命科学领域的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农业与生物科学,免疫和微生物学等多个方向。 具体名单如下: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学者姓名目前工作单位学术领域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韩家淮厦门大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Schachner, Melitta汕头大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黄蓬中山大学生化,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3-01

  • 清华大学,东方肝胆医院发表Nature子刊解析与癌症有关的lncRNA

    2017年2月1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鲁志课题组、信息学院与医学院张奇伟课题组以及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王红阳院士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合作发表题为Recurrently deregulated lncRNA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了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多个新型长链非编码RNA基因(lncRNA),发现了可以作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新型RNA分子标志物。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极高,侵袭能力强,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3-01


页次:616/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