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清华大学生科院2017开年连发Nature,Cell文章揭示关键结构生物学

    生物通报道:清华大学生科院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2017年开年也连续在Cell,Nature杂志上发表重要成果,首先高宁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所陈雷研究组合作,报道了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的中等分辨率(5.6Å)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KATP组装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工作机制提供了结构模型。ATP水平升高时关闭,从而使钾离子无法外流,进而使膜的兴奋性增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细胞内的代谢水平转化为电信号。这些离子通道广泛的分布于很多组织中,并且参与多种生命过程。在胰岛β细胞中,KATP可以间接的感受血糖浓度,控制胰岛素的释放:当血糖升高时,由于β细胞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20

  • 中科院知名学者PNAS发文: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熊猫遗传奥秘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魏辅文研究员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是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等领域的权威科学家,2006年有关大熊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曾入选了年度美国Discover杂志12大生物科技新闻,去年其研究组还在Science上发文揭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发了魏辅文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通过检测一只雄性小熊猫的基因组序列,并把它与大熊猫的重组装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从而阐明了熊猫趋同进化的遗传基础,并提出了一个通过基因组比对分析阐明趋同演化的例子。尽管大熊猫和小熊猫都被分类为食肉动物,但它们是从食肉祖先单独进化出来的,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9

  • 清华大学教授eLife新发现:抑制钙离子通道的新方式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一种抑制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新型方式:CMI即“碳末端介导抑制”,该项研究利用组成性及急性诱发的域间聚合,阐明了通道蛋白碳末端的三个关键域之间的协同法则,论证了CMI对通道门控和钙内流的抑制作用,分析了CMI机制与钙通道核心门控特性的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eLif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晓冬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刘楠、杨亚雄及葛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参与部分工作的作者还包括清华大学博士后刘敏博士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Henry Colecraft博士。细胞需要钙离子维系正常的生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9

  • 西安交大教授JACI发表新成果:表观遗传调控对过敏性疾的影响

    生物通报道: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nstitutive high expression of 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 in asthmatic 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 is caused by reduced microRNA-19a expression and leads to enhanced remodeling”的文章,发现蛋白质精氨酸转甲基酶在哮喘人群中发挥调控作用,并阐明了这一作用的途径及确切的分子机制,同时也证实了这一酶参与了组蛋白修饰和miRNA这两种表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8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最新文章:肿瘤耐药激酶AXL的膜内剪切机制

    酪氨酸激酶RTK(58种,20类受体型)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信号转导开关,通过调控其活力已成功发展了多种靶向药物,如抗癌明星药物易瑞沙Iressa®、特罗凯Tarceva®、索坦Sunitinib®、 赫赛汀Herceptin®和阿雷替尼Alecensa®等。AXL(Anexelekto;Greek for “uncontrolled”)是一种进化晚期才出现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最近发现其过度表达可介导肿瘤化疗产生的多种耐药性,但具体的分子机制还不明确。AXL的靶向抑制剂R428已于2011年进入临床I期。 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方课题组自2012年起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8

  • Cancer Res:剪接蛋白SRSF2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1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研究院(暂名)冯英组的最新研究进展“SRSF2 regulates alternative splicing to dr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该研究揭示剪接蛋白SRSF2通过调控与肿瘤相关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SRSF2是一个经典的SR蛋白家族成员,不仅可以调控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同时还在转录过程中发挥激活功能。冯英组之前的研究发现,肝脏中特异性敲除SRSF2基因,导致小鼠生长迟滞,肝脏功能严重损害,并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严重的肝细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1-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Cell文章

    生物通报道:耶鲁大学,同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协调哺乳动物掠食性狩猎的大脑回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2日的Cell杂志上。他们指出在控制情绪和动机的脑中心即杏仁核的一种神经细胞是提示动物猎捕食物的关键神经。另一种神经细胞则暗示了动物使用它的颌和脖子肌肉来咬和杀死食物。这项研究由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的Ivan E. de Araujo副教授领导完成,文章第一作者是耶鲁大学和同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韩雯斐(Wenfei Han),这项研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人员采用的技术是光遗传学,这是一种神经学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十年了。光遗传学是将光敏通道蛋白添加到想要研究的神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7

  • 清华大学医学院两位教授联合发表兄弟篇论文:免疫抑制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清华大学医学院的石彦、祁海研究组在1月12日的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接连发表两篇文章,通过体内外实验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在单细胞水平行使免疫抑制功能的一个新机制,这两项研究首次在体内外追踪单个细胞的行为,为Treg细胞如何抑制DC功能来实现免疫调节功能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免疫耐受及维持自身稳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工作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过去的机理研究虽然大量应用精确的遗传学手段,但通常在细胞群体水平观察表型,对单个Treg细胞如何工作鲜有涉及。这两篇论文研究的最初灵感来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7

  • 清华北大两位教授联合发表Cell:ATP敏感性钾通道结构

    生物通报道: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Pancreatic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的文章,报道了一个哺乳动物胰腺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结构,分辨率达到了5.6 Å,为理解这一通道在多个生理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观点。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2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陈雷(Lei Chen)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Ning Gao)研究员。这两位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和冷冻电镜等结构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6

  • 饶子和院士PNAS报道一个甲型肝炎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

    生物通报道:甲型肝炎病毒(HAV)仍然是很神秘的,它是物理上是非常稳定的。受体结合的部位以及病毒如何可以被破坏以释放基因组,都还是未知的。1月10日在《PNA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强有力的HAV特异性中和单克隆抗体——R10,可阻断受体附着和干扰病毒脱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的饶子和院士、牛津大学的David I. Stuart、Elizabeth E. Fry以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Xiangxi Wang,是这项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延伸阅读:JCB:清华饶子和院士和中科院胡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6

  • 中国科学家首次命名长臂猿科新物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1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云南省林业厅对社会发布,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将生活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白眉长臂猿新物种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中山大学教授范朋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等科学家联合国外长臂猿专家合作研究,通过外部形态、牙齿和分子遗传学等发现,确定了主要生活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白眉长臂猿是一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该物种和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在50万年前分化,分化时间大于或者接近很多已经被命名的灵长类物种。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

    来源:中青报

    时间:2017-01-16

  • 南京农业大学最新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paralogous decoy protects Phytophthora sojae apoplastic effector PsXEG1 from a host inhibitor”的文章,从全新的视角报道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为实现作物疫病的可持续控制指明了新的方向。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12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第一作者为马振川博士。王源超教授长期从事卵菌病害成灾机理以及植物疫病控制的应用基础研究,对检疫性植物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疫霉菌对寄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3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钱朝南教授Cancer Res发表鼻咽癌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鼻咽癌是头颈部肿瘤中转移率最高的,远端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最近,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第三肿瘤医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型6(SPINK6)确定为鼻咽癌通过EGFR信号转移的一个功能性调节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9日的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钱朝南教授。鼻咽癌是起源于鼻咽部最常见的癌症,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很高。鼻咽癌的病原学因素包括Epstein-barr病毒感染、种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3

  • 上海交通大学权威期刊最新综述介绍微生物群体调控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亚文团队周莲副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微生物领域综述期刊《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 2015年影响因子9.5)上发表了最新综述论文。文章针对农作物病原黄单胞菌的群体感应调控机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DSF-家族群体感应信号的化学结构多样性、调控功能的多样性、生物合成机制和群体感应退出机制。该文不仅梳理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而且提出了该领域的今后发展方向,对微生物群体感应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群体感应机制是微生物感应群体密度,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保守调控机制,与微生物的代谢、发育、适应环境和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17-01-13

  • Nature:华大基因前CEO王俊创办的碳云智能引发广泛关注

    生物通报道:中国一家最有趣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经实现了早期看似不切实际的诺言,利用人工智能(AI)来彻底改变卫生保健。1月5日,深圳iCarbonX公司创始人、华大基因前CEO王俊在数字生活峰会(Digital Life Summit)上表示,他们已经与来自世界各地、专门收集不同类型卫生保健数据的七家科技公司,结成了一个宏大的联盟。该联盟将使用算法来分析大量的基因组、生理学和行为学数据,并通过一个应用程序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定制的健康和医疗建议。这次公告应该说是iCarbonX期待已久的首次亮相,王俊于2015年10月辞去他在华大基因(BGI)的领导职位(Nature关注:王俊卸任华大基因CE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2

  • 清华大学发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文章

    2017年1月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课题组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细菌II型分泌系统的分泌素结构及其工作机制》(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ecretin Translocation Channel in Type II Secretion System)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冷冻电镜的研究手段首次揭示了细菌II型分泌系统外膜复合物GspD分泌素通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以及通道的半开放状态结构,结合相应的生化实验,阐述了底物通过II型分泌系统分泌素的分泌机理。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一系列不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1-12

  • 厦门大学博导最新文章:一种对抗细菌感染的保护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厦门大学生科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细菌性肠炎中SRC-3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上调CXCL2的表达来募集中性粒细胞进而清除细菌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4日在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俞春东教授,其他作者为卢绪强、陈媛、李明、莫萍丽、童章炜、王薇、万玮、苏国强、徐建明。俞春东教授研究组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第一,研究核受体及其转录协同因子在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以及其在炎症反应相关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第二,研究核受体及其转录协同因子在肝脏代谢及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细菌性肠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2

  • PM2.5细颗粒物呼吸毒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报道了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诱导生物体自噬和溶酶体相关功能紊乱的全新的毒理学机制,并对颗粒物在细胞/动物水平的呼吸毒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该成果的研究论文以Autophagy and lysosomal dysfunction: A new insight into mechanismof synergistic pulmonary toxicity of carbon black-metal ionsco-exposure为题在国际期刊Carbon(2017, 111, 3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1-12

  • 复旦大学青年教授余巍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酪氨酰-tRNA合成酶(TyrRS),因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必不可少的氨酰化作用而众所周知。最近,有研究证明TyrRS被转运到细胞核,并抵御由于氧化应激引起的DNA损伤。然而,TyrRS核定位的机制尚不明确。近日,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称,为了响应氧化应激,TyrRS会变得高度乙酰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9日的《PNAS》杂志。延伸阅读:复旦大学****郑丙莲等人PLOS发表microRNA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授余巍博士,其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是管坤良教授和熊跃教授。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1

  •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发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两个前所未有的GspD通道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胰泌素超家族,以及II类分泌系统底物运输的机制提供了一个结构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9日的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已发现四种蛋白质分泌途径,称为I、II、III、IV型分泌机制,其中II类分泌系统的胰泌素(Secretin)又称促胰液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即由十二指肠粘膜S细胞和分散在空肠(主要是上端)的S细胞释放的消化道激素,这种激素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脏外分泌腺分泌水和碳酸氢钠,刺激胆汁分泌,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11


页次:620/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6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