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手足口病毒柯萨奇A10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Structures of Coxsackievirus A10 unvei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viral uncoating”。该工作报道了手足口病毒柯萨奇A10(CVA10)三种不同生命周期的全颗粒原子分辨率结构以及脱衣壳中间体的中等分辨率基因组结构,这是该团队继完成对手足口病毒EV71,CVA16不同生命周期的全颗粒结构和功能研究后又一重要研究成果(Wang, X. e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12-12

  • 中山大学陈耀庆发文:流感HA-Stalk抗体发挥保护作用的另一种新机制

    研究人员近日报道了一种由流感血凝素颈部(HA-stalk)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新保护机制:通过空间位阻抑制神经氨酸酶(NA)活性,这种空间位阻能够阻断NA与唾液酸接触,从而抑制病毒的释放。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高达500万人感染流感病毒,其中死亡人数达29-64万人。流感病毒颗粒含有两种主要的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疫苗是防止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HA-stalk抗体是目前几种“一次性”通用流感疫苗研究的基础,因为它们可以预防广泛的流感病毒株。目前认为HA-stalk抗体的保护机制一个是将血凝素三聚体锁定在融合前构象中,从而阻断病毒融合和进入,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18-12-11

  • Cell子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的新机制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主要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组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最多的免疫细胞。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但其是否能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并不清楚。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研究发表了题为“Macrophage-associated PGK1 phosphorylation promotes aerobic glycolysis and tumorigenesis”的文章,揭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11

  • 李秀敏:耗时七年,Nature发文破解叶绿体谜题

    植物光合作用意义重大,而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的叶绿体,其蛋白输入机制依然是一个谜题。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IC236 links the outer and inner membrane translocons of the chloroplast”的文章,指出一种通道:TIC236是让蛋白进入叶绿体表面双层膜的关键桥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由李秀敏教授(Hsou-min Li)研究组完成,李秀敏教授主要从事叶绿体蛋白输入方向的研究。其研究组曾发现植物叶绿体中运输的蛋白会随着叶绿体的“年龄”而出现差异,这推翻了此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即这一过程与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7

  • iScience:细胞内囊泡运输新型调控机制

    细胞内囊泡运输对于维持细胞以及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必不可少,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发现囊泡转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在真核细胞内,大约三分之一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R)中折叠和修饰,然后被运送到高尔基体(Golgi)。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ER-to-Golgi)过程是对蛋白质进行质量控制和分选的重要阶段,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ER-to-Golgi运输由COPII小泡驱动,而COPII小泡主要由Sec23/Sec24内壳蛋白复合体和Sec13/Sec31外壳蛋白复合体构成。至今为止,COPII小泡是如何运输到高尔基体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陈雁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7

  • 朱健康最新发表PNAS:细胞壁蛋白调控植物耐盐的新机制

    12月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Leucine-rich repeat extensin proteins regulate plant sal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细胞壁LRX蛋白通过与RALF多肽以及细胞膜受体类激酶FER形成一个元件来调控植物生长和耐盐性。细胞壁不仅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和保护,也是细胞感受外界环境胁迫的一个重要场所。细胞壁的完整性对于植物维持生长和抵抗非生物胁迫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几年的研究已经表明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8-12-07

  • 云南大学:珍稀濒危物种川金丝猴起源和群体历史重要发现

    近日,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李海鹏研究员团队合作,从群体遗传学角度,利用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Y染色体三种分别来自双亲,母系和父系的不同遗传分子标记全面解析和阐述了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川金丝猴的起源和进化历史。这一成果以“The origin and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endangered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Rhinopithecus roxellana)”为题于2018年11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进化生物学领域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于黎研究员为论文通

    来源:云南大学

    时间:2018-12-06

  • 清华大学三个研究组发表Nature Methods:一种新型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算法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最主要组成元素,作为一种生物大分子机器,蛋白质功能的实现高度依赖于其复杂的三维原子结构。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对探索生命的基本原理,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冷冻电子显微镜,简称冷冻电镜,使用电子束作为光源,是一种能在原子分辨率水平上观察并测定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有力工具。伴随着最近几年的技术突破,冷冻电镜三维重构技术成为测定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结构的关键技术。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利用冷冻电镜对冷冻于液氮温度的生物大分子颗粒进行成像,以获得数万到数百万张生物大分子照片,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来整合这些图像,计算出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这其中三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6

  • Science子刊:三萜天然产物广谱抑制病毒感染的作用靶点和机制

    北京大学周德敏、张礼和研究团队发现三萜天然产物广谱抑制流感、埃博拉和HIV病毒感染的共性作用靶点和机制,成果“Triterpenoids manipulate a broad range of virus-host fusion via wrapping the HR2 domain prevalent in viral envelopes”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有助于揭开传统中药抗病毒的神秘面纱。。引发流感、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致命性传染病的病毒时刻危害着人类健康,缘于人类对病毒认识的局限,限制了相关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我国拥有悠久的中草药历史,在数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8-12-06

  • 中国学者Nature子刊首次测定了血栓素A2受体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前列腺素在人体内发挥极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活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抗心血管疾病药物靶点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测定了血栓素A2受体TP分别与两种抑制剂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与多种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3日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吴蓓丽研究员和赵强研究员。第一作者是上海药物所博士研究生范恒新和陈双红鉴于前列腺素的重要性,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在前列腺素和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发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5

  • 华中农大Nature Genetics利用PacBioRS绘制出棉花四倍体栽培种的参考基因组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ferencegenome sequences of two cultivated allotetraploid cottons, Gossypiumhirsutum and Gossypium barbadense”的文章,介绍了整合多种方法组装得到的异源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参考基因组序列,为棉花基因组进化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基于基因组的棉花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3日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为张献龙教授、林忠旭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JoshuaA. Ud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5

  • 上海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可编程可3D打印的生物被膜活体功能材料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钟超教授课题组在开发活体功能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北京时间2018年12月4日,相关成果以“Programmable and printable Bacillus subtilisbiofilms as engineered living materials”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在线发表。细菌生物被膜通常由细菌及其胞外分泌物质(如蛋白质、多糖、DNA)组成。近年来,基于大肠杆菌的可编程生物被膜被当成一种具有活体特征的功能材料(living functional materials)来应用,表现出很多

    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时间:2018-12-05

  • Nature子刊:DNA 6mA调控线粒体胁迫适应性的跨代遗传

    线粒体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细胞日常所需能量的90%以上都是由线粒体提供的。线粒体功能失常与人类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环境中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如微生物毒素、部分农药或抗生素。与此同时,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等也会对线粒体造成伤害。这些能够对线粒体造成损伤的因素统称为线粒体胁迫。鉴于线粒体的重要性和线粒体胁迫的广泛存在,生物是否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进化出了将线粒体胁迫信息传递给子代,从而使得子代能够更好地适应线粒体胁迫的机制呢?2018年12月3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刘颖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N6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8-12-05

  • 卵子独特表观遗传状态机制获揭示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课题组发现了卵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正常建立的首个保障因子Stella。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只能提供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DNA甲基化水平很低,只有精子和绝大部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一半左右。然而,人们对卵子的这种独特的DNA甲基化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子调控,又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却并不清楚。研究人员曾从小鼠卵细胞的cDNA文库中筛选鉴定到一个新型的DNA甲基化调控基因Stella。此次,研究人员探索了Stella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发现Stella通过一个主动的出核转运过程,能防止UHRF1在卵母细胞核内累积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8-12-05

  • 北大汤富酬、乔杰、付卫Science发表结直肠癌新成果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异常以及基因表达失调是结直肠癌的典型分子特征。以往的单细胞研究只能分别检测基因组、甲基化组或转录组,而不能以单细胞分辨率同时开展多组学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的发展,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单细胞测序方法,不仅能够分析单细胞的基因表达,还能够分析拷贝数变异和表观遗传异常。这有助于了解肿瘤内部的异质性,以及肿瘤转移的机制,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这项题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and analyses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于11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4

  • Cell Res,Science发现新型RNA修饰m6Am甲基转移酶

    RNA上存在一百多种化学修饰,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真核生物mRNA上含量最普遍的化学修饰,参与调控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不同于m6A,m6Am主要位于真核生物mRNA 5'端帽子之后的第一个碱基。早在1975年,科学家就鉴定到了m6Am的存在。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m6Am也是一个动态、可逆的修饰,但其修饰酶一直未被鉴定,极大地限制了对m6Am功能机制的研究。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员课题组发表了题为“Cap-specific, terminal N6-methylation by a mammalian m6Am methyltransferase”的文章,鉴定了N6,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4

  • 中国科学家11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11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RNA甲基化调控学习记忆新机制、新生造血干细胞在体归巢全过程,以及DNMT负责的DNA甲基化在衰老过程中的新意义。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州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RNA甲基化(m6A)调控学习与记忆能力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m6A通过其识别蛋白YTHDF1调控小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为了探索m6A修饰对于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的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m6A识别蛋白YTHDF1的敲除小鼠,并结合行为学表型分析、电生理记录、局部基因敲降及过表达、m6A测序、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4

  • Nature子刊:肿瘤特异的生物正交前药

    虽然化疗药物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其毒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给药剂量,并往往导致肿瘤的复发。肿瘤选择性的前药(Prodrug)策略能够在肿瘤靶向区域内特异性活化和释放药物,在改善药物理化、生物及药代动力学性质,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相比于以大分子抗体为代表的主动靶向和以纳米粒子为代表的被动靶向策略,利用肿瘤过表达的酶、活性氧、硫化氢等微环境特点,以小分子给药方式在肿瘤原位构建超分子组装体是一种全新的靶向模式,在递送效率、生物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远课题组合作,协同利用酶触发的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8-12-04

  • 浙大张龙教授连发两篇Cell子刊 发现关键信号通路的新机制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张龙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及肿瘤细胞转移方向的跨学科研究,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在Molecular Cell和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文章,发现了YAP/TAZ激活新机制,以及调节固有免疫自激活的重要分子机制。在第一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去泛素化酶OTUB2不依赖于Hippo信号直接激活YAP/TAZ的分子机制,解释了恶性肿瘤中YAP/TAZ蛋白高度积累的原因。 转录调节因子 YAP/TAZ在肿瘤的转移和恶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恶性肿瘤中YAP/TAZ显示出很强的激活,YAP/TAZ的激活可以诱导肿瘤干细胞特性的产生,促进肿瘤的生存和转移,增强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2-03

  • 中科院学者最新Nature改写教科书对DNA甲基化酶的分类

    雌性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只能提供有限数目的卵子。卵子的DNA甲基化水平很低,只有精子和绝大部分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DNA甲基化水平的一半左右。然而,卵子的这种独特的DNA甲基化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子调控,又有着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却并不清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ella safeguards the oocyte methylome by preventing de novo methylation mediated by DNMT1”的研究论文,发现了卵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正常建立的首个保障因子Stella。Stella蛋白保护了卵细胞基因组独特的低甲基化特征,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8-11-30


页次:557/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51][552][553][554][555][556][557][558][559][5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