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邓兴旺教授Plant Cell发文 合作发现植物器官特异性光响应的新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农学院邓兴旺/陈浩东团队与耶鲁大学魏宁研究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 The Plant Cell上发表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TCP4 and PIF3 Antagonistically Regulate Organ-specific Light Induction of SAUR Genes to Modulate Cotyledon Opening During De-etiol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光信号促进植物幼苗子叶打开的分子机制。 光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而且光信号可以调控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6

  • EMBO reports揭示线粒体外膜蛋白质量控制的新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蒋辉实验室在《EMBO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itochondrial AAA‐ATPase Msp1 detects mislocalized tail‐anchored proteins through a dual‐recognition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该文章揭示了线粒体外膜AAA –ATPase Msp1识别错误定位到线粒体的尾锚定蛋白(tail-anchored protein)的分子机理。  尾锚定蛋白是一类跨膜区在C端的膜蛋白,定位于特定的细胞器膜上。它们的定位信号包括C端跨膜区及其旁侧序列,被各种分拣机器识

    来源:NIBS

    时间:2019-04-16

  • Blood:蛋白磷酸酶PTENα的调控新作用

    PTEN蛋白是广为人知的抑癌因子,主要在PI3K/AKT通路上发挥重要的拮抗作用。PTEN在各种类型的肿瘤中发生高频突变,同时亦参与各类重要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一类具有强大的趋化作用的细胞,在机体识别、抵抗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主要需要依赖细胞正确识别趋化方向、正常产生细胞极性和有效形成伪足三方面的功能相互协调才可正常执行。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尹玉新课题组近年来陆续鉴定了PTEN家族新亚型,为研究PTEN家族成员的新功能开启了新领域。PTENα是尹玉新团队在2014年鉴定的PTEN家族第一个亚型蛋白。首先,通过检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5

  • Nature子刊:长非编码RNA调控炎症小体组装激活新机制

    在固有免疫反应中,巨噬细胞通过协调炎症反应发挥重要的功能。炎症小体是由胞浆内模式识别受体(PRRs)参与组装的多蛋白复合物,是炎症反应的关键效应器。炎症小体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或宿主来源的危险信号分子(DAMPs),招募和激活促炎症蛋白酶caspase-1。而活化的caspase-1切割IL-1β和IL-18的前体, 产生相应的成熟细胞因子。炎症小体的活化还能够诱导细胞的炎症坏死,即焦亡(pyroptosis)。炎症小体活化与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已发现的炎症小体主要有NLRP1、NLRP3、NLRC4和AIM等。但是关于炎症小体组装以及其中的调控机制的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5

  • 中国学者最新Science解析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结构与功能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激素,80多年前被确定为调节血钙水平的关键因子,对维持机体离子稳态和骨骼健全至关重要。PTH与在骨细胞和肾脏细胞中高表达的B类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家族成员PTH1R特异性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因此,PTH1R是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治疗靶点,目前已有相关药物(PTH类似物如特立帕肽Teriparatide acetate)应用于临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和王明伟团队、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团队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04-12

  • 厦大韩家淮教授最新文章:利用SWATH-MS研究LPS通路中复合物的动态变化

    LPS(脂多糖)是细菌细胞膜外膜一个主要的成分,其会被哺乳细胞的受体TLR4识别,并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通路,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LPS/TLR4信号通路已经研究多年,其中大部分关键的作用蛋白已经被鉴定,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比如复合物的动态组装是如何实现以及复合物中关键作用蛋白相对比例是多少。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Quantification of dynamic protein interactions and phosphorylation in LPS signaling pathway by SWATH-MS”的文章,用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1

  • PNAS首次揭示SF3b协调mRNA加工与出核间平衡的新机制

    SF3b作为核心剪接因子U2 snRNP的组分在pre-mRNA剪接和3' 端加工中发挥重要功能。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程红研究组最新发表了题为“A U2-snRNP-independent role of SF3b in promoting mRNA export”的文章,首次揭示了SF3b调控mRNA加工与出核间平衡的全新功能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王可博士。程红研究组长期从事mRNA出核转运与pre-mRNA加工之间复杂关联的机制与功能研究。近期工作(Mol Cell 2019; EMBO J 2019)发现,处于基因表达下游的mRNA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1

  • 北航最新发表Nature Metabolism:发现骨质疏松精准治疗新靶点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19.2%。目前应用于临床唯一高效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存在着两年使用时限、骨折治疗不敏感、潜在骨肉瘤风险等弊端。所以,骨形成药物的开发“瓶颈”急需新的策略和机制来解决。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中心,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long noncoding RNA lnc-ob1 facilitates bone formation by upregulating Osterix in osteoblasts ”的文章,发现成骨细胞中的lnc-ob1能上调Osterix促进骨形成,从

    来源:北航

    时间:2019-04-10

  • 福建农林大学最新发表Nature文章

    生长素作为植物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调控了复杂的植物发育过程。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调控完全不同,但其浓度效应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中心,中科院上海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徐通达教授课题组发表了题为“TMK1-mediated auxin signalling regulates differential growth of the apical hook”的文章,报道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Transmembrane Kinase 1(TMK1)介导的生长素信号途径调控植物差异性生长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3日的Na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徐通达教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9

  • 新发现!NSCLC患者一代TKI厄洛替尼的耐药原因

    安诺优达携手厦门弘爱医院孔祥泉主任团队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一代TKI厄洛替尼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其可能的耐药位点为EGFR Y891D,并对其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对该耐药位点进行报道,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该研究成果见刊肿瘤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IF=10.34)。研究背景在欧美(5-15%)、东亚地区(40-5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发现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域的激活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包括EGFR 外显子19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

    来源:安诺优达

    时间:2019-04-09

  • Nature Plants:MAPK级联信号在侧根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侧根发生是初生根形成后植物根系建成的关键。侧根原基形成后必须要突破初生根的内皮层、皮层和表皮的重重外围组织,直至伸出初生根表面才能形成侧根,这一过程叫做侧根突破(Lateral root emergence, LRE)。侧根突破受到精细的区域性调控。简单来讲,侧根突破过程中,侧根原基外围细胞会发生细胞壁重塑使细胞分离,为侧根原基的生长和突破提供空间和出口。同时植物为了保证主根的完整性,不与侧根原基直接接触的其他外围细胞不会发生这一细胞分离过程。浙江大学植物生物学研究所张舒群/徐娟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IF5=11.471)发表了题为“A MAPK cascade downstr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8

  • 平时要多吃“苦”,PNAS解析肠道簇细胞的新作用

    簇细胞是一类顶端有一簇微绒毛的细胞,通常单个地分布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虽然它们被发现已经有半个世纪了,但对于它们的功能一直不清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力全实验室发表了题为“Infection by the parasitic helminth Trichinella spiralis activates a Tas2r-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 in intestinal tuft cells”的文章,揭示了肠道簇细胞(tuft cell)表达的苦味受体(Tas2rs)及其信号通路在检测线虫寄生虫旋毛虫感染及引发的II 型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7

  • 曹雪涛院士发表Nature综述:抗感染固有免疫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学立足于染色质层面,涉及DNA、非编码RNA和组蛋白等染色质相关分子的调控,为近年来世界生命科学前沿的热点领域。其研究生命体分化发育过程中,在基因组不变的情况下,产生表型和功能各异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遗传基础。表观遗传调控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月27号,曹雪涛院士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的综述。全面阐述了近年来关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感染诱导的天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4

  • Science子刊:匡延平团队发现命名了一种全新的人类遗传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九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以及中科院神经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命名了一种全新的孟德尔遗传疾病(卵子死亡),并在培养细胞、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小鼠卵母细胞和利用一位患者(Q392*)的突变衍生的过表达工程小鼠等模型中深入阐明了致病机制,从而证明了PANX1基因突变影响蛋白糖基化、通道激活和ATP释放,该疾病也是有关PANX1家族成员异常的首个离子通道疾病。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匡延平(Yanping Kuang)教授团队在人工受精术(IVF)中发现了一例奇特的病例:患者性激素水平、取卵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4

  •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发表Nature子刊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是最常用的尿嘧啶抗代谢药,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因药物抗性,极大限制了其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2019年3月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结直肠癌对FU药物敏感性的关键,主要完成单位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肿瘤科,主要作者包括李建军教授和梁后杰教授等人。 根据美国结直肠癌流行病统计,近20年美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下降,而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在不断攀升。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单独或联合使用一种类似尿嘧啶的药物氟尿嘧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4

  • Cancer Discovery:具有促癌作用的调节性B细胞新亚群

    B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唯一的主导细胞,主要通过呈递抗原和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在机体抵抗外来抗原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B细胞的研究国内外多以免疫器官为模型,对组织局部微环境中B细胞的功能与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邝栋明教授课题组发表了题为“PD-1HighIdentifies a Novel Regulatory B Cell Population in Human Hepatoma that Promotes Disease Progression”的文章,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一群具有促癌作用的调节性B细胞新亚群。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权威杂志Cancer Dis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4

  • 北京师范大学Nature Neuroscience发现“爱情荷尔蒙”的重要新作用

    生物通报道:催产素被称为“爱情荷尔蒙”,这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它在人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在分娩与母婴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前的研究显示,鼻喷催产素可促进人类信任,还被探索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如自闭症、社交焦虑症和抑郁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Oxytocin modulates social value representations in the amygdala”的文章,报道了催产素在单人社会认知、双人社会互动及群体互动这些社会互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燚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3

  • Science Robotics:可用于癌症诊断治疗的磁性微游动机器人

    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自组织系统,表现出高度的群体智慧,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胜任的复杂问题。比如分工协作的蚁群可构建复杂而精巧的蚁巢、搬运超重猎物,布阵捕食的鲱鱼群可轻松捕获非常警觉的桡足类动物等等。受此启发,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谢晖教授团队发表了题为“Reconfigurable magnetic microrobot swarm: Multimode transformation, locomotion, and manipulation”的文章,开发了一种磁性微游动机器人,这将有望为癌症治疗中高效靶向给药和早期诊断体内成像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子刊Scienc

    来源:哈工大

    时间:2019-04-03

  • 【文献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发现骨髓瘤骨病的新型标志物

    这篇题为“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hibit osteogenesis and exacerbate myeloma bone disease”的文章于1月发表在《Theranostics》杂志(IF: 8.537)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李秋柏教授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郭安源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背景介绍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率已超过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大约80%的患者会出现骨髓瘤骨病(MBD),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MBD的特点在于成骨细胞活性严重受损,这是因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

    来源:

    时间:2019-04-03

  • 最新研究发现基因组健康体检与针对性预防有极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张磊教授(同时也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客座副教授)在Genetics in Medicine(影响因子IF=9.94)发表论文,首次对全民基因组普查的经济效益进行系统性测算,发现全民普遍进行基因组健康体检与针对性预防可获得惊人的社会经济效益。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成年人群进行基因组筛查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某些发达国家的卫生系统已经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进行单一疾病的基因筛查资助,但其效费比一直饱受争议。对50,726个不符合家族史模型的人群进行基因组筛查研究显示,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检出率竟然比具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检出率高出5倍以上。这提

    来源:西安交大

    时间:2019-04-02


页次:548/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4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5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