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Nature子刊揭示初级纤毛在造血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众所周知,血液系统具有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功能,对生物体的免疫防御和组织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造血系统异常会引发诸多恶性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贫血和再生贫血障碍等。造血干细胞因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各系血细胞的能力,而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疾病的核心组分。因此,造血干细胞的体内发育和体外诱导扩增已成为当今科学界的研究热点。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首先由主动脉腹侧壁的生血内皮通过内皮-造血转化过程产生,随后通过自我更新与分化维持机体的终生造血。目前,虽已发现多个调控造血干细胞产生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但是,人们对于造血干细胞发育动态调控机制的了解仍不完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峰领导的血液与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04-28

  • 中科院学者最新Cell重要发现:环形RNA在天然免疫中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隐身于细胞中数以万计的环形RNA逐渐浮出水面。但与已经被科学家反复深度剖析论证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线形RNA相比,RNA分子家族的“新人”——环形RNA身上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当长链的核糖核酸(RNA)“变身”成环形RNA后,这些“重塑外形”的RNA是否连“内涵”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最新的研究发现,环形RNA就像参与天然免疫系统调控稳定的“天使”一样,管理着抗病毒“卫士”——天然免疫因子PKR的活性。在细胞受到“害虫”——病毒感染时,“天使”环形RNA会被大规模“清除”从而释放抗病毒“卫士”PKR参与抗病毒免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04-26

  • 山大学者解析促甲状腺激素如何促成动脉粥样硬化

    近日,山东大学的赵家军和张群业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yrotropin aggravates atherosclerosis by promoting macrophage inflammation in plaques”的文章。这项研究表明促甲状腺激素(TSH)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加重了血管炎症并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赵家军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群业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背景人们早就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伴随着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将其归因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6

  • 上海交大院士组PLoS Genetics解析DNA磷硫酰化基因组修饰异质性特征

    DNA是重要的遗传物质,储存着所有蛋白质和RNA的全部遗传信息。DNA上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改变生命的遗传信息,影响生命活动,如经典的DNA甲基化修饰在生物界具有保护遗传稳定,调控DNA复制、转录以及翻译过程等重要功能。DNA磷硫酰化修饰是由邓子新发现的,DNA骨架上硫原子取代磷原子上的非桥联氧原子形成一种新型DNA修饰。它突破了DNA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构成的结论,拓展了经典的DNA组成,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多年来,围绕这一新型DNA修饰的探索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6

  • 饮酒和遗传交互作用增高食管鳞癌患病风险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在不少地区仍是威胁居民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食管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人种差异,西方国家人群以腺癌为主,而亚洲人群尤其是中国人群以鳞状上皮癌为主,占90%以上。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认饮酒、吸烟对食管造成损伤的各类慢性刺激、环境因素及某些遗传因素是中国食管鳞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全面具体地了解食管癌的危险因素对于其防治十分重要。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青年研究员陈兴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19-04-26

  • 复旦大学金力团队最新发表Nature文章

    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宣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该研究为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及周边邻国的各汉藏语系语言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认识东亚人群迁移历史提供了重要启示。4月25日,该成果以《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为题,以原创性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这也是中国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19-04-25

  • 复旦大学生科院Journal of Hepatology重点论文聚焦肝癌发病模式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资料表明,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因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78万。其中,约一半的肝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毫无疑问,肝癌给全球和我国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疾病负担。截至目前,多种因素已被证实是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酒精,以及黄曲霉毒素等其他因素。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肝癌发病模式差异较大,比如,中国60%以上的肝癌是由HBV感染引起,而在邻国日本,其主要病因却是HCV感染。因此,了解不同地区的肝癌发病模式,对于肝癌的精准预防十分重要。2019年4月,国际肝病研究权威期刊Journal of Hepatol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19-04-25

  • 陈子江教授团队发现不孕不育关键新蛋白

    在减数分裂中,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介导同源染色体排列,并在同源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染色体的精确分离。同源染色体配对并进行交叉重组涉及包括双链断裂(DSBs)、在断裂处5’端的核外溶解切除术以及链侵入同源染色体的染色体单体等几个步骤,其中少不了SC的维稳。当联会复合蛋白2和3(SYCP2和SYCP3)开始形成轴元件(AEs)时,多蛋白SC结构在细线期开始形成。随后的合线期当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在SYCP1和其他包括联会复合体中心元件1(SYCE1)、SYCE2、SYCE3、睾丸表达12(TEX12)和SIX6OS1在内的五个已知的中心元件(CE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4

  • Science子刊首次报道了具有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药效的FTO蛋白抑制剂

    在现代社会中,以肥胖症和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综合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entacapone as a chemical inhibitor of FTO mediating metabolic regulation through FOXO1”的文章,采用基于蛋白结构的虚拟筛选方法,找到老药—entacapone 作为潜在的FTO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验证了其FTO抑制活性,并进一步发现Entacapone通过抑制FTO-FOXO1通路,有治疗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潜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4

  • Radiology: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鼻咽癌精准放疗靶区自动勾画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头颈部肿瘤,中国发病率全球第一,其中广东省高发区的发病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倍,因此也被称为“广东瘤”。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治疗困难,且鼻咽癌对射线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根治手段。放射治疗过程中,加速器治疗机发出的射线要从不同角度穿过周围的脑干、颞叶、眼球、视神经等40多个重要器官到达鼻咽肿瘤,精度要求在毫米级别;照射不足将导致肿瘤复发,照射过度会增加放射性脑损伤、听力下降等后遗症。因此,准确界定照射范围(勾画靶区)是精准放射治疗的关键步骤,即在CT或MRI影像上描绘出肿瘤范围。目前,鼻咽肿瘤靶区的勾画主要为人工勾画,准确性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存在不快(3-10小时)、不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4

  • 中科院学者最新文章:剪接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重要功能与机制

    4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冯英组的最新研究进展“U2-related proteins CHERP and SR140 contribute to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via alternative splicing regulation”。该研究揭示了剪接蛋白CHERP和SR140通过调控NMD因子UPF3A的选择性剪接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CHERP及其结合蛋白SR140是人17S U2相关蛋白,可能具备U2 snRNP的剪接调控功能,并且CHERP被报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04-24

  • Immunity:γδT细胞抗原识别机制

    CD4、CD8 T细胞是现代免疫治疗的研究重点。无论是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还是CAR-T细胞过继疗法,其核心功能细胞都是CD4、CD8 T细胞。根据T细胞受体链组成的不同,这类细胞被划分为αβ T细胞。αβ T细胞能通过其表面受体TCR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MHC分子呈递的“非我”或肿瘤新生多肽抗原,这是现代免疫治疗的核心理论之一。根据TCR链的不同 还有一类T细胞被定义为γδ T细胞。在人的外周血中,其主要的γδ T细胞亚群叫做Vγ9Vδ2 T细胞。与αβ T细胞不同的是,这类γδ T细胞并不识别多肽抗原,但能有效地杀灭肿瘤和病原体。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识别肿瘤细胞由于代谢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3

  • 中外学者发表Cell文章:茉莉酸调控根器官再生的机理

    植物固着生长并通过协调生长发育过程和抗性反应从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胁迫与损伤。植物受到由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引起的物理伤害以后,可以通过激活生长过程完成组织和器官再生。然而,人们尚不清楚植物遭受机械损伤以后激活器官再生的分子机理。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Jasmonate Signaling Network Activates Root Stem Cells and Promotes Regeneration”的文章,发现损伤诱导的茉莉酸信号可以激活干细胞并促进再生。他们的研究表明,茉莉酸通过调控RBR-SCR分子网络和胁迫响应基因ERF115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2

  • 上海交大学者Neuron发文 获痒觉信息处理机制重要发现

    4月15日,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神经元》,影响因子14.319)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徐天乐教授课题组和上海科技大学胡霁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中脑奖赏中心对痒觉信息的处理》。该论文借助神经环路层面的实验技术手段和转基因小鼠模型,深入阐释了中脑奖赏中心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在痒觉不同组分的信息处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痒觉中枢环路机制的理解,也为临床慢性痒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痒觉是一种能够引起抓挠欲望的不愉快的感觉,大多数皮肤性疾病和一些系统性疾病都伴随着严重的瘙痒症状。痒觉产生后除了引起难受厌恶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19-04-22

  • Leukemia:阻断NF-κB信号,找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复发潜在治疗靶点

    生物通报道: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我国儿童ALL的治愈率约为70%(国际最高治愈率约为80%)。患者对相关治疗药物的耐药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复发是治愈率难以提升的瓶颈。因此,如何破解儿童白血病耐药复发及其克隆演化机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Blocking ATM-dependent NF-κB pathway overcomes niche protection and improves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acute lymphoblasti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2

  • 隋森芳Science子刊解析SNARE复合体的解聚机制

    膜融合是生命基本和重要的过程之一,真核细胞多种形式的胞内区间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性质,细胞维持这些胞内分区之间的动态平衡主要依赖的是囊泡转运,该过程与许多重要疾病密切相关。囊泡转运即包含转运物质的囊泡从供体出芽然后转移至目标膜,锚定之后与目标膜融合,从而使得膜蛋白、磷脂和内容物转运至另一个细胞区间。神经递质的释放就是通过突触囊泡与质膜的融合实现的。位于囊泡膜上的v-SNARE蛋白和位于目标膜上的t-SNARE蛋白在形成SNARE复合体的过程中将两膜拉近并驱动膜融合的发生。SNARE复合体是非常稳定的四螺旋束结构,必须被解聚成单体以便循环使用,在细胞内这是通过马达蛋白NSF及其接头蛋白SNAP共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22

  •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发表Nature论文:蛋白质组学助力“癌症之王”的精准诊疗

    生物通报道:晚期胰腺癌通常无症状,仅在转移扩散到全身后才会被察觉。而且由于胰腺癌肿瘤细胞被包裹在一层“保护屏障”中——这是一种会对许多癌症治疗药物产生抗性的肿瘤微环境,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也存在诸多问题。近期,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Salk研究所的一个国际合作团队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LIF-mediated paracrine interac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therapy and monitoring”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关键信号蛋白的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就是胰腺癌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它的关键弱点所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8日的Nature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19

  • PacBio助力中科院专家破解中药黄芩合成抗癌物质的秘密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与健康组成功完成了唇形科植物黄芩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了黄芩中活性成分的进化机制,进而完整阐明了抗癌活性物质汉黄芩素的合成机制。这项研究成功解析了一种使用2000多年的药用植物中的珍贵化学物质合成途径,为通过合成生物学获取汉黄芩素提供了基础,也为其它唇形科植物的遗传分析提供了参考。4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黄芩是一种著名的唇形科药用植物植物,原产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对它的使用已有数千年历史。黄芩叶片中含有野黄芩素、野黄芩苷,根中则含有黄芩素、汉黄芩素等活性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些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癌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9-04-19

  • 雷特综合征病人和健康人不同组织中体细胞转座子插入突变的特征和频率

    合子后突变是指单一个体自受精卵形成之后,基因组内由于DNA复制错误和其他突变源引入的遗传变异。因此,理论上,同一个体内任意两个细胞所携带的基因组都不相同。反转座转座子是一种可以在基因组内以“复制—粘贴”的形式跳跃的DNA元件,组成了人类基因组大约30%的序列,是重要的遗传变异来源。L1Hs是当前人类基因组中最活跃的亚家族之一。由于基因组内存在大量转座子拷贝,新发插入事件频率较低,以及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国际上对于体细胞转座子插入事件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和相对定量的层面,个别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鉴定并解析了少量插入事件。2019年4月1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丽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9-04-18

  • Cell Discovery:评估IVF中精子质量的小RNA分子标志物

    国际学术期刊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研究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施惠娟实验室和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陈国武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small noncoding RNAs as sperm quality biomarkers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该研究发现精子中小RNA的表达与精子质量高度相关,可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提供有效的生物标记物,提高临床辅助生殖的成功率。近几十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已广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9-04-17


页次:547/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41][542][543][544][545][546][547][548][549][5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