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PNAS:RNA甲基化修饰对核糖体生物合成与翻译功能调控的重要意义

    核糖体(Ribosome)是由RNA和数十种蛋白质组装形成的分子机器,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分为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它们的组装过程都高度复杂,为众多组装因子所精密调控。RNA修饰酶是其中一大类重要的组装因子,它们负责修饰核糖体RNA中保守的功能性区域,对核糖体亚基的组装和翻译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肠杆菌50S亚基中的23S rRNA上存在25种RNA修饰,包括13种甲基化修饰,但其准确的分子功能目前尚不明晰。甲基转移酶RrmJ从细菌到人类中都高度保守,它催化23S rRNA U2552位点的2'-O-甲基化。RrmJ的缺失会导致细菌严重的生长缺陷,以及细胞内大亚基组装中间体的累积。2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7-01

  • Cell Res:许琛琦研究组发表免疫检查点信号与肿瘤免疫治疗综述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系列抑制性受体,在配体的刺激下激活下游抑制性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免疫检查点分子在肿瘤的免疫逃逸中扮演关键角色,临床上可以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与配体的结合来恢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以PD-1/PD-L1阻断抗体为主的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取得巨大成功,但仍有大部分患者不能很好的响应这些疗法。因此需要对免疫检查点的生物学调控与功能做更深入的研究,以开发新一代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员受邀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题为“Immune checkpoint sig

    来源:

    时间:2020-07-01

  • 结构研究揭示SNX11参与调控内体溶酶体分选运输的机制

    内体-溶酶体是内吞物质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异常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类疾病的发生。双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PI(3,5)P2是位于晚期内体和内体溶酶体上的脂类信号分子,是维持细胞内体稳定的关键分子,参与调控内体-溶酶体运输,但目前对其效应子蛋白了解较少,尤其是在哺乳动物系统中,至今未有PI(3,5)P2和分选运输相关蛋白结合的结构被报导。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劲松团队和舒晓东团队合作,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分选蛋白SNX11可以特异性识别PI(3,5)P2和PI3P,并参与调控内体稳态(JBC, 2013)。SNX11所属的Sorting Nexin家族蛋白通过共有的PX结构域识别不同种类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7-01

  • EMBO Reports:智力障碍相关基因ftsj1调控密码子偏好性翻译

    国际学术期刊EMBO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如娟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ssociated gene ftsj1 is responsible for 2'-O-methylation of specific tRNAs”。  tRNA修饰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所必需,同时精确调控tRNA的非经典功能。tRNA修饰缺陷可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截至目前,已经发现有10种tRNA上的修饰异常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如智力障碍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6-30

  •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揭示工业微藻应激产油的蛋白质组动态规律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刘佳6月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单细胞中心针对微拟球藻,构筑了缺氮胁迫下蛋白质组动态模型,揭示了该应激过程的三个生理阶段,为油脂代谢工程提供了新的视角。该工作发表于《生物燃料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工业产油微藻在缺氮胁迫下能大量合成油脂,这一应激反应是微藻能源的科学基础之一。据介绍,工业产油微藻在氮胁迫下的油脂积累过程,一直受到学界与工业界的密切关注。前期,该所单细胞中心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物组构建了其机制模型(Plant Cell, 2014,DOI:10.1105/t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0-06-30

  • 清华大学,华中农大联合发表Cell子刊文章:黏连蛋白在抑制初级合子基因激活中的作用

    2020年6月23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颉伟研究组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苗义良研究组合作在《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关于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黏连蛋白在抑制初级合子基因激活中的作用”(Analysis of genome architecture during SCNT reveals a role of cohesin in impeding minor ZG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染色体高级结构经历多步重编程过程,并且首次发现黏连蛋白(cohesin)可以抑制初级合子基因激活(minor ZGA)相关基因的表达。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0-06-29

  • Science Advances:DNA主动去甲基化在维管发育中的作用

    2020年6月2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钱伟强课题组联合贺新强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题为“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regulates tracheary element differenti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借助独特的拟南芥管状分子异位诱导系统VISUAL(Vascular Induced System Using Arabidopsis Leaves),通过一系列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分析,确定了DNA主动去甲基化在维管发育中的作用,并揭示了木质部管状分子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DNA甲基化(5-m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20-06-29

  • 浙江大学生科院Nature子刊发文 报道嵌合体翻译系统的开发应用

    来自浙江大学林世贤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Chimeric design of Pyrrolysyl-tRNA synthetase/tRNA pairs and canonical synthetase/tRNA pairs for genetic code expan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4种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正交性(广谱正交性)的嵌合体氨酰tRNA合成酶(aaRS)/tRNA对,并利用嵌合体苯丙氨酸系统引入翻译后修饰和发荧光的非天然氨基酸。博士后丁文龙和博士生赵红霞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林世贤研究员是本文的通讯作者。生物体通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6-28

  • 中科院,复旦大学联合发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血液循环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Thbs1属于细胞外基质凝血酶敏感蛋白(Thbs)家族,最早从血小板中发现,能够形成同源三聚体与细胞表面受体CD36、CD47及凝集素受体等相互结合,具有抗血管新生、调节细胞凋亡、TGF-β激活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但是,Thbs1在糖脂代谢领域中的生物学功能还有待阐明。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旗下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于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鑫课题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Thrombospondin 1 improves hepatic stea

    来源:

    时间:2020-06-28

  • Cell子刊:首次发现黏连蛋白可以抑制初级合子基因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可以在体外高效的把终末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重编程为全能性状态。然而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明显低于正常胚胎的发育能力,提示这其中可能有表观遗传记忆重编程的缺陷。核移植胚胎发育过程伴随着剧烈的染色体高级结构的重编程。由于细胞数量和实验手段的限制,此过程的染色体三维结构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变化之前一直研究甚少。另外,颉伟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研究发现,早期胚胎中染色体高级结构如拓扑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 TAD)等发生异常松散,并且该现象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果蝇、鱼、小鼠和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0-06-28

  • 中外学者Cell最新发文:兴奋性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神经系统的稳态可塑性是指当神经元突触传递或兴奋性持续改变时,细胞会代偿性诱导突触传递或兴奋性向与原有变化相反的方向调整,从而使得突触传递或兴奋性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以保证神经元和神经环路正常信息传递。神经系统稳态可塑性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在觉醒-睡眠周期中,神经元放电出现持续性改变,其可通过稳态可塑性调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稳态可塑性异常也与自闭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稳态可塑性在自闭症小鼠模型中存在异常,被认为是自闭症产生的分子机制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Gina Turrigiano和Eve Marder等提出稳态可塑性概念以来,针对突触传递稳态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有关兴奋性

    来源:

    时间:2020-06-24

  • 《Nature Medicine》感染新冠肺炎两个月后可能失去保护性免疫力

    6月18日,《Nature Medicine》发表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陈娟研究员、邱景富教授等人合作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人体自发生成的新冠病毒抗体仅能持续2-3个月,自然免疫可能无法提供长效保护。这篇题为“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 of a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s”的论文数据来自万州市疾控中心提供的2088名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们,其中检测出37名无症状感染者,将无症状感染者定义为无症状组,另外抽出37名年龄、性别一致的有症状感染者作为对比。作者使用化学发光磁酶免疫定量检测lgG和lgM,

    来源:

    时间:2020-06-24

  • 湖北大学生科院Nature子刊发文:首次报道自给自足P450酶的全长三维结构

    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纯琪教授研究团队和马立新教授、郭瑞庭教授共同合作,首次报道了自给自足P450酶的全长三维结构,相关研究以“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of a self-sufficient P450 monooxygenase”(《自给自足P450酶的全长结构与电子传递途径》)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的金属酶,参与许多天然产物的合成途径与毒物和药物代谢反应。绝大多数P450酶需要氧化还原酶

    来源:湖北大学

    时间:2020-06-24

  • Cell Stem Cell:修复基因印记异常大幅提高动物克隆效率

    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是指通过显微操作,将单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的技术过程,也被称为克隆(Cloning)。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能将体细胞核转变为 “全能状态”,并发育成为完整的动物。 2017年,利用早期胚胎DNase-seq测序技术,Inoue Azusa,蒋岚和陆发隆在哈佛大学张毅实验室发现了H3K27me3控制的印记(亲本特异性单等位表达)的蛋白编码基因,其中四个(Sfmbt2,Gab1,Smoc1,Jade1)在胎盘中被H3K27me3印记,在胎儿中不被印记(双等位表达)。并且随后张毅实验室发现该印记现象在克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6-24

  • Nature子刊,NAR两篇文章发表m6A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及其编辑工具新进展

    正常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提供,而肿瘤细胞即便氧供充足也偏好利用糖酵解供能。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代谢为其提供充足的ATP,利于其生长增殖。近年来,针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肿瘤能量代谢的内在分子机制研究,将对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方向。N6-甲基腺嘌呤(m6A)mRNA修饰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具有多种调控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m6A修饰调控肿瘤的生长、增殖及转移,然而m6A修饰是否参与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尚待深入研究。中山大学药学院王红胜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N6-methyladenosine reg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6-24

  • 尹秀山团队:建立干细胞新冠疫苗并在动物模型中成功获得中和性抗体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能够感染不同年龄的人群,并且导致高危人群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6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800万例,死亡超过43万例。当前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得开发疫苗变得尤为紧迫,目前有上百种疫苗管线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国外部分疫苗显示临床研究可以 100%的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然而,鉴于目前尚未有任何针对人相关新冠病毒研发成功疫苗的先例,加上新冠病毒表面及结构蛋白复杂的翻译后修饰,新冠疫苗的研发最终能否成功,仍是未知之数。 因此,亟需其它新型的疫苗研发策略作为补充。2020年6月21日

    来源:拜澳泰克

    时间:2020-06-23

  • 上海药物所抗疫攻关团队工作荣登《科学》杂志封面

    近日,《科学》杂志封面报道了来自上海药物所抗疫攻关团队的一项重要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许叶春/蒋华良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饶子和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张磊砢/肖庚富团队通力合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一类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抗SARS-CoV-2病毒候选药物。本研究最初于3月28日发表在生物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并于4月22日在《科学》在线发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抗疫攻关团队积极承担药物研发领域应急攻关任务。团队开展工作5个月以来,在新药研发、老药筛选、病毒结构解析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6-23

  • 中国农大Nature子刊发文:绵羊驯化及尾脂形态等表型性状的遗传机制

    绵羊作为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以及人工选择,已经被培育成为一种具有能提供毛、肉、奶、皮等产品的重要家畜。利用高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表型性状相关功能变异对指导其基因组辅助育种有着重要意义。近期已有研究从基因组层面分析了绵羊的驯化和育种,然而依然存在样本量较少、测序深度低和表型数据不够充足等局限。本研究利用平均测序深度为25.7×的16个野羊、172个地方品种个体和60个培育品种个体的重测序数据,通过全基因组选择分析和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分子标记,挖掘了一系列与驯化、重要外形和农业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并检测到一些已

    来源:

    时间:2020-06-22

  • 多研究组合作发文:首次报道非人灵长类胰岛衰老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近30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攀升。目前,全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经超过一个亿,并且有近五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这已对我国衰老相关慢性病的防治构成严峻的挑战。伴随增龄的胰岛细胞功能退行会致使机体无法正常响应血糖变化,从而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即糖耐量)下降,引发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并伴随血管、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等一系列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因此,鉴定胰岛细胞中对衰老易感的细胞类型,揭示胰岛衰老过程中细胞分子退行性变化规律,发掘干预糖耐量下降的关键靶标,对于延缓胰岛衰老、精准防治糖尿病至关重要。然而,胰岛细胞的组成具有高度异质性,包含多种分泌不同种类激素的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6-22

  • 中科院学者最新Cell发表“基因组学的里程碑工作”

    基因组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基础。传统的基因组学研究是将不同碱基以线性的形式存储于染色体上,且多基于一个参考基因组来获取一个物种的基因信息。由于一个物种中不同个体间存在遗传变异,线性基因组不能同时体现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情况,这极大地限制了不同个体遗传变异的鉴定和分析。构建囊括一个物种所有遗传信息的新型存储形式的泛基因组已成为当前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和前沿挑战。2020年6月17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等科研团队关于大豆泛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该项成果突破传统线性基因组的存储形式,在植物中首次实现了基于图形结构基因组 (graph-based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6-19


页次:508/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