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Cell:中外学者揭示单羧酸转运复合物MCT1/Basigin-2的质子偶联转运机制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闫创业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学者合作发布了关于抗癌药物靶点MCT1蛋白复合物的转运与小分子抑制机理的重要成果。该工作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手段阐明MCT1的转运机理和小分子抗癌候选药物抑制机制,为进一步靶向MCTs的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以乳酸、丙酮酸和酮体为代表的单羧酸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必需代谢产物,这些单羧酸代谢物的动态吸收和再分配主要由质子偶联的单羧酸转运蛋白完成(MCTs)。在已鉴定的MCTs中,MCT1是最早被发现且广泛分布在各组织细胞中、维持细胞基本稳态的重要亚型。在生理条件下,MCT1-4协同糖酵解型细胞和氧化型细胞之间的乳酸穿梭,这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0-12-29

  • 高绍荣等人Cell Stem Cell再发文:Dcaf11调控小鼠胚胎发育端粒延伸的作用机制

    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领导的团队与暨南大学鞠振宇教授领导的团队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caf11 activates Zscan4-mediated alternative telomere lengthening in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进行了ALT相关因子的筛选,发现了Dcaf11在小鼠早期胚胎和胚胎干细胞ALT介导的端粒延伸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Dcaf11缺失会导致小鼠端粒缩短,进而引发Dcaf11敲除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重建能力及应激状态下的损

    来源:同济大学

    时间:2020-12-29

  • 新发现:阅读过程中首轮平均注视时间的个体差异与静息态功能连接有关

    眼动(eye movement)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行为之一。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中的眼动存在个体差异,但学界尚不清楚其神经关联。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兴珊课题组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眼动追踪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个体在篇章阅读中的首轮平均注视时间与个体静息态功能连接间的关联。首轮平均注视时间(first-pass fixation duration)是指读者在首轮阅读中所有注视的平均时长,是反映个体阅读中眼动差异的重要指标。已有研究发现,首轮注视至少与四个认知成分有关,包括早期视觉加工(early visual processing)、词汇识别(word identifi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2-29

  • 暨大学者最新发现:体温升高可能有助于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

    近日,暨南大学、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承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者联合发表最新研究报告,用计算和实验证据证实:新冠病毒在高烧体温下侵染性大大降低,高烧可能显著改善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新冠肆虐已一年有余,在没有特效药,且病毒变异、疫苗尚存在种种不确定性的状况下,如何有效改善疾病的进展、降低死亡率,成为新冠救治中的头号话题。本项研究发现,人体早有有效对抗新冠肺炎的机制:高烧。新冠病毒依赖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进而入侵细胞。在39-40°C的高温下,新冠病毒S蛋白与ACE2的结合力大大减弱。研究者使用了分子动力模拟发现了这一现象,然后用体外实验和假病

    来源:暨南大学

    时间:2020-12-28

  • 高福院士团队PNAS最新发文:新冠病毒对蝙蝠ACE2跨种识别新机制

    目前,2019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蔓延,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研究表明,蝙蝠是MERS-CoV,SARS-CoV, HCoV-OC43, HCoV-229E, HCoV-NL63等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多项研究提示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新冠病毒能否结合蝙蝠ACE2并利用蝙蝠ACE2感染宿主细胞是重要的科学问题。2020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等团队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

    来源:

    时间:2020-12-28

  • 细胞膜负电荷调控细胞黏附分子功能新机制

    免疫细胞的黏附及迁移是机体免疫与宿主防御的关键环节,免疫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内皮细胞表面的配体以及细胞所处微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调控免疫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具有重要意义。MAdCAM-1是整合素α4β7的主要配体,在肠道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如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s)和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s,MLNs)等肠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通过与MAdCAM-1发生黏附,整合素α4β7在活化前后可以分别介导免疫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滚动和稳定黏附,调控免疫细胞募集到肠道,与肠道免疫密切相关。细胞膜富含大量负电荷,其主要来源为磷脂和细胞膜蛋白胞外结构

    来源:

    时间:2020-12-28

  • iScience:北大学者揭示A-to-I RNA编辑的趋同适应性演化

    2020年12月21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陆剑课题组与特拉维夫大学的Eli Eisenberg教授合作在《i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to-I RNA editing in honeybees shows signals of adaptation and convergent evolution”的论文。该工作以蜜蜂为研究对象,解析了蜜蜂A-to-I RNA编辑的适应性演化,以及蜜蜂和果蝇里RNA编辑的趋同适应现象。由ADAR(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蛋白介导的腺嘌呤到次黄嘌呤(A-to-I)的RNA编辑是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后修饰。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20-12-28

  • JCB发表中心体复制起始新发现:NEDD1协助起始车轮结构装配和中心粒发生

    2020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国际知名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PLK4-phosphorylated NEDD1 facilitates cartwheel assembly and centriole biogenesis initiations”(https://rupress.org/jcb/article-abstract/220/1/e202002151/211633/PLK4-phosphorylated-NEDD1-facilitates-cartwheel?redirectedFrom

    来源:

    时间:2020-12-28

  • 韩斌、李家洋等应邀在《The Plant Journal》撰写“未来作物设计策略与挑战”观点综述文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供给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自20万年前人类在非洲起源的那一刻开始,粮食安全就成为人类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也是一部粮食生产的发展史。尽管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粮食供应已显著增加,但世界上仍然有约8.9%的人口遭受饥饿和14.3%的人口遭受营养不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当今,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同时,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在20世纪以前一直保持在250 ppm或更低的水平,而进入20世纪,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目前已经高达400 ppm左右。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升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2-28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华大揭示原发和复发肝癌肿瘤微环境差异

    2020年12月23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复发肝癌微生态系统的单细胞全景分析”。该论文运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系统地展示了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环境的差异,揭示了早期复发肝癌特征性免疫图谱和免疫逃逸机制,为靶向肝癌免疫微环境为基础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思路。相关成果发布会于12月24日在上海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孙惠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杨欣荣,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

    来源:BGI华大

    时间:2020-12-28

  • 北师大,南方科技大学Nature最新发文:NSD家族蛋白甲基化核小体H3K36的分子机制

    基因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H2A, H2B, H3和 H4)上形成核小体,核小体再进一步逐级折叠压缩组装成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通过催化转移甲基基团到组蛋白H3和H4末端特定的赖氨酸侧链上,形成组蛋白甲基化标记,从而影响基因转录、DNA复制和DNA修复等过程,对维持染色质稳定和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已被报道和多种癌症、疾病等发生密切相关,它们被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无限。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高级研究学者李婉秋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占新团队、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Dinshaw J. Patel团队和斯坦福大学教授Or Gozani团队在《自然》(Natur

    来源:

    时间:2020-12-25

  • NSR重要观点:微生物暗物质是什么?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细胞生命形式,存在于包括海洋、热泉、沙漠等各种生境中。目前有超过99%的细菌和古菌物种尚未以纯培养方式获得,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神秘的微生物世界至今也只是窥探到冰山一角。这些只能以免培养方式检测到的未培养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Microbial Dark Matter,MDM)。对于MDM认知的匮乏,使得微生物在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充满了神秘色彩。深刻理解MDM研究领域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将对我们揭开MDM的神秘面纱、积累物种和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均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题为“Mic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20-12-25

  • 首次在活细胞实现核酸G-四链体结构的可视和量化探测

    众所周知,DNA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场所,是许多疾病的主要药物靶点。其中富含鸟嘌呤的寡核苷酸可以自组装形成两层或多层的的G-四链体结构。G-四链体DNA可以在特定的细胞环境和细胞周期自组装形成以执行特定的生物学过程,包括DNA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生物学等。为了进一步阐明G-四链体DNA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其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迫切需要发展对体内G-四链体DNA的可视和定量探测方法。然而由于G-四链体DNA具有结构多态性等因素,实时定量检测体内G-四链体DNA结构仍然具有挑战性。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毛宗万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三叉阳离子荧光探针(NBTE),该探针对G-四链

    来源:

    时间:2020-12-25

  • 中山大学最新发文:EB病毒相关性胆管细胞癌新发现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高发。近数十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目前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患者预后差。然而,迄今为止,50%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2016年6月,黄雨华主治医师确诊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例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到该病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开展了相关回顾性研究工作——《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基因组学特征》。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其博士导师、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已于2020年11月17日在国际顶尖消化专业期刊《肝病学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20-12-25

  • 一种高效分析细胞分裂4D图像数据的强大计算工具

    由香港城市大学( CityU)共同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它可以重建和可视化三维(3D)细胞形状以及细胞的时间变化,将几百小时的手工加速节省至数小时。这一工具彻底改变了生物学家分析图像数据的方式,它可以促进发育和细胞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例如癌细胞的生长。跨学科研究由计算机工程系的Yan Hong教授、电气工程系Wong Chung Hong教授以及香港浸会大学(HKU)和北京大学的生物学家共同领导。他们的研究结果以“Establishment of a morphological atlas of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embryo usi

    来源:

    时间:2020-12-24

  • GRK4在心梗后心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调控机制

    心肌梗死后大量心肌细胞因凋亡而丢失,这是其导致心力衰竭和病人死亡的病理基础。心梗救治后5年内,七成以上的患者由于心肌细胞受到损伤,一些细胞慢慢死亡,从而发生心力衰竭。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如何通过调控关键受体来治疗心衰,是心肌梗死后心肌保护的关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22005、81930008、81970306)等资助下,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曾春雨、王伟研究团队揭示了GRK4在心梗后心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成果以“GRK4在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The Role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4 in Cardio

    来源:

    时间:2020-12-24

  • Molecular Plant:丛枝菌根共生与根瘤共生的协同进化机制

    2020年12月9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二涛研究组及合作团队完成的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modulates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ta to promote rhizobia legume symbi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定量微生物组、微生物共发生网络及微生物群回接实验等揭示了丛枝菌根共生与根瘤共生系统在植物根际层面的互作机制。陆生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建立多种多样的共生关系,例如,超过80%的陆生植物可以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

    来源:

    时间:2020-12-24

  • 中国学者Nature解决百年争议,首次发现豆科植物能够固氮的机理

    氮素是蛋白质与核酸等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合成与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空气中氮元素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当前,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大量施用氮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人工合成氮肥耗费大量能源,并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188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以将氮气转化成植物需要的氮素营养。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中,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合适的固氮环境及生长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作为回报,根瘤菌将氮气转变成含氮化合物,满足豆科植物对氮元素的需求。另外,固定的氮素也会释放到土壤中,被其他植物利用。能够与固氮细菌进行共生固氮的物种只分布于豆目、蔷薇目、葫芦目和壳斗目中,以豆科植物-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2-23

  • 3D打印复合支架通过光热免疫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并促进骨再生

    癌症转移是癌症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式以破坏性手术即切除转移骨肿瘤为主,骨关节缺损应用骨水泥+内固定或金属植入物替代以重建骨骼力学支撑及关节功能,但无法解决肿瘤复发及内植物失败等。聚焦这一临床需求及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瓶颈”难题,亟需研发新型的多功能生物材料,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原发/转移肿瘤,而且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郝永强教授,上海大学陈雨研究员、于罗丹副研究员等人设计并构建了免疫佐剂(R837)和碳化铌(Nb2C)MXene共修饰的3D打印生物可降解支架(BG@NbSiR),以有效治疗乳腺癌的骨转移并促进骨再生以修复肿瘤破

    来源:

    时间:2020-12-23

  • J Immunother Cancer:TCR-T治疗HBV相关肝癌新进展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J Immunother Cancer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懿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n vivo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ffinity-improved-TCR engineered T-cells on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该研究结果阐明了HBV抗原特异的亲和力提高的TCR-T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其特异性和安全性与野生型WT-TCR-T相似,并且效力显著提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疗HBV相关HCC的新策略。 在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HCC)的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2-23


页次:489/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