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近红外脑功能影像数据分析软件:NIRS-KIT

    功能近红外光谱脑成像(fNIRS)是一种基于血氧代谢的非侵入式的经颅脑影像技术。相较于其他脑影像技术,fNIRS具有诸多特殊的优势,例如:购买和使用成本低、时间分辨率高、头动敏感度低、无特殊场地限制(具有一定的便携性/机动性)、无明显使用禁忌症、生态效度高等。这些特点使其更加适合应用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例如:自然情景中的人际交往)和人群(例如:新生儿、老年人和特殊病人)中。该技术现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任务状态下皮层脑区的激活模式的研究中,也逐渐被用来研究在缺少外部刺激时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模式。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朱朝喆教授课题组在近红外领域专刊《Neurophotonic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21-03-10

  • Nature子刊解析新冠病毒复制酶与苏拉明复合物结构

      3月5日,清华-北大生命中心PI张抒扬课题组联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以及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张磊砢课题组在新冠重要药靶RNA复制酶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基因复制酶结合百年老药苏拉明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为2.6埃,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解析的非核苷类抑制剂结合新冠病毒RNA复制酶的三维结构。该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

    来源:

    时间:2021-03-09

  • 给益生菌涂上保护层抵抗胃液胆汁侵蚀,为肠炎治疗提供新手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研究院刘尽尧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IF 27.3)杂志发表题为聚合介导的细胞多功能化及其用于增强细胞疗法效果的研究论文(Polymerization-mediated multifunctionalization of living cells for enhanced cell-based therapy)。作者通过在多巴胺聚合过程中加入少量壳聚糖,可使益生菌表面涂层上聚多巴胺和壳聚糖共沉积外衣,实现了益生菌在结肠部位的有效富集,相当于给益生菌涂上具有导航功能的保护层,抵抗胃液胆汁侵蚀的同时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21-03-09

  • Cell子刊:TF/p300共凝聚调控基因转录爆发动力学

    p300和它的同源基因CREB-binding protein(CBP)是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p300/CBP的突变或者染色体易位会引起基因表达紊乱和疾病的发生【2】。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p300/CBP至少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控基因转录【3】。一方面,p300/CBP可以作为桥梁/支架来调控转录因子(TF)和其它转录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提高转录的协同性并且稳定转录复合物。另一方面,p300/CBP是一个乙酰化酶,可以对包括组蛋白在内的多种蛋白进行乙酰化修饰,但是它发挥功能依赖于临近的p300/CBP分子对其乙酰化从而实现反式激活【4】。一些研究的结果也表明,p300

    来源:

    时间:2021-03-08

  • Nature子刊:机械门控Piezo1离子通道在心脏机械传导中的重要功能

    清华大学药学院肖百龙课题组研究发现了机械门控Piezo1离子通道作为心肌细胞的机械传感器,可以直接感受机械力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钙信号和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信号,从而维持心脏功能稳态,其表达异常参与心脏疾病的发生。该研究为一百多年前所发现的著名的心脏生理学现象 “Frank-Starling规律”和“Anrep效应”提供了分子机制方面的解释,也提示Piezo1可以作为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新型药物靶点。心脏跳动过程中经历着剧烈的机械力变化,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改变心输出量以适应心脏周期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引起心室壁扩张,心肌纤维会被拉长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1-03-08

  • Cell子刊:mTOR信号介导低蛋白食物对小鼠摄食和体重的调控

      人类膳食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种宏量营养素。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膳食中的哪种宏量营养素是致肥的关键因素始终存在争议。早期很多学者认为膳食中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研究焦点又转向蛋白质,认为机体摄食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足够的能量,而是为了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因此如果膳食蛋白含量过低,机体为了满足一定的蛋白摄入量不得不摄入更多的食物,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量,进而引发超重和肥胖(“蛋白质杠杆假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John Speakman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揭示了食物中的脂肪是导致小鼠肥胖的元凶,同时发现,低蛋白含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1-03-06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发现衰老相关自身免疫病的调控机制

      2021年3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 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肖意传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的合作研究论文“Cytoplasmic DNA sensing by KU complex in aged CD4+ T cell potentiates T cell activation and aging-related autoimmune inflammation”。该研究揭示KU复合物介导CD4+ T细胞中的DNA感知,进而介导衰老相关自身免疫病的调控机制。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目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正常机体会表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1-03-06

  • 一种特殊血红素-铜终端氧化酶的结构

      2021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期刊上联合发表了题为"The unusual homodimer of a heme-copper terminal oxidase allows itself to utilize two electron donors"的研究文章。文中研究了一种来自超嗜热菌的特殊的血红素-铜终端氧化酶,通过解析其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发现了它既能氧化细胞色素c又能氧化氢醌的独特催化机制,还发现了它的质子通道和氧气通道具有新颖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果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对于不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3-06

  • 李家洋团队Cell设计完成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框架图

    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起始于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驯化野生植物。经过大约六千年的摸索,先民们完成了主要作物的驯化,人类社会从而实现了由采集渔猎型向农业文明型的伟大转变。我国是粟(谷子)、稷(黍子)、水稻、荞麦、大豆等多种作物的起源地。其中,水稻是最早在中国被驯化的作物之一,长江流域的先民们至少在七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在人类现代社会中,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通常以二倍体或不同形式的多倍体存在。现存植物中超过70%物种的染色体为多倍体。与二倍体植物相比,多倍体植物由于基因组多倍化,在生物量、耐逆性、抗病虫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3-05

  • 上海交大《Nature》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 为肠道修复提供新思路

    炎症和损伤通常能迅速激发肠道干细胞增殖促进组织修复再生。肠道间质细胞是肠道微环境组分中的重要成员,在FGF、TGF-β、Hedgehog与PDGF等信号调控下肠道间质细胞可分化为多种复杂群体,它们通过与淋巴细胞、髓系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协同调控肠道稳态以及上皮干细胞的功能。借助谱系示踪技术,肠道间质细胞的功能异质性正在逐步得到阐明:不同的肠道间质细胞群体通过不同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分泌可有效调节肠道稳态与上皮结构完整性。然而,至今仍然不清楚这些新发现的肠道间质细胞群体在肠道稳态维持与疾病条件下,如何精细调控肠道功能。3月4日,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Research Arti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21-03-05

  • Cell Res:中科院,清华大学建立一种新型活化态多能干细胞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而胚胎着床后在子宫内的发育进一步增加了其研究难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株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建立以来,包括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类型的干细胞相继建立,为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干细胞临床应用提供可能。之后的研究表明在2i与Lif条件下培养的小鼠ESCs处于原始(naive)态,该状态的ESCs需要脱离原始态后方能应答谱系分化的诱导信号;而小鼠的上胚层干细胞(Epiblast Stem Cells, EpiSCs)则处于始发(primed)态,它们的命运已经被部分决定。大量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胚胎着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1-03-05

  • 中科院杨鹏远/王凡课题组合作揭示HBV诱发肝癌血管转移和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1年3月2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杨鹏远课题组与王凡课题组合作在《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题为"Hepatitis B-induced IL-8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Venous Metastasis and Intrahepatic Treg Accumulation"的研究论文,阐述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HBx诱导趋化细胞因子IL-8表达、促进肝癌血管转移和肝内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的分子机制,为HBV相关肝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干预策略。  肝癌是我国第二大致死癌症,其中HBV感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3-05

  • 孙飞组揭示细胞内体运输途径中SNX1诱导膜变形分子机制

      2021年3月3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线发表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飞课题组在膜动态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membrane remodeling by SNX1"。该项工作解析了细胞内体运输途径中包被蛋白Sorting nexin 1(SNX1)在细胞膜上的分子组装模式,阐释了SNX1重塑细胞膜变形的分子机理。  囊泡运输(vesicle trafficking)是真核细胞内膜性细胞器之间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既是生命活动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3-05

  • 徐平勇课题组在pH敏感探针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1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平勇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  "pHmScarlet is a pH-sensitive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to monitor exocytosis docking and fusion steps" 的研究文章。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囊泡分泌和运输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斩获4次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平均每隔十几年就获奖一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虽然国内外科研人员对囊泡分泌及运输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详细的分子调控机制还存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1-03-05

  • 广州健康院今日Nature发文:发现RNA调控染色质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课题组研究发现RNA m6A修饰调控异染色质形成的新机制,阐明RNA m6A阅读器YTHDC1在这一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抑制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ERVK、IAP、LINE1等转座元件,限制胚胎干细胞向全能性干细胞转化,相关研究论文以The RNA m6A reader YTHDC1 silences retrotransposons and guards ES cell identity为题于北京时间3月4日发表在Nature上。  RNA上的N6-腺苷酸甲基化(m6A)是mRNA上最丰富的RNA修饰,YTH结构域是已知的能够特异性识别m6A的结构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1-03-04

  • 中科院学者最新发现T细胞免疫重塑在新冠肺炎康复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及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T细胞在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非常复杂的作用,既可能因促炎作用加重病情,也可能形成持久的免疫记忆防止再次感染。目前对T细胞免疫从新冠肺炎病人感染到康复过程中的变化知之甚少,严重阻碍了新冠肺炎免疫病理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开展合作,依照医学伦理和规范采集该院18名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期、恢复期和康复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全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在新冠肺炎康复过程中,快速减弱的干扰素反应和体液免疫是重要特征,而T细胞的免疫重塑则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3-04

  • 最新论文: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百岁老人的潜在保护作用

    衰老是人类疾病的最大危险因子之一,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情况的日趋严重,如何在衰老的同时保持健康的状态成为了一大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广泛参与人类疾病发生机制的调控元件,且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lncRNA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人群寿命延长的分子机制,孔庆鹏课题组以百岁老人及其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对121个个体(包括76个百岁老人、54个百岁老人的F1代以及41个F1代的配偶)的血液样本进行深度转录组测序,以lncRNA为出发点挖掘lncRNA在衰老及抗衰老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和后代以及后代配偶的比较,首先在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3-04

  • 北大生科院李磊研究组GPB在植物miRNA调控网络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1年3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GPB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Hub MicroRNAs in an Integrate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of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本项研究主要构建解析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中一个以miRNA为中心的层级基因调控网络。GPB杂志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中国遗传学会共同主办,当前影响因子为7.05。  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中内源性的一类

    来源: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1-03-04

  • Stem Cell Reports:二细胞胚胎样干细胞中特异性的组蛋白修饰模式

    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领导的团队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Unique Patterns of H3K4me3 and H3K27me3 in 2-Cell-like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小鼠的二细胞胚胎样干细胞中进行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与转录组信息相结合,分析比较了普通胚胎干细胞,二细胞胚胎样胚胎干细胞和二细胞胚胎的全基因组H3K4me3和H3K27me3组蛋白修饰图谱。二细胞胚胎样干细胞中的大多数基因继承普通胚胎干细胞的组蛋白修饰模式。在二细胞样转换过程中表现为组蛋白甲基化状态发生转换的基因中,只有

    来源:同济大学

    时间:2021-03-03

  • 暨南大学与承启生物开发高性能大规模测序比对算法FANSe3

    2021年2月22日,《表型组学》(Phenomics)期刊在线发表了暨南大学张弓和金静洁团队以及深圳承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题为The Ultrafast and Accurate Mapping Algorithm FANSe3: Mapping a Human Whole‑Genome Sequencing Dataset Within 30 Minu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全新的数据结构和并行策略,开发了FANSe3代算法,该算法在高达12%的错配率情况下可保证给出数学上的最优解,提供准确而快速的测序数据处理。 目前,科学界超过95%、医学应用领域超过99%的

    来源:暨南大学

    时间:2021-03-03


页次:482/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