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美《科学》评出2001年十大科学成就

    科技日报华盛顿12月18日电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今年的十大科学成就:     一、分子电子学获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分子电路。若干个研究小组将极小的晶体管、导线和开关连在一起,形成可完成基本运算的电路,该技术为未来开发出超小型计算机铺平了道路。这些超小型计算机可用于即时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话,或计算出气候的变化趋势。     二、对核糖核酸的研究证明,它在人体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核糖核酸在基因抑制和酶的活性中所起的作用就大大出乎科学家的意料。    三、揭开了

    来源:

    时间:2001-12-20

  • Science:腹部肥胖症研究新进展

        根据一项由爱丁堡大学和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脂肪细胞中一种酶活性的增强可能是导致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诸如糖尿病等的普遍原因。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7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项发现最终将为控制腹腔肥胖——即脂肪堆积于腹部的“啤酒肚”的药物研制铺平道路。   “许多研究都已证明任何多余脂肪都会引发健康问题,但当脂肪堆积于腹部时尤为危险。”文章的主要作者、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内分泌学家Jeffrey S. Flier博士和哈佛大学医学院

    来源:

    时间:2001-12-20

  • 细菌分裂机制--化学波确定分裂点

        根据一个新蛋白质互作模型,化学波(Chemical waves)能够帮助细菌确定其中点。   细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是通过分裂进行繁殖的。细菌的分裂(称为二分裂)比人体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要简单。人体细胞是通过竖起支架将组分运送至两端两个初生的子细胞中,而细菌则是直接断裂,一分为二。    然而,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却蕴藏着一个谜题。没有复杂的分子机制,细菌如何组织自身以使子细胞体积大致相等?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Simon Fraser大

    来源:

    时间:2001-12-20

  • 瑞士科学家发现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

        新华网日内瓦12月18日电 瑞士苏黎世大学动物学系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宣布,他们通过对腺病毒的研究,已经成功地解释了病毒如何一步步侵入正常细胞的过程。   细胞核外有细胞膜,它通过极微小的孔道与外部交换养分,而且这些细孔的直径不及病毒大小的一半。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搞不清楚,病毒何以轻易穿越层层障碍,将自己的基因物质送到细胞核中。瑞士苏黎世大学动物学系教授乌尔斯·格莱伯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该研究小组向新华社记者提供的材料介绍,他们发现腺病毒停留在细胞膜外,等候一种叫做H1的细胞蛋白质通过细胞膜孔道。这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其

    来源:

    时间:2001-12-20

  • 杀虫剂人体试验的伦理之争

         面对公众对于医药公司给病人服用杀虫剂以确定其化学毒性的指责,美国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不得不寻求外界的建议。12月14日,环保局向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发出请求,帮助其决定是否应该接受这些反对意见。    1996年通过的一项法律为杀虫剂生产设置了安全限制。因此,行业研究人员不断提高付费志愿者暴露于杀虫剂的程度以便确定引起诸如头痛、恶心和血液中酶活性变化等所需的最小浓度。尽管医药公司声称人体实验比动物实

    来源:

    时间:2001-12-19

  • 加研制出抗艾滋病新疫苗

    科技日报多伦多12月17日电 加拿大艾滋病专家、多伦多大学麦克唐娜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肯尼亚内罗毕对艾滋病进行了长期研究后,发现了艾滋病与人类的白细胞抗原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并研制出一种新的抗艾滋病疫苗。她的成果为人类战胜艾滋病带来新的希望。 麦克唐娜研究小组发现,有些人尽管遭受艾滋病病毒威胁,但并没有显现出艾滋病症状,并且体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V)也一直呈阴性,这说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能够排斥艾滋病毒的。麦克唐娜博士认为,这些人对艾滋病毒有免疫能力的关键,可能是他们体内一种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宿主细胞蛋白在起作用。 麦克唐娜在对艾滋病母婴传染的

    来源:

    时间:2001-12-19

  • 台大医学院用基因芯片研究肺癌转移

        新华社12月17日台北消息,台大医学院内科部教授杨泮池等人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发表“以基因微阵列研究肺癌转移机制”的报告。专家们认为此项研究极具发展潜力。    研究人员先是在肺癌细胞中找到具有转移侵犯性的6个细胞株,接着在基因晶片中置放9600个人类基因,再将此基因晶片与6个细胞株进行杂交配对,找出控制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以及相关基因表现的强弱程度。    结果显示,在9600个人类基因中,有2.9%的人类基因与癌细胞转移侵犯具有正相关,基因表现与肺癌转移一致;3.3%的人类基因

    来源:

    时间:2001-12-19

  • 研究发现癌基因具有免疫刺激功能

    癌症治疗新途径:细胞凋亡和免疫刺激双管齐下PRNewswire得克萨斯州(Texas)AUSTIN2001年 12月17日消息:今天,Introgen Therapeutics, Inc. (Nasdaq: INGN)宣布,公司和得克萨斯州大学Anderson博士癌症研究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合作伙伴发现一种新型抑癌基因-mda-7基因,而且还可能是一种对免疫细胞具有刺激作用的新型细胞因子。目前,该公司mda-7基因和腺病毒药物释放系统组成的INGN 241基因药物对各种固体肿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来源:

    时间:2001-12-19

  • 乳腺癌治疗新发现--IKK-α阻遏乳腺细胞增殖

        Karin和他的同事在2001年12月15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报道,他们发现一种可以阻遏乳房组织细胞增殖的蛋白,这对未来一代乳腺癌病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怀孕期间,乳房上皮细胞经历大量增殖,细胞数量增加十几倍。婴儿断奶后,这些上皮细胞又经历程序性的死亡过程,使乳房上皮又回复到怀孕前的状态。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正是这种快速增殖的能力使得乳房细胞偏向于高患癌风险。因此,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Karin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乳房组织中一个叫做I-κ-B 激酶(IKK)的激酶复合体调控蛋

    来源:

    时间:2001-12-18

  • Cell:发现心脏猝死相关基因

    Cell 2001年12月14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分子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的科学家克隆到一个参与心电调节的重要基因KChIP2,并证明它与突发性心脏致死和心力衰竭有重要关系。该项研究发表于2001年12月14日新一期的Cell杂志上,虽然这项研究是在小鼠上进行的,但在人类中同样存在着该基因的同源基因。KChIP2基因全称Kv通道相关蛋白2基因(Kv Channel-Interacting Protein 2),它参与调节与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有关的一系列心电活动。他们的研究显示,在KChIP2 缺陷型的小鼠体内,一种称为Ito 的特

    来源:

    时间:2001-12-17

  • 破解幽门螺杆菌致癌之谜

        大多数致癌细菌很久以前就已被查明,但几十年来,有一种细菌却一直逍遥法外。1982年首次被发现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可引起溃疡和癌症,每年导致700万人丧命,科学家对其诱发溃疡的能力已知其大概。现在,一项新研究查明H.pylori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天赋,即强迫胃细胞变形和迁移——这是细胞发生癌变的早期征候。  H.pylori感染病人罹患胃癌或淋巴瘤的几率是正常人群高2至6倍。当H.pylori侵染胃部内壁时,胃细胞会发生变形,拉展得象蜂鸟的喙一样长。已知这种细菌会将一种名为CagA的蛋白注入到胃细胞中,并被附上一个磷酸

    来源:

    时间:2001-12-17

  • 心力衰竭患者的新疗法

        有关药物Valsartan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5号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表明,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加入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valsartan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统计结果显示, valsartan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13.2%,并可使那些已经内科治疗患者的住院率降低27.5%。     “该研究表明valsartan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该项目的领导人、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教授Jay N. Cohn说:“尽管有几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患者有益,但

    来源:

    时间:2001-12-17

  • 细胞凋亡新发现——健康细胞如何“排挤”凋亡细胞

        细胞死亡是胚胎发育和诸如内脏内壁等机体保护屏障必经的事实。但死亡细胞如何排出,组织又如何维持其完整性?现在,科学家发现将死细胞会发出信号宣布其死期已至,然后临近细胞就会将其挤掉,取而代之而决不会留下丝毫缝隙。    整个机体和发育中的胚胎,细胞都注定要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这个过程称为凋亡,机体通过这个过程来抵御疾病,塑造组织成正确的形状。但上皮细胞的凋亡可能会留下一个敞开的洞穴,将死细胞就在那里落脚。为查明生物体是如何防止凋亡细胞留在洞穴内的,来自伦敦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之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细胞生物学家Jody Rosenblat

    来源:

    时间:2001-12-17

  • 根癌土壤杆菌基因组测序完成

       麻省剑桥Cereon基因组公司和Richmond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2月14的《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合作完成了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58菌株的测序工作。   据研究人员称,该细菌具有自然转移DNA到植物细胞中的能力。“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最重要的植物生物技术工具之一。”Richmond 大学测序小组的研究领导人Brad Goodner在新闻发言中表示。“我们对于这种细菌及其将基因稳定插入到植物细胞中的能力的了解,可以使

    来源:

    时间:2001-12-17

  • 肌肉萎缩症基因治疗的研究

         纽约,12月12日(路透社 健康专栏)——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结合在一起恢复了类肌肉萎缩症小鼠中丧失功能的肌肉。     研究人员利用来自动物自身肌肉组织的干细胞运送用于纠正杜兴肌营养不良症缺陷的正常基因。这种方法在小鼠中产生了一些正常的肌肉纤维——虽然它不能完全逆转动物的状态。     尽管如此,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小组说,通过技术改良将能产生治疗肌肉萎缩症的方法。     主要研究人员告诉路透社,仍需要进行大

    来源:

    时间:2001-12-16

  • 基因缺陷与脑肿瘤

        纽约,12月12日(路透社 健康专栏)——研究人员报道,RNA编辑中的遗传故障可能与一种常见的致死性脑癌,恶性神经胶质瘤有关。     该项研究的作者之一告诉路透社,RNA编辑中的异常将有助于解释脑瘤患者为何常会发展癫痫。     RNA是一种将DNA的遗传指令转化为功能性细胞蛋白的工作分子。     研究的第一作者,麻萨诸塞技术研究所(MIT)的Stefan Maas博士解释说:“RNA编辑代表了一种被自然界用于从单个基因中创造出多功能

    来源:

    时间:2001-12-16

  • 胶原变异导致骨关节炎

    据Biochemistry. 12月刊报道: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在一种胶原中一个基因突变是如何导致骨关节炎的。Andrzej Fertala博士是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Jefferson医学院的皮肤学副教授,他领导的研究人员解析了一种来自5个相互无关家庭的胶原II基因的变异,这些家庭中有成员很小就出现了骨关节炎。他们发现变异的胶原版本不能与另一类胶原吻合,而这对于软骨结构的形成是必要的,这样就导致个人发生了骨关节炎。他说:“我们发现这一特定的变异的结果是,胶原II 和另一个胶原IX之间至关重要的交互作用被改变了。研究证明变异的胶原II 是不能与骨胶原IX 形成正常的装配。这一结果

    来源:

    时间:2001-12-15

  • 肌肉干细胞形成血液细胞?--干细胞的命运有多种选择

       科学家在本周举行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协会年会上宣布,一个成年小鼠的肌肉干细胞就可以形成足够多的血细胞来挽救小鼠生命,而且肌肉干细胞还可以转而继续分化成肌肉细胞。  捣碎的肌肉中找到的干细胞可以迁移至骨髓中,分化为血液细胞。然而,肌肉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变成血液细胞的究竟是哪一种还不得而知。   来自匹兹堡大学的Johnny Huard和他的同事选择了一组分裂状态可持续几天的成年小鼠肌肉干细胞,用一组独特的蛋白质将它们标记。   把肌肉干细胞注入到骨髓已被放射线杀死的小鼠中时,发现这些干细胞取代了死骨髓。这些本应该2周后

    来源:

    时间:2001-12-14

  • 韩国育出人类基因实验鼠

        韩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周三宣布,该国生物技术学家繁殖了全球第一只有人类基因的老鼠。这只老鼠为人类进行药物测试时,将比现存的实验老鼠提供更准确和安全的测试结果。    研究小组把人类CYP(细胞色素P450)基因,植进一个已受精的卵子中,再移植到一头代产老鼠体内,稍后生下首只人类基因老鼠。这只人类基因老鼠已经交配,至周三数目已增加至约十只。    研究小组花了三年时间,才成功繁殖出首只人类基因老鼠。南韩食物与药品管理局的生物科学家们表示,人类基因老鼠已经用来研究某些毒素对人类身体“更准确”的影响,包括

    来源:

    时间:2001-12-14

  • 科学家首次发现脑细胞可自我修复

        美国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激活实验鼠大脑皮层深处的干细胞,成功地使干细胞发育成熟为脑神经细胞,取代受损的细胞。这是科学界首次发现哺乳动物脑细胞可自我修复。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杰弗里·麦克利斯等人的这项新成果,是神经细胞生物学的一个突破。如果深入了解其中机理并控制这一过程,有可能为治疗各种脑损伤疾病找到新途径。当然这一成果离临床应用还有较远的距离。    此前科学界一向认为,哺乳动物的脑部过于复杂,其脑细胞病变、损伤或死亡后是无法自我修复的,因此目前治疗脑病主要靠

    来源:

    时间:2001-12-14


页次:1603/1638  共32746篇文章  
分页:[<<][1601][1602][1603][1604][1605][1606][1607][1608][1609][16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