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农药团队在水稻褐飞虱绿色高效防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宗茂)近日,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药毒理学及有害生物抗药性团队研究成果以“Redox and Near-Infrared Light-Responsive Nanoplatform for Enhanced Pesticide Delivery and Pest Control in Rice: Construction, Efficac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为题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研究采用了一种创新的纳米平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9-07

  • 棉花团队系统解析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型差异机制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相潜)近日,我校张献龙教授领衔的棉花团队在Genome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resolution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paration for reprogramming the fate of the plant stem cell niche in lateral meristems”的研究论文。该文用Jin668和不可再生材料TM-1为实验对象,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单细胞层面解析棉花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机制,通过对不同再生能力材料的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9-07

  • 【人民日报】让盐碱地上开出油菜花

      致力耐盐碱油菜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让盐碱地上开出油菜花(美丽中国·关注盐碱地治理⑧) 本报记者 吴 君《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第 14 版) 傅廷栋在查看油菜生长情况。 刘 涛摄(人民视觉) 年过八旬、与油菜打交道60多年,“油菜院士”傅廷栋带领团队育成80多个油菜品种,为油菜耐盐碱种植推广奠定品种基础,为不同地区提供盐碱地修复和改良方法。如今,他仍不停歇,带领团队为盐碱地治理贡献力量。 湖北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9-07

  • 利用新一代测序揭示中国南方地中海贫血的多样性

    全球大约有5.2%的人携带异常的血红蛋白基因。每年有30万至50万名新生儿患有严重的血红蛋白病,其中约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每一万例活产婴儿中有4.4例发生。这种疾病在地中海沿岸地区、非洲、中东、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流行。之前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江西省赣州市(最南端城市)的地中海贫血患病率高达9.49%,不过该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群体不具有代表性以及突变谱有限等局限性。为此,赣南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以13+万人的大规模地中海贫血筛查项目为基础,研究了赣州地区地中海贫血的患病率和突变谱。这项研究成果于2023年8月18日发表在《Human

    来源:AAAS

    时间:2023-09-06

  • 中国学者创建“REDH”数据库,探访血细胞分化的RNA编辑组学

    通过RNA将D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远非直截了当。在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几种RNA中,有几种可能在中途被编辑。在哺乳动物中,RNA编辑主要涉及通过脱氨将腺苷(A)转化为肌苷(I),这可以产生广泛的影响。例如,A-to-I转换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调节基因表达,并显著改变最终合成的蛋白质。虽然RNA编辑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但它也是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关键潜在机制。因此,科学家们已经建立了大规模的数据库,记录了各种人体组织中的RNA编辑位点。这些数据库作为从RNA编辑组中识别潜在诊断或治疗靶点的有用平台,RNA编辑组包含给定细胞或组织中所有编辑的RNA分子。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针对造血细胞的RN

    来源: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时间:2023-09-06

  • 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下游分析与可视化工具

      基于超高分辨率液质联用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已成为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手段。与其它组学方法一样,恰当的数据分析流程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数据具有方法仪器多样、搜库定量软件繁多的特点,导致下游的数据处理分析更为困难繁琐,亟需一个可高效处理多样的蛋白质组学数据的下游分析工具。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张小飞团队在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DEP2: an upgrad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olkit for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data的论文。该成果揭示了一个可用于处理多种蛋白质组定量软件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3-09-06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Rpd3S核小体去乙酰化和DNA linker收紧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澳门大学合作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nucleosome deacetylation and DNA linker tightening by Rpd3S histone deacetylase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生化手段及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确定了Rpd3S组装模式,并且以多种不同核小体底物模拟Rpd3S去乙酰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成功捕获了Rpd3S在H3K36甲基化依赖的去乙酰化过程中的多个构象,以及与Linker Histone H1共存的模式。基于以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3-09-06

  • Nature Plants | 孙林峰团队揭示植物激素脱落酸跨膜运输过程的分子机制

    2023年09月0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孙林峰教授团队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abscisic acid efflux mediated by ABCG25 in Arabidopsis thaliana”(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3-01510-0)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植物中首个脱落酸外排蛋白ABCG25单独的、与底物脱落酸结合的,以及与ATP结合的高分辨率结构,并结合生化功能实验阐释了ABCG25蛋白的工作机制,加深了我们对脱落酸运输和信号传导过程的理解。脱落酸(Absc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3-09-06

  • 线粒体EglN1-AMPKα轴通过增强对低氧应激的代谢适应驱动乳腺癌进展

    江,W。#张,M。#,高,C。#, C。严高,R。,,Z,魏,X。,熊,J。,阮,Z,杨问,李,李问,钟,Z,张,元,问,胡,H, S。,,,M . M。Cai, C,吴,g。,江,C,张Y.L,张郭瑞昭。张,J。*(2023)。线粒体EglN1-AMPKα轴通过增强对缺氧应激的代谢适应来驱动乳腺癌的进展。EMBO Je113743。(张静)   摘要 线粒体在癌细胞适应缺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发现脯氨酸羟化酶Eg

    来源: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

    时间:2023-09-06

  • 上海交大谷国迎教授团队系统分析与展望用于软体机器人的3D打印PEDOT:PSS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谷国迎教授团队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发表“3D-printed PEDOT:PSS for soft robotics”综述文章,针对3D打印技术制造PEDOT:PSS导电聚合物材料应用于软体机器人领域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前瞻展望。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金昊为论文第一作者,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曹杰为共同第一作者,谷国迎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卢宝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软体机器人是一类将生物概念与机器人相融合的系统,兼具环境顺应性与灵巧运动功能。其中,柔性导电材料可以辅助软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9-06

  • 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蔡宇伽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团队联合发布国内首个体内CRISPR临床试验结果

    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世界范围内单侧角膜失明的主要原因。据估计,每年有150万例HSK病例发生,其中4万例发展为严重视力障碍。三叉神经节(TG)是HSV-1在原发性急性角膜感染后在宿主中建立终生潜伏的地方,TG神经元中潜伏的HSV-1会重新激活导致反复感染。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蔡宇伽研究员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主任医师开发了名为HELP的瞬时靶向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小鼠病毒性角膜炎的完全治愈【1】。HELP技术使用了蔡宇伽团队开发的类病毒载体(VLP),以mRNA的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9-06

  • 上海交大王丽伟教授团队发现金属有机框架-氨工质对用于热能转换与储存的优越性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丽伟教授团队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发表“MOF-ammonia working pairs i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评论文章,阐述了金属有机框架(MOF)—氨工质对用于极端气候下高效制冷与储热的优势,总结了高稳定性和高吸附量MOFs的合成策略和性能评价方法,展望了该工质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吴韶飞为论文第一作者,王丽伟教授为通讯作者。由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极端气候频发,人们对冷热量的需求激增,如何在极端气候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9-06

  • 何爱彬团队利用全景实时成像揭示流体力塑造囊胚发育过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发育生物学探究细胞命运的核心问题。从单个受精卵到形成由200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组成的个体,离不开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命运的分化。囊胚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次细胞命运决定,形成了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和滋养层细胞(trophectoderm, TE)。第一次命运决定由包括各种分子在内的多因素共同驱动发生,如Hippo通路在ICM和TE细胞中影响不同基因表达状态【1】,分子水平的不对称分布【2】等。囊胚发育中细胞致密化及囊胚腔的形成,生物力学在第一次命运决定中起着推动作用。2016年,Ma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9-0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基于液流电池的电化学碳捕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二氧化碳捕获-释放与液流电池充电-放电过程 a. 二氧化碳捕获与能量存储  b. 二氧化碳释放与能量传递过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05249、22101064)等资助下,西湖大学王盼团队与哈佛大学Michael J. Aziz团队、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季云龙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类基于吩嗪衍生物水溶性的有机储能小分子,利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在充放电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9-06

  • 我国学者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领域取得进展

    图 原位精准解耦电池热失控温度和压力变化规律实现提早预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035006、U2033204)等资助下,暨南大学郭团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青松研究员团队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光纤检测早期预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研究成果以“基于先进光纤传感技术的商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原位监测(Operando monitoring of thermal runaway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9-06

  • BIB | 上海药物所合作开发用于转化医学药物发现的新工具

      基于临床样本的组学数据是靶标发现和药物发现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组学数据鉴定的几千个候选蛋白中,发现可用于转化医学研究的现有药物,通常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而难以选择切入点。一方面,大部分候选蛋白缺乏相应的药物,甚至是任何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一部分候选蛋白已有文献报道过与目标疾病的相关性,开展靶标发现及药物发现的创新性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罗成课题组张豪副研究员,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孙爱华研究员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开展转化医学药物发现的新工具OTTM(在线服务器http://otter-simm.com/ottm.html),成果以“OTTM: An aut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9-06

  • 微生物所研究团队揭示CRISPR护卫RNA的全新生理功能

      2023年9月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明和向华研究团队合作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发表题为“Widespread RNA-base cas regulation monitors crRNA abundance and anti-CRISPR proteins”的文章,揭示了CRISPR护卫RNA的全新生理功能。    细菌CRISPR-Cas免疫系统由CRISPR结构和Cas蛋白组成,而Cas蛋白的表达如何适应时刻变化的CRISPR结构和crRNA表达量是该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基本科学问题。    2021年,微生物所研究团队报道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9-06

  • 微生物所黄英研究团队揭示海洋放线菌有氧铁还原与多环芳烃降解的耦合及其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英研究团队在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发表论文,题为“Coupled Fe(III) reduction and phenanthrene degradation by marine-derived Kocuria oceani FXJ8.057 under aerobic condition”,揭示了在有氧条件下海洋放线菌的铁还原过程与多环芳烃污染物菲降解过程的耦合,并解析了相关分子机制。    目前已报道的微生物铁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厌氧或有氧酸性(pH<4)环境。黄英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部分放线菌能够在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9-06

  • 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发现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在雪貂间通过空气传播机制

      2023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刘金华团队合作揭示人源性H3N8禽流感病毒已获得在雪貂间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human-isolated avian H3N8 influenza virus between ferrets”)。研究深入探究了H3N8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及传播特性,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可能暴发的疫情提供了重要线索。    自2021年首次出现以来,H3N8病毒已经在中国的主要养鸡产区蔓延,并且在活禽市场持续显示高检出率。这一持续的演化和变异增加了病毒对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9-06

  • 广州健康院成功开发出能预测并双向定量调控目标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在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双向定量调控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Precise genome editing of the Kozak sequence enables bidirectional and quantitative modulation of protein translation to anticipated levels without affecting transcrip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杂志。该研究以蛋白翻译调控元件—Kozak序列为切入点,开发出一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3-09-06


页次:158/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