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日发现控制骨骼部位神经突触形成的蛋白质

       新华网东京2006年6月25日电   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结合部位的神经突触是大脑指令向骨骼肌传递的“信使”,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对这种“信使”形成来说必不可少的蛋白质,有望推动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的研究。     人们试图通过意识控制身体运动时,大脑发出的指令经由运动神经传递给骨骼肌,在此过程中,运动神经和骨骼肌结合部位的神经突触起着中转指令的作用。而围绕神经突触的形成过程,尚有许多问题等待解答。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山梨裕司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注意到神经突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26

  • 权威杂志破译大脑的气味解码系统

    生物通报道: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大脑如何根据鼻子发送的信号来形成一种气味“交响乐”。在这项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嗅球(从鼻子来的信息要达到的第一站)中的神经细胞不能像对待单个物质那样感知像盛放的玫瑰花香这样复杂的气味混合物。相反,这些细胞会检测到构成玫瑰花香的一系列化学成分,这就如大脑必须听到每个音乐演奏者的音调才能听懂交响乐一样。由于小鼠和人类具有相似的处理气味的大脑结构,因此研究人员推测人类可能也是依赖相同的气味解码系统。这项研究的结果刊登在6月16日的Neuron杂志上。试验中,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让小鼠接触不同的气味并利用内部信号成像技术检测嗅球中神经元的反应。这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20

  • 《神经元》:引诱神经细胞的魅惑分子原来是个熟脸

    生物通报道: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根据吸引或排斥化学信号的提示慢吐吐地延伸着它的如触须般的轴突来探路。近期一些研究发现了驱使运动神经元离开肢体中不正确的靶标的一些分子,而Salk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则已经确定出一种叫做FGF的分子能活跃地引诱生长中的轴突靠近正确的目的地。他们的发现刊登在6月15日的Neuron杂志上。这项研究不但确定出生长因子FGF是引导一群特殊的运动神经元连接到我们脊椎和脖子肌肉的分子,而且还逐渐地揭示出了确保发育的神经系统建立正确神经连接的基本原则。了解了轴突如何发现它们的目的地将会有主恢复脊髓受损的人类恢复运动能力。承担多重任务的FGF生长因子家族调节着血管的形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9

  • 转录因子不在核里?首次在神经元树突上发现转录因子

    生物通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Elk-1的蛋白质可以和细胞的能量工厂——粒线体发生相互作用。研究揭示出这种蛋白质在细胞死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也与粒线体相关的疾病如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的Nature Methods以及3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负责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以及其它高级的脑部生理机制。神经细胞的树突结构负责接受从其它神经元传递过来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转移到细胞体,并使神经细胞快速地对于刺激产生反应。研究人员确定出mRNA 及编码蛋白质的Elk-1转录因子位于完整的啮齿动物的神经元树突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6

  • 医学研究表明胎儿细胞会进驻母亲大脑

    母亲的大脑里确实总是装着她们的孩子。研究人员发现,老鼠胎儿的细胞可以迁移到怀孕母鼠的大脑之中,并且发育成神经系统中的细胞。   这一发现来自国立新加坡大学的加文·S·道(Gavin  S.Dawe)和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的肖志成(Zhi-Cheng  Xiao),以及他们的中国和日本同事。科学家们已于数年前了解到,胎儿的细胞能够进入母亲的血液。而且,人类胎儿出生之后,胎儿细胞还能在母亲血液里保存至少27年。它们就像干细胞一样,能够分化成许多其他种类的细胞,而且,

    来源:环球科学

    时间:2006-06-15

  •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专家聚会山城

    5月18日,第二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在重庆西南医院召开。来自世界各地千余名神经外科专家共同展示神经外科领域成果,联袂展望祖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前景。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成立于2002年6月,是全球第一个世界性华人神经外科学术组织。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神经外科协会会长王忠诚倡导组织,王忠诚本人担任本次大会主席。王忠诚说,大会主要是为世界各地的华人神经外科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会议将对提升华人在世界神经外科领域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50年来,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在以王忠诚院士为代表的神经外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06-06-15

  • 段树民:顶级杂志文章填补世界神经元研究空白

    生物通报道:大脑中神经元(neuron)与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之间的联系对于神经回路(neural circuits)的发育,维持以及可塑性可能是十分重要的,近期的研究发现了一种NG2细胞与海马神经元(hippocampal neurons)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一联系的机制和可塑性等还并不清楚。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研究小组在这一方面进行了长达4年的研究,发现这类突触的功能也具有可塑性,而且可以产生长时程增强反应。这填满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的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6月9日)Science杂志上。脑内神经细胞包括两类,即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前者占10%,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14

  • 实验显示学习可增强记忆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注重学习的人记忆力相对较好,而日本科学家最近从分子水平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据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客座研究员伊藤悦朗等人以静水椎实螺为对象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它们脑细胞内妨碍记忆的基因数量比提高记忆的基因数量多几十倍,而且妨碍记忆的基因数量通过学习可以减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何学习可以从整体上增强记忆能力。静水椎实螺的脑部构造非常简单,脑细胞只有几十万个,不到人类的1%,因此容易分析出哪些细胞和记忆相关。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准备了静水椎实螺喜爱的砂糖水和不喜欢的带苦味的氯化钾溶液,然后交叉用两种溶液喂食,每次喂食时间相隔15秒,循环喂了10次。静

    来源:大公报

    时间:2006-06-13

  • 院士深陷"利益圈"包围 行为总被各种关系左右

        今天(8日),汇聚了“中国最智慧头脑”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闭幕。     在大会开幕的当天,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说,科技界出现了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见本报6月6日报道)。近一段时期以来,媒体关于院士的报道不在少数,尤其是负面报道,让公众对代表最高科研学术水平的院士们产生质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士说,参加这次院士大会感觉有些灰溜溜的。现在的院士当得太累了,“感觉压力太大了”。     一位与院士经常接触的科技工作者很理解这些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6-06-12

  • 上海神经所首次发现胶质细胞突触可塑性

    在大脑中存在两类神经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后者在脑内占了绝大多数,却被长期认为与大脑学习和记忆没多大关系,仅像"胶水"一样粘附在神经元周围,对神经元起支持和营养作用。   而发表在今天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上的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往这一论断并不准确。事实上,胶质细胞突触具有可塑性,即胶质细胞也同神经元一样具有"记忆"功能,能产生长时程增强反应。这种反应机理,被认为与脑的信息处理、储存及学习记忆等有关。   这一研究成果,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段树民研究员及其博士研究生戈鹉平、杨秀娟等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发现。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对胶质细胞突触可塑性进行研究,并首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6-06-12

  • 科学家称找到大脑切换语言的“开关”

    用电脑输入不同语言的文字时需要切换输入法,熟练掌握多种语言的人用不同语言说话时,大脑也需要在几种语言间切换。日本、英国和德国研究人员称,他们的新研究结果显示,大脑中的左尾状核承担着语言切换“开关”的作用。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让35名熟练掌握德、英双语或日、英双语的志愿者注视电视屏幕上以0.25秒为间隔显示的两个不同语言的单词,并用核磁共振成像仪等观察志愿者看到两个单词后大脑活动的变化。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12

  • 《自然》杂志两篇文章揭示控制果蝇睡眠大脑区域

    生物通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出了果蝇的一个对睡眠至关重要的大脑区域,从而使研究人员得到了有关睡觉目的和它与学习、记忆可能联系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推测。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6月8日的Nature杂志上。由Ravi Allada领导的研究组证明所谓的蘑菇体(mushroom bodies)对果蝇的睡眠调节至关重要。在同期的Nature杂志上,还有一篇由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Amita Sehgal进行的一项研究利用了与该研究组不同的方法,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蘑菇体如何控制睡眠,但是Allada和同事已经证明如果这个区域被化学物质破坏了,那么果蝇就很少会睡觉。已经知道蘑菇体在学习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9

  • 院士深陷"利益圈"包围 行为总被各种关系左右

    今天(8日),汇聚了“中国最智慧头脑”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闭幕。     在大会开幕的当天,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说,科技界出现了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不端行为(见本报6月6日报道)。近一段时期以来,媒体关于院士的报道不在少数,尤其是负面报道,让公众对代表最高科研学术水平的院士们产生质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院士说,参加这次院士大会感觉有些灰溜溜的。现在的院士当得太累了,“感觉压力太大了”。     一位与院士经常接触的科技工作者很理解这些院士的压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06-06-09

  • 贪吃者大脑相关活动是常人两倍

    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为部分人无法抵御食物诱惑找到了神经生物学上的证据。研究者认为,他们的成果可能会对研究酗酒和吸毒等其他上瘾行为以及强迫症有所帮助。   以约翰·比弗为首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让12名男女观看食物图片,这些图片上分别是非常美味的食物(巧克力蛋糕)、淡而无味的食物(花椰菜)和令人作呕的食物(腐肉),并分析了这些受调查者观看图片时的大脑活动。研究发现,在看到美味食物的图片时,部分人的大脑中涉及动机和奖赏的5个重要区域的活动水平是一般人的两倍。   这一研究成果不但为某些人对食物极其敏感这一事实提供了解释,还有助于解释食品广告的效力。比弗博士说:“这对理解肥胖现象为何迅速增多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6-06-08

  • 将大脑放在电脑芯片上(图)

    生物通报道:来自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将活的大脑组织与计算机芯片连接在一起。由Peter Fromherz领导的研究组将他们的新成果公布在5月10日的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的网络版上。 在由哺乳动物大脑接收到的信息输入被储存成长期记忆之前,它被临时存放在大脑海马(hippocampus)中。了解海马在记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近期大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个大脑区域的薄切片为研究海马完整的神经网络提供了适合的材料。 通常用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的方法都是侵入性的,并严格限定在小数量细胞或空间分辨率很低。德国的这些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6

  • 爱因斯坦大脑之谜本周揭晓

    爱因斯坦的大脑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牛”的大脑之一,它的奥秘一直都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美国和阿根廷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位科学天才的大脑不仅思维能力超乎寻常,就连形状构造也与一般人有所不同。 大脑结构有差异  脑细胞多于常人         英国《独立报》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最近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一些结构上的差异。         科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6-06-06

  • 研究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结构异于常人

        新华社专电  英国《独立报》4日报道说,研究人员最近选取4名和爱因斯坦逝世时年龄相仿的男子作为参照对象,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他们的大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一些结构上的差异。     科学家发现,除了脑细胞数量多于常人,爱因斯坦大脑组织某些部分相对较大。“爱因斯坦(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比较大,”研究人员说。他们还说,这些胶质细胞末端的神经组织数量也较多。有关爱因斯坦大脑及其参照对象的比较研究结果,将于本周内发表。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1955年去世,享年76岁。他的遗体被火化,但大脑被保存下来,用于科学研究。爱因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6-06-05

  • 路甬祥:惩治科学不端行为亟待制度建设

    北京6月1日讯(记者 易蓉蓉)“在当前科技环境下,科学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科学家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社会监督和科研机构内部的制度建设。”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如上表示。     路甬祥说,2006年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召开两院院士大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路甬祥指出,这次大会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6-06-05

  • Notch,神经细胞兴奋不兴奋取决于它!

    生物通报道: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元有两种不同的偏好,即分为传递和放大信号的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和减少信号的抑制性神经元。虽然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知道这两种神经元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但是却不清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如何决定变成抑制性或兴奋性神经元。现在,Salk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在调节这种选择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途径。研究人员分析了脊髓“中间神经元”(介导其他神经元间交流的神经元)的起源。一些中背部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来自一种共同的祖细胞(progenitor)。由于成熟神经元要么是兴奋性的,要么就是抑制性的,因此研究人员想知道一个单个的亲代祖细胞如何能产生兴奋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2

  • 中药银杏保护大脑的关键分子途径被发现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确定出重要的中草药——银杏保护大脑细胞的一个关键细胞途径。如果这些结果在人体中得到证实,那么银杏将可能用于减小中风的伤害。在一些国家,传统的中医利用银杏叶抽提物治疗哮喘、支气管炎和大脑疾病。虽然,中医讲的银杏的的许多神奇疗效尚未被证实,但是目前美国的医生正在研究这种草药缓解记忆力丧失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力问题的效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Sylvain Doré在研究如何战胜中风后损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机制。中风发作能快速杀死大脑的一小片区域,但是周围的大脑组织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死亡。Doré的研究组发现缺少一种叫做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的小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6-01


页次:302/353  共7051篇文章  
分页:[<<][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