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港科大发现抗生素如何瞄准细菌的RNAP以抑制其基因转录

          图:细菌RNA聚合酶的钳及β-叶(图中紫色和橙色部分)在转录起始时促进DNA的融化。资料来源:香港科技大学新形式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迫切需要新的抗生素。转录是细菌细胞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DNA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为RNA,用于翻译执行细胞功能的蛋白质。因此,抑制转录过程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因此转录是开发新抗生素的一个有希望的靶点。细菌RNA聚合酶(Bacterial RNA Polymerase)是细菌转录的核心酶,它必须装载DNA,并将双链DNA分离为单链DNA,以读取遗传信息来启动转录。这一过程也被称为DNA融化,并通过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2021-05-07

  • 首都医科大学最新发文:tempol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阴赪宏教授团队在氧化应激和自由基领域的权威杂志《Redox Biology》上发表题为“Tempol ameliora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rough attenuating intestinal oxidative stress and modulating of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serum metabolites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tempol可以有效缓解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其机制可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时间:2021-05-07

  •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揭示Ubc13对NLRP3炎性小体的调控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吴学锋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王玉刚团队在国际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Ubc13 promotes K6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NLRP3 to activate inflammas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Ubc13通过催化NLRP3的K63连接多聚泛素化促进炎性小体激活,阐明了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新机制,并揭示靶向Ubc13可能作为治疗NLRP3炎性小体异常激活所诱导相关疾病的有效新策略。NLRP3炎性小体通过识别病原微生物和危险相关分子在天然免疫

    来源: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时间:2021-05-04

  • 南华大学在顶级期刊Cell发表新冠研究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很多突变株,这些突变株感染力怎么变化?是否会重新感染患者?当前疫苗对突变株是否存在抵抗性?2月23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黄维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文波,南华大学瞿小旺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 “No higher infectivity but immune escape of SARS-CoV-2 501Y.V2 variants”的研究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新冠突变株疫情防控与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研究用18种假型病毒进行的实验表明,除了鼠ACE2过表达的细胞外,501Y.V2变体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均未赋予增加的感染力,在小鼠中,ACE2过表达的

    来源:红网

    时间:2021-05-01

  • 深圳大学发表Nature文章:阿斯加德古菌新门——悟空真菌

    2021年4月28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发表了题为“阿斯加德古菌的多样性及其与真核生物的关系”的研究长文(Article)。该项研究从我国的滨海湿地和近海沉积物到西太平洋深渊等样品中发现六个阿斯加德古菌新门并建立首个阿斯加德古菌功能基因库(AsCOG),研究还深入分析阿斯加德古菌的基因组和代谢潜能,重构了由原核生物(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组成的生命之树,从系统发育进化关系、真核特征蛋白功能演化及生理代谢的互作等方面详细阐释了阿斯加德古菌与真核生物的关系,为认识真核生物起源这一未解的生命科学之谜提供了新见解。该项研究由深圳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来源:深圳大学

    时间:2021-04-30

  • 华中科大,浙江大学等处《自然》发文:GPCR二聚体激活G蛋白的新机制

    4月2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刘剑峰教授课题组联合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岩课题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GABAB receptor-Gi protein coupl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突破性地鉴定了C类异源二聚体GABAB受体与G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二聚体GPCR偶联G蛋白的新模式,对开发新型毒副作用小的GPCR变构剂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GPCR是重要的药物靶点,40%以上的上市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时间:2021-04-30

  • 张亚平研究组揭示驯化下早期物种形成的基因组调控机制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生物种群多样性进化的重要驱动力。过去物种形成机制研究大多聚焦于已进化出强烈生殖隔离作用的物种或者亚种,由此发现了Haldane效应与large X-effect等调控机制,并鉴定了一系列物种形成调控基因。但是,物种形成过程最初何时启动,这一阶段的调控机制是什么,一直是未解之谜。早在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便看到在人工选择下与自然选择下进化过程的相似性,并尝试利用家养动植物研究物种形成的过程。但是,家养动植物的群体遗传差异小,相关分析工作存在诸多挑战。   最近,张亚平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利用欧洲大白猪与东亚民猪杂交群体,构建了F2通过F1继承F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4-30

  • 香港大学Molecular Cell发布新工具:揭示蛋白质如何识别和相互作用

          图像:ADdis-Cys“摄像机”可以同时识别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伙伴,并确定它们的结合区域。资料来源:香港大学香港大学化学系化学系李向大卫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工具,用以阐明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该工具不仅便于在复杂的细胞环境中识别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伙伴,而且同时允许这些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视化”。这些发现最近发表在著名的科学杂志《分子细胞》上。在人体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合作调节从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到免疫反应的每一个生物过程。因此,蛋白质相互作用失调常常导致人类疾病,如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在现代生物学中,全面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

    来源:Molecular Cell

    时间:2021-04-29

  • 香港科技大学开发了一种新型拉曼光谱平台来表征稀溶液中的IDPs

          图像:图中显示了光学镊子控制的热点,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蛋白质结构表征。资料来源:Vince St. Dollente Mesias,黄金清/香港科技大学在低浓度下分析蛋白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同构象的混合物,如内在无序蛋白质(IDPs)。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化学系助理教授黄金清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开发出光镊子耦合拉曼光谱,可直接探测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IDP - α -synuclein的结构特征。通过专注于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生理浓度。idp在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许多与不可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作为一种典型的I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1-04-29

  • 李兰娟院士等发表间充质基质细胞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李兰娟院士和项春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开展了一项探索性临床试验,评估用间充质基质细胞来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们发现,间充质基质细胞不仅能够治疗新冠肺炎,未来还有望用于急性或慢性肺炎的治疗。这篇题为“对人类经血来源的间充质基质细胞治疗重症和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评估:一项探索性临床试验”的文章发表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通讯作者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李兰娟院士和项春生教授、树兰国际医学院的汤灵玲教授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应安教授。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4-28

  • PLoS Biology发现过氧化物酶可减轻抗药性引起的适合度代价

    害虫一直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健康,目前国内外对害虫的防治大量依赖化学农药,然而农药滥用导致了害虫抗药性的快速进化。抗药性进化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与抗药性直接相关的遗传变异在害虫种群中受选择并富集,几乎所有已报道的研究也是集中在这个阶段。其中不少研究发现,导致抗药性产生的突变会引起适合度代价,从而导致害虫的抗性种群在农药停止使用后出现消退的现象。持续的农药使用还可能导致害虫的抗药性进化到第二阶段,即适合度代价的修饰基因或位点会受到选择,从而降低适合度代价并最终使得抗药性表型能够在昆虫种群中固定下来。一旦抗药性进化进入第二阶段,哪怕停止使用农药,害虫的抗性种群在田间也不会

    来源:中山大学

    时间:2021-04-28

  • 科研人员发现促进沉香树结香的内生真菌新种

    中新网昆明4月26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采自云南境内的沉香样品,发现沉香内生真菌新物种:沉香碳垫菌和云南碳垫菌,并筛选出三种培养液(MEB、PDB和RB)适用于培养优质高产的沉香碳垫菌。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是中国、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中药和天然香料。白木香只有在受到外界伤害或真菌侵染时才能产生沉香树脂。随着沉香市场的发展,沉香属植物的自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现白木香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为了持续利用沉香资源,快速结香技术已成为提高沉香产量的最有效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与王跃虎团队,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21-04-28

  • Stem Cell Rep:高内涵筛选系统全自动分析及评估类胚胎模型

    2021年4月23日,清华大学那洁课题组与Magdalena Zernicka-Goetz组(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Caltech)合作,于干细胞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Machine Learning-Assisted High-Content Analysis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Embryos in vitro”的论文。该文章将高内涵共聚焦成像筛选与类胚胎模型相结合,并利用机器学习辅助的分析策略对类胚胎图集进行了高效客观的分析,建立了全自动智能化的类胚胎分析策略。应用此策略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1-04-27

  • 蛋白质N-端选择性仿生转氨化合成抗HIV药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蛋白质的定点修饰是通过化学反应对蛋白质特定位点进行修饰,从而达到对蛋白质改性或对其进行标记等一系列目的。蛋白质的定点修饰对反应条件严格:反应需要在水相溶液中进行,同时蛋白质其他侧链基团不参与反应。上海交通大学王平特别研究员课题组一直以来致力于蛋白质,多肽的化学合成与修饰。近日,该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由仿生的邻醌介导对蛋白N-端进行选择性修饰的方法,并成功将其运用于蛋白质标记,抗HIV药物筛选等领域。蛋白质的N-端-α胺基相较于赖氨酸的ε胺基有较低的pKa,因而更具有亲核性,是蛋白质定点修饰的理想位点。在自然界中,铜胺氧化酶催化酪氨酸的侧链酚基被氧化

    来源:

    时间:2021-04-25

  • 水稻植株中启动子编辑脱靶效应的全基因组研究

    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箱充满了强大的改进。其中最新的一项是prime editing(PE),由David Liu的团队于2019年首次在《Nature》杂志上报道。利用鉴定基因组靶位点的引物编辑指导RNA和融合到逆转录酶的催化不活性Cas9,除了单碱基改变外,引物编辑还可以引入小的插入和缺失。PE已经应用于动物和植物,但是在基因组位点引入的改变而不是预期位点(非靶向效应)是其应用的主要障碍。导向RNA(gRNA)依赖性脱靶效应源于靶位点与基因组中其他位点之间的序列相似性,而gRNA非依赖性脱靶效应则源于CRISPR工具(如脱氨酶)在基因组中非靶位的异常活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行的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4-25

  • Science抗衰老重要成果:首次完成NMN对人体代谢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以前被证明具有抵抗衰老,提升小鼠代谢健康的一种天然化合物,已经在人体临床获得了相似的作用。绝经后糖尿病前期妇女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表明,化合物NMN(烟酰胺单核苷酸)可提高胰岛素增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能力,这在肥胖,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常是异常的。而且NMN还改善了与肌肉结构和重塑有关的基因的表达。然而,这种治疗并没有降低血糖或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增加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中的脂肪或炎症的指标。这项研究于4月22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是第一个研究NMN对人体代谢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在接受研究的女性中,有13位妇女在10周内每天口服2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1-04-23

  • 浙江大学最新Cell发文:细菌鞭毛马达结构、组装与扭矩传输机制

    4月20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朱永群教授实验室和医学院张兴教授实验室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Basis of Assembly and Torque Transmission of the Bacterial Flagellar Motor”的研究论文,解析了来源于病原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天然状态下的鞭毛马达-接头装置复合物(Flagellar motor-hook complex)的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该结构共含有12种不同的蛋白,共计175个亚基,总分子量超过6.3 MDa。它首次向人们展示了鞭毛马达的不同组

    来源:浙江大学

    时间:2021-04-23

  • New Phytologist发现促进大豆油脂积累的转录调控模块

    大豆富含脂肪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油料作物。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究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的分子机制,并充分解析了脂肪酸合成途径。然而,这一合成通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激活的?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还很缺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近期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DOI:10.1111/nph.17401)。该项研究揭示了由三个重要的转录因子组成的相互协作的转录调控模块。模块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两个相互作用的CCCH型锌指蛋白,GmZF392和GmZF351。GmZF392可通过结合富含TG和TA的双元元件激活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1-04-23

  • 复旦科研团队JAMA子刊发现丈夫孕前饮酒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

    北京时间4月20日凌晨,JAMA Pediatric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Preconception Paternal Alcohol Consumption With Increased Fetal Birth Defect Risk”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周琼洁-李笑天课题组”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陈靖祺课题组等合作完成。该研究首次以流行病证据提示,男方孕前饮酒可能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可能与精子发育和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有关,而改变饮酒行为可能会降低这种风险。现代科技快速进步,新生儿死亡率已显著降低,出生人口素质成为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1-04-22

  • 香港浸会大学张戈/吕爱平/刘进发现新颖的治疗骨关节炎的破骨细胞适配子-小分子偶合物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然而,目前针对 OA 尚缺乏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和治疗药物。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 OA 的病理生理进程的认知不断深入,但是,其中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软骨下骨与关节软骨沟通的潜在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揭示,也并未开发出针对相应分子机制的有效药物。香港浸会大学张戈/吕爱平/刘进联合研究团队4 月15日在线发表于 Nature Aging(Title: Exosomal transfer of osteoclast-derived miRNAs to chondrocytes contributes to osteoar

    来源:香港浸会大学

    时间:2021-04-21


页次:476/1559  共31180篇文章  
分页:[<<][471][472][473][474][475][476][477][478][479][4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