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Cell》中国科学家:指纹有“斗”手指越长的基因密码找到了!

            图像:这张图显示人类的指纹图案分为三种类型:弓型、环型和涡旋型。 在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指纹的形状——无论是圆形的、波浪状的还是缠绕状的——是受负责肢体发育的基因的影响,而不是皮肤图案。这项研究发表在1月6日的《Cell》杂志上,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人类基因和表型特征之间的联系。“人们可能会奇怪我们的团队为什么要研究指纹,”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遗传学家、论文的共同资深作者汪思佳研究员说。“我们开始这项工作纯粹是出于好奇。但后来发现,指纹模式与肢体生长的基因有关,而肢体生长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

    来源:Cell

    时间:2022-01-10

  • 细胞色素家族成员CYP39A1可以显著阻断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2022年1月7日,我院姬峻芳教授实验室于《Gut》在线发表题为“Blocking Hepatocarcinogenesis by A Cytochrome P450 Family Member with Female preferential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CYP39A1为肝脏特异女性高表达基因,具有阻断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作用,该功能与其显著抑制c-Myc活性紧密相关。 图1:肝脏特异性别差异基因CYP39A1阻断c-Myc诱导肝癌。       全世界范围内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2-01-10

  • 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特异性IL-12前体药物

      2022年 1月 7日,《Science Immunology》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员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傅阳心教授的合作研究论文 "A tumor-specific pro-IL-12 activates preexisting cytotoxic T cells to control established tumors",该研究开发了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特异性白介素12前体药物,并探究了该药物分子的抗肿瘤机制。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P35和P40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是诱导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I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1-10

  • 物理学院曲波、陈志坚、肖立新科研团队在无铅双钙钛矿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无铅双钙钛矿Cs2AgBiBr6因具有无毒性、本征热稳定性、高光吸收系数等优异性质,被认为是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然而,这种材料也存在光吸收范围窄,只能对紫外与深蓝光产生响应的劣势,这大大限制了其在太阳能电池以及可见光、近红外光探测器上的应用。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曲波副教授、陈志坚教授和肖立新教授联合研究团队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合成了铁掺杂的双钙钛矿Cs2AgBiBr6单晶,通过实验发现了Fe(铁)掺杂可以将Cs2AgBiBr6的光吸收范围由橙光波段(~610nm)拓宽至近红外波段(~1350nm)(图1),这是目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1-10

  • 复旦大学Nature长文发布:构建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微生物在地球中无处不在,隐藏在人们的皮肤、肠道以及土壤、河流、海洋等环境,构成一个个复杂的微生物组(microbiome)群落。它们在不同环境下与不同宿主共生互动,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疾病发展、地球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传统微生物组研究按照人类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不同栖息地分别进行研究,无法在全球视野下描述不同栖息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关联。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文简称“类脑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路易斯·佩德罗·科埃略(Luis Pedro Coelho)、教授赵兴明、名誉教授皮尔·伯克(Peer Bork)与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英国等多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基于全球微生物组(glob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2-01-09

  • 甜菜碱用于巴马香猪“母子一体化”营养干预研究获阶段性进展

      妊娠-哺乳期母体营养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饲粮结构或补充功能性添加剂等手段改善母体营养,可促进子代的生长发育、机体健康和肉品质。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具有抗氧化、抗应激、调节营养代谢等生理功能,可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改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因此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中。目前,国内外对甜菜碱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猪种和杂交猪种,在我国地方猪上的研究较少。巴马香猪是我国优质地方小型猪,具有遗传稳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其生长发育缓慢,传统养殖以放养为主,粗放养殖效率低,严重阻碍了香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发巴马香猪的营养干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1-09

  • 肖玉玲副教授和洪学传教授课题组在近红外二区多吡啶钌(Ⅱ)靶向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美国化学会旗下药物化学领域著名期刊《药物化学》(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肖玉玲副教授和洪学传教授团队在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单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论文题目为“A NIR-II Ru(II) Polypyridyl Complex for Synergistic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 (J. Med. Chem., 2022, 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1c01736)博士生刘奕伸,李芊芊和卢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1-09

  • 王陈继组合作揭示前列腺癌SPOP基因突变促进自噬和氧化应激的致癌机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副研究员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高昆研究员合作,于2022年1月6日在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POP mutations promote p62/SQSTM1-dependent autophagy and Nrf2 activation in prostate cancer”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噬(autophagy)在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细胞通过它降解胞内组分,循环利用降解后的营养物质。自噬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两种主要的蛋白质质量控制途径,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两个过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1-09

  • 生命科学学院高宁课题组揭示SPFH蛋白质家族组织功能性的细胞膜微域的分子基础

    2022年1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教授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membrane microdomain organization by SPFH family proteins” 的研究论文,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研究了位于细菌内膜的由两种具有代表性的SPFH家族蛋白质分子(HflK、HflC)与AAA+蛋白酶FtsH形成的超级膜复合物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SPFH家族蛋白质在细胞内不同的膜系统微域(microdomain)组织过程中的共性原理和分子基础。细胞膜系统的组成、脂质和蛋白质的分布都具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1-09

  • 珠江医院方驰华团队5篇论文入选2021年度“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近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21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名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方驰华教授团队共有5篇论文入选。 方驰华的论文《肝胆胰疾病数字智能化诊疗核心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中华外科杂志,2019,57(04))、《吲哚氰绿介导的近红外光技术在微小肝脏肿瘤识别、切缘界定和精准手术导航的应用》(中华外科杂志,2016,54(06))、《数字医学技术在我国普通外科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中华外科杂志,2017,55(01))、《智能化诊疗技术在普通外科中应用现状及前景》(中华外科杂志,2019,57(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2-01-08

  • 应义斌教授团队(IBE)研究成果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

    1月6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应义斌教授团队(IBE)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Anion-Selectiv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mposites-Based Osmotic Energy Conversion for Real-Time Nutrient Solution Detection。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阴离子选择性纳米流体通道(ͼ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能实现从盐差能向电能的能量转换。 ͼ1. LDHs阴离子选择性纳米流体通道

    来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时间:2022-01-08

  • 上海交大陈捷教授团队揭示生防木霉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分子机理

    高毒有机磷农药尽管已被普遍禁止使用,但中、低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仍被广泛使用,目前针对中低毒农药对环境和人畜污染存在的潜在风险缺乏关注[1。敌敌畏(2,2-dichlorovinyldimethyl phosphate),作为一种至今仍然在大量使用的中等毒性有机磷广谱杀虫剂,不适当使用可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尤其对水产养殖,如鱼类、海产品等毒性较高,对蜜蜂剧毒。因此,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环境中的敌敌畏残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陈捷教授团队博士生孙佳楠同学为第一作者最近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Top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Sun J, Karuppiah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1-08

  • 我院王永辉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黄瑾团队联合在RORγt/DHODH双靶点抑制剂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王永辉研究员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黄瑾教授团队合作,在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Orally Available 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t/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Dual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

    来源:复旦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01-08

  • 武阳丰教授团队研究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年度最佳论文

    近日,四大医学期刊之首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公布了该刊2021年度最值得关注论文共14篇。由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Bruce Neal教授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低钠盐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位列其中。2021年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值得关注论文专辑封面该研究在中国北方5省10县的600个村庄进行,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低钠盐研究,多达21,000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入选,干预和随访长达5年时间。研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1-08

  • 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成果登《细胞》主刊

      指纹是存在于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因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我们的指纹花纹如何形成?何种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人类对指纹花纹这类表型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仍知之甚少。   为解开以上谜团,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Denis Headon教授团队和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对此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对较大样本人群的分析,精确量化了多种族群体的指纹花纹,经分析几百万遗传位点和指纹花纹之间的关系后指出,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望为研究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北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2-01-08

  • 何祖华研究组在水稻广谱抗病的免疫代谢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video:植物对抗病原菌的“化学装备”生产线]   2021年12月16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组完成的题为 “NLRs guard metabolism to coordinate pattern- and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条全新的广谱免疫代谢调控网络。研究发现,水稻广谱抗病NLR受体蛋白通过保护免疫代谢通路免受病原菌攻击,协同整合植物PTI和ETI,进而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的新机制。   水稻作为世界主粮作物之一,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由真菌 Ma

    来源: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1-08

  • 赵杨研究组阐明干旱信号调控碳转运和根系生长的分子机制

      干旱造成作物生产的巨大损失,危害全球粮食安全。植物因其固着生长的特性而难以躲避所受到的胁迫,被迫进化出适应逆境的机制。植物通过关闭气孔、减缓生长、衰老和休眠等“节流策略”,减少干旱下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植物还利用强大的根系、向水性以及C4和CAM光合途径等“开源策略”,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维持干旱下的生长。开源策略调控机制的解析,是作物抗逆节水遗传改良的理论基础。   “根冠比调控”一直是植物干旱领域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然而长久以来都没有在分子机制方面得到合理解释。为什么干旱抑制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而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2021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杨研究组

    来源: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1-08

  • 复旦大学,中科院最新Cell发文:首次揭示指纹与身体发育基因相关联

    1月7日凌晨,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Denis Headon教授团队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金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杂志发表论文《肢体发育基因构成人类指纹花纹差异的基础》(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历时7年,该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与指纹相关的基因显著富集在肢体发育与形成的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明确了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关键发现,为肤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2-01-07

  • 调控HIV潜伏的重要细胞学机制,发现高效HIV潜伏激活剂

      1月5日,广州健康院王建华和陈凌课题组合作揭示调控HIV潜伏的重要细胞信号通路,发现能够高效激活潜伏HIV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提示该化合物可用于HIV潜伏根治手段,相关成果以Pharmacological suppress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reactivates HIV-1 from latency via activating Wnt/β-catenin/TCF1 axis in CD4+ T cell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上。   HIV作为逆转录病毒,其基因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1-07

  • 越南北部发现世界首个油麻藤豆荚化石

      东亚植物区系来源于何处,是备受植物地理学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有很多证据表明,热带亚洲成分在其中有很大贡献。了解热带亚洲的新生代植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油麻藤属(Mucuna)是豆科菜豆族刺桐亚族的攀缘木质大藤本,该属植物现在广泛地分布于世界泛热带地区,在热带亚洲尤其常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中层间藤本中最为优势的类群之一。然而,如此常见的植物类群但却鲜有化石报道,这主要是与热带地区新生代古植物研究的不充分所造成的。化石记录的缺乏,对解释这一类群的生物地理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组与越南国家自然博物馆自2016年便合作开展越南新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1-07


页次:400/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