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华南植物园对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基因组的大小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基因组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其大小也不可避免地逐步增加。已有的研究显示基因组的大小同物种的进化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从大尺度的分类水平来看,基因组大小和物种复杂程度在总的趋势上呈正相关性。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基因组的大小和物种的进化复杂度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就是所谓的“C值悖论”。这使人们对“基因组越大,生物进化越高等”的观点产生了疑问,也体现了物种基因组大小与物种进化之间的复杂性。    与其他陆生植物相比,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多、基因组巨大,是植物界中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2-01-30

  • 周宇朱玉贤合作开发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智能识别与定量工具

      植物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CO2和水交换的重要通道。气孔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水分利用以及耐旱性。气孔及其周围表皮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数量等特征是植物研究的重要表型,对相关功能与调控通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气孔表型鉴定依赖于大量繁琐且耗时的人工标定。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可以识别气孔或划分表皮细胞的软件,它们对由荧光显微镜生成的边界清晰的叶片发育早期表皮细胞进行识别时表现尚可,但对于常见的由光学显微镜生成的叶片表皮明场图像,识别精度都十分有限。这些软件的使用者不得不辅以大量的人工校正工作。   2022年1月26日,武汉大学周宇教授研究组和朱玉贤教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1-30

  • I类新药CS0159在中国获批临床试验

      2022年1月25日,I类新药CS0159口服片剂针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CS0159是一种基于晶体结构辅助设计获得的新型强效非甾体类法尼醇X受体(FXR)小分子激动剂,是由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和李佳课题组联合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CS0159于2020年由上海药物所和美国温安洛研究院(Van Andel Institute)以独占许可方式转让给凯思凯迪(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球研发和推广。目前CS0159在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将尽快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   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在核激素受体类药物的作用机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2-01-30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课题组发文报道酵母TRAPPII复合体特异激活GTP酶Ypt3…

          囊泡转运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分为出芽、移动、拴系和融合四个步骤。由拴系蛋白介导的拴系是指转运小泡与其受体之间的初始、远距离相互作用,这一步被认为对于建立囊泡靶向转运的特异性是必不可少的。拴系蛋白TRAPP家族蛋白具有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功能,可以将Ypt/Rab GTP酶从非激活状态转换成激活状态,进而招募下游的效应因子调控囊泡运输。酵母TRAPPII是酵母TRAPP家族中最大的成员,分子量约为1MDa,调控高尔基体内部和内吞体到晚期高尔基体之间的囊泡运输。人体中TRAPPII的缺陷引起多种疾病。然而由于TRAPPII复合体的复杂性,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01-30

  • 苏州医工所董建飞课题组在蓝光治疗及数据驱动量效关系建模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蓝光(400-480nm)抗感染治疗是光治疗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治疗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具有无痛、副作用低、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其主要机理是光通过细胞内自然存在的光敏剂对微生物产生的氧化毒性,造成细胞膜的破裂、DNA的损害,进而导致细胞凋亡。尽管蓝光抗微生物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和定性机理已经在许多文献中得到证明,但针对蓝光治疗在细胞和动物层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尚不多见。另外,针对不同波长和不同辐射能量密度的光造成微生物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变化的数学建模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基于现有技术,尚不足以对光的波长、能量密度等关键参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定量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2-01-29

  • 上海交大吴国华教授团队在镁锂合金时效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吴国华教授团队在镁锂合金时效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Origin of the age-hardening and age-softening response in Mg-Li-Zn based alloys”为题,发表在国际金属材料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cta Materialia》上 (原文链接为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645422000593),该论文也是《Acta Materi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1-29

  • 上海交大团队在原子尺度下实时观察到超快熔化及负膨胀现象

      熔化过程(如冰变为水)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见的现象,经典热力学理论可以在长时间尺度和宏观空间尺度上较好地描述传统熔化过程中内能、熵、热容等热力学量的变化。然而对于超短脉冲激光激发下的超快熔化过程,在飞秒(10-15秒)的时间尺度和埃(10-10米)的空间尺度实时观察熔化过程中原子的分布和原子间关联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则需要超高的时空分辨能力。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张杰院士和向导教授领导的实验组与西南交通大学罗胜年教授计算团队合作,利用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资助下研制的兆伏特超快电子衍射装置,在原子尺度实时研究了金属铝薄膜在高能量密度激光激发下的超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1-29

  • 上海交大曾贵华教授团队在量子传感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曾贵华教授团队在Nature伙伴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发表了题为“Parameter estimation in quantum sensing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研究论文,在智能量子传感方向取得重大进展。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是量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5年IF = 9.058)。传感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量子传感是量子信息科学三大核心方向(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传感)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1-29

  • 上海交大金贤敏团队探测到手性对称破缺下的量子化Zak相位

    近日,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以“Experimentally Detecting Quantized Zak Phases without Chiral Symmetry in Photonic Lattices”为题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金贤敏团队的研究成果:实验上实现了手性对称破缺但满足反演对称的一维双能带绝缘体系统,实验验证了反演对称性对量子化的Zak phase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边界态可以在非平庸的拓扑相中消失,因此打破了传统的体-边界对应。物质的拓扑相是一类极具吸引力的物态,它们脱离了Ginzburg-Landau理论的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1-29

  • 王桂荣团队揭示了反-β-法尼烯调控天敌大灰优蚜蝇精准定位蚜虫的分子机制

      近日,新一代害虫绿色防控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在《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E)-β-farnesene-mediated aphid location in the predator Eupeodes corolla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在植物-蚜虫-天敌昆虫互作关系中重要的化学线索反-β-法尼烯(EBF)的来源、生态学功能及其介导的天敌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反-β-法尼烯(EBF)被鉴定为绝大多

    来源: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

    时间:2022-01-29

  • 基于新靶标CBP的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新进展

      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的恶性肿瘤,极大地威胁着男性的健康。现有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均很快出现耐药问题。因此,临床上急需开展基于新靶点、新机制的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课题组针对前列腺癌治疗新靶标CBP设计合成了新型小分子抑制剂,代表性分子Y08284经过动物实验证明有望治疗耐药性前列腺癌。该成果于近日以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Indolizin-3-yl)ethan-1-ones as CBP Bromodomain Inhibitors for the Tr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01-28

  • 中国西南热带森林汞富集的纬度梯度及再释放过...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汞的生态风险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汞通过人类活动及地球化学过程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然后随大气循环进行全球性扩散,并以干/湿沉降的方式沉积到陆地和水体,其中在森林界面可以被凋落物吸收或直接沉积到土壤。据估计,通过凋落物沉降进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汞含量高达每年1000-1200 Mg。其中物质交换最迅速的热带森林,贡献了占全球约50%的凋落物汞输入,但我们对热带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知仍极其有限。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土壤生态组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训研究员等人合作,在中国西南西双版纳地区选取3块1 ha热带森林样地,研究了热带森林5m分辨率的表层土壤(0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1-28

  • 华南植物园“桑辛素N在制备防治铁死亡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获发明专利

        1月27日获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温玲蓉等完成的“桑辛素N在制备防治铁死亡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2010916750.9)。    该发明涉及一种桑辛素N或其盐在制备防治铁死亡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该发明首次发现桑辛素N可以有效拮抗铁死亡或谷氨酸引起的谷胱甘肽水平的降低,有效提高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含量水平,可以很好地改善和防治铁死亡或谷氨酸诱导的相关疾病,尤其是神经损伤疾病的作用,活性显著优于神经保护调节剂槲皮素。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2-01-28

  • 生化所金勇丰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RNA结构抵消“fir...

           2022年1月2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勇丰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Hidden RNA pairings counteract the “first-come, first-served” splicing principle to drive stochastic choice in Dscam1 splice variants”。该研究揭示了RNA结构抵消了“先到先得”的剪接原则,从而驱动Dscam1(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可变剪接变体的随机选择。果蝇Dscam1通过互斥可变剪接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1-28

  • 附属九院口腔正畸科夏伦果/房兵课题组在ACS Nano发表纳米生物材料介导免...

    近日,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夏伦果/房兵教授团队在纳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CS Nano(中科院分区1区)在线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Hydroxyapatite Nanorods Promote Bone Regeneration via Accelerating Osteogenesis of BMSCs through T Cell-Derived IL-2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不同长径比的纳米棒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在小鼠下颌骨内调控T细胞比例增加并刺激T细胞分泌IL-22升高,可激活BMSC的JAK1/STAT3通路,促进小鼠的下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2-01-28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1296、42171447)等资助下,武汉大学沙宗尧教授团队与海外学者合作,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优化的土地管理措施能极大提高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The global carbon sink potential of terrestrial vegetation can b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y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1-28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手性纳米材料调控免疫应答方面取得进展

    图 手性纳米颗粒的结构、光学活性及其调控细胞因子表达模式分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5402、32071400、21977038、92156003)等资助下,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匡华和胥传来教授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以及巴西纳米技术国家实验室合作,利用镜像手性纳米结构的不对称性调控免疫应答,研究成果以“Enantiomer-dependent immuno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1-28

  • 中外学者合作在分子间Diels-Alder反应酶发现方面取得重进展

    图. 酶催化立体选择性分子间Diels-Alder反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625201、21961142010、91853202)等资助下,受到桑科植物中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 reaction,简称D-A反应)类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启发,北京大学雷晓光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Ken N.Houk实验室合作,发现自然界中首例exo选择性的分子间D-A反应酶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1-28

  • 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核酸酶Dna2与单链DNA结合蛋白RPA的相互作用机制

    单链DNA作为中间体广泛地存在于各种DNA新陈代谢通路中。在真核生物中,单链DNA结合蛋白RPA作为单链DNA的守护者,其存在对于DNA复制和DNA修复都是不可或缺的。RPA不仅可以保护单链DNA的完整性,还可以引导下游因子发出信号或者修复单链DNA中间体。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下游的酶以及因子如何在与RPA的竞争中胜出并结合单链DNA。在众多与RPA相互作用的因子中,Dna2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核酸酶并且在消化RPA结合的单链DNA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得Dna2在DNA复制后随链成熟过程中以及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DNA复制中,后随链复制中形成的5’-flap必须在后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2-01-27

  • [学院新闻] 生命学院张竹青课题组在蛋白质体外液-液相分离(LLPS)数据库方面取得新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生物分子的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质LLPS的发生不仅由其序列本身性质决定,也受体系微环境够影响。生命学院张竹青课题组于2019年9月发布了蛋白质体外LLPS数据库(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database, LLPSDB),收录、分类并注释了报道的体外实验发生LLPS的蛋白质及其相分离发生的详细实验条件。该数据库一经发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1-27


页次:392/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4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