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朱毅鑫团队在可理解和解释直觉物理违反预期现象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松纯教授、朱毅鑫助理教授及团队,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张驰研究员联合在ICCV 2023会议上发表论文,题为“X-VoE: Measuring eXplanatory Violation ofExpectation in Physical Events”。该研究的核心目标是构建能够类似人类般理解和解释物理“魔术”现象的智能体,尤其是在某些元素被遮挡或不可见的情境中。通过这项研究,团队不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以衡量智能体对物理常识的理解和解释能力,还展示了在无监督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物理常识推测遮挡现象背后可能的场景解释。构建具有人类般思考能力的智能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2-22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揭示原初太阳风湍流的能量串级过程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阿尔芬性湍流观测示意图及其相应的数值模拟 (A)飞船模型在轨道近日点附近穿越原初太阳风;(B)帕克太阳探针位于模拟的阿尔芬性湍流中,湍动着色为Elsässer主变量扰动的强度(),随机箭头阵列代表Elsässer扰动矢量(和)分布;(C和D)和的时空切片图;(E和F)和的时空自相关分析,黑色虚线代表阿尔芬波的传播速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41118、42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22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造山带长期地形生长与瞬时地震隆升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皮山构造带位置、变形模型与构造带运动学过程与地表变形关系。(a)皮山地区地质图及构造位置,TP:Tibetan Plateau;(b)双重逆冲系统两条断层同时活动的阶地褶皱模型;(c)地表河流阶地,2015年皮山6.4级地震同震与震后变形剖面分布(据Ainscoe et al.(2017)修改);(d)皮山冲断带几何样式与断层活动性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2B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22

  • 南京中医药大学Nature子刊发文: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损伤

                     图 神经元在胞体和末梢采用不同糖代谢途径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3、82073823)等资助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损伤(Aerobic glycolysis is the predominant means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 neuronal somata, which protects agains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21

  • 硫化氢介导的蛋白硫巯化修饰调节免疫稳态机制

      硫化氢(H2S)是机体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对机体骨稳态和免疫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释放一类特殊的细胞外囊泡,称之为凋亡囊泡,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促再生作用,而凋亡缺陷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衰老和肿瘤等。但目前对于细胞凋亡和硫化氢气体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尚未见报道。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施松涛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题为 "Apoptosis releases hydrogen sulfide to inhibit Th17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12-21

  • 生命科学学院高宁/李宁宁团队阐释猴痘病毒DNA聚合酶F8-A22-E4-H5四元复合物的工作机制

    自2022年5月疫情暴发以来,猴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威胁人类健康。今年6月份以来,我国猴痘病例骤增,国家卫健委已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引发此次疫情的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 family)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genus),是一种大型、有包膜、双链DNA病毒。该家族还有两个熟知的成员,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和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DNA复制机器尤其是DNA聚合酶是抗正痘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该复合物高分辨率结构的解析能够为抗猴痘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提供关键的结构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2-21

  • 我国学者及海外合作者在软体连续体机器人的感知及交互领域取得进展

    图 基于高延展柔性电路的仿生软体连续体机械臂交互式抓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822303)等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文力教授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交叉合作,在仿生软体连续体机器人的“感知-运动-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仿生章鱼软体机械臂的感知和环境交互(Octopus-inspired sensoriz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21

  • SAP30BP对CDK11调控剪接功能的关键激活作用

      1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程红研究组和武汉大学周宇研究组以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明亮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CDK11  requires a critical activator SAP30BP to regulate pre-mRNA  splicing”。本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pre-mRNA剪接因子SAP30BP,并揭示了它通过激活CDK11促进SF3B1等剪接因子的磷酸化,调控全局mRNA剪接的分子机制。  前体mRNA的剪接是重要的转录后调控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12-20

  • 早期前列腺癌恶性演进相关代谢特征和防治策略

      12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振斐研究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吴登龙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昕研究组的共同研究成果“Active  DHEA uptake in the prostate gland correlates with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该工作探索了适用于我国人群的恶性前列腺癌早期防治新策略。  恶性前列腺癌的早期预测是前列腺癌精准治疗的基础,也是领域内难点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12-20

  •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治理新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的复合污染领域取得进展

    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质(PFASs)作为一类新污染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工业污染场地中PFASs与传统污染物氯代烃(CAHs)复合污染物的可持续治理修复已成为现实需求。热激活过硫酸盐修复技术具有高效和修复周期短等优点,但原位实施热激活过硫酸盐修复PFASs与CAHs复合污染的有效性尚不可知,且地下环境中过硫酸盐分布、激活温度保持与CAHs及其降解产物如何影响PFASs降解尚不明确。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南京土壤研究所宋昕团队通过原位工程示范和室内试验验证,研究了地下环境中PFASs-CAHs复合污染条件下原位热激活过硫酸盐修复PFASs的效果及其影响机制。原位工程示范结果表明:地下环境目标加热温度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3-12-20

  • 侯玉波课题组在JOB上发文揭示君子人格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侯玉波副教授及其学生葛枭语、李小明的论文《君子人格与领导有效性:为什么具有传统人格特质的领导者能在现代中国取得职业成功》一文于2023年12月17日在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上在线发表,文章用两个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影响当代领导者领导效能的机制——研究1发现君子人格对领导有效性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君子人格分数较高的领导者自评绩效更高,下属对其领导有效性的感知更强,下属的工作满意度更高,下属的离职意图更低;研究2进一步证明了道德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在君子人格与领导有效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本文是侯玉波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3-12-20

  • 人工智能研究院朱毅鑫及合作者在复杂人-物交互重建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人-物交互理解[1,2]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领域有重要的意义,让人工智能算法理解三维空间下复杂的人与物体交互一直是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学术界缺少一个针对全身参与的人与复杂物体交互理解的算法。现有方法大多限制在与刚体的交互[3,4],或仅关注某个特定的身体部位。其次,真实环境下的物体结构复杂,难以用一个单一的模板来描述。近期,学界开始对带自由度的物体[5]进行研究,但仍仅限于一个可动部件,缺少复杂的结构和运动方式。第三,对人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建模也是现阶段的一大挑战[6]。以人与椅子的交互为例,当身体向后靠时,椅子靠背会产生旋转。类似的这种现象里面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3-12-20

  • 人工智能研究院杨耀东课题组TorchOpt开源项目被PyTorch纳入生态

    可微编程在高级语言中实现了自动计算导数,从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到贝叶斯推断和概率编程,可微编程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ML及其应用的进步。它实现了高效且可组合的自动微分(AD)工具,为可微优化[1, 2]、模拟器[3, 4]、工程[5]和科学[6]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不断涌现的可微优化算法凸显了可微编程的核心地位。 近日,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杨耀东课题组主导的开源项目TorchOpt,一款基于PyTorch的高效可微优化库,被PyTorch官宣纳入生态,并被机器学习期刊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JMLR)接收。 PyTorch官宣将Tor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3-12-20

  •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黎威教授课题组在长效缓释微针领域取得新进展

    据报道,超过50%以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会经历急性中、重度疼痛,影响术后康复。而且,其中约10%患者术后急性痛迁延不愈,会逐渐转变为慢性痛,严重影响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术后疼痛管理,防止急性痛到慢性痛的转变,是围术期医学的关键问题。近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彭勉教授、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借助“外科手术切口局部的酸性微环境与术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开发了一款基于微针(MN)的自我监测pH响应性罗哌卡因微晶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团队在术后切口痛动物模型中成功验证了自我监测微针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局部注射给药方式,这一微针药物递送系统在单次应用后可实现72小时以上的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3-12-20

  • 上海交大郭为忠教授团队学术专著《现代机器与装备的机构创新设计——特征溯源型综合理论及应用》出版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郭为忠教授团队的最新学术著作《现代机器与装备的机构创新设计——特征溯源型综合理论及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十三章,35万字,由郭为忠、林荣富著。该专著首次将构型方法从单一机构的型综合拓展到现代机器与装备概念设计阶段的型综合,建立了将形象思维、定性推理和逻辑演绎结合起来,具有装备机构方案创新设计的特征溯源型综合理论方法。该专著可供从事机械工程、机器人、高端制造装备等学科和领域工作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阅读和参考。现代机器与装备发展日新月异,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自动化装备、智能机器、智能装备等为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12-20

  • SCLS|复旦大学常芳组揭秘甲基转移酶CCoAOMT1调控bHLH转录因子维持花粉发育内稳态的分子机制

    2023年12月12日,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常芳课题组题为“Revealing the Role of CCoAOMT1: Fine-Tuning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r Optimal Anther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翻译后水平调控机制:甲基转移酶CCoAOMT1通过促进bHLHs转录因子的出核降解而负调控bHLH089功能,从而有效阻止bHLHs下游花药绒毡层转录网络的有害过量,并最终确保花粉发育内稳态。花粉作为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对植物有性生殖至关重要。正常的花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2-20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邹鹏课题组发文报道红色荧光膜电位探针相关研究成果

    细胞膜电位的动态变化是神经元编码信息和相互通信的“语言”。相比传统基于电极记录的膜片钳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方法记录细胞膜电位具有非侵入式检测、高测量通量等优势,逐渐在检测可兴奋细胞电信号的时空动态变化方面崭露头角。其中,基于电压敏感蛋白质的遗传编码膜电位探针能够实现细胞特异性电活动检测,已在脑成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灵敏度较高的几类膜电位探针主要发射绿色荧光,而在红色荧光发射波段的探针灵敏度普遍较低。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邹鹏研究员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2-20

  • 我国学者建立细胞外囊泡数据挖掘新技术

    图 SEVtras高效识别单细胞转录组数据中的胞外小囊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25009、32130020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单细胞数据挖掘算法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EVtras识别单细胞转录组中液滴分辨率的胞外小囊泡(SEVtras delineates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20

  • Nature子刊:调节光合作用的“量子开关”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的重要过程。光收集复合物II (LHCII)由附着在蛋白质上的色素分子组成。它在两种主要作用之间交替:在强光下,它通过非光化学猝灭将多余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消散;在弱光下,它有效地将光传递到反应中心。最近的生物工程研究表明,加快这些功能之间的转换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例如,大豆作物的产量增加了33%。然而,触发这种调节的LHCII中精确的原子水平结构变化以前是未知的。NPQ的分子机制和酸度诱导的一些关键结构因子的变化驱动LHCII三聚体在光捕获和能量猝灭状态之间切换。创新研究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翁玉祥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以及深

    来源:Nature Plants

    时间:2023-12-19

  • circRNA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肿瘤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癌症死亡的90%。在转移的早期阶段,一部分癌细胞经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通过这种转化,它们获得间质特征,并获得从原发部位扩散到远处器官的能力。一旦癌细胞从原发部位逃逸,转移性癌细胞很难根除,发展成为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阐明肿瘤转移过程的机制,确定可行的治疗靶点是克服肿瘤转移的首要任务。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失调的环状RNA (circRNAs)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circRNAs是一类共价封闭RNA分子,由前体mRNA通过反剪接产生,在生理条件下受到严格控制。然而,在一定的应激条件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3-12-19


页次:111/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