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我国学者在人造神经形态视觉和味觉反射系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人造角膜反射弧与人类原生角膜反射弧   图2 人造味觉系统与人类原生味觉系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05)等资助下,南开大学徐文涛教授团队研发了具有触觉的人造智能角膜和具有味觉反射功能的人造神经形态系统。研究成果分别以“具有触觉的人造智能角膜实现感官拓展和交互 (An artificially-intelligent corne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30

  •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一——面向机器学习的材料数据量...

    图 融合领域知识的数据量治理流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70124、52073169)等资助下,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刘悦教授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思齐教授团队近期发展了一种融合领域知识的数据量治理流程,实现了样本量、特征/模型参数量的治理与协调,为加速新材料研发提供了高质量数据基础。研究成果以“面向机器学习的材料数据量治理(Data quantity g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30

  •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二——基于物理编码学习反应扩散...

    图1 物理知识嵌入深度学习模型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70118、62276269)等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孙浩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扬教授等课题组合作,提出面向复杂时空动力系统数据驱动建模和知识发现的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物理编码学习反应扩散过程(Encoding physics to learn reaction-diffusion pr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30

  •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三——基于最优传输的神经网络隐...

    图 基于正则化最优传输的全局池化层框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70110)资助下,中国人民大学许洪腾副教授课题组提出基于最优传输的神经网络隐式层-全局池化层的设计方法。相关成果以“广义全局池操作的正则化最优传输层(Regularized Optimal Transport Layers for Generalized Global Pooling Operat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30

  • “可解释、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计划系列成果四——稠密氢的深度变分自由能方...

    图 计算所得的温度6000K密度1.38g/cm3的稠密氢体系的能量、熵和压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70107、1218810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王磊研究员,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王涵研究员、深势科技/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的张林峰博士合作的研究成果以“稠密氢的深度变分自由能方法(Deep Variational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30

  • NATURE | 张哲课题组与合作者共同揭示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的药物抑制及底...

    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的药物抑制及底物转运机制   单胺类化合物,如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组胺,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负责调控多种生理和认知功能,如运动、睡眠、奖赏和情绪等。单胺环路功能异常会引起抑郁症、帕金森氏症和舞蹈症等精神类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s, VMATs)将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的单胺类化合物转运进分泌囊泡,这是单胺类神经递质向突触间隙有效释放的前提。临床上,VMATs已经被作为高血压、亨廷顿氏舞蹈症等运动障碍、精神性焦虑以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11-30

  • 刘志博课题组报道“与”逻辑控制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近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n “AND” Logic-Gated Prodrug Micelle Locally Stimulate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DOI:10.1002/adma.202307818)。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与”逻辑控释前药胶束,用于共同递送化疗药物和免疫激动剂,实现精准联合治疗。   图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11-30

  • 北京大学邹鹏团队开发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prox-SILAC揭示亚细胞区域内蛋白质...

          真核细胞具有纷繁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蛋白质在多个亚细胞空间内合成、穿梭、代谢,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挥生物学功能。解析蛋白质的局部代谢和转运规律,以及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已有一些在全细胞水平表征蛋白质代谢速率的方法,如生物正交非天然氨基酸标记(BioOrthogonal Non-Canonical Amino acid Tagging,BONCAT)[1]及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pulse-SILAC)[2,3],但这些技术往往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11-30

  • 邹鹏课题组利用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揭示应激颗粒转录组动态变化

      应激颗粒是细胞在受到外界刺激条件时应激产生的一种无膜细胞器,不仅可以在几十分钟内迅速组装形成,还能够在刺激条件去除后逐渐解体,展现出了高度的动态特性。应激颗粒中不仅含有大量RNA分子,还存在多种参与蛋白质翻译的因子,这些组份对于维持应激颗粒结构的稳定和调控蛋白质翻译过程至关重要1。尽管目前关于应激颗粒中的RNA成分问题已有不少研究,但对于其组装/解聚过程中RNA组成的变化仍然知之甚少。例如,基于成像的技术能够直接观测不同转录本在应激颗粒中的定位,以及可以实现在活细胞中监测转录本在不同颗粒之间的交换与翻译状态。然而,成像技术受限于较低的通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11-30

  • 营养与健康所章海兵研究组合作揭示ABIN1蛋白通过I-型干扰素信号调控造血系统发育疾病的新机制

      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章海兵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ABIN1 (Q478) is required to prevent hematopoietic deficiencies through regulating type I IFNs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泛素结合蛋白ABIN1通过泛素结合功能域调控I-型干扰素的产生,在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liked diseases)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ABIN1 (A20-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11-30

  • 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发表核内小体与染色质相互作用长篇综述

      11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洪涛研究组的合作综述论文“Emerging roles of nuclear bodies in genome spatial organization”。该论文回顾了不同类型核内小体的研究历史,重点关注核仁、核斑和PML核体这三种小体与染色质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涵盖了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新技术等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核内小体(NBs)是一种生物分子凝聚体,参与各种细胞过程并对细胞核中的细胞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11-30

  • 新研究揭示了脂质和“胆结石”的关系

    发表在《Gut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血脂、脂质修饰靶点和胆石症之间的复杂关系。胆石症是一种以胆结石形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这项研究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采用了观察和孟德尔随机化(MR)相结合的方法来全面评估这些关联。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胆疾病,主要影响西方人群。它是胆管癌(一种胆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了解影响胆石症风险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先前的研究已经探讨了血脂和脂质修饰靶点在胆石症发展中的作用。然而,调查结果不一致,强调需要进一步调查。目前的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些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来解决这一差距。该研究利用了英国生物银行(一个大型生物银行资源)的数

    来源:Gut

    时间:2023-11-29

  • Science Advances:构建“结构+ECM微环境”仿生组织工程支架促进子宫重建

      2023年11月15日,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解慧琪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IF:13.6)在线发表了题为Promotion of uterine reconstruction by a tissue engineered uterus with biomimetic structure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种“结构+ECM微环境”仿生的组织工程子宫修复支架,系统研究了组织特异性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募集内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11-29

  • 细胞外多组学分析揭示胃肠道癌症患者潜在血液标志物

    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和预后监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液中的游离DNA(cfDNA)和游离RNA(cfRNA)在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无创评估中已经有了深厚的研究积累。诸多cfDNA特征,例如突变、拷贝数、甲基化模式、片段化模式和核小体足迹在癌症患者中都发生着异常调控。许多 cfRNA 特征也可以作为癌症标志物(包括microRNA,circRNA以及 mRNA 和长非编码RNA 的选择性剪接模式)。不过,单组学特征各有所长,比如cfDNA的甲基化具有极佳的组织溯源能力,但是对于早期癌症患者的检出率较低。而cfRNA虽然丰度和灵敏性较高,与癌症患者的动态息息相关,但是 RNA的稳定性较差。如何利用多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3-11-29

  •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组为果实软化理论增添新内涵

    近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的题为“Expansin SlExp1 and endoglucanase SlCel2 synergistically promote fruit softening and cell wall disassembly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发现了扩张蛋白编码基因SlExp1和内切葡聚糖酶编码基因SlCel2对番茄果实的软化和细胞壁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软化常导致果实采后物流和贮藏过程中的损耗,细胞壁解体是果实硬度丧失的主要因素。一些与成熟相关的细胞壁基因,特别是果胶修饰和水解酶编码基因,已被用于遗传改良,然而,除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3-11-29

  • 上海交大崔大祥团队在《Small》发表汗液检测相关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大祥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Small》以“A Fully Elastic Wearable Electrochemical Sweat Detection System of Tree-bionic Microfluidic Structure for Real-time Monitoring”(用于实时监测的树状仿生微流体结构全弹性可穿戴式电化学汗液检测系统)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汗液高效汗液收集及基于电化学的高精度、多指标汗液检测系统,可用于日常、运动或特殊场合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11-29

  • 上海交大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机械感知和可移动环境监测的薄膜扑翼机器人

    近日,工程力学系颜志淼副教授在综合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Scarab Beetle-Inspired Embodied-Energy Membranous-Wing Robot with Flapping-Collision Piezo-Mechanoreception and Mobil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23, 2303745)。第一作者为工程力学系硕士研究生侯开宇。该工作基于体现能量的设计范式,开发了一种具备多功能性的仿甲虫薄膜翼机器人,在实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11-29

  • 生命科学学院王忆平课题组在创建稳定高效联合固氮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生产向农田施用大量的工业氮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只有30—50%的工业氮肥可被农作物吸收,其余部分造成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环境等问题。大量工业氮肥也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了更多的氧化亚氮(N2O)。氧化亚氮可导致心脏病,其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因此,工业氮肥的大量施用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固氮是自然界中一小部分原核微生物利用体内复杂的固氮酶系统,在常温常压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换为氨的过程。就其与植物的关系而言,自然界存在自生、共生、联合三大固氮体系,其中自生固氮体系包括蓝藻、发菜等原核微生物,它们通常具有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两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1-29

  • 我国学者在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多肽测序方面取得进展

    图 (a) α-溶血素纳米孔对20种氨基酸的高精度分辨;(b) 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多肽测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5407、2197414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海臣研究员团队在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多肽测序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纳米孔多肽测序(Peptide sequencing based on host–guestint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9

  • 我国学者在沙尘暴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沙尘暴事件发生当天多疾病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143202、82241051)等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李湉湉研究员团队对我国沙尘暴相关人群健康影响开展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国沙尘暴事件的人群多疾病死因风险研究(Mortality risks from a spectrum of causes associated wi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9


页次:121/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