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方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增加国家免疫规划儿童疫苗:证据、益处和优先顺序

    2023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团队在The Lancet Public Health(IF=50.0)在线发表题为Adding new childhood vaccines to China’s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evidence, benefits, and prioritie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分别从疫苗可预防疾病负担、接种率、公平性和成本效益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全面和综合评价将四种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即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3-11-24

  • 移花接木——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设计通用型嫁接策略开发神经肽探针工具包

    人体中有上百种神经肽,它们在调节新陈代谢、疼痛感知、睡眠与昼夜节律、情绪和学习等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肽信号传导的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关,如失眠、糖尿病和抑郁症。为了深入了解神经肽在生理条件和疾病中的功能,开发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神经肽检测技术至关重要。此外,建立一个兼具高效和普适性的神经肽探针开发平台,可以极大地助力更多神经肽探针的开发。2023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李毓龙教授实验室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tool kit of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genetically encoded neuropeptid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1-24

  • 我国学者在耳鸣与脑部结构影像特征的基因关联网络构建方面取得进展

    图 传统耳鸣的脑部结构改变研究局限(左)及本研究的创新性构思(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1801311、61931013、62171297)等资助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吕晗副教授团队在耳鸣与脑部结构影像特征的基因关联网络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耳鸣与神经影像学特征的因果关系:来自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证据(Causal Associatio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4

  • EJNMMI | 靶向肿瘤间充质上皮转化受体(c-Met)的新型PET探针用于脑胶质瘤的诊断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 (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c-Met)是受体酪氨酸激酶的一种,在肝癌、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胃癌以及其他癌症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观察到c-Met失调。c-Met的过表达或突变导致信号转导异常活跃,促进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癌症转移。c-Met/HGF轴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是一个成熟的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然而,c-Met 表达在肿瘤间和肿瘤内的高度异质性为抗 MET 疗法的临床应用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替代工具来定量和无创地可视化全身 c-Met 表达。   研究人员在开发基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11-24

  • 同济医院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揭开宫颈癌的异质性

    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是宫颈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但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应答率有限。为了弄清这背后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多组学方法评估了这种癌症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异质性特征。这项题为“Multiomic analysis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dentifies cellular ecosystems with biological and clinical relevance”的研究成果于11月20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研究人员称,细胞异质性和可塑性是肿瘤进展和肿瘤免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3-11-23

  • 中外学者在糖基化修饰调控YTHDF蛋白生物学功能领域取得进展

                     图 定量检测YTHDF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揭示其分子机制与生物学功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22705、91953113、92253302、22277080)资助下,浙江大学林世贤团队、深圳湾实验室葛韵团队与芝加哥大学何川团队合作,在高化学计量O-GlcNAc修饰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O-GlcNAc修饰调控YTHDF蛋白的翻译促进功能与相分离(O-GlcNAcylation determines the translational r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3

  • 小鼠精子轴丝双联微管的原位精细结构

    轴丝是生物体中纤毛的基础结构,它在细胞运动、细胞间通讯、感觉接收和胚胎发育等重要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运动纤毛中,轴丝由中央对复合体(CPC)和周围的9组双联微管(DMT)组成,它们通过径向辐条(RS)、外动力蛋白(ODA)和内动力蛋白(IDA)等组分相互连接,形成典型的"9+2"结构。轴丝各组分的结构功能异常会导致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和弱精症等疾病。精子在受精过程中需要克服黏液阻力和机械外力,因此轴丝的完整和稳定对受精卵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中,分布于轴丝外侧的9组DMT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DMT内部丰富的微管内蛋白(MIP)在精子游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0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11-23

  • 中外合作研究:免疫疗法研究显示了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潜力

    布洛克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免疫疗法,可以潜在地延长健康衰老的时间。这项研究发表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由不良生活方式选择引起的健康问题,不良生活方式选择可能导致生物分子受损,并导致生命后期疾病的发展。健康科学教授Newman Sze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涉及指导免疫系统清除因不活跃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各种压力和遗传因素、衰老和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根本原因而累积的蛋白质。“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是一个主要的卫生保健负担,”加拿大健康与疾病机制研究主席Sze说。“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首创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利用免

    来源:EMBO Molecular Medicine

    时间:2023-11-23

  • 动物繁育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组合作发现胚胎期低氧暴露引起卵巢颗粒细胞自噬性死亡

      全球范围内,约有1.4亿人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其中8000万在亚洲。我国的高海拔人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其中低气压缺氧是高原环境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环境低氧和病理性缺氧会造成心脑血管功能异常和肺功能异常。生命发育早期,异常环境对生物体发育和代谢的影响尤为深远,即使环境因素的微小扰动也会对个体表型和健康状况产生持久影响。既往研究表明,低氧可损伤子宫或胎盘,引起肝脏和血管发育的表观遗传改变,影响胎儿发育。同时,急性子宫胎盘缺血-缺氧可引起发育中的脑组织氧化损伤。低氧暴露还会损伤雄性性腺发育和精子发生,但对胚胎期低氧暴露对雌性生殖和卵巢功能的影响尚缺乏系统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3-11-23

  • 焦宁/宋颂团队在吡啶的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2023年11月21日,Chem在线发表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焦宁/宋颂团队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DABCO的占位效应和三氟甲磺酸酐的活化作用,以无机卤化物为卤素源,高选择性的实现了吡啶4位氯化、溴化、氟化反应。此外,该方法还能一步实现C-N、C-O、C-S和C-P键的高效构建,为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和先导药物分子的发现提供了新策略。 卤原子的引入能显著提高活性分子的成药性,卤素是仅次于碳、氢、氧、氮,存在于药物分子中最多的元素,目前超过 40%的上市小分子药物中含有卤素原子(J. Med. Chem. 2014, 57, 9764)。因此卤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3-11-23

  • 中国科大附一院朱晨教授团队在治疗难治性内植物相关感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骨科朱晨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0)上发表题为“Biomim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bats biofilm-associated infections via hyperthermia-enhanced bacterial metabolic interference and autophagy-promoted adaptiv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与普通的细菌感染不同,由于生物膜内的细菌代谢比浮游细菌更稳定,因此对外部干扰也更具抗性。而生物膜微环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临床医学院

    时间:2023-11-23

  • 上海交大陈东尧团队提出新型磁性道路标记系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陈东尧助理教授团队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物联网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ETRO: Magnetic Road Markings for All-weather, Smart Roads”(适用于全天候道路场景的磁性标记系统)被网络传感器系统领域顶级会议ACM SenSys 2023录用。该论文第一作者王纪科为陈东尧指导的博士生,陈东尧为通讯作者。该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磁感知的道路标记系统,对于提升全天候道路行驶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嵌入式网络传感器系统会议(SenSys)是物联网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11-23

  • ​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黄如-孙仲课题组领衔发表存内计算技术全谱论文

    近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黄如院士-孙仲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在线发表题为“A full spectrum of computing-in-memory technologies”(存内计算技术全谱)的综述论文。该论文提出存内计算技术全谱概念,对所有类型存内计算技术进行了原理性分类,从而为比较每种不同技术的性能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有望启发新型存内计算技术。近年来,面向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应用,为了突破芯片算力瓶颈,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和计算架构成为芯片发展的研究重点。其中,存内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1-23

  • 我国学者在双相凝胶离子电子器件领域取得进展

    图 级联异质门控两相凝胶离电材料的结构和跨界面离子传输。(A)级联异质门控两相凝胶离电材料结构示意图;(B)激光共聚焦图片证明橙色连续低电导相包裹蓝色的离子储存相;(C)异质界面门控离子传输过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88102、22275183、22122207、11825203)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闻利平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赵紫光副教授受生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3

  • 我国学者在热活化触发光催化化学方面取得进展

    图 热活化触发光催化氧化甲苯苄基C-H和还原CO2的机制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5606、21976198、21777175)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热活化触发La2CoxMn2-xO6的光催化性能(Triggering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La2CoxMn2-xO6 via h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1-23

  • 线粒体自噬受体FUNDC1通过介导线粒体 蛋白输入和线粒体质量控制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TDP-43的降解

    TDP-43蛋白病是以TDP-43蛋白的异常沉积为神经病理学特征的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总称,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TDP)、额颞叶变性病(FTLD-TDP)、阿尔茨海默病(AD-TDP)和边缘主导型年龄相关 TDP-43脑病(LATE-TDP)等。TDP-43蛋白的表达异常与蛋白质稳态调控失衡可能是TDP-43蛋白病的发病机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一直关注并研究TDP-43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TDP-43疾病相关突变多肽不仅自身形成淀粉样纤维,而且能诱导或加速不能形成纤维的其他TDP-43多肽及AD相关多肽A  1-40发生纤维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11-22

  • 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

    T-box核糖开关是一类位于革兰氏阳性细菌mRNA的 5’非翻译区的顺式作用RNA元件。革兰氏阳性菌是一大类包括可引起结核病、坏疽、肉毒中毒、炭疽热、心脏内壁炎症和其他疾病的病原体。T-box核糖开关长度通常在300核苷酸以下,可分为适配体结构域和表达平台结构域。T-box核糖开关通过其适配体结构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tRNA并感知其3’末端的氨酰化状态,引发下游RNA元件构象状态的转变进而在翻译水平或转录水平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这些下游基因通常与氨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与其它核糖开关一般通过识别小分子代谢物或离子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不同,T-box核糖开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高度结构化的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3-11-22

  • 新细菌在老年动物身上很难站稳脚跟?

    微生物组(宿主微生物的共生群落)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每一种植物和动物的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以海葵为例Nematostella vectenis研究微生物群如何与宿主一起发育,科学杂志《微生物组》(Microbiome)描述说,在生命的早期阶段,细菌群落主要由宿主生物控制,而细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在随后的发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每一个多细胞生物——从最简单的有机体到人类——都生活在一个由大量微生物组成的群落中,即所谓的微生物群。这种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承担着从新陈代谢到免疫防御的各种作用。例如,如果没有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许多营养物质就不能从食物中吸收并为人体所用。但是微生物群是如何随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3-11-22

  • 万种原生生物基因组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

      原生生物(Protist)是一大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的集合,包括单细胞真核藻类和原生动物等,组成了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具有高度多样性,广泛分布于各类水环境中,在生态平衡、物质和能量循环、环境健康、动植物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和氧气的制造者、碳循环的关键参与者,是水产动物的优良饵料、人类的营养品、生物能源,是水环境的“哨兵”、水华和赤潮的重要元凶,是人、畜、禽、鱼疾病的重要病原、互利共生的“好伙伴”。    NCBI分类系统已记录的原生生物种类超过6万种,未知数量难以估量。2019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牵头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11-22

  • 昆明植物所在滇西北和西藏墨脱发现多个兰科植物新种

      兰科是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科,约有736属28000余种,包括地生、附生和腐生等多种生活型。根据Flora of China,我国兰科植物有190属1600余种。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我国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多年来有大量的兰科新种被发现以及地理分布新纪录的报道。例如《西藏植物志》(1987年)记载的兰科植物为64属191种,而最近的西藏兰科植物名录包括110属491种。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科研人员对云南贡山、香格里拉、丽江和西藏墨脱多次的野外调查中,陆续发现了六种未记载的兰科植物。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模式标本,根据形态特征确认了这些植物分别隶属于兰科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11-22


页次:126/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