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红苞茅蜥蜴

       从鼻子到尾巴总共只有16mm,红苞茅蜥蜴可谓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事实上,它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能够在陆地繁殖的脊椎动物。   这种新发现的蜥蜴栖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加勒比海沿岸一个森林覆盖的小岛Isla Beata上。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Blair Hedges与他的同事--来自波多黎各大学的Richard Thomas一道,共在3个地点发现了这类蜥蜴,其中一处是在多米尼加偏远的南端。研究人员认为红苞茅蜥蜴只生活在这几个区域。   红苞茅蜥蜴(Sphaerodactylus ariasae) 也许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陆

    来源:

    时间:2001-12-05

  • 最新研究评估大熊猫遗传多样性

       即使世界上只剩下1000头大熊猫,拯救这个惹人喜爱的物种也还有希望。一项对3个大熊猫种群的综合遗传分析显示它们还有足够的遗传多样性来摆脱濒临灭绝的处境。 “从严格的遗传学角度来看,大熊猫物种和这3个种群还是很有希望的--它们保留了每个种群大部分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北京大学的Lu Zhi、美国马里兰州国家癌症研究院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的 Stephen O’Brien和他们的同事在2001年12月的《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    尽管被当作濒危物种的“招牌动物”,对大

    来源:

    时间:2001-12-04

  •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蚊子的嗅觉基因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蚊子的嗅觉基因,从而为防蚊药品的研制开辟了更为有效的新途径。     据美国伊利诺斯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劳伦斯-齐贝尔称,这些基因是从一只死去的非洲蚊子体内发现的,与人类的嗅觉基因非常相似。这种接受研究的非洲蚊子可以通过叮咬人类传播疟疾等传染病。     研究学者们的这项成果发表在了美国第27期“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文章指出这种基因在各种不同种群的蚊子体内都存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卫生协会共同上述研究进行了支持和协助,齐贝尔教授指

    来源:

    时间:2001-12-04

  • 叶绿酸的抗癌作用

        Johns Hopkins大学 Bloomberg公共卫生分校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服用叶绿酸(chlorophyllin)可以大大减少体内黄曲霉素-DNA损伤产物——这是体内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水平的指示剂,黄曲霉素可增加肝癌患病风险。叶绿酸是叶绿素的衍生物,可用作非处方的营养补充食品和食品着色剂。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1月1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我们的研究证明每天服用叶绿酸3次,体内黄曲霉素DNA损伤的数量与对

    来源:

    时间:2001-12-04

  • 前列腺癌治疗新发现--硒元素的预防作用

      硒是一种由食品和营养元素增补剂提供的微量元素。根据一项由联邦政府资助、斯坦福大学泌尿专家们进行的研究表明,血液内硒含量低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比正常男性要高4到5倍。  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1日的《泌尿学杂志》(Journal of Urology)上。文章的第一作者James D. Brooks博士声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血液低水平硒含量与高前列腺癌患病风险有关。   “也许,这项研究最有趣的发现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以前未知的事实--血液硒含量随年龄降低。而且,这项研究证明硒与前列腺癌有着直接的联系--老年男子血液内硒含量越高,其罹患前列腺癌的

    来源:

    时间:2001-12-03

  • 拯救脊美鲸

        每年拯救两只雌性北方脊美鲸(the northern right whale)就可以阻止这个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物种衰落。许多海洋生物学家认为脊美鲸实际上已相当于灭绝了。    根据麻省Woods Hole海洋学机构的Masami Fujiwara和 Hal Caswell对自1980年以来共10,000次雌脊美鲸的观测记录分析显示,雌脊美鲸是迄今世界上最易受攻击的动物。“一旦它们成为母亲,死亡风险就增加了。” Fujiwara说,但原因是什么还不清楚。    而脊美鲸母亲对提高正在缩小的

    来源:

    时间:2001-12-03

  • 海洋鱼类保护区是利是弊?

       关于捕鱼禁令能否提高附近沿海的渔获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现在,来自一组国际海洋科学家的新发现有助于平息这场争议。通过计算加勒比和佛罗里达沿海鱼类保护区附近区域的商业捕获量,研究人员证明鱼类保护区确实有益于临近渔业资源的储备。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禁止沿海保护区的人为捕捞活动可以产生相当大的生态效益,无论是对更为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还是更大的鱼群而言都是如此。但是很难确定鱼类保护区的建立是否也会有利于周围的海域。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很具有挑战性,因为研究人员必需找到一个可以比较保护区建立前后捕获量的区域,监控所有有关变量,如捕捞所需时间和海洋环境因素条件等。 

    来源:

    时间:2001-12-03

  • 科学家观测到病毒侵入细胞过程

        新华网柏林11月30日电 德国科学家最近观测到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并用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将其清楚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人类首次具体观测到这一过程,其成果将有助于利用基因疗法开发出更好的抗病毒药物。   单分子检测技术是为对单个荧光染色分子进行成像分析或其它描述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以前,人们只能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测,因而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近来科学家们解决了通过对单分子的检测而获得整体观测对象的相关状况这一难题,使得单分子检测技术得到较大发展,并在生物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布罗伊希勒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首先对一种名为腺体联合病毒的

    来源:

    时间:2001-12-03

  • 专家建议允许对具有特定功能人类基因授予专利

        中新社成都十一月三十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一位人士建议,中国在制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保护政策时应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允许对具有特定功能的人体基因授予专利。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审查一部部长张清奎在此间由中国与欧盟共同举办的“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这位专利审查研究员称,对来自人体的产物如细胞线、基因、DNA序列等给予专利保护,可以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也符合中国国情。他表示,确定是否授予专利

    来源:

    时间:2001-12-03

  • 日专家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与病毒有关

       日本大阪大学近藤一博副教授最近揭示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机制,认为它与疱疹病毒HHV6有关。    这位学者日前在日本病毒学会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说,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经常引起发烧和有严重疲劳感的病症,患者严重时无法坚持正常工作,迄今为止,对病因没有肯定的说法。近藤一博对这种患者与健康人进行比较后,在大约20%的患者血液里检测出了与HHV6病毒分泌的特有蛋白质结合的抗体,而健康人血液里则没有这种物质。他认为,这种病毒释放出来的蛋白质引起了过剩的免疫反应,从而在血液里产生了大量的炎症物质,使人感到疲惫和浑身无力。   据认为,人多在幼儿时感染HHV6病毒,当

    来源:

    时间:2001-12-02

  • 俄学者:制服病菌新武器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7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国家遗传和微生物育种科研所首席科学家克雷洛夫近日在接受此间媒体采访时认为,噬菌体有望成为人类制服病菌的新武器。目前,俄正在这一领域内进行探索。   噬菌体是能感染其他病毒或细菌细胞的病毒,体形微小,一般呈蝌蚪状。它们能侵入细菌体,在其中大量繁殖,使细菌细胞裂解。据克雷洛夫介绍,自然状态下,一种噬菌体只能杀灭特定种类的病菌。在与噬菌体抗争的过程中,细菌的抵抗力会逐渐增强。多年来,病人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使病菌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俄科研人员正在用基因技术对噬菌体进行改造,使其在进入人体后能攻击更多种类的病菌。经基

    来源:

    时间:2001-12-02

  • 果蝇也会“辨形观色、见机行事”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李斌 张学全)面对困境,人类能够做出抉择,抉择过程是怎样发生的,由大脑哪个部门负责?我国科学家近日发现,果蝇这样的低等动物也能够“辨形观色”,然后做出抉择,趋利避害,而且发现了和这种抉择能力相关的脑区域。   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审饶毅认为“这项工作既是世界水平的优秀研究,也是中国20年来生命科学实验设计最漂亮的工作之一,具有开创一个新领域的可能”。   作出抉择,采取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是智能生命的中心问题。在基因—脑—行为的框架下,深入理解决策行为,特别是其神经机制,对于理解智能、认知、意识等科学和哲学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来源:

    时间:2001-12-01

  • 维生素新妙用--预防血管阻塞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分校的心脏病专家与瑞士心血管研究中心合作发现售价仅几美分的维生素能够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的重复堵塞。这项发现发表在2001年11月29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是一个通过扩张一个气球状的设施将积聚阻塞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压缩至血管壁的治疗方法,气球状设施是通过插进一个已经贯穿动脉的倒液管进入动脉的。美国每年都要进行几百万例这样的治疗。共有40%接受此疗法的病人会产生血管再狭窄和阻塞,这抹杀了疗法

    来源:

    时间:2001-11-30

  • 加拿大将采用高剂量短疗法治前列腺癌

        新华社信息香港11月28日专电 据此间媒体报道,加拿大渥太华癌症中心将从2002年1月起采用“高剂量短疗法”治疗加拿大男性的第二号疾病杀手前列腺癌。     高剂量短疗法是目前治疗前列腺癌最先进的方法,适合治疗尚未扩散的前列腺癌。加拿大医学界说,此技术今后可能成为标准疗法。     据辐射肿瘤专家沛里说,这是全世界把高剂量的放射线药剂放进前列腺最精确的方法。     治疗时,医师先把超音波探针插入病人的直肠,观察前列腺的状况,再把一个上面

    来源:

    时间:2001-11-30

  • 蠼螋双阳茎的秘密

        动物身体的外部“零件”常常成对出现,从腿到鼻孔到触角,都是这样。如同任何其它惯例一样,这个规律当然也有例外,通常阴茎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也有一些雄性动物有幸获得两个阴茎(昆虫称为阳茎),这些动物包括蛇、蜥蜴以及甲壳类动物等。一些蠼螋也有两个阳茎,发表在11月15日的“Naturwissenschaften”杂志上的文章阐明了为什么这些昆虫多出来的一个工具会带来便利。   由于蠼螋的一个阳茎通常是向内而非向外朝向,昆虫学家因而推测只有另外一个才是真正有用的。但当日本东京首都大学的昆虫学家Yoshitaka Kamimura和他的同事Yoh

    来源:

    时间:2001-11-29

  • 研究发现:头胎婴儿易患过敏症

       密立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头胎出生的儿童比后来出生的兄弟姐妹们更易患哮喘、湿疹以及各种过敏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同胞效应”现象,这是由生育前母体子宫发生的变化引起的。  直到现在,科学界还认为“同胞效应”是因为出生后头胎婴儿较少机会接触到由其他兄弟姐妹引起的感染,而通常这种接触可以加强儿童的免疫系统。  然而,流行病学副教授Wilfried Karmaus和他的同事证明这一效应甚至发生在婴儿出生前。   这项研究发表在2001年11月15日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研

    来源:

    时间:2001-11-29

  • “生命银行”生命力遭质疑

        今天,卫生部有关官员就深圳“生命银行风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有关“生命银行”脐血干细胞库的最终科学说法,不是个别专家说了算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脐血干细胞库通过国家验收,没有经过验收的血库不能进行商业运作。希望民众对此保持谨慎,不要以讹传讹。   “生命银行”风起京津   起于今年11月中旬的深圳“生命银行风波”,其源头在北京、天津地区。今年4月18日,天津一对夫妻将孩子的脐带血第一个放进了只备自己使用的脐血库中。1个月后,北京第一份自体储存的脐血也入库储存。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鲜事物时特地加上了“专家说法”,认为家长可把孩子出生时的脐血放在这里保存

    来源:

    时间:2001-11-28

  • 用喉咙吹口哨的大鼠

       通常,人们不认为大鼠特别善于吹口哨,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技巧是深深隐匿于咽喉内部而非口部。大鼠聚拢声带以产生一种许多动物无法听到的声音。这个发现是研究人员上星期在神经科学协会年会上报道的。   世界上还有许多其它动物的鸣响是在人类的听力范围之外。例如,蝙蝠通过超声波的回射来确定昆虫的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大鼠的超声波发声法则用作不同的目的,如向同伴发出警报而不让敌人听到。但大鼠究竟如何产生这些噪音还是一个谜。   为解开这个谜题,来自纽约Mount Sinai医学院的耳鼻喉专家Ira Sanders和他的同事将一群大鼠麻醉,沿着

    来源:

    时间:2001-11-27

  • 我国发现第七例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

        记者今日从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继一九九六年有六例世界首报人类异常染色体核型填补了世界首报数据库后,现在又有七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填补了世界首报数据库的空白。     据介绍,染色体是人体遗传基因的载体。研究并丰富人类染色体异常目录数据库,有助于临床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自一九八四年致力于临床研究以来,在染色体的检测中发现不少异常染色体核型。第一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发现于一九九一年,到目前为止共发现了十三例。新发现的七例经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顾问、中国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院士和湖南医科大学戴

    来源:

    时间:2001-11-26

  • 巴西培育出大豆新品种

        由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培育的大豆新品种BRS213号和BRS216号最近被投放巴西国内市场。这两种新型大豆因其味道与众不同,且蛋白质含量比同类产品更高,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据此间媒体报道,BRS213号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经过11年的精心研究并对多种豆科植物进行天然杂交和遗传改良后培育出来的。     经杂交培育的BRS213号的主要成分是油料即类脂和蛋白质,营养非常丰富,味道也比其他同类大豆更鲜美更柔和,因而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它的问世为巴西食品加工业制作更多

    来源:

    时间:2001-11-26


页次:678/717  共14330篇文章  
分页:[<<][671][672][673][674][675][676][677][678][679][6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