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黄仕强/王红梅/漆洪波/李伟团队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灵长类多组织器官妊娠期代谢重编程

    妊娠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的过程。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万女性经历妊娠。然而,并非所有孕妇都能正常度过十月怀胎并产下健康婴儿,很多孕妇在妊娠过程中患各种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引起孕妇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时甚至导致孕妇或胎儿死亡。据全球分析估计,每10万名活产婴儿中,约有216名母亲和1800名新生儿死于妊娠相关疾病1,2。因此,了解正常妊娠过程孕妇多种组织器官经历的改变是揭示妊娠期疾病发生机制,及从根源上提升母婴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为孕育子宫中的胚胎/胎儿,孕妇体内多种组织器官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例如:孕妇会经历心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02-03

  • 刘宣研究团队揭示全球最具危害外来陆栖脊椎动物入侵分布区扩展机制

    在经贸一体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物种正在全球加速入侵,严重威胁区域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安全。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区扩展范围与其生态和社会危害程度紧密相连,系统探讨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区扩展的生态学机制可为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管控提供重要基础科学依据。气候生态位保守性假说(Climatic Niche Conservatism Hypothesis)一直是解释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区扩展机制中的基础性但近年来又备受争议的理论假说。传统的生态位理论预测,外来入侵物种在分布区扩展过程中更偏向于占据与原产地相似气候的栖息地。但近年来也有大量研究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在分布区扩展过程中会发生真实气候生态位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02-03

  • Science | 生命中心刘俊杰课题组开发基于RNA核酶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承载着遗传信息,定义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因编辑是理解和改造生命的关键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代基因编辑工具,如巨核酸酶、ZFNs、TALENs均以蛋白质为基础,识别和切割DNA,编辑位点的重编程较为困难。目前被广泛使用的CRISPR-Cas工具,是RNA引导的蛋白核酸酶,通过引导RNA的间隔序列来识别DNA,具有很好的编辑位点重编程能力,但依然存在着PAM序列限制、分子量大、蛋白免疫原性等多种问题。2024年2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2-03

  • 生命学院刘俊杰课题组开发基于RNA核酶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承载着遗传信息,定义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因编辑是理解和改造生命的关键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代基因编辑工具,如巨核酸酶、ZFNs、TALENs均以蛋白质为基础,识别和切割DNA,编辑位点的重编程较为困难。目前被广泛使用的CRISPR-Cas工具,是RNA引导的蛋白核酸酶,通过引导RNA的间隔序列来识别DNA,具有很好的编辑位点重编程能力,但依然存在着PAM序列限制、分子量大、蛋白免疫原性等多种问题。2024年2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俊杰(Jun-Jie Gogo Liu)课题组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可编程的水解型核酸内切核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2-03

  • Nature: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发表广州出生队列的初步研究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广州出生队列研究的初步基因组测序成果。这项研究拟对在广州市分娩的5万名孕妇及其所生儿童进行长期随访。广州医科大学邱琇教授和夏慧敏教授及其同事在文章中写道:“尽管建立和维持出生队列以及长期随访存在固有的挑战,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基因组研究是揭示生命早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晚期健康影响的关键方法。”研究人员利用低覆盖度的全基因组测序,对广州出生队列(BIGCS)中的4,503名中国个体进行基因组分析,其中包括332对亲子三人、1,406对亲子二人和245名无亲属关系的个体。他们采集了成人的外周血样本和婴儿的脐带血样本进行D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4-02-02

  • Cell:中科院学者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灵长类多组织器官妊娠期代谢重编程

    妊娠对于女性而言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的过程。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万女性经历妊娠。然而,并非所有孕妇都能正常渡过十月怀胎并产下健康婴儿,很多孕妇在妊娠过程中患各种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引起孕妇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时甚至导致孕妇或胎儿死亡。据全球分析估计,每10万名活产婴儿中,约有216名母亲和1800名新生儿死于妊娠相关疾病1,2。因此,了解正常妊娠过程孕妇多种组织器官经历的改变是揭示妊娠期疾病发生机制,及从根源上提升母婴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为孕育子宫中的胚胎/胎儿,孕妇体内多种组织器官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例如:孕妇会经历心脏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4-02-02

  • 清华大学Science最新发文:开发基于RNA核酶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承载着遗传信息,定义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因编辑是理解和改造生命的关键技术,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代基因编辑工具,如巨核酸酶、ZFNs、TALENs均以蛋白质为基础,识别和切割DNA,编辑位点的重编程较为困难。目前被广泛使用的CRISPR-Cas工具,是RNA引导的蛋白核酸酶,通过引导RNA的间隔序列来识别DNA,具有很好的编辑位点重编程能力,但依然存在着PAM序列限制、分子量大、蛋白免疫原性等多种问题。2024年2月1日,生命中心、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俊杰(Jun-Jie Gogo Liu)课题组在Scien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4-02-02

  • 《自然》在大型中国母婴研究中发现新的基因变异

    “出生在广州的队列研究”调查了5.8万对母婴。与血压较低的母亲相比,血压较高的母亲生出的婴儿更轻、更矮。这只是在对中国父母及其婴儿进行的大规模基因分析中观察到的孕产妇健康与胎儿发育之间众多联系之一,其中包括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澳大利亚布里斯班Mater research研究母婴健康的研究员Vicki Clifton说,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是第一批研究东亚人基因图谱的研究之一,东亚人在基因组研究中基本上是一个代表性不足的群体。“这项研究填补了知识上的一个重要空白。”研究小组研究了广州出生队列研究参与者的基因数据。该研究于2012年启动,迄今已收集了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的5.8万

    来源:nature

    时间:2024-02-02

  • Neuron:运动改善焦虑的神经环路机制

    歌德说:“只有运动才能消除各种疑虑”。运动是身体与精神之间的润滑剂,无论是散步舒缓心情,还是跑步释放压力,运动改善情绪是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事实上,运动可以预防焦虑和抑郁的朴素观点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支持。然而,除了运动影响外周组织器官进而通过“外周-中枢对话(crosstalk)”调控脑功能之外,对于运动和情绪这两大脑功能之间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依然知之甚少。最近,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脑科学研究院朱景宁教授课题组揭示了一条以小脑为中心的三元神经环路——下丘脑-小脑-杏仁核环路(hypothalamo-cerebello-amygdalar circuit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2-02

  • 类黄酮化合物可以挽救驱动蛋白的致病突变

    轴突运输是指在神经元轴突内部进行的物质运输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器、蛋白质、RNA和其他分子的定向移动,确保这些物质在神经元不同部位之间的传递和交换。轴突的货物运输依赖于微管轨道和分子马达蛋白。神经元内部的微管网络提供重要的通路,使得细胞器、蛋白质和其他分子能够在神经元各部位之间进行有序运输。分子马达介导的轴突运输确保神经元内部物质的正确分配和交换,对于维持神经元结构的稳定性、突触功能维持、神经元发育以及神经信号传导都至关重要。KIF1A是参与神经元轴突内物质运输的主要分子马达蛋白。作为驱动蛋白,KIF1A承担神经元信息传递的突触小泡等货物的轴突运输。KIF1A的功能对神经元的发育、维持和正常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2-02

  • 上海高研院大科学装置助力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

    上海高研院大科学装置助力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         近日,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朱瑞、英国牛津大学Henry J. Snaith、云南大学吕正红院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德映等人研究出一种化学稳定的多功能缓冲材料氧化镱(YbOx),通过可扩展的热蒸发沉积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带有窄带隙钙钛矿吸收器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使用了这种YbOx缓冲器,经认证的功率转换效率超过25%。相关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ytterbium oxide buffer for p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02-02

  • 蛋白质设施助力用户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蛋白质设施助力用户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24年1月揭晓。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质设施”)用户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团队成功阐明嗅觉感知分子机制,获得此项荣誉。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basis of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02-02

  • Cell Discovery | 中国科大吕梦琪/张亮/施蕴渝团队在METTL15调控线粒体核糖体装配与细胞乳酰化修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哺乳动物线粒体核糖体rRNA(mt-rRNA)的修饰对于线粒体核糖体组装,线粒体正常行使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与人类疾病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然而线粒体疾病很多分子机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甲基转移酶 (METTL) 家族的 METTL15甲基转移酶参与了人线粒体的12S rRNA helix44上的m4C839修饰。在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等效位置m4C839修饰位于mRNA的p位点密码子附近,推测其在微调p位点和提高解码保真度方面发挥作用。METTL15定位于人线粒体中,敲除METTL15会导致12S rRNA中m4C839水平显著降低,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hsRBFA作为mt-SSU组装因子,可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02-02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中国科大/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毕国强教授团队开发最轻的头戴式荧光显微镜(0.43g)

    2024年1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疾病与脑认知研究所毕国强教授课题组和深圳理工大学(筹)周鹏程课题组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在线发表名为“Multi-region calcium imaging in freely behaving mice with ultra-compact head-moun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s”的工作。该工作直接面向多脑区同步记录的需求,通过系统优化光学、电子学和机械方面的设计,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0.43克)的超紧凑头戴式荧光显微镜——TINIscope,并在自由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02-02

  • 药物所陈乃宏团队发现CKLF1诱导的线粒体自噬缺陷与功能障碍导致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2023年10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陈乃宏团队在国际杂志Autophagy《自噬》)在线发表了题为“CKLF induces microglial activation via triggering defective mitophagy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CKLF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缺陷与功能障碍激活了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论文。 小胶质细胞是脑内驻留的免疫细胞,其功能状态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是我国科学家克隆发现的CC类趋化因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治疗靶点。该基因在健康成年鼠脑内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 药物所花芳课题组阐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癌新机制并提出干预策略

    2023年11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花芳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刊登发表了题为“ID1 expressing macrophages support cancer cell stemness and limit CD8+ T cell infilt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结肠癌中巨噬细胞高表达ID1维持肿瘤细胞干性特征并妨碍CD8+ T细胞向肿瘤组织募集)的研究论文。 伴随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结肠癌(CRC)发病率及致死率逐年升高。过去的30年间,我国结肠癌患病人数增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 病原所王健伟团队揭示COVID-19康复者感染后2年SARS-CoV-2免疫持久性和交叉免疫反应特征

    2023年12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 Microbe》(柳叶刀-微生物)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urability and cross-reactive immune memory to SARS-CoV-2 in individuals 2 years after recovery from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COVID-19康复者自然感染后2年SARS-CoV-2免疫持久性和交叉反应性:一项纵向队列研究)的论文。 SARS-CoV-2感染后免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 药物所庾石山和王晓良团队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团队合作在人工熊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11月20日,药物所天然药物及核药基础与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庾石山研究员和王晓良研究员团队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团队在Engineering(工程)在线发表题为“Artificial Bear Bile: A Novel Approach to Balancing Medical Requirements and Animal Welfare”(创制人工熊胆:在医药需求和动物福利之间实现平衡的创新路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标志着研究团队在濒危动物药材替代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13个世纪以来,熊胆一直是中医药中珍贵而有效的药材。然而,目前通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学部委员团队在多肽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学部委员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在线发表题为 “Microcolin H,a novel autophagy inducer, exerts potent antitumour activity by targeting PITPα/β”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海洋多肽分子Microcolin H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代谢过程,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肿瘤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得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 中国医学科学院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治愈研究创新单元袁正宏学部委员团队构建人类干扰素亚型应答健全小鼠模型

    2023年11月2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治愈研究创新单元袁正宏学部委员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新发微生物与感染》在线发表了题为“An Extracellular Humanized IFNAR Immunocompetent Mouse Model for Analyses of Human Interferon Alpha and Subtypes”的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可高效应答人类I型干扰素(IFN-I)且免疫健全的小鼠模型,为解析人类IFN及亚型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机制及IFN类药物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4-02-02


页次:90/1558  共31154篇文章  
分页:[<<][81][82][83][84][85][86][87][88][89][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