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复旦大学Nature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中科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半甲基化DNA打开UHRF1的闭合构象,促进了它识别组蛋白。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徐彦辉(Yanhui Xu)教授和杨慧荣(Huirong Yang),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曹春阳 (ChunYang Cao)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表观遗传学是主要是在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之外,其额外所携带的信息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许多传统遗传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均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主要包括基因组印记(geno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 谢欣Nature子刊发现促髓鞘再生的药物作用靶点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自身免疫病,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髓鞘的破坏和白质损伤,是仅次于创伤的中青年人致残原因,有着“死不了的癌症”之称。现有药物均为免疫抑制剂,只能缓解和减少复发,但对已经造成的神经损伤并无修复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缠绕神经轴突形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欣课题组近期研究发现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Kappa阿片受体(KOR)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非常重要。激活KOR可以促进MBP+的成熟少突胶质的形成,并促进其对神经轴突的包裹。在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敲除KOR会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07

  • 武汉大学Science子刊发布丙肝研究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武汉大学、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中一个高度保守的、富含鸟嘌呤(G)的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代表了对抗丙肝的一个新靶点。研究论文发表在4月1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武汉大学的周翔(Xiang Zhou)教授、章晓联(Xiao-Lian Zhang)教授以及田沺(Tian Tian)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感染而导致的一种传播途径明确、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的疾病。10%-20%的HCV感染者在感染20年后发展为肝硬化,1%-3%的人在感染30年后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 科学家发现治疗前列腺癌新靶点

    (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黄博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陈宏武课题组合作,发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新靶点。该研究发现,孤儿核受体RORγ在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同时RORγ调控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采用理论模拟与设计获得的RORγ小分子拮抗剂,能有效抑制A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因此,RORγ可作为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发展RORγ拮抗剂则将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新策略。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近年来,晚期前列腺癌特别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得到迅速发展。而核激素受体成员中的雄激素受体AR,是前列腺癌的关键治疗靶点。该研究发现,除AR外,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6-04-07

  • 首都医科大学Nature Genetics发表GWAS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青光眼主要可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剥脱性青光眼。这三种青光眼都表现出家族聚集性,说明其发病机理包含很强的遗传学因素。PACG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女性和东亚血统,大约80%的PACG患者生活在亚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王宁利教授领导团队与新加坡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定了PACG的五个新易感位点。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四月四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GWAS是一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常见遗传变异进行总体关联分析的方法。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6

  • 同济大学973首席科学家Nature子刊聚焦“死不了的癌症”

    来自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Kappa阿片受体激活可以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并促进少突胶质细胞介导的髓鞘再生。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973首席科学家、任职于同济大学及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谢欣(Xin Xie)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与重大疾病(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相关性研究及基于GPCR的新药研发;小分子化合物调控干细胞命运的研究及新药研发。了解PerkinElmer AlphaLISA表观遗传学工具的更多信息请填写表格 多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6

  • 中国学者PNAS发明抗肿瘤微型“纳米航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均课题组与美国Emory大学教授聂书明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微型“纳米航母”药物递送体系,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PNAS,doi: 10.1073/pnas.1522080113)。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王均课题组李洪军、都小姣以及聂书明课题组杜金志。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将具有活性的药物分子递送到实体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面临复杂的生物环境和多重生物屏障。小分子化疗药物或者小尺寸药物载体(小于10nm)在血液循环中容易被肾脏过滤快速清除;合适尺寸和表面特性的药物载体(如100nm)能延长药物血液循环,并有效地从肿瘤病理状态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06

  • 南方医科大学Nature子刊揭示细胞信号调控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mTORC1调控PTHrP协调了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过程中,在启动功能性分化前细胞会在定义时间长度内进行增殖。细胞体积增大、增殖、分化和凋亡是所有未终末分化的细胞的特征。尽管已有研究证实了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调控之间的显著关联,当前对于精确协调细胞增殖和分化,确保在正确的时间生成适当数量分化细胞的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实现完美Western Blot 就在Amersham WB! 雷帕霉素机制性靶标(mec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6

  • 禽流感基因工程三联疫苗成功上市

    科技日报讯 (记者乔地 通讯员郑世孝)河南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3月30日在海南博鳌宣布,他们联合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历时6年研制的中国首创鸡新支流(Re-9株)基因工程三联疫苗成功上市。我国H9亚型禽流感疫苗自此迈入基因工程时代。禽流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中的H9亚型禽流感严重影响家禽生产性能,蛋鸡产蛋率下降,肉鸡生长缓慢。它还具有直接感染人或者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提供内部基因等潜在能力。此前,传统疫苗走过了组织毒和细胞毒时代,作为第三代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是利用DNA重组、基因缺失或蛋白表达等生物技术生产的疫苗制品。普莱柯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研究员介绍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6-04-06

  • 北京脑科学研究专项:构建下一代智能科学体系

    ■吴昊在北京市脑科学研究专项引领下,中科院自动化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在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一个小小的机器人,从它的视角望出去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摇铃。机器人问:“这是什么?”一个声音告诉它:“这是摇铃。”机器人先进行了缓慢地观察,之后伸手握起摇铃晃动,然后放回。当再次向机器人展示摇铃时,机器人便能识别出摇铃,并回忆起摇铃发出的声音。这是笔者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看到的一幕。“让机器人真正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当中去学习新的概念,以促使机器人对客观世界产生深度理解。”中科院自动化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表示,在北京市科委脑科学研究专项的支持下,该中心在类脑人工智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6-04-06

  • 刘小龙研究员Cell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自然杀伤T细胞同时具有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的部分表型和功能,能将先天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连接起来,广泛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Uhrf1控制着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的生存和分化。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三十一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刘小龙(Xiaolong Liu)研究员。Uhrf1(也称为Np95)是DNA甲基化和组蛋白泛素化的调控子,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iNKT细胞的发育需要Uhrf1,在iNKT细胞发育的第一阶段Uhrf1显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5

  • 曹雪涛院士Cell子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证实,H3K4me3去甲基化酶Kdm5a通过结合p50来抑制SOCS1是自然杀伤(NK)细胞激活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31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uni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5

  • 南开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开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Zyxin-Siah2–Lats2信号轴介导了Hippo和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协作。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3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朱玉山(Yushan Zhu)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从事线粒体膜生物学研究,关注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机制以及肿瘤发生机制相关研究。2014年4月,朱玉山与南开大学的陈佺教授合作,发现了线粒体自噬通路过程中一种关键酶,由此揭示了一种调控信号环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南开大学Cell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5

  •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解析癌症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网络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小乐教授课题组3月15日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关于前列腺癌中基于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网络的重要研究成果“Integrative analyses reveal a long non-coding RNA-mediated sponge regulatory network in prostate cancer”。      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bp且没有蛋白编码能力的RNA分子。前期研究表明此类RNA分子可以通过自己内部之间和

    来源:同济大学

    时间:2016-04-01

  • 中国学者打造抗癌“集束炸弹”

    生物通报道:为了更好的递送化疗药物,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类似“集束炸弹”的独特纳米递送系统。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三月二十八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王均(Jun Wang)教授,以及埃默里大学和乔治亚技术学院的聂书明(Shuming Nie)教授。集束炸弹又称“子母弹”,母弹投放到目标附近后释放出子弹,能达到更大的破坏面积。研究人员设计的纳米颗粒也拥有这样的能力。这些纳米颗粒一开始比较大(直径100nm),可顺利通过渗漏的血管。它们遇到肿瘤附近的酸性条件之后,会将直径5nm的“子弹”投入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纳米颗粒携带的顺铂(cisplatin)激活并发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31

  • 王红阳院士权威期刊连发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期,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与与鄢和新(He-Xin Yan)副教授合作,在肝细胞癌研究中接连取得重要成果,两篇研究论文发表在Hepatology和Oncotarget杂志上。HBx regulates fatty acid oxidation to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vival during metabolic stress.Oncotarget.DOI: 10.18632/oncotarget.6817由于高速率地消耗营养物质及血管形成不足,肝细胞癌(HCC)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31

  • 四川农业大学最新文章:Karrikins信号通路

    生物通“核心刊物”栏目创办于2002年,主旨在于向国内专业人士展示科研核心刊物,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杂志每期重点内容,为读者呈现精彩纷呈的国内科研动向,和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包括《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科学通报》等重点期刊,也欢迎生物类期刊联系合作(联系邮箱:journal@ebiotrade.com)。生物通报道:Karrikins是从野火烟中发现的一类具有促进某些植物种子(如拟南芥、野燕麦)萌发的信号分子。自2004年其结构首次被解析以来,目前已经发现6种不同形式的Karrikin,其活性各有不同。虽然Karrikins被发现的时间较短,但其已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31

  • 南京医科大学发表癌症GWAS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膀胱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不过,科学家们对这种疾病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此前的膀胱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揭示了不少欧洲人的膀胱癌易感位点。现在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进行了中国人的膀胱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一个新的膀胱癌易感位点。这项研究于三月二十九日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南京医科大学的张正东(Zhengdong Zhang)教授。GWAS是一种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常见遗传变异进行总体关联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变异与表型之间关系,近年来在人类医学和遗传学领域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31

  • 厦大生科院Cell Death Dis揭示Hsp90调控程序性细胞坏死新机制

        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是不同于细胞凋亡(Apoptosis)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RIPK1、RIPK3 和MLKL蛋白是TNF(肿瘤坏死因子) 引起的程序性细胞坏死通路中的关键信号蛋白。在TNF刺激诱导下,RIPK1和RIPK3结合组装形成Necrosome蛋白信号复合体,Necrosome形成后对MLKL蛋白磷酸化,促使其多聚并转移到细胞膜,启动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      张四清实验室发现Hsp90调控TNF诱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Hsp90稳定程序性细

    来源:厦门大学

    时间:2016-03-31

  • 中科院Cell Research:CircRNA衍生的假基因

    生物通报道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杨力(Li Yang)博士领导研究人员,在小鼠和人类基因组中鉴别出了一些潜在的环状RNAs(circRNAs)衍生假基因(pseudogene)。研究结果发布在3月29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circRNA是近年来RNA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它是前体RNA(pre-mRNA)通过一种叫做反向剪接反应(back-splicing)的特殊选择性剪接产生,且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环形内源性RNA分子。尽管被低效地加工,大多数呈低水平表达,研究发现一些circRNAs源自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组位点,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31


页次:667/1560  共31185篇文章  
分页:[<<][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