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国最年轻院士邵峰Cell子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洋葱伯克氏菌的一个VI型效应器通过让Rho GTP酶(Rho GTPases)脱去酰氨基,激活了Pyrin炎症小体,并引发了炎症。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28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邵峰(Feng Shao)研究员,及任职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Miguel A. Valvano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邵峰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病原细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曾发表多篇Nat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5-03

  • 中科院Nature文章发布遗传谱图

      5月2日,《自然》(Nature)杂志以ARTICLE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论文《冰河时期的欧洲人群历史》(The genetic history of Ice Age Europe)。文章第一作者古脊椎所研究员付巧妹与美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同行合作开展了此项研究,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冰河时期的欧亚人群演化是否具有连续性,是否存在人群重组;距今7000年-45000年间不同区域的古人群具有哪些特点,是否相互关联,各自对现代人群有怎样的遗传贡献。   在此之前,被分析过的全世界基因组范围内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仅有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5-03

  • 曹晓风研究组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

      核小体作为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由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组蛋白N端存在多种共价修饰,这些翻译后修饰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状态而调控基因表达等过程。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通过维持基因的沉默状态,在动植物细胞命运决定以及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REF6/JMJ12可以特异性地去除H3K27me3/me2甲基化修饰,调控拟南芥基因组中超过600个基因的H3K27me3水平。该工作于2011年发表在Nature Genetics 杂志。然而,REF6如何特异性招募到这些靶基因上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29

  • 湖南师大宋建新课题组国际上首次合成“耳坠”型卟啉

    科学网讯(记者 成舸)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宋建新课题组利用钯催化下“铃木偶联”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合成出卟啉类家族的一种新成员——“耳坠”型卟啉,其多络合中心的结构使新化合物的络合能力比卟啉更强。相关成果4月14日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为封面(inside cover)亮点。作者在设计中将该校校徽巧妙嵌入了双耳坠型卟啉化合物结构里,图片与《西游记》中的八戒极为相似。这也是湖南师范大学科研成果首次登上该著名化学期刊封面。卟啉是具有18π电子的大环共轭体系,这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空腔结构和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叶绿素就是一种天然卟啉。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围绕卟啉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6-04-29

  • 军事医学科学院最新文章:端粒酶调控

    生物通“核心刊物”栏目创办于2002年,主旨在于向国内专业人士展示科研核心刊物,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杂志每期重点内容,为读者呈现精彩纷呈的国内科研动向,和重大科研进展。目前包括《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科学通报》等重点期刊,也欢迎生物类期刊联系合作(联系邮箱:journal@ebiotrade.com)。生物通报道:端粒酶主要包括催化组分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和端粒酶RNA组分(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TERC),二者与其他端粒酶复合体亚基共同组装成具有延伸端粒末端功能的全酶,在细胞衰老和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8

  • 中科院遗传所韩方普PLOS小麦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4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De Novo Centromere Formation and Centromeric Sequence Expansion in Wheat and its Wide Hybrids”。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韩方普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的付书兰博士也是本文共同作者。韩方普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1998年至2001年在以色列Weizmann研究所从事小麦多倍体基因组进化方面的博士后研究,2001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8

  • 北大陈浩东、邓兴旺PNAS发表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植物各个器官能对环境信号做出差异性的应答,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光是决定植物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当拟南芥幼苗从土壤里长出的时候,光在去黄化过程中诱导子叶张开和抑制胚轴伸长。这种差异性调控对于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但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机制。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四月二十六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光调控不同植物器官发育的关键机制。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浩东(Haodong Chen)副研究员和邓兴旺(Xing Wang Deng)教授。研究人员对拟南芥子叶和胚轴进行了器官特异性转录组分析,鉴定了受到光调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8

  • 中科院两PI发表Nature子刊文章

     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薛愿超课题组和付向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Sequential regulatory loops as key gatekeepers for neuronal reprogramming in human cells”,该研究揭示了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实现定量神经细胞转分化的新方法和作用机制。  RNA结合蛋白PTB和nPTB是公认的剪切调节因子,除了调节剪切的功能之外,前期研究中该团队发现敲除PTB可直接将鼠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至功能性神经元,进一步研究发现PTB通过激活PTB-RE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28

  • “原癌基因”miR-17-92簇的新角色:抑制结直肠癌

      2016年4月19日,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在Cancer Letters 上发表题为:“ MicroRNA-17~92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angiogenesis”的文章,揭示微小RNA抑制结肠癌新机制。    一直以来,miR-17~92簇都被视为原癌基因,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和多种类型肿瘤的预后呈负相关。但是miR-17~92簇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尚无定论。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韩家淮课题组首先构建了在肠上皮细胞

    来源:厦门大学

    时间:2016-04-27

  • 南京大学模式动物所Nature子刊最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近期,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以及北京心血管疾病创新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通路,对于维护平滑肌张力(可允许一些材料通过消化系统),发挥关键的作用。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研究钙离子控制的通路,获得了这一发现,可能会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带来新的疗法,例如,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吞咽障碍、失禁和胰腺炎。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敏生(Min-Sheng Zhu)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诸葛荣华(Ronghua ZhuGe),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去年10月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6

  • 大陆学者发表的最受关注Cell论文(生物类)

    生物通报道:4月20日,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正式发布,此次排行榜内容根据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数据整理,分为研究机构排行榜,国家地区排行榜,学术研究院排行榜,合作研究院排行榜,以及化学,地球环境科学,物理和生命科学排行榜。在生命科学类中,排名第一的是哈佛大学,其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第三是斯坦福大学,而大陆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的是中科院系统(WFC2015 154.61),其次是北京大学(WFC2015 44.37)和清华大学(WFC2015 43.43),其后分别是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6

  •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将Cas9应用于分子克隆

    生物通报道   在4月21日的《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清华大学的朱听(Ting Zhu)研究员与博士生姜文君(Wenjun Jiang)撰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一种叫做Cas9辅助靶向染色体片段(CATCH)的方法,靶向分离及克隆100kb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优化实验方案。朱听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合成生物学、人造细胞;新一代高通量DNA测序、宏基因组学;高通量DNA测序在癌症和传染病等疾病领域中的应用;生命的起源、远古生命与极端条件下生命体的发现与测序。随着各种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不断完成和序列信息的大量累积,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的重点已从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6

  • 北大谢晓亮、白凡发表Cell子刊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休眠细菌细胞中增高的外排活性促进了耐药。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21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白凡(Fan Bai)博士及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尽管大多数的细菌细胞会很快地被杀菌抗生素消灭掉,有一小部分的表型变异体,即“持续细胞”(persisters)会显示出很强的耐药性。1944年,Joseph Bigger在研究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时首先发现并报道了这一现象。之后,人们也在其他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6

  • 清华大学Cell子刊发表老年痴呆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肽引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特异性下调了内源性的Tau蛋白。这项研究工作发布在4月21日的《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李艳梅(Yan-Mei Li)教授与陈永湘(Yong-Xiang Chen)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艳梅教授在生物有机磷化学、酶学方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生物膜领域有着独到的贡献 , 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 二等 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阿尔茨海默氏症(AD)是神经系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起病隐袭,早期AD的诊断与正常老人的衰老很难区分,典型的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6

  • 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最受关注Nature论文(生物类)

    生物通报道:4月20日,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正式发布,此次排行榜内容根据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数据整理,分为研究机构排行榜,国家地区排行榜,学术研究院排行榜,合作研究院排行榜,以及化学,地球环境科学,物理和生命科学排行榜。这是Nature出版社第三次发布Nature Index,主要依据三种计量方法,其中论文计数 (AC) 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权式计量(FC)考虑的是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加权分权式计量(WFC)即为FC增加权重。在生命科学类中,排名第一的是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5

  • Cell Res:反向剪接RNA成环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

     4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研究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此工作深入研究了环形RNA生成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揭示了环形RNA在神经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原理。  环形RNA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即下游剪接位点反向与上游剪接位点连接所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尽管大多数的环形RNA功能未知,但已有的研究显示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功能,如作为 microRNA的分子海绵、调控Pol II转录等。另外,研究提示环形RNA在生理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功能,如在神经分化过程中,大量环形RNA分子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25

  • 王红阳院士、王林辉教授Cancer Cell发表lncRNA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外泌体传送的lncARSR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eRNA)作用,在肾癌中促进了舒尼替尼(Sunitinib)耐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王林辉(Lin-Hui W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迄今在Cancer Cell、Nature等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王林辉教授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特别是肾癌的诊治等方面有一定造诣,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5

  • 中国将办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13名诺奖得主参加

    当今时代,生命科学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学为核心,融合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以脑科学、蛋白质科学、基因组科学、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与精准医学、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的新兴及前沿领域发展日新月异,在更小尺度、更大视野、更深层次上不断取得进步,揭示生命奥秘。医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高度交叉融合,正在创建更为简便、更加精准的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新策略新方法。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化合作日益广泛,其迅猛发展态势令国际同行瞩目。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医学与健康、农业与食品安全、环境科学、卫生政策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6-04-25

  • 清华陈晔光教授JBC发表自噬研究

    生物通报道:4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陈晔光教授带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RACK1 promotes Dishevelled degradation via autophagy and antagonizes Wnt signaling”。这项研究表明,RACK1可通过增强Dvl-LC3相互作用,促进Dvl降解,从而将Dvl招募到自噬体上。因此,连同之前的研究表明,RACK1可通过各种机制调节Wnt信号。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晔光教授,是教育部“****”特聘教授,自2002年回国创建分子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22

  • 杨晓课题组发现胃窦Lgr5阳性干细胞是浸润性胃癌的起始细胞

       2016年4月19日,《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胃癌细胞起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Gastric Lgr5+ stem cells are the cellular origin of invasive intestinal-type gastric cancer in mice”。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晓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条件基因敲除导致胃癌的小鼠模型,揭示了胃Lgr5阳性干细胞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细胞起源是本领

    来源:军事医学科学院

    时间:2016-04-22


页次:663/1560  共31185篇文章  
分页:[<<][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