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竞争,请投该项目一票!

    “重“口味的植物,你见过么?  不同的人口味、性格不同,有爱吃荤的,有喜食素的,有小清新的妹子,也有重口味的大叔。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植物也有“重”口味的呢?   亿万年来,地球上的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产生了丰富的多样性。有的植物喜欢阳光雨露,有的喜欢阴暗潮湿,有的长成千年古树,有的一岁一枯荣。捕蝇草、猪笼草能吃昆虫,菟丝子寄生于其他植物,耐旱草可以丢失95%的水分仍保持存活。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重”口味植物则像极了X战警中的万磁王,它具有强大的富集重金属的能力。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污染类型以重金属为主,比如

    来源:Pacific

    时间:2016-04-12

  • Science前沿问题解答:人格有多少是遗传的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2005年Science在其纪念创刊125周年的特刊中,公布了125个未来1/4世纪里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其中关于“人格有多少是遗传的”这一问题有不少科学家们都在致力于回答。双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2

  • 孙颖浩院士Cell子刊惊人发现:促癌eRNA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梅奥临床医学院(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调控的增强子RNAs(eRNAs)激活了P-TEFb。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7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孙颖浩(Yinghao Sun)教授和梅奥临床医学院的黄浩杰(Haojie Hu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采用雄激素阻断疗法后,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经过一段时间会不可避免地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细胞中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2

  • 香港大学女教授高效合成肿瘤抑制剂

    生物通报道:最近,香港大学化学系赵宝贻(Pauline Chiu)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成功实现了cortistatin A(一种可以帮助减轻癌症肿瘤生长的分子)的全合成。这种全新的合成方法,发表在最近的《欧洲化学杂志》(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被审稿人视为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不到10%的手稿才能得到这样一个正面的评论。癌症是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细胞异常和不受管制的增殖。然而,除非肿瘤伴随着血管生成,否则它不能生长大于2毫米,这个血管网络的发展需要给肿瘤提供养分,并使它能够转移。因此,抑制血管生成的分子可以帮助减轻癌症肿瘤的生长。目前,Avast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2

  • 中国科学家Science医学:发现癌症治疗误区

    生物通报道   由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指出,前列腺癌患者和他们的医生有可能需要慎重考虑联合使用化疗或放疗与一种常见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研究人员利用小鼠模型发现,当同时采用雄激素阻断治疗(ADTs)(最常用的前列腺癌非手术疗法)和免疫治疗,而又未正确安排治疗顺序之时,许多的ADTs有可能抑制了患者的适应性免疫反应,阻止了免疫治疗发挥作用。ADTs是一类降低机体雄激素水平的抗激素疗法,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生存与生长的必要条件。这项研究发布在4月6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2

  • 中山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描绘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基因组特征,揭示出了一些导致肿瘤发生和不良预后的关键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Cell子刊《AJHG》杂志上。中山大学的贾卫华(Wei-Hua Jia)教授,及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的姚茵(Yin Yao Shugart)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贾卫华教授长期致力于肿瘤遗传及基因组学、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JNCI,Cancer Res等发表SCI论文90余篇。2013年6月,贾卫华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林东昕教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2

  • 中科院团队揭示抗癌中药的秘密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英国John Innes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四月八日的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传统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生产抗癌化合物的分子机制。黄芩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燥湿等功效。科学家们在细胞实验中发现,这种植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可以起到抗病毒和抗氧化的效果,还能在不影响健康细胞的同时杀死人类癌细胞。这些黄酮能够在动物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新的癌症治疗药物。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并不陌生。但黄芩根部的黄酮(例如汉黄芩素和黄芩苷)比较特别,它们的化学结构缺失了一个羟基。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1

  • 复旦大学Cell发布表观遗传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由RACK7/KDM5C复合物充当增强子“刹车”,抑制了增强子过度激活。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7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复旦大学的蓝斐(Fei Lan)教授与施扬(Ya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蓝斐教授的主要科研方向将拓宽到新兴的非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调控机理,作为蛋白质去甲基化领域的主要开辟者主导并参与发现了已知21类去甲基化酶中的16类。施扬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曾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首个组蛋白去甲基酶并开创表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1

  • 杭州师范大学Cell Stem Cell揭示干细胞表观遗传调控

    生物通报道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SIRT6通过表观遗传调控Wnt信号控制了造血干细胞稳态。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7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的鞠振宇(Zhenyu Ju)教授与助理研究员汪虎(Hu W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鞠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端粒与成体干细胞衰老及其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汪虎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DNA损伤、端粒功能障碍等条件下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机制的研究 ;干细胞代谢与生物体寿命的研究。造血干细胞(HSC)是各种血细胞的始祖细胞,担负着维持和重建造血的重要生理功能,HSC的功能异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1

  • 中科院团队Cell子刊发表环状RNA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tRNA、八十年代的rRNA、到九十年代的microRNA,非编码RNA在不断刷新人们对RNA的认识。就在几年前,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环状RNA(circRNA)。这种内源RNA分子很快成为了生物学领域的新热点。与传统的线性RNA不同,circRNA分子呈封闭环状结构,不受RNA外切酶影响,表达稳定不易被降解。虽然circRNA广泛存在于细胞中,但科学家们还不清楚这些分子是如何生成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四月七日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新生circRNA的加工过程,文章通讯作者是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11

  • 中国学者最新Nature文章

     2016年4月7日,Nature在线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张德远教授和江雷研究员等的合作研究成果“Continuous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on the peristome surface of Nepenthes alata”(猪笼草口缘区表面液膜连续定向搬运机制)。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表面结构无动力液膜搬运现象的原理,为机械表面/界面的仿生设计与生物制造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论文连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2/n7597/full/nature17189.html  翼状猪笼草(学名: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时间:2016-04-11

  • 夫妻放弃美国高薪回国科研 论文同上《自然》

    3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教授和陈崇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了染色体缺失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为攻克很多有类似特点的“凶猛”癌症提供了治疗方向。能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绝对是学术大腕,更让人钦佩的是,文章的第一共同作者刘玉和陈崇还是夫妻。2014年年底,本已受聘美国俄亥俄州一家著名的肿瘤研究中心教授职位的陈崇博士,毅然回国,他的理由看似很简单:“爸爸希望我离家近一点。”这对夫妇有三个孩子,他们在美国的时候,不仅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还独自抚养孩子,以至于他们的时间是按照分钟精确计算的。夫妇挨桌而坐研究同一课题走进刘玉和陈崇工作的实验室,桌子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16-04-11

  • 江南大学Nature子刊解析促癌lncRNA

    生物通报道:最近的初步研究报道了长非编码RNA——UCA1在结直肠癌中的促癌作用。然而,UCA1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确。4月5日,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刊登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LncRNA—UCA1 enhanc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5-fluorouracil resista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by inhibiting miR-204-5p”。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结直肠癌中一个UCA1-miR-204-5p-C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Nature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翼状猪笼草(Nepenthes alata)口缘(peristome)表面液膜连续定向搬运现象。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4月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任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江雷(Lei Jiang)院士,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德远(Deyuan Zhang)教授和陈华伟(Huawei Chen)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猪笼草是一种神奇的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当经不起笼内蜜汁诱惑的昆虫失足掉进捕虫笼后,笼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8

  • 张亚平研究组Cell Res揭示家鸡视觉退化的遗传机制

      经过长期的驯化和人工选择作用,家鸡与其野生祖先红原鸡除了在行为、体型、生殖周期和生长速度等存在显著差异外,其视觉功能也显著衰退。目前研究理论认为这种视觉退化是由于选择压力放松导致,但是至今这种视觉退化的遗传机制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研究团队基于家鸡和红原鸡的群体基因组数据,并结合家鸡和红原鸡的视网膜、大脑皮层、纹状体、视叶和小脑蚓部的转录组数据,揭示了家鸡视觉退化的遗传机制。群体基因组数据分析意外发现大量视觉相关基因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受到正选择作用,而非选择压力放松。进一步的群体历史模拟分析亦排除了选择压力放松和搭乘效应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探讨家鸡驯化过程中视觉变弱的遗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4-08

  • 复旦大学Nature子刊发布环状RNA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借助分析环状RNA,揭示出了丰富的circHIPK3通过像海绵般结合多种miRNAs调控了细胞生长。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4月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复旦大学的黄胜林(Shenglin Huang)研究员及何祥火(Xianghuo He)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后者主要从事消化系恶性肿瘤发生于转移的分子机理研究。环状RNA(circRNAs)是近年来RNA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它是一类由特殊的选择性剪切产生且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8

  • 浙大青年国家项目mBio发表抗生素耐药研究

    生物通报道:粘菌素(colistin)是对抗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最近,质粒介导的mcr-1念菌素抗性的出现,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巨大挑战,从而使得mcr-1基因的散播可能被低估和变得多样化。4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mBio》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深圳疾病防控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题为“Diversified mcr-1-Harbouring Plasmid Reservoirs Confer Resistance to Colistin in Human Gut Microbiota”。这项研究首次提供证据表明,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携带m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 第三军医大学揭开白藜芦醇养生之谜

    生物通报道:每天喝一杯红酒是许多人保护心血管的养生之道。红酒的这种功效主要来自于一种备受关注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的酚类物质,存在于红葡萄皮、花生和一些浆果中。十多年来白藜芦醇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它的作用机制。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揭示了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关键机制。他们发现白藜芦醇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来降低心脏病风险。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四月五日的mBio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第三军医大学的糜漫天(Man-tian Mi)教授。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 中国首席防艾专家Cell子刊封面发布艾滋病研究重大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描述了在一类有效对抗HIV的强大免疫分子中发现的一种前所未见的未成熟(“青少年”)抗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Yiming Shao)博士,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生物学家Jiang Zhu,马里兰大学的Yuxing Li,及TSRI的Ian Wilson共同领导了这项国际合作。这项研究工作被选为封面故事,发布于4月5日的《Immunity》杂志上。Jiang Zhu说:“这是第一个范例显示,我们可以如何追溯至很早的阶段来了解这一抗体谱系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 遗传所周俭民eLife发表植物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拟南芥免疫受体FLS2可通过中央细胞质激酶BIK1,感知细菌鞭毛蛋白抗原表位flg22,来激活防御反应。异源三聚体G蛋白由非典型Gα蛋白XLG2、Gβ蛋白AGB1、Gγ蛋白AGG1和AGG2组成,是FLS2介导的免疫反应所必需的,但是其中的机制还是未知的。4月4日,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发表一项研究成果,题为“Arabidopsis heterotrimeric G proteins regulate immunity by directly coupling to the FLS2 recep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4-07


页次:666/1560  共31185篇文章  
分页:[<<][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