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古脊椎所等在化石长颈鹿类食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化石和现生长颈鹿类的食性(复原图由陈瑜绘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素宽博士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医学院、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团队合作,采用两种牙齿中磨痕方法,对中国北方和希腊的长颈鹿类化石进行了综合的食性分析和对比,以侯素宽为通讯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刊物《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2016,Vol.449: 194-204)上。食草动物的食性可以直观地反映动物生活期间的古植被情况,进而用于推测动物生存时代的古环境。不同类型的食性分析方法可以反映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食性变化。其中,肉眼可见的中磨痕(mesowear)可以反映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几十天)到一年左右

    来源:中科院古脊椎所

    时间:2016-03-28

  • 朱健康院士PLOS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核心的ABA信号通路是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ABA受体(PYR1/PYLs)、2C型蛋白磷酸酶(PP2C)和SNF1相关蛋白激酶2(SnRK2)。然而,ABA信号的复杂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国际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朱健康院士带领的一项研究,题为“Type One Protein Phosphatase 1 and Its Regulatory Protein Inhibitor 2 Negatively Regulate ABA Signaling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5

  • 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刊登国际主流期刊

    生物通报道:水稻是一种兼性短日植物(SDP),开花时间的调控途径在拟南芥和水稻中是保守的,但是可在功能上进行修饰。Hd1是拟南芥CONSTANS (CO)的一个同源基因,是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开花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但是可在短日照条件下,通过影响成花素基因Hd3a的表达,促进开花。另一个关键的调节因子Ehd1是一个进化上独特的基因,在拟南芥中没有同源基因,短日照和长日照条件下,可促进水稻成花素基因Hd3a和RFT1,是一个开花激活因子。延伸阅读:华中农大连发两项水稻重要成果;中国科学家2篇Nature Genetics文章发布水稻研究重大成果。近期,国际主流遗传学期刊《PLOS Ge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5

  • 中国学者最新PNAS文章

      3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rifampin inactivation by rifampin phosphotransfer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解析利福平磷酸转移酶(Rifampin Phosphotransferase, RPH)不同构象的晶体结构,以及生理、生化分析,揭示了RPH磷酸化利福平及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导致其失活的分子机制。  利福平(Rifampin, RIF)属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并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细菌感染的治疗。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3-25

  • 中科院****连发PNAS、Plant cell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永飞,主要研究植物细胞膜离子通道及相关信号传递机制,其中包括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因子基因的克隆和离子通道在植物激素、CO2以及外源信号传递途径中的作用。近期,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先后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和《Plant Cell》发表重要学术成果。王永飞研究员是这两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植物的花粉管生长方向,受到来自胚珠的引导信号的精细调控,确保花粉管准确找到胚珠珠孔,并进入胚珠,从而使两个精子细胞被送入胚珠,完成双受精。其中,花粉管顶端质膜Ca2+通道被认为是控制花粉管生长方向的核心功能蛋白,通过介导和精细调控胞外Ca2+内流,调控花粉管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4

  • 裴钢院士PLOS ONE:利用中药来治疗老年痴呆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暨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传统中药远志(Radix Polygalae)和它的活性成分远志皂苷B(Onjisaponin)可以减少β-淀粉样蛋白生成及改善认知障碍。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PLOS ONE》杂志上。任职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同济大学的裴钢(Gang Pei)院士及赵简(Jian Zhao)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裴钢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在包括Nature、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4

  • 景乃禾研究组与韩敬东研究组合作建立了小鼠早期胚胎空间转录组图谱

           3月2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发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与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patial Transcriptome for the Molecular Annotation of Lineage Fates and Cell Identity in Mid-Gastrula Mouse Embryo”,并被选为该刊当期的亮点文章。该研究结合激光显微切割以及单细胞测序等先进技术,绘制了小鼠早期发育原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3-24

  • 中国科技大学Cell Research发布miRNA研究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CCAR1 5′非翻译区(UTR)作为miR-1254的一种自然的miRNA增强子(miRancer)可使得他莫昔芬(tamoxifen)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对这一药物恢复敏感。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3月22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中国科技大学的朱涛(Tao Z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朱教授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学及医学转化研究,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他引总数超过2500次,H-index=32。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近些年来,乳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在迅速增加,为患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4

  • 哈医二院于波组:miRNA与心脏干细胞的新关系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伴随着高死亡率。心脏干细胞(C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克隆增殖的干细胞,对于心脏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许多证据表明,microRNA(miRNA)与CSC的关系密切。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于波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对miRNA在CSC增殖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的Scientific Reports上。于教授的团队使用miRNA微阵列分析了增殖和分化的CSCs的miRNA表达谱。通过比较分析,选定miR218进行后续的功能研究,调查其在CSCs中的作用。首先,研究人员观察到,miR218表达在CSC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3-24

  • Gut最新发表应用Arraystar LncRNA芯片研究结直肠癌的文章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肠内外营养和肠道微生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期,其实验室应用Arraystar LncRNA芯片研究发现了一种能调控结直肠癌发展进程的新lncRNA分子——CCAL。CCAL能够跟AP-2α结合,抑制该蛋白活性,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进程。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刊登在国际胃肠病学顶级期刊Gut(影响因子14.66)上。(芯片实验由康成生物提供技术服务)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90%的早期CRC病人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然而,很多CRC病人诊断出来已是晚期,而且预后很差。化疗常用来

    来源:康成生物

    时间:2016-03-24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SL221细胞早期阶段的转录组分析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S. litura)是来源于印度的谷物类害虫,属鳞翅目类昆虫,目前在多个国家都有广泛的分布。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 NPV)可寄生于鳞翅目昆虫的血、脂肪、氯管、皮肢等细胞的细胞核内发育,对其产生致命影响。然而由于缺乏参考基因组序列以及转录组数据,以致迄今为止,并未有关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侵染斜纹夜蛾细胞时细胞内早期变化的报道。在农业生产上,对现代农业粮食安全也产生了较大的威胁。本研究中,研究者对18h侵染循环的宿主斜纹夜蛾细胞进行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Strand-specific RNA

    来源:伯豪生物

    时间:2016-03-24

  • 香港中文大学破解水稻基因G蛋白 提升水稻抗病害能力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稻米也要提升抗逆力,香港中文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首次破解水稻基因中“YchF类G蛋白”结构及功能,揭破水稻其中一项抗病害及对抗不良生长环境的能力。领导研究团队的教授林汉明表示,团队将会进一步研究G蛋白的运作机制,希望将有关发现实用化。 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豆研究中心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汉明表示,G蛋白是生物中常见的基因,但学术界鲜有人详细钻研。研究团队在2007年起开始研究水稻中G蛋白,及后发现G蛋白在水稻中有如一个“开关掣”,可提升水稻自身的抗病害能力,以及在高盐分土地生长的能力。不过,一般情况下G蛋白会与两种“核苷酸”(能量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6-03-24

  • 中大学子与学术牛人解析RNA修饰与癌症干细胞

    生物通报道: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从DNA、RNA最后流向蛋白。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上都存在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这些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基础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并由此决定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情况。实际上,mRNA和其他RNA上也存在类似的调控机制。 RNA在生物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兼具信息分子和调控分子双重功能,不仅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也调节着许多生物学过程。RNA的转录后修饰为其多样化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据估计RNA上有一百多种化学修饰,但绝大多数修饰的功能还鲜为人知。N6-methyladenosine(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最常见的一种转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3

  •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表免疫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阻断CD47可通过抑制IL-1触发的致病Th17细胞浸润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16日的Journal of Autoimmunity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及第三军医大学的高强国(Qiangguo Gao)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以分散性的脱髓鞘、轴突损伤和慢性中枢系统炎症活动为特征。本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多发性硬化症是遗传易感性个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3

  • 中国学者Oncotarget发现乙肝慢性感染向肝癌转化的新靶点

     乙肝慢性感染在促进肝癌发生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如何阻断慢性乙肝向肝癌转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感染中的主要炎症因子IL-6和TNF-α下调肝脏中特异表达的miR-122的水平,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中miR-122水平也有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IL-6 和 TNF-α下调和抑制miR-122的一个转录因子C/EBPα,进而抑制miR-122的转录。在DEN诱导的小鼠和大鼠模型中,通过注射agomir-122阻断IL-6 和TNF-α引起的miR-122下降能明显抑制小鼠体内DEN诱导的肝癌发生。以上结果表明miR-122是阻断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6-03-23

  • 张明杰院士发表Nature综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3月18日的《自然综述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echanistic basis of MAGUK-organized complexes in synaptic development and signalling”的综述文章。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Mingjie Zhang)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神经细胞讯号传导及神经发育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机理,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治疗神经系统衰退的疾病,如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2011年当选为中科院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3

  • 南师大:联合分析鱼类缺氧适应机制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亚洲知名的经济鱼类。然而,突然缺氧会导致其死亡。研究鱼类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鱼类物种和缺氧信号通路的演变,也将指导缺氧耐受鱼种的培育。尽管如此,对于鱼类miRNA与mRNA的基因调控网络,以及缺氧应答相关的信号通路仍然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尹绍武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使用二代测序对对照和缺氧P. vachelli肝脏的转录组和miRNA组进行测序,以阐明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miRNA靶基因预测算法鉴定出许多miRNA-mRNA关系对。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比较了多个关键通路,并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6-03-23

  • Schizophr Bull:应用Exiqon microRNA芯片研究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张岱教授率领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和生物信号通路变化,并深入探究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重点关注起调控作用的microRNA。研究选择18岁以前发病的早发性SZ(EOS)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没有经过药物治疗。因为有证据表明,EOS有更强的家族易感性,并且预后较差。通过与健康对照比较,研究者发现,在SZ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基于遗传的microRNA系统的失调破坏了microRNA正常的基因抑制功能,进而导致基因表达的异常上调。该成果2015年发表在Schizophr Bull杂志上(影响因子8.45)。(芯片实验由康成生物提供技术服

    来源:康成生物

    时间:2016-03-23

  • 苏州大学毛新良教授连发重要成果

    生物通报道: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的毛新良教授,主要从事肿瘤药理研究及相关药物研发,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期,毛新良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先后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Oncotarget》、《Blood》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延伸阅读:苏州大学JBC发表癌症研究新文章。癌基因STAT3信号通路正逐渐成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一种很有前途的靶标。2016年1月22日在《Oncotarget》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毛新良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了一种新的STAT3抑制剂SC99。SC99可抑制JAK2-STA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2

  • Nature:从五年规划看中国的热点研究(生物类)

    生物通报道   本月16号,中国政府批准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其中科技创新被列为优先事项。中国还打算到2020年将研究经费支出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上一个五年规划研究经费支出比值不到2.2%。减少能源消耗和开发低碳能源在新五年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除此之外,未来五年将决定中国科研发展方向的其他一些热点课题还有哪些呢?中国的脑计划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已对外宣布了各自的大规模大脑图谱绘制计划,在这几年里中国也一直在筹备自己的脑计划。最新的五年规划呼吁将脑科学放到优先位置——中国的研究人员说,很快就会正式公布,预计将通过这一计划调拨大多数的资源。天津生物芯片隆重推出 微生物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3-22


页次:669/1560  共31185篇文章  
分页:[<<][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