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组蛋白密码的“阅读者”调控植物耐逆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受宜和张劲松研究组从大豆中鉴定出一个特殊的PHD锌指蛋白——GmPHD6。它属于PHD中的Alfin亚类,Alfin亚类遍具有转录抑制能力,而GmPHD6例外。该研究发现GmPHD6必须与LHP1(类异染色质蛋白)相互作用,并依赖LHP1的转录激活能力,调控下游耐盐基因的表达。 PHD锌指蛋白又被称为组蛋白密码的“阅读者”, 因为PHD结构域识别不同修饰的组蛋白H3。GmPHD6识别H3K4me0/1/2,但并不通过PHD结构域,而是通过其N端,这又是其与众不同之处。此外GmPHD6的N端还能识别下游基因的启动子。而PHD结构域负责与LHP1的相互作用。 基于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9-21

  • 中山大学生科院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itric oxide bloc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parasite Schistosoma japonicum”的文章,以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敲除大鼠作模型,证实了由iNOS代谢精氨酸产生的一氧化氮(NO)是大鼠抗血吸虫病的关键先天性免疫分子。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中大生科院有害生物资源控制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伦照荣教授,中山医学院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吴忠道教授,以及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Francisco Ayala 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20

  •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发文:癌症发生前病变组织的基因组特征

    来自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comparis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 lesions by multi-region whole-exome sequencing”的文章,揭示了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癌前病变的基因组特征及其与肿瘤的演化发展关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研究员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博士生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20

  • 中科院,山东大学合作报道《Nature Cell Biology》最新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430070,81661148048,31371409)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胡国宏研究员团队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其峰教授团队合作,在乳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Differential Effects on Lung and Bone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by Wnt Signalling Inhibitor DKK1”(WNT信号抑制分子DKK1在乳腺癌肺和骨转移中的不同作用)为题,于2017年9月11日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

    来源:山东大学

    时间:2017-09-20

  • 同济大学高绍荣教授应邀发表最新综述:体细胞重编程十年重大进展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高绍荣教授应邀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综述文章,系统探讨了这十年来iPS细胞重编程领域中体细胞重编程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这一综述发表在生物学权威期刊《Current Opinion》系列著名杂志《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上,高绍荣教授在干细胞研究中屡获突破,曾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从而证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这一成果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9

  • 山东大学杰青教授Nature子刊首次发现Sirt6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

    生物通报道:来自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irt6 Deficiency Exacerbates Podocyte Injury and Proteinuria through Targeting Notch Signaling”的文章,通过构建足细胞定点敲除小鼠,发现Sirt6缺失会导致Notch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引起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这首次阐明了Sirt6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易凡教授,第一作者为刘敏博士。足细胞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肾脏实质细胞,与肾小球内皮细胞、基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9

  • 华大参与破译珍珠粟基因组

    2017年9月18日,由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主导,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原: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国家基因库(CNGB)、法国研究与发展研究所(IRD)、美国乔治亚大学、德国植物遗传和作物研究所(IPK)等33家科研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珍珠粟基因组研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该科研团队成功构建了珍珠粟全基因组序列,并从基因组结构、群体进化、物种性状关联分析等角度全面解读珍珠粟基因组,为农作物的科学研究、改善珍珠粟干旱环境下的农艺性状提供遗传资源。珍珠粟项目为国际合作项目,得到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7-09-19

  • 卢煜明教授PNAS全面解析胎盘的细胞异质性

    生物通报道  胎盘是一个神奇而至关重要的器官,它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器官,我们之前的了解却很少。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领导的团队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全面解析了人类胎盘的细胞异质性。卢煜明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现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并开发出一套新技术来准确分析和测定母亲血浆内的胎儿DNA,被誉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在液体活检方面,卢教授也是先行者。人类胎盘是一个动态而异质的器官。它提供氧气、养料并处理废物,扮演着肺、肝、肾及其他内脏的角色,直到胎儿自己的器官长好为止。胎盘也是母体循环中胎儿游离核酸的主要来源。如果胎盘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8

  •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最新发表Cell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西湖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n Intron Lariat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文章,报道了RNA剪接循环中剪接体最后一个状态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为阐明剪接体完成催化功能后受控解聚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结构基础,从而将对RNA剪接(RNA Splicing)分子机理的理解又推进了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5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万蕊雪、生命学院博士后闫创业以及生命学院三年级博士研究生白蕊。据报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8

  • EMBO Journal:植物干细胞调控的新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忠课题组研究揭示了植物干细胞调控的新机制,相关结果以“Redox regulation of plant stem cell fate”为题,发表在著名期刊《EMBO Journal》杂志上。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调控不论对于动物还是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干细胞功能发生异常,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都会出现严重的缺陷;然而目前对于植物和动物干细胞调控的共同机制知之甚少。先前研究有报道过氧化氢在动物干细胞分化的调控有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表明,超氧根和过氧化氢作为新的信号调控植物干细胞的维持与分化。在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SAM)中,超氧根主要在干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8

  • 南师大尹绍武组:急性缺氧条件下瓦氏黄颡鱼肝脏的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近年来水生生态系统受到营养过剩、污染物和全球变暖的影响,导致水体氧气浓度严重消耗。显著的缺氧会导致鱼类的死亡,但鱼类可能具有急性应激行为(例如:呼吸频率的增加,游泳频率降低)和对缺氧的生理反应(例如:氧气输送的增加和氧气消耗的减少),鱼类通过这些途径保持正常的身体活动。为进一步了解鱼类缺氧适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iTRAQ蛋白质组定量技术对缺氧条件下瓦氏黄颡鱼肝脏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对照和实验组(缺氧4小时处理)瓦氏黄颡鱼肝脏各3个生物学重复,每个样品由五个不同的个体混合而成。本研究共鉴定出511个急性缺氧响应蛋白。通过比较几个不同关键途径(例如过氧化物酶体途径,PPAR信号通路,脂质代谢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7-09-18

  • 浙江大学生科院JBC发文:在一个细胞系中制备抗体混合物

    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Rational Approach to Enhancing Antibody Fc Homodimer Formation for Robust Production of Antibody Mixture in a Single Cell Line”的文章,基于结构设计,实现了在一个细胞系中制备抗体混合物,这种新方法:Mix-mAb 将为高效抗体药物的制备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为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叶升教授和徐霆博士,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于洁和汪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5

  • Genome Res:反式剪接提高基因的翻译效率

    生物通报道:基因在翻译水平受到广泛的调控。5’UTR 参与翻译的起始,被认为是翻译调控的关键元件。由于高通量改造基因 5’UTR 序列的实验仍存在困难,因此 5’UTR 对翻译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线虫的反式剪接可以改变 70% 内源基因的 5’UTR 长度,所以是研究该科学问题的天然实验体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发表了题为“Trans-splicing enhances translational efficiency in C. elegans”的文章,揭示了 5’UTR 调控翻译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翻译水平的调控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日的 Gen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5

  • 华中科技大学最新文章:微管相关Tau蛋白新功能

    9月8日,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刊物、神经精神病研究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Molecular Psychiatry(影响因子13.2)在线刊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刘蓉教授研究团队和四川大学雷鹏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shley Bush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成果。论文题为“Tau-mediated iron export prevents ferroptotic damage after ischemic stroke”。博士生庹清章为第一作者,博士生刘杨镇宇为共同作者,刘蓉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发表单位。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元内特异高表达的微管相关蛋白,正常情况下参与细胞骨架微管的稳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时间:2017-09-15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谢先芝组:光敏色素是如何调控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的

    光不仅是影响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育信号调控植物形态建成。光敏色素是调节植物多个发育过程的主要光受体,能够把外界的红光和远红光转变成生物体内的信号。然而,光敏色素介导植物繁殖的调控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的。在水稻中有phyA,phyB和phyC三种光敏色素。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分析了水稻光敏色素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发生的变化。作者采用DGE测序技术对phyA,phyB和phyA phyB三种突变体以及野生型水稻的花药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鉴定出参与光敏色素介导花药发育的基因,每个组设置了3次生物学重复,共12份样本。含单光敏色素基因突变体的水稻繁殖力不受影响,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7-09-15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解析植物避荫反应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阐明了光敏色素和基因调控模块之间的互作联系,完善了避荫反应的调控机理,为耐荫、耐密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海洋研究员,第一作者为谢钰容副研究员和刘扬博士。面对可用耕地日趋减少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密植栽培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密植条件会引起植株的相互遮荫导致植株感受的光照质量发生改变,从而激发植株的一系列避荫反应,表现为植株的株高增加,茎秆变细,叶片变窄、早衰,开花提早,分枝减少,最终导致植株产量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4

  • 中科院景乃禾研究员受邀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综述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员的综述文章,题为“Lineage specification of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 at the dawn of enabling technologies”,系统介绍了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谱系决定研究中新的技术方法以及新方法产生的变革。近些年,生物医学的研究迈入更为精细同时又极其宏观、动态的维度,新的技术发展对现代科学的推动越来越重要。在干细胞与早期胚胎发育领域,由于细胞的数量极其稀少,并且分子活动发生的过程极为迅速,在基因组、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9-14

  • 上海交大发表最新文章:抗癌药物发酵与代谢工程研究新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建江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utation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to enhance ansamitocin P-3 production inActinosynnema pretiosum”的文章,结合传统诱变方法和代谢工程改造提高抗癌药物安丝菌素P-3发酵产量,这将有助于降低AP-3的生产成本、促进其商业应用。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生物工程领域国际知名期刊《Biotechnology & Bioengineering》上。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3

  • 四川大学Science子刊发现微环境的新功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编号:91639117)等资助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丁楅森和曹中炜研究组在调控纤维化血管微环境促进肺和肝组织再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通过调控损伤肺和肝中的血管和血管周微环境,有效增强了移植的肺和肝实质干细胞在纤维化器官中的功能性植入,从而促进纤维化的肝和肺组织再生。研究成果以“Targeting the Vascular and Perivascular Niches as a Regenerative Therapy for Lung and Liver Fibrosis”(靶向血管和血管周微环境作为肺和肝纤维化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时间:2017-09-13

  • 生物大数据挖掘寻找控制蛋白质死亡之门的钥匙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神秘的物质之一,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它的身影。正如人有生死,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也有出生与死亡。蛋白质的出生是一个精准的从脱氧核糖核酸 (DNA)转录得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进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当蛋白质的功能使命完成后,需要被及时降解掉(死亡),否则,蛋白质过早或者过晚降解均会导致其功能失常,进而导致“阿尔兹海默综合征”、“克雅士病”等多种疾病的产生。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真核生物最重要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在这个途径中,蛋白质被特异进行泛素标记(即泛素化修饰),进而被送到蛋白酶体进行降解。该途径是一种能量(ATP)依赖的特异、高效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发现该途径的三位科学

    来源:军事科学院

    时间:2017-09-13


页次:596/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91][592][593][594][595][596][597][598][599][6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