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坏的血液细胞其实很聪明:将正常微环境重塑为恶性微环境

    生物通报道  恶变的血液细胞能否改变造血微环境(Niche),从而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生长的优势?最近来自美国City of Hope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Niche转变模式。在该模式中,急性白血病细胞能将正常Niche转化成为恶性Niche,使得恶变血液细胞能更好的生长。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重塑模式,是以外泌体(exosome)为桥梁,通过DKK1基因来实现的。这项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8月17日的自然出版集团旗下期刊Leukemia杂志。40多年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造血微环境(Niche)对造血调控的重要意义。过去几年来,美国City of Hope医学中心Ching-ch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2

  • 浙江大学教授JCS发现保障受精卵第一次DNA复制顺利完成的关键因子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aternal DCAF2 is crucial for maintenance of genome stability during the first cell cycle in mice”的文章,首次证明DCAF2是保障受精卵第一次DNA复制顺利完成的母源性因子,也首次研究了DCAF2在哺乳动物体内特定细胞类型(卵母细胞)中的生理功能,进一步阐明了CRL4泛素连接酶维持正常雌性生殖过程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Cell Science杂志上。范衡宇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徐一文为第一作者。JCS杂志也对徐一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2

  • 中科院学者Nature子刊:首次实现了肿瘤微环境中相关血小板的高效清除

    图:纳米药物载体设计思路(a) 及其在肿瘤血管内的作用机制(b)血小板在血液凝血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血小板在维持肿瘤血管完整性方面也具有重要功能:通过分泌 5 - 羟色胺(5-HT)、血小板第四因子(PF-4)、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颗粒内容物或直接粘附于血管受损处,肿瘤相关血小板能够维持肿瘤血管内皮的完整,阻止肿瘤内出血。肿瘤相关血小板的这一特殊功能为肿瘤维持其快速生长的特性提供了保障,使肿瘤组织不会因得不到充分的血液和营养供应而坏死。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利用纳米技术靶向和调控肿瘤血管和肿瘤相关血小板的相关研究,近期,在构建环境响应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2

  • 中国科学家首次探索西太平洋深海处女地

    卡罗琳海底山(Caroline seamount)是太平洋卡罗琳海脊(Caroline Ridge)的一部分,它位于地球最深之地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东部,此前从未被探索过。“卡罗琳海山尚未被人类调查过,公开数据显示其位于水下50米至200米之间,实际情况还要等我们到实地去测扫才知道,”首席科学家徐奎栋说。8月7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从深圳起航,赴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区开展科学考察,拟在卡罗琳海山区进行地形地貌、底质环境、生物生态、理化环境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中的2017年卡罗琳海山航次,“科学”号于8月7日从深圳起

    来源:

    时间:2017-08-22

  •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成果再发Nature文章

    清华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入选者布莱恩·克比尔卡 (Brian Kobilka)研究组在《自然》(Natur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利用X射线晶体结构揭示beta2肾上腺素受体胞内别构拮抗剂的工作机理》的文章 (Mechanism of intracellular allosteric β2AR antagonist revel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首次报道了beta2肾上腺素受体同时结合正构拮抗剂卡拉洛尔(carazolol)与胞内别构拮抗剂Cmpd-15的复合物结构,该成果对G蛋白偶联受体别构调节物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be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8-21

  • 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表Nature子刊文章:血管稳态调控机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RSF1 promote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through a D133p53/KLF5 pathway”的文章,发现SRSF1能通过D133p53/KLF5信号通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揭示了剪切因子SRSF1通过转录调控而非剪切调控在血管新生内膜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为防治血管增生性疾病提供了重要靶点。(图. 刺激信号通过促进SRSF1表达调控血管新生内膜形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首都儿科研究所曹春梅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1

  • 中科院青年学者最新发表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central neural circuit for itch sensation”的文章,利用光遗传学、药理遗传学、在体光纤钙成像、脑片电生理等技术手段解析了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首次揭示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从而为深入揭示痒觉信息加工的脑内环路机制及探索慢性痒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今日(北京时间8月18日)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神经科学研究所孙衍刚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穆迪和邓娟。据报道,痒是一种令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1

  • Hepatology:肝内新型免疫调控细胞——髓系抑制细胞

    慢性肝病肝内炎症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办法控制?最近,肝脏领域权威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3.25)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马雄教授团队关于肝内新型免疫调控细胞——髓系抑制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马雄介绍,研究纳入了148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55例,并与4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髓系抑制细胞的数量、表型和功能特性。这项研究发现,在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PBC患者中,外周血和肝内均出现髓系抑制细胞的明显积聚。原来,肝脏内细胞如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在受到损伤时会发出求救信号——一种炎性因子(CCN1),而后者可招募并且扩增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时间:2017-08-21

  • 中山大学百人学者第一作者发表PLoS Genetics文章:癌细胞的又一新特征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美国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ibosomal DNA copy number loss and sequence variation in cancer”的文章,发现人类癌症基因组中核糖体DNA拷贝数出乎意料地显著减少,从而指出了核糖体DNA拷贝数丢失是mTOR通路过表达的癌症的一种常见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Genetics(影响因子6.100)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之一是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宝山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引进人才),通讯作者为Stowers医学研究所的Jennifer L. Gerton教授。这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8

  • 中科院最新PNAS文章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汪劲和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飞,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提出了钙调蛋白与其靶标在生物分子识别过程中混合的能量地貌景观和机制,并揭示了这种混合机制和钙调蛋白与多种靶标多特异性结合的重要联系。该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114, E3927–E3934, 2017)上发表。钙调蛋白是一种信号蛋白,它能与300多种靶标结合并把钙离子信号传递到各种生物过程,从而实现基因调控、细胞骨架组织、肌肉收缩、信号转导、代谢调控等多种功能。探索钙调蛋白与多种靶标的多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机制对理解这些生物过程至关重要。 汪劲课题组通过构建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7-08-18

  • 厦门大学最新Nature子刊文章:CRISPR-Cas发现关键的作用因子

    生物通报道:来自厦门大学生科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Plasmodium yoelii HECT-like E3 ubiquitin ligase regulates parasite growth and virulence”的文章,利用多种先进技术,验证了PyHEUL对疟原虫的致病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可为药物或疟疾疫苗的开发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厦门大学寄生原虫分子遗传学课题组苏新专研究员和李剑助理教授,第一作者为NIH的Sethu C. Nair博士和徐瑞雪。由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7

  • 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发表本领域高水平文章

      8月4日,国际顶级材料学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IF="19.79)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敖英芳团队的题为“基于3D打印技术构建结构和功能优化的蚕丝蛋白-明胶支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先进的3D打印技术构建结构与功能双重优化的新型关节软骨修复支架,结合髓腔开放干细胞释放技术修复体内关节软骨损伤,取得了良好修复效果。  关节软骨是人体运动系统骨关节中非常重要的组织,然而关节软骨损伤后却难以自身修复,直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并可导致严重骨关节炎和关节病废。目前国际上对于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治疗有较多研究,但仍未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因此,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7-08-17

  • 南师大马飞组: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文昌鱼的转录组分析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调节转录后水平的靶基因的表达而参与不同生物过程。文昌鱼作为古代脊索动物谱系的幸存者,是比较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生物。然而,调节文昌鱼中免疫应答相关的miRNA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miRNA芯片技术对副溶血弧菌感染的文昌鱼样品进行了深度测序,研究参与调节文昌鱼免疫应答相关的miRNA。本研究确定了198个新的文昌鱼miRNA,包含12个保守的miRNAs、33个候选星形miRNAs和153个潜在的文昌鱼特异性miRNAs。利用miRNA芯片对miRNA进行分析后发现,14个miRNA在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差异表达,表明它们是参与免疫调节相关的miRN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7-08-17

  • 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梅奥医学院联手发表Nature Medicine:
    前列腺癌治疗出现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生物通报道: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梅奥医学院(Mayo Clinic College of Medicine)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trinsic BET inhibitor resistance in SPOP-mutated prostate cancer is mediated by BET protein stabilization and AKT–mTORC1 activation”的文章,发现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出现抗性的一个新成因,指出了SPOP基因突变对药物耐药性发展的作用,同时这项研究也为改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14日的Natur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6

  • 中科院学者PloS Pathogens发现首个具E3泛素连接酶功能的HCMV编码蛋白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uman cytomegalovirus IE1 downregulates Hes1 i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as a potential E3 ubiquitin ligase ”的文章,发现HCMV感染通过下调NPCs关键因子Hes1蛋白水平而影响NPCs细胞命运,鉴定了IE1为首个具潜在E3泛素连接酶功能的HCMV编码蛋白,为深入理解HCMV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新证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由武汉病毒研究所罗敏华课题组完成。第一作者为汉病毒所神经病毒课题组刘喜娟。人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6

  • Nature Protocols:超高分辨细胞力学成像系统

    Nature Protocols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入选者,生命学院汪宁教授课题组关于三维细胞磁力扭曲仪和受激发射损耗(STED)纳米显微镜交互的超高分辨三维细胞磁力扭曲系统开发方案的文章。该方案不仅可以建立超高分辨的三维细胞磁力扭曲系统,还可以向下兼容普通的共聚焦显微镜和宽场显微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力学信号与化学小分子、蛋白质信号转导一样对细胞的功能、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化学信号相比,力学信号具有发生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作用效果易变等特点。如何实时定量的测量分析力学信号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一直是细胞生物力学领域的难点问题。开发能够实时定量测量力学信号作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时间:2017-08-16

  • 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矫永庆组:大豆circRNA鉴定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 其特征在于存在连接3'和5'末端的共价键。大豆是一种古老的四倍体,大多数大豆基因是具有多个拷贝的旁系同源基因。尽管已在动物和植物中鉴定了许多circRNA,但是对于大豆circRNA,特别是有关衍生自旁系同源基因的circRNAs仍然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RNase R富集策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揭示大豆中circRNA种类及功能。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大豆5372个circRNAs,其中约80% 的circRNA是由旁系同源基因产生的旁系同源circRNAs。尽管旁系同源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旁系同源基因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7-08-16

  • 我国发现国际首例新等位基因突变A3亚型血型

    近日,江苏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陈青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ABO血型系统中,由于新等位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的A3亚型的等位基因,这一新发现已被国际基因库收录并公布(序列号为KX870187)。据介绍,南京一位准妈妈在医院做产前检查时,医院检测发现其血型存在混合视野现象,并不能十分确定准妈妈血型。为了精确检测准妈妈的血型,已备生产时可能有备血情况产生,医院把标本送至江苏省血液中心研究室进行进一步检测。江苏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工作人员通过血清学血型复查和进一步基因检测,发现这位准妈妈的ABO基因存在新的突变,该新的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变化造成这位准妈妈A抗原表达减弱,从而出现混合视野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时间:2017-08-16

  • 北京大学教授连发Science子刊,JCB文章揭示离子通道的奥秘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周专研究组发表了题为“Ligand- and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the mode of vesicular neuropeptide release in mammalian sensory neurons”的文章,揭示了初级感觉神经元中钙离子调控囊泡分泌模式的机制,探讨了初级感觉神经元内不同来源的钙离子通道可以介导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泌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王叶拾和吴齐辉,研究得到科技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5

  • 中科大青年教授Plant Cell破译植物组蛋白特有的修饰位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科院分子卓越中心丁勇教授课题组,发现植物组蛋白H2A第95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该位点系植物特有的位点,经磷酸化的95丝氨酸,能够调节拟南芥的开花时间,以及组蛋白变化H2A.Z的富集。相关结果以“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H2A serine 95: a plant-specific mark involved in flowering time regulation and H2A.Z deposition”为题目,发表于2017年8月8日的《The Plant Cell》杂志上。组蛋白包含着生命个体生长、发育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组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时间:2017-08-15


页次:599/1560  共31183篇文章  
分页:[<<][591][592][593][594][595][596][597][598][599][6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